八年级地理下册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 中图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一、方法一:使用地图1.埃及地跨亚非两洲,领土中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
2.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3.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
4.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埃及95%以上的人口集中于此。
埃及经济重心集中在三角洲。
开罗和亚历山大是主要工业中心。
5.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地中海沿岸各国和北大西洋沿岸各国与印度洋之间的距离。
二、方法二:使用图片1.埃及长绒棉产量占世界的2/5。
2.埃及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的美誉。
金字塔、帝王谷、卡拉纳克神庙都是世界著名古迹。
三、方法三:使用数据1.埃及的工业以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目前石油工业已成为埃及的支柱产业之一。
2.侨汇、旅游、运河和石油工业,成为埃及外汇的四大来源。
1.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精析:(1)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
纵贯埃及南北的尼罗河为埃及干旱的沙漠提供了水源,埃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底比斯、卡拉纳克神庙等都沿尼罗河分布,反映了尼罗河在古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尼罗河是埃及现代社会经济的财富之源。
①尼罗河沿岸众多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寻幽访古的游客,旅游已成为埃及的经济支柱之一。
②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气候很符合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所以埃及长绒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埃及的棉花、水稻、甘蔗等农作物都沿尼罗河分布。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沙漠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③尼罗河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航运;阿斯旺水坝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
总之,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例1】关于尼罗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第一长河②发源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区③自东向西流经埃及④埃及最重要的地表水源⑤在沙漠中形成了荷花状的绿色长廊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解析: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为世界第一长河。
第7章第6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 2020-2021学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学习与探究——走近埃及》教学设计
(二)学法
1、小组合作法
2、析图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
播放一分38秒的《埃及旅游宣传片》,展示埃及著名景观并提问:
大家都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呢?
它们都属于哪个国家呢?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
回答教师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通过活动可以帮
埃及人民在经济发展中非常注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这是
我们国家也是其它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评价: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孩子无法准确的描述埃及的纬度位置,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低中高纬的划分和温度带的划分掌握的不好,教师在后面的学习中还是要注意夯实这部分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中图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情感态度:学生将通过对埃及的学习,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6.实践应用: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论述题: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埃及的经济发展状况。
答案:埃及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埃及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石油产业是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其次,埃及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是埃及的重要经济来源。埃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埃及还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但是,埃及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依赖、环境问题、政治不稳定等。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如地图阅读、地理位置的识别、气候类型的判断等。同时,学生应该对埃及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金字塔、法老等。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埃及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埃及这个国家,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来增加他们对埃及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实地考察、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埃及的基本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如何使学生对埃及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埃及地图引入,让学生对埃及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埃及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剖析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5.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埃及的图片,了解埃及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埃及的基本国情。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埃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课件中图版

:Hale Waihona Puke 埃及的地理位置亚非分界线
第二页,共3页。
讨论:埃及(āi jí)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 地跨亚、非两洲,是亚、非两洲之间重要的 陆上交通(jiāotōng)要冲。
2.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 西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上通道,扼守着世界上 重要的石油(shíyóu)运输线的咽喉。
第三页,共3页。
海陆(hǎi lù)位置
读图:说说埃及濒临(bīnlín)的海洋和埃及的陆上邻国。
地中海
苏丹
第一页,共3页。
领土(lǐnɡ 地跨亚、非两洲埃及的领土组成(zǔ chénɡ)是苏伊士运河
t纬ǔ)度组位成置:
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 基本(jīběn)位于北回归线(22ºN)和32ºN之间。
7-6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利用第二手资料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加深对一个国家的认识2、了解埃及是地跨亚非两洲、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非洲国家3、了解埃及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各种气候的空间分布特点4、掌握尼罗河的河流特点及其对埃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人地关系5、掌握苏伊士运河对世界航运和埃及经济的重要意义6、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7、正确认识埃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明确侨汇、旅游、运河和石油工业四大产业在埃及的重要性及地位重点和难点:重点:1、尼罗河对埃及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2、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苏伊士运河的地位和作用4、埃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埃及经济的影响难点:1、对第二手资料运用、分析的方法与手段的概括2、埃及经济结构的特点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初中地理我们基本上已经学完了,学习完4本书以后,大家是否对地理的学习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了区域地理一般就是分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学习,我们本节课就以埃及为例,分析如何利用第二手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一个国家的区域特征?板书:第七章认识国家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第二手资料播放PPT第二页提问:看课本P102页第一段,找出第二手资料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学生看书并回答:讲解: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地图、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等。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国际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方法一、使用地图播放PPT第3页提问:看课本P102页第二段,找出我们可以通过看地图来确定什么?学生回答:讲解: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7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但是,对于埃及这一主题,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
2.难点:对于埃及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埃及文化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图片、地图和视频。
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埃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埃及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埃及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埃及为什么会有如此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埃及的经济状况如何?”等。
中图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6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1

中图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6节《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案1第6课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教学目标】1.了解尼罗河对于埃及的贡献和影响。
2.知道苏伊士运河的价值3.理解埃及的农业和经济发展现状。
【教学重点】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教学难点】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教具】埃及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提问思考):(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
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课件展示)埃及的地形(复习提问)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承转)由于埃及境内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因此淡水对埃及有相当大的作用,埃及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与流经的尼罗河密切相关,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所以讲埃及,就要从尼罗河说起。
(展示课件)尼罗河的风光(学生简要了解)(课件展示)尼罗河流域图(提问)(1)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什么海洋?流向是哪里?(2)尼罗河上、下游的地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学生回答)(简要总结)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注意强调长河与大河概念的区别),起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由于进入埃及后流经沙漠地区,没有任何支流汇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此处是文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教会学生能使用地图、使用图片、
使用数据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加深对一个国家的认识。
2.了解埃及的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3.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使用地图、图片、数据来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了解二手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点】
苏伊士运河、金字塔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地图、使用图片、使用数据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埃及挂图:埃及地形图、埃及气候图、埃及农业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了解第二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地图、图片、数据(统计图表)等。
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二、了解第二手资料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地图: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方法二:使用图片: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
图片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
选取的图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方法三:使用数据:数据和统计图表也是了解一个国家的一种工具。
通过与标准数据比较的方法,可判断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
活动
1、思考:你能描述一下埃及在世界的位置吗?
2、你能根据地图来描述一下埃及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河流等方面的特点,并找出它的首都、重要城市及陆上邻国吗?
3、为什么在尼罗河两岸地区会形成一条绿色长廊?
4、想一想尼罗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受谁的影响?
三、通过使用图片的方法了解:
1、埃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每年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5。
2、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的奇观和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3、阿布辛贝勒神庙
4、古埃及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5、大多数埃及人信仰穆斯林
四、通过使用数据的方法分析
根据下面资料,判断埃及目前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
主要名称
出口石油及其副产品、棉花、棉纱、磷酸盐、皮革制品、水果、香料等
进口机电产品及工业原材料(60%),粮食和食品(约占30% )
根据表中的资料,回答问题。
1、埃及的外汇主要来源于哪些部门?
2、埃及是如何充分利用本国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
3、埃及的外汇收入与运河有什么关系?
五、资料补充
1、尼罗河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定期的泛滥为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地,使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自古以来成为埃及的农业区,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
尼罗河养育了她的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古埃及文化。
2、埃及人亲切地把尼罗河称为“母亲河”
3、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象征
4、阿斯旺水坝和纳赛尔水库 尼罗河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水量最多年份为最少年份的4倍。
为了调节尼罗河的水量,1970年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坝后是巨大的纳赛尔水库,可容纳尼罗河两年的来水量。
水坝的建成,使埃及的灌溉面积扩大,改造沙漠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近30年来,埃及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1/6。
同时它每年可发电100亿千瓦小时,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阿斯旺水坝和纳赛尔水库的建成,虽然控制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但对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课堂总结】
略。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自然环境
位置
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农业 工业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