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专题-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
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杯 )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居 )此。
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长官)巴陵郡。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13.①刘宣自己读书勤奋刻苦;②卫使善待人才;③刘文恭有伯乐识人之明(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5篇(含答案、译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注释】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甫冠.,名闻四方(2)讽.富人自实粟(3)欧阳修见其文,奇.之(4)力能动.权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2)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3)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4分)二、是仪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大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谪,贬官。
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2、【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6、【属】同“嘱”,嘱咐。
7、【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10、【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
晖,日光。
11、【大观】壮丽景象。
1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至、到达。
15、【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6、【骚人】泛指文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18、【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19、【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0、【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1、【开】指天气放睛。
22、【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5、【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2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28、【景】日光。
29、【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31、【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32、【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初三期末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共5篇,再附送5篇)一、商於子家贫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④先生过而尤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⑥其曹⑦,执豕于牢⑧。
言将以为殽⑨。
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⑩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⑪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ǐ):猪。
③轭(e):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尤:抱怨,指责。
⑥造:到。
⑦曹:群,这里指猪群。
⑧牢:关养牲畜的圈。
⑨殽(yáo):通“肴”,鱼、肉一类的荤菜。
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
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解释词语。
(4分)①宁毋先生过而尤之过:②子乃反怒而弗答弗:③终日不能破一畦终日:④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3.君主若想实现国家大治,从文中可获得哪些治国方法?(3分)答案:(1)①使……听到;②间或,偶然;③经过;④竟然,却。
(2)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3)选贤举能,任用贤良。
文段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译文:商于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
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①为愁状。
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
”公曰:“妄言耳,无苦。
”俄而库吏以啮鞍白②,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
”竟不问。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有删改)【注释】①谬:装作。
②白:禀告,报告。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鼠所伤____________(2)竟.不问______________2.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曹冲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①,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②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③,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有删改)【注释】①赢粮:余粮。
②疽(jū):毒疮。
③旋踵:掉转脚跟。
指退缩。
4. 对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 何哭也?1B. 子卒也而将军/ 自吮其疽/ 何哭也?C.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D. 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
6. 吴起何以能够在诸侯之战中胜率这么高?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
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
”鲁君欲杀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1、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文言文专题第一类:美德佳行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①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吐不应答。
或谓琬曰:“公与戏语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直前人。
”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注释】①东曹掾犍:与“大司马”“督农”都是汉官职名。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性简略/素不相识B.區不应答/学而眩习之C.诚不及前人/及鲁肃过寻阳D.主者请推治敏/推三阻四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3.选文主要表现蒋琬怎样的个性特点?第二类教育劝勉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①对棋。
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矗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己窥之,而棋侣不悟。
翌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孵②之。
如是十年连,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③去。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
”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丁用晦《芝田录》)【注释】①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②飓:送的路费或财物。
③俾:彳吏O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吕请棋处士他适/适可而止B.因私易一子以自胜/臣之妻私臣C.如是十年进/以身进国D.易一着棋子/大王加惠,以大易小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三类:寓言故事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茶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鼠逡巡猫蹲良久, 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 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砲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 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 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呈鼠乎!(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e):关闭。
③逡(qg)巡:从容, 不慌不忙。
④啻(chi):仅;止。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潜窺之/窥谷忘反B.猫蹲良久/良多趣味C.启扉急视/不愤不宜D.何呈鼠乎/求同存呈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砲首领辗转争持3.文中的狮猫为什么能战胜大鼠?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第四类:用兵治军秦二世时,项梁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
西破秦军濮阳东,秦收兵入濮阳。
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
项梁益轻秦,有骄色。
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H 益臣为君畏之。
”梁弗听。
而使宋义使于齐。
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Eh “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
”宋义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 疾行则及祸。
”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项梁益轻秦/开卷有益C.因西略地至雍丘/过中不至,则是无信D.疾行则及祸/积劳成疾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3.结合选文,说说项梁兵败身死的原因有哪些。
第五类:人物春秋金山东被兵,郡县望风而遁,泰安州刺史和速嘉安礼独城守。
或劝其去,安礼 0:“我去,城谁与保?且为人臣而避难,不鱼国家之恩乎?”乃团练缮完,为守御计。
己而蒙古兵至,攻旬日,不能下,谓之曰:“此孤城耳。
内无粮储外无兵援不降无遗类矣。
”安礼不听。
城破,彼执,或指为酒监,安礼Eh “我刺史也,何以讳为!”使之跪,安礼不屈,遂以戈桩其胸而杀之。
诏赠泰定军节度使,谥坚贞。
安礼,大名路人也。
(节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我去,城谁与保/扬长而去B.不鱼国家之恩乎/如释重负C.城破,披执/同舍生皆被绮绣D.或劝其去/或异二者之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内无粮储外无兵援不降无遗类矣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安礼的个性特点。
第六类:世态人情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蹶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旦,先君子来室中坐,蚩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己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刘蓉的《习惯说》)【注释】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蹶: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的身上一旦养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吾旦三省吾身B.先君子来室中坐,谨之/适重心长C.筮童子取土平之/危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至使久而即乎其⅛∕⅛弄玄虚2.请用三条U I n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3.选文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深刻的道理(用原文回答),并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七类:劝谏讽喻昔者齐景公游于海而乐之。
号令诸大夫曰:“言坦者死。
”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 ”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
”援戈将击之。
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回:也。
臣言为国,非为身也。
”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餐戈趣驾而归。
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
齐景公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1.选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言归者死/男有分,女有归B.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回:也/非同小亘C.君乃程戈趣驾而归/爱不餐手D.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3.结合选文,说说齐景公为什么先要杀死颜涿聚,后来为什么又放过了他。
第八类:勤学苦练眉山苏洵,生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
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Eh “此未足为我学也。
”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嘉祐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
欧阳文忠公献其主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
于是,父子名动京师。
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选自王辟之《涌水燕谈录》)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生不喜学/积生成多B.此未足为我学也/不足为外人道也C.欧阳文忠公献其主于朝/奋笔疾主D.父子名动京师/四支僵劲不能动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右K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3.从木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苏洵读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第九类:惠敏机智曹操之子冲早慧,吐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②,库吏惧必死,议欲而缚首罪,犹惧不免。
冲谓曰:“徒三日中,然后自归。
”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毋自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被啮,况鞍县③柱乎?”遂不问。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注释】①太祖:指曹操。
②啮:咬。
③县:通“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时军国多事/山间之四时也B.待三日中/以礼相待C.今单衣见啮/各抒己见D.毋自苦也/何苦而不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3.结合选文,说说曹操为什么没有怪罪库吏。
第十类:颂廉揶贪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显贵时,置负郭①常稔②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 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棗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③,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也。
(节选自《义田记钱公辅》)【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
②稔:庄稼成熟。
③敛:收敛尸体。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咸施之/咸来问讯B.公虽位高禄厚/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于是始有禄赐之厶/ △不敷出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3.结合选文,说说范文正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十一类:为政治国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 □:“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Eh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莞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厶。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方七百里B.于传有之/传不习乎C.民犹以为大,何也/虽死犹生D.然后敢△/△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刍芜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3.选文主要表明了孟子的什么观点?第一类:美德佳行【参考译文】蜀国蒋琬担任大司马,东曹掾犍是杨戏,平素性情简i⅛,言语不多,蒋琬与他谈话,时时不作回答。
有人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谈话他竟不回答,太怠慢了!”蒋琬说:“人的心意不同,就像各人的而孔不同一样,当而顺从,背后议论,是古人所警诫的。
杨戏想要赞同我正确,但不是他的本意:想要反对我的话,就显出我的不对,所以沉默不语,这是杨戏表里一致的地方。
"另外,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说: “办事糊涂,实在不如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