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氨水卸车安全操作规程-精品

氨水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为有效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污染危害、建立和完备企业环境保护系统,保证生产正常的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氨水的接卸工作由运行操作人员和氨水运输人员
共通完成。
2、严禁电瓶车及未安装阻火器的运送氨水车辆进入
氨水储罐区域,氨水卸车作业时必需严格执行该
程序并且始终有专业监护。
3、氨水运输车辆停靠到位,熄火,垫好三角木,装
卸进程中严禁启动车辆。
4、进行卸氨操作前,作业人员及车辆应先排除静
电,操作人员和运输人员需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如:安全帽,防化服,防护手套,护目镜,防
毒口罩等)。
5、将氨水车上卸氨软管连接到卸氨泵的进口管道上
并且锁定。
6、手动打开卸氨管道上的阀门,确保卸氨泵前后、
储罐入口处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7、调节卸氨泵泵头除气阀,使泵内灌满液体,待有
液体流出时,拧紧除气阀。
8、开启运行卸氨泵。
9、卸氨完成后,停滞卸氨泵,关闭卸氨管道上的阀
门,拆除氨水运输车上的卸氨管,完成氨卸载。
10、随时注意卸车区域的报警装置,一旦报警立刻停
滞卸氨,并且通知中控人员*************)o
生产运行部。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液氨卸车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3、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4、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的惰性气体压送。
5、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13、出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禁止装卸料作业。
14、罐车不得兼作贮罐使用,也不得从罐车直接灌瓶或其它容器。
15、汽车罐车装卸料时,应按指定位置停车,发动机熄火,并采取有效制动措施;接好接地线;装卸过程中严禁启动车辆。
16、严禁在生产装置区、卸车站台清洗和处理剩余危险物料作业,也不应随意用装置区内的消防水、生产用水冲洗车辆;17、卸料完毕后、槽车应立即离开卸车站台。
18、液位计爆裂时,要带好防毒面具、胶皮手套,打开水喷头,迅速关闭液位计的上下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倒罐操作。
危险化学品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卸车安全操作规程(ISO45001-2018)一、职责采购部负责对危化品二甲苯的合法采购和运输进行确认;危化品管理员负责原材料二甲苯、氨水、盐酸、液碱、三氯氧磷的卸车,车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二、管理内容与方法1、卸车前准备1.1车辆到达公司后,先检查驾驶人员三证(危险品运输证、驾驶证、押运证或从业资格证书),检查车体、罐体以及车上的安全设施(防火帽、紧急切断阀等),规范填写《车辆查验表》后,进行计量。
1.2卸货车辆停放在罐区卸车线内,垫好防滑枕木,并提醒司机拉好手刹。
1.3运输车辆到厂后,首先通知换演示取样检查原料是否合格,待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不合格通知领导处理。
1.4接好卸车静电接地报警仪。
1.5检查放料管路是否清洁。
连接好管路。
2、卸车2.1检查罐区内有关储罐管路的泵、阀门开关正确。
2.2.开泵前,先检查容器液面,检查进出阀门的开关正确。
2.3卸车过程中加强巡回检查,防止泵、管路出现泄漏等异常。
卸车时要防止满罐溢出造成跑料。
2.4物料卸完后,要保证管路内不存料,关闭阀门。
2.5卸料完毕,将管帽盖住卸料管的进口,避免异物进入或物料挥发。
三、槽车运输类危化品装卸操作规程(1)二甲苯卸车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1装卸前的准备工作1.1.1在卸车现场准备好灭火器,要求使用35公斤推车灭火器或2只4公斤干粉灭火器。
1.1.2在槽车倒装管道法兰连接处,用静电专用接地线与大地作连接。
1.1.3准备好可能发生泄漏的吸附材料。
1.1.4现场进行危险化学品倒装的车辆进入化工罐区前,必须加装标准阻火器。
1.2装卸操作规程1.2.1易燃液体卸车人员应带好塑胶防腐手套,穿防静电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必要时应戴好防毒口罩。
1.2.2卸车现场危险品仓员必须亲临现场,做好危化品卸车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与监督管理。
1.2.3现场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控制好槽车管道的流量。
1.3装卸注意事项1.3.1避免倒装现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避免跑、冒、滴、漏、渗现象和严格倒装车辆管理等。
卸氨操作规程

卸氨操作规程一、卸氨操作:1、氨水罐车到达之前,提前办理进厂告知。
2、氨水罐车进厂后,运行操作人员负责检查氨水出厂单据、质量证书,并确认运输人员是否携带《危险品运输操作证》,合格后进行过磅,然后到达卸氨区准备卸氨。
3、氨水罐车停稳后,由司机连接氨水罐车与氨水卸料泵之间的管道,连接好后,司机打开氨水罐车卸料阀。
4、运行操作人员打开氨水卸料泵的入口手动门和排放手动门给管道放气,待放出氨水后关闭排放手动门,再打开氨水卸料泵的放气阀,放出氨水后关闭。
5、运行操作人员用对讲机通知控制室启动氨水卸料泵,氨水卸料泵启动的同时打开氨水卸料泵出口手动门,就地观察氨水卸料泵出口压力表达到0.06-0.08Mpa。
6、卸氨启动完成。
7、运行操作人员与司机在氨区现场观察等待,定时查看氨水卸料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直至氨水卸料完成。
8、当氨水罐车内氨水卸空或者氨水罐就地液位达到3.8米时,运行操作人员通知控制室停运氨水卸料泵。
9、运行操作人员确认氨水卸料泵停运后,通知司机关闭氨水罐车卸料阀,然后关闭氨水卸料泵出口手动门及入口手动门,打开排放手动门,排放泵及管道存余的氨水,防止腐蚀。
10、司机拆除氨水罐车与氨水卸料泵之间的管道。
11、卸氨停止完成。
12、氨水罐车驶离氨区再次过磅,过磅完成后运行操作人员保存过磅单,填写氨水卸料记录表,并与司机共同签字确认。
13、卸氨操作完成。
二、注意事项:1、氨区半径15米范围内严禁抽烟、电焊、切割以及动用明火。
2、卸氨操作人员必须戴好胶皮手套、护目镜、具有氨气过滤功能的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卸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在卸氨前,必须检查确认氨水罐的安全设施完好,连接接地线,充分导除静电,确保槽车和氨水罐之间连接无泄漏。
4、启动氨水卸料泵前,运行操作人员必须检查确认好管道所有阀门开关正确,氨水卸料泵的启动与打开氨水卸料泵出口手动门同时进行,避免压力过大损坏设备,在未经授权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启动设备。
液氨卸车与操作规程

液氨卸车方法:将槽车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分别与储罐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相接,先由气体压缩机通过气相管路从储罐中吸气、向槽车中排气,使槽车内的液氨由液相管路流向储罐;当槽车内的液氨不再向储罐中流动时,关闭储罐的液相进口,再由气体压缩机从槽车中吸气、向储罐中排气,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槽车内残余的液氨汽化并排向储罐,直至槽车中的气相压力达到0.1MPa时,气体压缩机停机。
本发明既能够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又可避免事故的隐患。
而且卸车较彻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更加合理。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3、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4、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的惰性气体压送。
5、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13、出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禁止装卸料作业。
液氨卸车与操作规程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液氨卸车方法:将槽车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分别与储罐的气相接口、液相接口相接,先由气体压缩机通过气相管路从储罐中吸气、向槽车中排气,使槽车内的液氨由液相管路流向储罐;当槽车内的液氨不再向储罐中流动时,关闭储罐的液相进口,再由气体压缩机从槽车中吸气、向储罐中排气,在环境温度的作用下,槽车内残余的液氨汽化并排向储罐,直至槽车中的气相压力达到0.1MPa时,气体压缩机停机。
本发明既能够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又可避免事故的隐患。
而且卸车较彻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更加合理。
液氨卸车操作规程:1、运送液氨和氨水的汽车槽车到达现场后,必须服从站台卸车人员的指挥,汽车押运员只负责车上软管的连接,不准操作卸车站台的设备、阀门和其它部件,罐区卸车人员负责管道的连接和阀门的开关操作。
2、卸料导管应支撑固定,卸料导管与阀门的联接要牢固,阀门应逐渐开启,若有泄漏,消除后才能恢复卸料。
3、卸车时应保留罐内有0.05MPa以上余压,但最高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压力。
4、液氨卸料时,应排尽管内残余气体,严禁用空气压料和用有可能引起罐体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进行卸料。
液氨罐车可用不高于45℃温水加热升温或用不大于设计压力的干燥的惰性气体压送。
5、液氨卸料时,押运员、罐区卸车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
6、液氨卸料速度不应太快,且要有静电导除设施。
7、当贮罐液位达到安全高度以后,禁止往贮罐强行卸料。
8、槽车内的物料必须卸净,然后关闭阀门,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9、罐车卸料完毕后,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将气液相阀门加上盲板,收好卸料导管和支撑架。
10、卸车结束后,押运员要将罐车所有配件及卸车记录随车返回。
11、卸料的设备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装卸管线应选用相应压力等级的材料,并可靠连接。
12、卸料场所应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并配备一定量的防毒面具等防护器材。
13、出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禁止装卸料作业。
氨水卸料操作规程

氨水卸料操作规程一、常规氨水进料操作1. 进料前应完成的工作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氨水进料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氨水车操作不影响水泥窑正常生产或检修等操作。
2. 氨水车卸料2.1 氨水车进厂前,于地磅处称重。
2.2 现场,将氨水车停靠在卸料泵(图纸中47.01)的接口附近,便于连接卸料泵入口前软管接头处,同时应尽量不影响水泥窑正常生产、施工等其他活动。
2.3 现场,氨水车提供的接头与卸料泵前的接头连接,保持接头的密封性。
2.4 现场,将卸料泵前后阀门开启,将氨水上行管道上的手动球阀开启。
2.5 现场,开启卸料泵。
2.6 根据氨水车上的标识,由卖氨水人员判断氨水是否卸料完毕。
2.7 现场,停卸料泵。
2.8 现场,等待1min后,关闭进入氨水储罐的球阀,关闭卸料泵前后阀门。
2.9 现场,打开氨水车的接头与卸料泵前的接头之间的连接。
将卸料泵前的接头和管道放置在合适位置。
2.10 现场,注意,不能直接把管中剩余的氨水卸到集水井及相关的沟中,如必须倾倒氨水,必须放到车间外的排水沟。
2.11 现场,检查氨水储罐的翻板阀液位计和超声波式液位计的中控显示值。
现场检查是否有漏液等情况发生。
2.12 现场,将氨水车与地磅处称重,计算卸料量。
2.13 氨水卸料过程完毕。
二、当卸料泵发生故障时操作当卸料泵发生故障时,只能使用氨水车自带的卸料泵进行加装氨水操作。
此时应有2名以上厂里员工配合氨水供应商人员操作,并尽快修复卸料泵。
氨水浓度调配操作规程一、常规氨水浓度调配1. 氨水调配前应完成的工作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47.02氨水罐内已经有氨水,且液位计高度大于0.3m。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1.5 对应氨水卸料泵未发生故障或卸料泵故障时的进料操作已经完毕。
2. 氨水浓度调配2.1现场,进入47.03 SES CCT25控制柜的厂区自来水管道上阀门打开;从47.02储罐进入47.03 SES CCT25控制柜的沿线阀门打开。
氨水槽车卸氨操作规程

氨水槽车卸氨操作规程一、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服、耐酸碱手套、帽子、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
2.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3.卸氨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
4.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点火或使用明火。
5.操作前必须检查卸氨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准备好急救设备和适量清洗药剂,以备不时之需。
二、操作步骤:1.确认卸氨设备和阀门的关闭状态,并检查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
2.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确保安全和高效地完成卸氨任务。
3.使用测气仪等设备检测卸氨区域的氨气浓度,确保安全操作。
4.打开卸氨设备的阀门,逐步释放氨气,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5.在卸氨过程中保持警惕,观察氨气的释放情况,及时调整卸氨设备的操作参数,避免氨气泄漏或压力过高。
6.定期检查卸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7.卸氨结束后,关闭卸氨设备的阀门,清理卸氨设备和管道内残留的氨气。
8.检查卸氨区域的氨气浓度,确保氨气完全排出。
9.将卸氨设备和工具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和卫生。
三、应急处理:1.如发现氨气泄漏,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紧急情况下,应迅速撤离卸氨区域,并远离氨气泄漏源。
3.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应急措施,如使用氨气泄漏告警器、密封泄露源、喷洒清洗药剂等。
4.如有人员中毒或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及时就医。
四、操作注意事项:1.切勿在未经培训和无相关证书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卸氨操作。
2.卸氨操作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操作。
3.防止氨气与水或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避免产生危险物。
4.在卸氨过程中严禁使用铜、锌等金属材料接触氨气,以免产生爆炸危险。
5.卸氨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和管道的稳定,避免因震动等原因导致泄漏。
6.必要时可以使用安全绳索等设备进行人员保护,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水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为有效防范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污染危害、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保护系统,保障生产正常的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氨水的接卸工作由运行操作人员和氨水运输人员
共同完成。
2、严禁电瓶车及未安装阻火器的运送氨水车辆进入
氨水储罐区域,氨水卸车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该程
序并始终有专业监护。
3、氨水运输车辆停靠到位,熄火,垫好三角木,装卸
过程中严禁启动车辆。
4、进行卸氨操作前,作业人员及车辆应先排除静电,
操作人员和运输人员需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
安全帽,防化服,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毒口罩等)。
5、将氨水车上卸氨软管连接到卸氨泵的进口管道上
并锁定。
6、手动打开卸氨管道上的阀门,确保卸氨泵前后、储
罐入口处阀门处于打开状态。
7、调节卸氨泵泵头除气阀,使泵内灌满液体,待有液
体流出时,拧紧除气阀。
8、开启运行卸氨泵。
9、卸氨完成后,停止卸氨泵,关闭卸氨管道上的阀门,
拆除氨水运输车上的卸氨管,完成氨卸载。
10、随时注意卸车区域的报警装置,一旦报警立刻停止
卸氨,并通知中控人员(0632-8579101)。
生产运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