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中学平安清明文明祭祀教案

合集下载

安宁清明--文明扫墓主题班会教案

安宁清明--文明扫墓主题班会教案

安宁清明--文明扫墓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3. 弘扬文明扫墓的观念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俗;2. 文明扫墓的意义和方法;3. 怎样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三、教学步骤1. 引入- 列举一些传统的节日,引发学生对节日俗的思考;-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清明节吗?清明节有什么俗?2. 了解清明节- 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分享清明节的传统俗,如扫墓、祭祀等;3. 文明扫墓- 解释文明扫墓的内涵和意义,强调尊重、爱护墓地的重要性;- 教授文明扫墓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墓碑等;4. 表达感恩之情- 分享一些表达对祖先敬意和感恩之情的方式,如祭奠祖先、献花等;- 鼓励学生通过手写信、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5. 小结- 总结清明节的来历、传统俗和文明扫墓的重要性;- 强调积极参与清明节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6. 拓展- 组织学生观看与清明节相关的纪录片或故事片;- 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表达对祖先的态度和情感;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班会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书面评价: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清明节的心得体会,包括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和文明扫墓的认识;3. 互评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4.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心得体会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PPT: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俗;2. 视频片段:与清明节相关的纪录片或故事片;3. 纸笔:学生写信、绘画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4. 学生心得体会评价表。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社区举办的清明节文明扫墓活动;2. 组织学生开展清明节俗和传统文化的调研和展示;3. 邀请家长参加班级主题班会,一同分享和交流清明节的意义和文明扫墓的重要性。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相关推荐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文明祭祀安全教案篇1【目的意义】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悲壮历史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活动时间】11月下旬某一天或清明节。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班同学。

【活动准备】(1)录音机一台、录音带数盒。

(2)历史知识问答题题签。

(3)统一服装(校服)。

(4)布置会场。

(5)邀请校领导。

【活动程序】放《红梅赞》歌曲录音带,在《红梅赞》的歌声中,主持人上场,宣布《烈火中永生》主题班会开始。

甲:《红梅赞》这首许多中国人并不陌生的歌曲,影响了几代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而开拓进取,奋发图强。

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中华儿女。

乙: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激励过亿万中国人,继承先烈的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开创新中国的业绩。

甲:红岩英魂不散,红岩英烈永垂不朽!乙:“从来壮烈不贪生,为党为民万事轻。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音乐止。

)甲:请看舞蹈表演《在狱中》。

(5名同学上场表演“绣红旗”其中1名同学扮演江姐,4名同学扮演狱中难友。

)乙:听,难友们在控诉郭明当的暴行。

甲:听,难友们在畅想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乙:(激动地声音响亮而高亢地)中国革命就要胜利了!甲:(声音低沉而悲愤地)然而,1949年11月27日的那一天。

乙:黑松林在诉说。

甲:黑松林在控诉。

合:黑松林在呐喊。

甲:郭明当反动派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数的英烈倒在了枪弹下,倒在烈火中,倒在血泊里。

乙:“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主题班会教案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

逐渐有了新的内涵,清明不但是怀念先人的日子,也是提倡环保和绿色出行的时刻。

主题: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时间:4月4日地点:校园礼堂一、主持人开场主持人: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办的是以“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怀念先人,也共同关注环境保护。

首先,请我们共同默哀。

(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主持人:请大家坐下,让我们共同学习怎样过一个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节日。

二、绿色清明1. 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提倡绿色祭祀,不烧钱、不焚纸,选择环保的祭品和方式。

3. 倡导文明扫墓,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墓环境整洁。

三、文明祭祀1. 培养尊重先人、珍惜当下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告诉同学们怎样规范祭祀流程,遵守祭祀礼仪。

3. 鼓励同学们与家人共同参与祭祀活动,增添传统节日的温馨氛围。

四、环保行动1. 宣传绿色出行,鼓励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能源消耗。

3. 组织志愿者清理校园和周边环境,营造清新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互动环节1. 文明祭祀知识问答,奖品丰富。

2. 拍摄绿色清明宣传视频,展示在校园电子屏幕上。

3. 互动小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六、总结发言主持人:今天的班会活动就要结束了,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在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理念下,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情感的清明节。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传统文化,共同创建绿色的家园,让清明节成为我们珍贵的文化记忆。

感谢大家的参与,祝大家节日快乐!活动结束!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同学们对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的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为环保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理念融入生活中,共同构建美好的环境和社会。

愿我们的清明节更加清净、更加文明!。

知清明缅先烈文祭祀教案--高中清明节主题班会

知清明缅先烈文祭祀教案--高中清明节主题班会

知清明缅先烈文祭祀教案--高中清明节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增强文化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先烈事迹,培养学生敬仰英雄、缅怀先烈的情怀。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幸福生活,努力报效祖国。

二、教学内容1.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2. 先烈事迹的学习3.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4. 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5. 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欣赏三、教学重点1.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2. 先烈事迹的讲述和分析3.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解读4. 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介绍5. 清明节相关诗词的欣赏四、教学难点1.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解读2. 先烈事迹的感召力传递3. 引导学生参与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4. 清明节相关诗词的鉴赏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文化意义和相关诗词。

2. 案例分析法:讲述先烈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先烈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情景教学法:通过欣赏清明节相关诗词,让学生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清明节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先烈事迹介绍、诗词集。

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活动材料:祭祀用品、诗词卡片等。

4.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清明节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新课导入:讲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讲述先烈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先烈的伟大精神。

4. 文化解读:深入解析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清明节期间的祭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诗词欣赏:欣赏清明节相关的诗词,感受清明节的文化氛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表达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话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清明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明节的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清明节的了解,如:来历、习俗等。

2.主体部分(1)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①清明节的起源②清明节的习俗:扫墓、踏青、放风筝等③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祭奠先人、敬畏自然、珍惜生命(2)文明祭祀的意义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倡导文明祭祀?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文明祭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强调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如: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

(3)如何进行文明祭祀①提出文明祭祀的方法,如: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

②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清明节期间做到绿色、环保?③分享文明祭祀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祭祀的益处。

(4)小组讨论a.清明节期间,你所在的小组是如何进行文明祭祀的?b.如何在校园内宣传文明祭祀,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②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明祭祀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祭祀。

五、课后作业1.以“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结合本节课内容,为家人或朋友设计一份文明祭祀方案。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2.学生对文明祭祀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祭祀?3.教学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如何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的清明节。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清明节扫墓的注意事项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通过对文明祭祀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文明祭祀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清明节的由来、文明祭祀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1、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有这么一个事例:在清明节期间,那天风大,一对老年夫妻在山坡上祭祀时引发了火灾,老两口赶紧灭火,但由于风大,火势起来太快,眼看着火势起来但他们却无能为力,情急中,老太太晕倒在了现场。

发现火情后的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从上午9时一直忙到下午,才将大火扑灭。

“那天一是风大,二是那个山坡较陡,下边的火刚刚扑灭,上边的火又向下蔓延,给灭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农民1000多亩的林地被焚烧殆尽。

2、许多不文明、不健康的祭奠方式依然存在,在墓地燃香放炮,可能造成火灾,大量焚烧冥钱,纸灰烟雾,极易污染环境;借祭祖扫墓之名,搞封建迷信,荒。

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5篇

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5篇

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精选5篇(一)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2. 活动时间:- 在清明节前后一周内进行3. 活动地点:- 学校附近的墓地或纪念碑4. 活动内容:- 举行开幕式,唱国歌,播放敬献花篮仪式的视频等,引导学生向先烈表达敬意。

- 分组扫墓: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定数量的墓地或纪念碑清理工作。

学生需要认真扫墓、插花并整理墓地周围环境。

- 祭拜仪式:每个小组在扫墓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祭拜活动,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可以点燃纸钱、烛香,读诵逝者的名字和事迹。

- 举办清明文化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给学生讲解清明节的由来、相关的文化和习俗,以及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 清明祭奠故事展:让学生自己搜索和整理有关清明节祭扫的故事、传说和诗词等,并将其制作成展板或手工艺品进行展示。

- 整理墓地环境:学生可以参与墓地的环境整理活动,比如捡拾垃圾,修剪花草等,以提升墓地的整体环境质量。

5. 安全措施:-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墓地乱堆乱放,以免触犯相关规定。

- 分组活动时要有成人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6. 后续活动:- 整理扫墓感受:让学生写下扫墓活动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分享和交流。

- 扫墓报告:邀请学生撰写扫墓活动的报告,通过学校网站、校刊或演讲比赛等方式,将活动成果展示给全校师生。

7. 注意事项:- 选择墓地时要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取得同意。

- 尊重墓地及其附近的居民,保持活动现场的整洁和安静。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保持庄重和敬意,不得有任何不当行为。

通过以上方案,中学可以组织一场有意义且具有教育价值的清明节扫墓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同时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中学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精选5篇(二)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活动主题:传承文化,感念先人活动时间:清明节当天或者前一天活动地点:当地陵园或者家族墓地活动内容:1. 准备工作:a. 提前联系好陵园或墓地的管理部门,确保活动场地的安排。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祭祀,和谐清明》主题班会教案1500字主题:文明祭祀,和谐清明班会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2.弘扬文明祭祀的风尚;3.培养学生的敬仰和感恩之情;4.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清明祭祀活动。

1. 清明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5分钟)活动:通过图片和简短文字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

2. 探讨文明祭祀的方式(15分钟)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现今社会上有哪些不文明的祭祀行为,并找出原因和后果。

然后,学生们讨论如何进行文明祭祀,提出自己的方式和理念。

3. 清明节的祭扫礼仪(15分钟)活动:请一位老师向学生们介绍清明节的祭扫礼仪,包括拜祭、献花和整理墓地等。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祭祀的目的是什么,并分析祭祀的意义和作用。

4. 诗词朗读:《清明》(10分钟)活动:安排几位学生分别背诵并朗读唐代文学家杜牧的《清明》,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感受。

5. 清明节与先人的感恩(15分钟)活动:学生们讨论清明节是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的好时机,通过讲述自己对祖辈的感激之情,与同学们分享感悟。

6. 个人计划:参与文明祭祀活动(15分钟)活动:请学生制定个人计划,参与文明祭祀活动,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条件,计划前往祭祀的地点、献花的时间等,并记录在自己的计划本上。

7. 小结和总结(5分钟)活动: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的必要性。

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前往殡仪馆或者附近的公墓开展参观活动,了解清明节祭扫的场景和过程,并与家人一同参与祭扫活动。

2. 学生搜集并背诵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唐代诗词中关于清明节的作品,通过朗诵来弘扬文明祭祀的风尚。

3. 开展清明节庙会,让学生们了解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注意事项:1. 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会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班会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活动安排合理,注意活跃气氛,避免单调和枯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坪中学平安清明文明祭祀教案
陆坪中学政教处
教学目标: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

2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校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3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学们:你知道今年的4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对那就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即将到来的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我们在感恩思源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火灾的安全,所以我们今天上课的题目是《文明祭祀,平安晴明》
二、清明节的习俗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公,做过好事的人,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1)到了清明,为什么要祭祀扫墓呢?这大概是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吐,供上祭品,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墓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三、清明节的安全教育
清明节来临,我们倡导“无火不成祭”转化为“无火祭奠”,将无火祭奠这种方式变为一种风尚,还“清明节”以“清明”,因为这种方式的转变既寄托了哀思,也传播了文明,我们要让这种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为大从所认同。

防火教育
1、不玩火。

有些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老师和家长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清明祭祀上坟时,要采取文明简约的方式,做到不玩火,不燃鞭炮,禁止携带火种上山游玩,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未成年人不得参与扑火和救火。

3、怎样报火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消防队的地方,
如农村的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相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要讲清着火所在地址。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到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妨碍了消防员的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

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理解了清明节的含义,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时发自内心的感恩和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和先祖能够感受我们的情意和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一代延续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清明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做到文明祭祀,平安晴明。

2015年3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