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室底板与抗浮锚杆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

地下室底板与抗浮锚杆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

地下室底板与抗浮锚杆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摘要: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现代化发展,使得国民不仅在自身精神文化层次上的需求所有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质量及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追求。

本文就基于以上因素,对地下室底板与抗浮锚杆共同作用的优化设计进行相关研讨,首先以抗浮锚杆的应用现状及布置方式为切入点,结合具体工程,以制定出二者共同作用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共同作用;优化设计;前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科技水平已然实现稳定增长的当前背景下,为充分利用城市建设中的有限土地资源,现阶段建筑行业也应发展重点转向至了地下空间的建设。

抗浮锚杆作为地下空间的施工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与增加配重、释放水浮等措施相似,用于地下水资源较浅场地的抗浮设计中。

不仅如此,抗浮锚杆相较于其他抗浮措施而言,具有得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特点,并被广泛应用在了建筑行业中。

故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对地下室底板与抗浮锚杆共同作用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之一。

1 抗浮锚杆的相关概述1.1抗浮锚杆的应用现状从广义上来讲,锚杆是一种能够承受住土、水及其他重力的受力构件,而将其应用在地下水环境中,就被称之为抗浮锚杆。

同时,抗浮锚杆与其他种类锚杆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利用锚杆与土层之间相互的摩擦力,抵御外界环境的拔力。

在现阶段的抗浮锚杆中,其直径均在30cm左右,单锚性在一定环境下的抗拔力相较于其余抗拔构件而言,所体现出的效果不明显。

但抗浮锚杆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注浆技术,并将具有一定粘合力的浆液注入岩体与抗浮锚杆自身的缝隙中,使得其自身的抗拔能力远远大其他抗拔构件,因此更加适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设计中。

不仅如此,由于抗浮锚杆具有造价低廉、稳定性及可靠性高等优势,因此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1]。

抗浮锚杆的锚杆可以利用钢筋及得钢质绞线制作,具体而言,将钢筋用于抗浮锚杆中时,无需预留锚杆的自由段,同样也存在具有锚杆自由段但其本身不承受其他预应力的情况出现;而将钢质绞线应用在抗浮锚杆时,则必须在其结构中预留下一定长度的自由段,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摘要:以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为设计实例,通过查阅规范和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介绍抗浮锚杆大致的一些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方法,设计要点,防水节点做法等,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抗浮锚杆;计算方法;防水节点1.引言本项目位于山东泰安天平湖路北侧,泮河以南,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地下水位、现状地形地貌,并结合水位观测日期及当年降水量情况,工程抗浮设计水位高程为136.60米,±0.000绝对标高138.65m,而本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为-11.000米,抗浮水位很高,根据地勘报告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建议采用抗浮锚杆。

2.工程概况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位于山东泰安泮河以南、天平湖路以北,建筑面积为157703.3㎡。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约100000㎡,地下建筑面积为57703.3㎡。

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高度:地上28.800m,地下室埋深11m。

3.土层物理力学参数4.锚杆设计本项目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为设计依据(下文直接简称为《地规》、《建筑边坡》、《岩土锚杆》)4.1 计算方法a.结构自重标准值G k=83 kN/m2(根据PKPM计算模型计算所得),b.浮力标准值 NW,K=10*[11+0.6-(138.65-136.6)]=95.5 kN/m2,0.6为底板厚度c.抗浮安全系数 KW=1.05d.需要锚杆提供的拉力标准值 Nf= KWNW,K-Gk=17.28 kN/m2按照规范最低要求取锚杆锚固段长度la=3m,采用《建筑边坡》中的公式8.2.3可得如下结果:Nak≤la*π*D*frbk/K=3*π*0.15*1200/2.4=706KN采用《岩土锚杆技术规程》中的公式7.5.1-1可得如下结果:Ntk≤la*π*D*fmgΨ/(1.35K)=3*π*0.15*1200*1.3/(1.35*2.2)=742KN两者计算结果相近因受力太大,实际无法达到,按照附近已建工程的经验,同类型的锚杆实际取300KN≤0.8π*d1*l*f=0.8π*0.15*3*1200=1356KN(满足《地规》8.6.2条)As≥Kb*Nak/fy=2*300*1000/360=1667mm2(《建筑边坡》式8.2.2-1)As≥Kt*Nt/fyk=1.6*1.35*300*1000/400=1620mm2(《岩土锚杆》式7.4.1)选用328(As=1846mm2)配筋率ρ=10.45%<20%(满足《建筑边坡》8.4.2-1条)裂缝验算(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1条):σsq = ψq*Nak/As=0.8*300/1846=130N/mm2ρte =1846/(π*1502/4)=0.1ψ=1.1-0.65ftk/(ρte*σs)=1.1-0.65*2.01/(0.1*130)=1ωmax=αcr*ψ*σsq *(1.9cs+0.08deq/ρte)/Es=2.7*1*130*(1.9*25+0.08*28/0.1)/(2*105)=0.123mm<0.2mm满足裂缝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

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

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

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发布时间:2023-02-03T02:01:14.24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安兆静[导读] 在建筑地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抗浮设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合理地选择抗浮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地下结构的安全性。

安兆静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79摘要:在建筑地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抗浮设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合理地选择抗浮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地下结构的安全性。

关健词:地下结构,抗浮设计,抗浮方案1前言地下结构是将部分或全部结构埋于地下,若场地内有地下水,在地下水作用下就会存在浮力,那就需要采取抗浮措施。

如果抗浮措施不当就会引发地下结构底板拱起,裂缝、渗水甚至地下结构整体上浮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等问题。

合理选择抗浮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程造价以及后期运行。

本文分析比较了泄水降压法抗浮、增加配重抗浮、设抗拔桩抗浮、设抗拔锚杆抗浮等常用方法的使用条件和经济性,分析讨论抗浮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各方案的分析比较,从而选择更为合理、更为经济的抗浮方案.2抗浮设计地下室或地下建(构)筑物水浮力是由地下水对建筑物产生的浮力,水浮力的大小与地下水位(抗浮水位)有关。

当地下水水浮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可能引起建筑物整体上浮或者建筑物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当建筑地下室或地下建(构)筑物存在地下水浮力作用时,应进行抗浮验算。

抗浮验算的一般设计流程为:先计算建筑物自重,然后根据抗浮设防水位,计算抗浮设防水浮力,接着进抗浮稳定性验算,然后根据抗浮措施技术经济方案比选确定抗浮措施,最后进行地下结构基础设计。

抗浮设计应针对整体抗浮失效和局部抗浮失效进行设计。

整体抗浮失效是指当建筑物的自重不能够克服地下水浮力时,建筑物发生整体上浮位移或倾斜。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是为了增加地下室结构的抗浮承载能力,通过锚杆的固定作用使得地下室能够承受地下水压力和浮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将详细描述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二、地下室抗浮锚杆材料准备1. 钢筋: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冷拔钢筋。

2. 锚杆:采用符合要求的高强度钢材,长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制。

3. 其他材料:包括锚杆套管、锚杆端头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准备。

三、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工艺1. 确定锚杆布置方案:根据地下室结构、地下水位、土层情况等因素,确定锚杆的布置位置和间距。

2. 预埋锚固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在地下室底板和周边墙体上预埋锚固材料,包括锚固板和锚固管等。

3. 钢筋网制作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符合要求的钢筋网,并按照锚杆布置方案进行安装,确保钢筋网与地下室结构牢固连接。

4. 锚杆安装:将锚杆穿过锚固材料和钢筋网,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固定。

同时,对锚杆进行拉力测试,确保锚固效果符合要求。

5. 锚杆连接:将不同段的锚杆通过连接材料进行连接,确保整个锚杆体系的连接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附件:1. 设计图纸:包括地下室结构图、锚杆布置图等。

2. 相关施工材料的购买合同和质量检测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注释: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文件,包括施工现场安全、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规定。

2. 建筑设计规范- 注释: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规定的文件,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规范。

3. 土壤力学- 注释:研究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的学科,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需要考虑土壤力学的相关知识。

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受力规律研究及设计建议

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受力规律研究及设计建议

一、引言地下室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及外部荷载,因此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地下室施工中,抗浮锚杆是一种常见的支护措施,其作用是防止地下室底板浮起。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时受力规律并不十分清晰,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建议。

二、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受力规律研究1. 抗浮锚杆的作用原理抗浮锚杆通过固定在地下室底板上,并与锚杆锚固在地下土体中,形成一个整体支护体系。

当地下室底板受到外部水压或土压力作用时,抗浮锚杆可以有效地阻止地下室底板的上浮,保护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

2. 地下室底板的受力特点地下室底板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承载构件,其受力特点主要包括受压和弯曲,同时还受到外部水压及土压力的影响。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底板的受力情况需要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分析。

3. 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的受力规律在实际工程中,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是共同工作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受力关系。

在地下水位变化或土压力作用下,地下室底板将受到不同方向的力的影响,而抗浮锚杆作为支护措施的一部分,则承担着阻止地下室底板浮起的重要作用。

抗浮锚杆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地下室结构的受力特点,以保证整体支护体系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通过对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的受力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力学原理及相关公式推导。

通过理论分析可以揭示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的受力机制,为后续的设计建议提供理论支撑。

2. 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的受力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现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3. 现场试验在实际工程中设置试验场地,通过现场试验对抗浮锚杆与地下室底板的受力规律展开研究,收集实测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以验证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结果。

四、设计建议1. 合理设置抗浮锚杆根据理论分析及实测数据,合理设置抗浮锚杆的布置方案及锚固深度,以确保其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时的受力效果最佳。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合理布置与工程应用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合理布置与工程应用

工业技术104 2015年18期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合理布置与工程应用李玉华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225500摘要:近几年建筑不再局限于单层地下室,多层地下室的出现使得结构设计工作越富挑战性。

地下结构抗浮承载力不足引发的工程问题愈来愈多。

抗浮锚杆因其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及受力比价合理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常见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与同行们一起讨论学习。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抗浮设计;锚杆中图分类号:TD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8-0104-03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结合城市建设,拓展地下空间,利用高层建筑地下室、广场、绿地等建设各类型的地下工程,抗浮设计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体现其必要性,特别在兴建于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区,绝大部分地下工程需要进行抗浮设计。

由于地下车库埋深较深、水头较大、上部荷载较小,抗浮设计往往成为建造地下车库经济性控制的关键。

2 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特点地下室底板一般采用独基防水板及桩基础防水板等结构形式。

单层地下车库的上部荷载一般较小,柱底反力不大,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需要增设抗浮锚杆抵抗水浮力。

目前抗浮设计中常用的锚杆布置方式有集中点式布置和均匀布置2种,如图1所示。

图1 抗浮锚杆布置方式集中点式布置是将锚杆布置在柱下,用于整体抗浮,而防水板依靠自身的刚度抵抗水浮力。

当水浮力为控制荷载时,底板配筋很大,锚杆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不经济。

防水板及基础下均匀布置是根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每根锚杆所能承担的防水板范围的水浮力。

设锚杆水平方向的间距为a,竖向间距为b,则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ak为其中,D为防水板自重及板上面层的重量;F浮为防水板底标高处水浮力标准值。

将锚杆视为不动支座,防水板被分割成若干个a³b的矩形板块,防水板在水浮力作用下按构造配筋即可。

但是,此设计方法未考虑锚杆变形及锚杆与防水板的共同作用,有可能出现板中心处的锚杆变形过大,超过其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设计探讨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设计探讨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地下室抗浮问题也日益受到。

抗浮锚杆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室工程中。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

在地下室抗浮设计中,抗浮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重量、设置抗浮锚杆和改变结构形式等。

抗浮锚杆是通过在地下室底板下方设置锚杆,将地下室与周围土体连接起来,利用土体的重量和锚杆的锚固力共同抵抗浮力。

地下室抗浮锚杆的布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圆形、矩形和梯形等。

圆形布置是指将锚杆按照圆形排列,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锚杆的抗拔性能,并且相对来说比较节省材料。

矩形布置是指在地下室底板下方按照矩形的形式布置锚杆,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增加地下室底板的刚度,提高抗浮能力。

梯形布置是指将锚杆按照梯形的形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锚杆的数量,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对于抗浮锚杆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抗浮能力、强度、材质等。

抗浮能力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结合地下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强度也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选择符合地下室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材质也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选择符合地下室设计要求的材质,例如不锈钢、碳钢等。

在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地下室面积较大,可以选择圆形或矩形布置方式,以增加锚杆的抗拔性能和底板的刚度。

如果地下室面积较小,可以选择梯形布置方式,以减少锚杆的数量,节约成本。

在选择抗浮锚杆时,需要综合考虑抗浮能力、强度和材质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是地下室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合理选择布置方式和选择合适的抗浮锚杆,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的抗浮能力,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下室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板抗浮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抗浮锚杆的设计要满足地下室底板的净浮力标准值,确保地下室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2、锚杆的规格和数量:B区抗浮锚杆的间距为1.6m×1.6m,锚杆为2Φ22mm或2Φ25mm,长度保证入岩2000mm或2500mm,共计1721根;A-1区抗浮锚杆的间距、规格和数量与B区相同,共计1086根。

3、锚杆的布置:主楼以外的轴线均布置岩层抗浮锚杆。

4、设计依据:本工程的抗浮锚杆设计依据《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岩土工程治理中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2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94-2008等相关技术规范和参考文献。

四、施工方案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材料准备、机械设备调配和施工人员培训等。

2、锚杆的施工过程:包括钻孔、清孔、注浆、锚杆固结和锚杆头处理等步骤。

3、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直径、锚杆长度、注浆压力和锚杆头的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4、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5、施工进度和验收:施工进度要按照计划进行,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6、施工记录和资料归档: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资料归档,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抗浮范围和抗浮力的标准值是根据XXX提供的电子版施工图确定的,其中地下水净浮力标准值为6~17kPa。

在技术参数方面,抗浮锚杆按照正方形布置,A-1、B区锚杆基本间距为1.6m×1.6m(局部为2.3×2.3、2.3×1.6、1.6×1.3)。

锚杆材料采用HRB335级钢筋及HRB400级钢筋,锚杆必须保证入岩深度2500mm。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锚杆基本试验(破坏性试验),以验证锚杆施工工艺参数和设计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底板抗浮锚杆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19T09:40:43.7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3期作者:宋亮
[导读] 包括计算方法,设计要点,防水节点做法等,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上海鼎胜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333
摘要:以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为设计实例,通过查阅规范和相关资料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介绍抗浮锚杆大致的一些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方法,设计要点,防水节点做法等,望本文能对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抗浮锚杆;计算方法;防水节点
1.引言
本项目位于山东泰安天平湖路北侧,泮河以南,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地下水位、现状地形地貌,并结合水位观测日期及当年降水量情况,工程抗浮设计水位高程为136.60米,±0.000绝对标高138.65m,而本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下室底板相对标高为-11.000米,抗浮水位很高,根据地勘报告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建议采用抗浮锚杆。

2.工程概况
泰安爱琴海购物公园位于山东泰安泮河以南、天平湖路以北,建筑面积为157703.3㎡。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约100000㎡,地下建筑面积为57703.3㎡。

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2层。

建筑高度:地上28.800m,地下室埋深11m。

3.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4.锚杆设计
本项目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为设计依据(下文直接简称为《地规》、《建筑边坡》、《岩土锚杆》)
4.1 计算方法
a.结构自重标准值G k=83 kN/m2(根据PKPM计算模型计算所得),
b.浮力标准值 NW,K=10*[11+0.6-(138.65-136.6)]=95.5 kN/m2,0.6为底板厚度
c.抗浮安全系数 KW=1.05
d.需要锚杆提供的拉力标准值 Nf= KWNW,K-Gk=17.28 kN/m2
按照规范最低要求取锚杆锚固段长度la=3m,采用《建筑边坡》中的公式8.2.3可得如下结果:
Nak≤la*π*D*frbk/K=3*π*0.15*1200/2.4=706KN
采用《岩土锚杆技术规程》中的公式7.5.1-1可得如下结果:
Ntk≤la*π*D*fmgΨ/(1.35K)=3*π*0.15*1200*1.3/(1.35*2.2)=742KN
两者计算结果相近
因受力太大,实际无法达到,按照附近已建工程的经验,同类型的锚杆实际取300KN≤0.8π*d1*l*f=0.8π*0.15*3*1200=1356KN(满足《地规》8.6.2条)
As≥Kb*Nak/fy=2*300*1000/360=1667mm2(《建筑边坡》式8.2.2-1)
As≥Kt*Nt/fyk=1.6*1.35*300*1000/400=1620mm2(《岩土锚杆》式7.4.1)
选用3 28(As=1846mm2)配筋率ρ=10.45%<20%(满足《建筑边坡》8.4.2-1条)
裂缝验算(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1条):
σsq = ψq*Nak/As=0.8*300/1846=130N/mm2
ρte =1846/(π*1502/4)=0.1
ψ=1.1-0.65ftk/(ρte*σs)=1.1-0.65*2.01/(0.1*130)=1
ωmax=αcr*ψ*σsq *(1.9cs+0.08deq/ρte)/Es
=2.7*1*130*(1.9*25+0.08*28/0.1)/(2*105)=0.123mm<0.2mm满足裂缝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

4.2 设计要点
a.锚杆平面布置:
300/17.28=17.36m2
锚杆间距按照at= =4.17m,实际取2.8m
at≥6d1=6*0.15=0.9m(满足《地规》8.6.1及6.8.5-3)
at≥1.5m(满足《岩土锚杆》7.2.2)
b.锚杆孔直径:
d1=150mm,3 28等效直径48mm,3*48=145mm,且d1>48+50=98mm(满足《地规》8.6.1-1及6.8.5-2) c.锚杆有效锚固长度:
la取3m,40d+50=40*48+50=1970mm=1.97m<3m(满足《地规》8.6.1)
3≤la<max{45D=45*150=6750mm=6.75m,6.5m}(满足《建筑边坡》8.4.1条以及《岩土锚杆》7.5.3条)
la≥K*Nak/(n*π*d*fb)
=2.4*300/(3π*0.028*2400*0.7)=1.624m(满足《建筑边坡》8.2.4条)。

la≥K*Nt/(n*π*d*ε*fms*ψ)
=2.2*1.35*300/(3π*0.028*0.6*2000*1.3)=2.165m(满足《岩土锚杆》7.5.1)。

d.锚杆筋体插入上部结构的长度,参照《地规》8.6.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2.4-2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3节可知: La=ζa *Lab=ζa*α*fy*d/ft=1.1*1.1*0.14*360*28/1.57=39*28=1092mm
实际图中按照40d设计。

e.锚杆抗拔试验:
基本试验最大荷载Q1=0.9fyk*As=0.9*400*1846=665KN(《建筑边坡》C.2.2条)
Q1=0.8fstk*As=0.8*540*1846=797KN(《岩土锚杆》9.1.1条)
锚杆极限荷载抗拔试验取6根(《地规M.0.1》,《建筑边坡》C.2.3,《岩土锚杆》9.2.2)。

现场试验报告如下表:
因三本规范均规定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锚杆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所以根据实际的试验结果可知,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300KN可行。

d.锚杆验收:
锚杆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试验,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取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建筑边坡》C.3.2,《建筑边坡》9.4.1)。

验收试验最大荷载Q2=1.5Nak=1.5*300=450KN(《建筑边坡》C.3.4条,《岩土锚杆》9.4.2条)
4.3防水处理
因目前没有一本专门的抗浮锚杆图集,所以本项目只能根据当地经验以及相关的规范作为参考,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243页中,提供了一个桩与承台连接的防水构造节点详图,《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54页中,也提供了桩与承台连接的防水构造节点详图,因附近已建项目同样设置了抗浮锚杆,本项目目前结合附近已建项目锚杆防水做法并参考规范中提供的节点做法,设计提供了一个锚杆的节点做法,具体做法如下图:
4.4 注意事项
锚杆应除锈,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注浆用水泥浆体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物质,不得使用污水,宜采用饮用水,水泥材料标号不得低于P42.5,水泥砂浆强度不得低于30Mpa,浆体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0.45~0.50。

5. 结论
本文对于一般的抗浮锚杆(岩石锚杆)通过一个实际项目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设计要点以及防水节点处理方法等,基本达到一般锚杆设计的要求,但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结合多本规范,根据实际情况,取最合适的结果和要求,如果附近有同类型或者相似类型的已建项目,可借鉴和参考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并汲取后期不妥处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5
[2]CECS 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5
[3]JGJ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
[4]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5]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
[6]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
[7]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