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垫片的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垫片的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落料—冲孔倒装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该方案只需要一副模具,零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保证工件的平整要求。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再清理模具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
冲孔—落料级进冲压,瞎用级进模生产:该方案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但此工件生产量为中小批量。
15
考核成绩
折合
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4导向方式的选择6
四.主要设计计算6
1排样设计与计算6
2冲压力的计算7
3零件压力中心的确定8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8
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尺寸的选择与确定10
1工作零件的结构尺寸设计10
2卸料、顶料部件设计13
六.压力机的校准与选用14
七.模具装配图15
生产批量:中小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2mm
凸凹模长度: mm
其中, 为凸模固定板厚度, 为弹性卸料板厚度, 为增加高度(包括凸模进如凹模深度,弹性元件安装高度等)。
(3)冲孔凸模
冲孔凸模设计为直通式,一方面加工简单,另一方面便于装配与更换。
图4凸模
2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0mm。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 。
3.合理设计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
4.正确的模具装配图
设计起止时间
2012年5月17日至2012年6月7日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冲裁件工艺分析4
1.垫片零件图4
2.零件工艺性分析5
3零件尺寸精度5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5
三.模具总体设计51模具类Leabharlann 的选择52定位方式的选择6

e型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e型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e型 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垫片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参数计算和工艺要求。

3.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具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垫片模具设计的能力,包括二维图纸绘制和三维模型构建。

2. 提高学生运用CAE软件进行模具仿真分析,优化模具结构及参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及调试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制造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模具产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垫片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包括垫片模具的分类、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1章 垫片冲压模具概述2. 垫片模具设计流程与参数计算: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模具结构参数、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2章 垫片模具设计基础3. 垫片模具材料与加工工艺:介绍模具常用材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技术及其对模具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垫片模具材料与加工工艺4. 垫片模具CAD/CAM技术:教授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二维绘图、三维建模、装配体设计等;介绍CAM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4章 垫片模具CAD/CAM技术5. 垫片模具CAE分析:讲解CAE软件在模具仿真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模具应力、应变分析,优化模具结构及参数。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目录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 (1)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 (2)1、工艺方案的确定 (2)1、效率高 (2)2、寿命长 (2)3、质量高 (2)4、安全性 (3)2、排样设计 (3)3、工艺设计计算 (6)三、主要零部件设计 (6)(1)凸模结构设计 (6)(2)凹模 (7)(3)定位装置 (7)(4)卸料装置 (7)(5)冲模模架 (8)(6)其他冲模零件 (9)四.刃口计算 (8)五、设备的选定 (9)一、审核制件图纸、工艺性分析零件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1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可达到要求。

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冲裁加工。

二、制定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过程1、工艺方案的确定比较:复合模的优缺点:优点:(1)单工序(2)工件同轴度好,表面平直,尺寸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不受板形尺寸精度的限制。

有时废角也可用于复制。

(4)模具零件加工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冲模和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不适合某些内孔间距小、内孔和边缘间距小的下部零件。

缺点:模具零部件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凸凹模容易受到最小壁厚的限制,而使得一些内孔间距、内孔与边缘间距较小的下件不宜采用。

级进模的优缺点:优点:1、效率高级进模可以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翻边、弯曲、拉深、立体成形以及装配等工艺,减少了中间转运和重复定位等工作,而且工位数量的增加不影响生产效率,可以冲制很小的精密零件。

2、寿命长复杂的内形和外形可分解为简单的凸模和凹模外形,分段逐次冲切,工序可以分散在若干个工位,在工序集中的区域还可以设置空位,从而避免了凸、凹模壁厚过小的问题,改变了凸、凹的受力状态,提高了模具强度。

此外,级进模还采用卸料板兼作凸模导向板,对提高模具寿命也非常有利。

3、质量高级进模在一副模具内完成产品的全部成形工序,克服了用简单模时多次定位带来的操作不变和累积误差,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车门垫片冲裁模课程设计

车门垫片冲裁模课程设计

车门垫片冲裁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车门垫片冲裁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2. 学生能掌握相关工程图纸上尺寸、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了解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3. 学生能了解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完成车门垫片冲裁模的设计,并正确标注工程图纸。

2.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对模具进行加工编程,掌握模具加工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冲裁模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兴趣,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勇于挑战、持续改进的精神。

本课程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门垫片冲裁模基本原理及结构:讲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组成,使学生了解冲裁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2. 模具设计基本流程: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模具制造及试模等环节。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四章 模具设计流程与实例3. 工程图纸绘制与标注:教授工程图纸上尺寸、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以及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程图学基础4. 冲压设备与模具设计:讲解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六章 冲压设备与模具设计5. CAD/CAM软件应用:使学生掌握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以及CAM软件进行加工编程的方法。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七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 模具加工、组装与调试:介绍模具加工工艺、组装方法及调试技巧,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11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

06.18题目:零件名称 垫 片 1图 号 材 料Q235料 厚0。

5mm生产批量大批量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

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

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

5t 要求。

(25.9325.429=--=c 1。

5t=0。

75) 3,精度分析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三.模具设计计算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

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0。

8mm;工件边缘搭边:a1=1mm;歩距为:29。

18mm;条料宽度 B=【Dmax+2a1】°-δ=[29+2×1]°-0。

4=31°-0。

4mm图2排样图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 一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 BS)×100%=[620/(31×29.18)]×100% =69%2,冲压力的计算及初选压力机 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τKLT F =零件的周长为110 mm (落料周长为96mm ,冲孔周长为14mm),材料厚度0.5mm ,Q235钢的抗剪强度取350MPa ,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N F 21840N 3505.0963.1=⨯⨯⨯=落 N F 3185N 3505.0143.1=⨯⨯⨯=冲N 25050≈+=落冲F F F卸料力Fx=K Fx =0。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学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09机械C班姓名:许桂林学号:29100101062指导教师:刘海潮2021年1月5日冲压模设计题目如图1所示零件:垫扳生产批量:大量量材料:08F t=2mm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垫板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摘要:本设计为一垫板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依照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批量生产等要求,第一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信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方案,然后通过工艺设计计算,确信排样和裁板,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初选压力机,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和公差,最后设计选用零、部件,对压力机进行校核,绘制模具总装草图,和对模具要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编制。

其中在结构设计中,要紧对凸模、凹模、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与出件装置、模架、冲压设备、紧固件等进行了设计,关于部份零部件选用的是标准件,就没深切设计,而且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部份零部件进行了加工工艺分析,最终才完成这篇毕业设计。

关键词:模具;冲裁件;凸模;凹模;凸凹模;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 结构与尺寸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硬钢材料被自由凸模冲圆形孔,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8,可知该工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该工件的孔径为:Φ×2=2.6。

由于该冲裁件的冲孔边缘与工件的外形的边缘不平行,故最小孔边距不该小于材料厚度t,该工件的空边距(20)>t=2,(10)>t=2,均适宜于冲裁加工。

1.2 精度零件内、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信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表得,各尺寸公不同离为:零件外形:58074.0-,3862.0-, 3052.0-, 1643.0-, 836.0-零件内形:630 .0+孔心距:18±0.215,利用一般冲裁方式能够达到零件图样要求。

1.3 材料08F,属于碳素结构钢,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附表1可知抗剪强度τ=260MPa,断后伸长率=32%。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的专业课程。

垫片是一种在机械设备中作为密封或填充材料使用的薄片状零件。

垫片冲压模具是用于制造垫片的特定模具,其设计与制造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工艺、结构等因素。

1.材料选择:垫片常用的材料有橡胶、塑料、金属等。

根据具体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了解其特性,以确保在模具设计中考虑到材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工艺分析:在制造垫片冲压模具之前,需要对工艺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模具设计、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方面,以便评估整个制造过程的可行性和效率。

3.结构设计:垫片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要考虑模具的尺寸、形状、接触面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模具能够准确、稳定地制造垫片产品。

4.特殊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垫片冲压模具的设计中可能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凸台、切向锥度等。

这些要求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制造垫片冲压模具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

例如,数控加工中心可以进行模具零件的精确加工;线切割机可以进行模具的外形加工;电火花机可用于模具的毛白加工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模具材料,如各种不锈钢、工具钢等。

垫片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专业课程。

学生需要在模具设计、材料学、机械加工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垫片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制造步骤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垫片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为相关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完整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垫片复合模设计黎明大学机电工程系11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06.18题目:零件名称垫 片 1图 号 材 料Q235料 厚0.5mm生产批量大批量完成图示冲裁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并确定其冲裁工艺方案。

已知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0.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一.冲件冲裁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有圆弧连接过度,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孔与孔之间、孔与零件之间的最小距离满足c>1.5t 要求。

(25.9325.429=--=c 1.5t=0.75) 3,精度分析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由于所设计的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但为了模具制造方便,最后决定采用复合冲裁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

三.模具设计计算1,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及排样图的绘制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0.8mm;工件边缘搭边:a1=1mm;歩距为:29.18mm;条料宽度 B=【Dmax+2a1】°-δ=[29+2×1]°-0.4=31°-0.4mm图2排样图确定后排样图如图2所示 一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 BS )×100%=[620/(31×29.18)]×100% =69%2,冲压力的计算及初选压力机 冲裁力基本计算公式为τKLT F =零件的周长为110 mm (落料周长为96mm ,冲孔周长为14mm ),材料厚度0.5mm ,Q235钢的抗剪强度取350MPa ,则冲裁该零件所需冲裁力为N F 21840N 3505.0963.1=⨯⨯⨯=落 N F 3185N 3505.0143.1=⨯⨯⨯=冲N 25050≈+=落冲F F F卸料力Fx=K Fx =0.055×25050 =1377.75N推料力Ft= nktFp=10×0.63×25050 =157815N 总冲裁力F2=Fp+Ft+F=184242.75N≈184KN则零件所需得冲压力为184KN根据总冲压力F 总=184KN ,模具闭合高度,冲床工作台面尺寸等,并结合现有设备,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冲床,并在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垫片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冲压模具课程设计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姓名:学号:指导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工艺设计说明书···························()三、冲压工艺卡·······························()四、模具设计计算书···························()五、模具图纸·································()一、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二)零件图:垫片材料:10钢料厚:1mm批量:50万件(三)任务内容1.冲压工艺设计(1)工艺审查与工艺分析(2)工艺方案的拟定①工序性质的确定,毛坯图与排样图②工序安排,冲压工序力的计算③工序定位基准与定位方式(3)模具选择(装配方式,标准模架等选择)(4)设备选择(5)编制工艺设计说明书2.冲压模具设计(1)总装图A3(2)零件图(凸模、凹模、凸凹模)A4二、工艺设计说明书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10号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以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裁,采用级进模生产。

三种方案比较见表表三种方案的比较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容易保证,且生产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也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较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故模具制造安装较复合模复杂,且成本高。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 主要设计计算(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2)垫片下端水平,采用直对排效率较高如图(2)所示的排样方法。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所得,工件间mm a 21=,沿边mm a 3=,条料宽度为74mm ,步距S=42mm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

计算部分见表表4)压力中心的计算计算压力中心时,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如图所示,在图中将xOy 坐标系建立在图示的左边缘上,将冲裁件轮廓线按几何图分解成A~F 共7组基本线段,用解析法求得该模具的压力中心P 点坐标(0X =,.0Y =有关计算如表所示。

冲裁圆弧段时)/()sin 180(πααR y =图表ni ini ii L x L X 110==∑∑=,ni ini ii L y L Y 110==∑∑=(0X =,.0Y =5)刃口尺寸的计算a.加工方法的确定。

结合模具及工件的形状特点,此模具制造宜采用配作法,落料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只需要计算落料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实际尺寸按要求配作;冲孔时,则只需计算凸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凹模刃口尺寸由凸模实际尺寸按要求配作;只是需要在配作时保证最小双面合理间隙值mm Z 072.0min =b .采用配作法,先判断模具各个尺寸在模具磨损后的变化情况,分三种情况,分别统计如下。

第一种尺寸(增大):,R16,R22,68第二种尺寸(减小):16,22ΦΦ第三种尺寸(不变):30C.查上表格公差等级确定冲裁内形与内形尺寸公差,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简表表四、模具设计说明书1.模具总体结构设计a)模具类型的选择用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复合模。

b)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弹簧顶的活动挡料销来定步距。

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有一定的余量,可以靠操作人工目测来确定。

c)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根据模具冲裁的运动特点,该模具采用刚性卸料装置比较方便,因为冲裁板料大于,卸料力大,平直要求度不是很高,一般采用固定卸料装置。

d)导柱、导套位置的确定为了提高模具的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维修模具,该复合模采用中间导柱模架。

2、凸模,凹模,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冲R11mm孔的圆形凸模,由于模具需要再凸模外面装推件块,因此设计成直柱的形状。

尺寸标注如下图。

凹模的刃口形式,考虑到生产批量较大,所以采用刃口强度较高的凹模,即下图所示的刃口形式,凹模的外形尺寸,按式(和)H = Kb = *68 = 取H为30mm。

则C = = 45mm。

本模具为复合冲裁膜,因此除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外,必然还有一个凹凸模,凹凸模的简图如下图。

3、主要零部件设计卸料弹簧的设计计算(省略)。

模架选用中等精度,中小尺寸冲压件的后侧导柱模架,从右向左送料,操作方便。

上模座:L/mm * B/mm * H/mm = 200 * 200 * 45下模座: L/mm * B/mm * H/mm = 200 * 200 * 50导柱:d/mm * L/mm = 35 * 160导套:d/mm * L/mm * D/mm = 35 * 105 * 43垫板厚度取:10mm。

凸模固定板厚度取:20mm。

凹模的厚度已定为:30mm。

卸料板厚度取:14mm。

模具的闭合高度:H = (45 + 10 + 20 + 30 + 1 + 50 + 14 + 50 ) = 220mm4、冲压设备的选用可见该模具的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的最大高度270mm,因此该压力机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公称压力:250KN滑块行程:65mm最大闭合高度:270mm封闭高度调节量:55mm滑块中心线至车床距离:200mm立柱距离:270mm滑块行程次数:55次/min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370mm×560mm垫板尺寸(厚度):50mm模柄孔尺寸:mmΦ40⨯mm60最大角度:︒30总结项目化的教育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计一套完整的工艺装备。

在这里,能够找到自己的自信,同时,项目化的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

针对本次的冲压模具设计,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其中隐含的困惑与疑虑。

而这些的问题都要靠自己去查取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这不仅开拓我的知识面,也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表的识别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其中好多的零部件都是国家标准的,不需要过多的设计。

这样,自己的读图能力就必需要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徒劳而获的好事。

虽然说本次的设计,每个人的数据都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方法都是类似,结果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当某个设计步骤不太清楚地时候,组员之间可以相互的进行沟通交流,或者通过对老师的咨询来解决疑难问题。

让自己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所以,学习,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方式方法,懂得其中,锻炼思维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对我来说,设计是我很大的兴趣。

每当通过一次的设计,我都能够找到其中的设计,无形之中,计算、查阅、分析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此次的设计是我走向未来工作的重要一步,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期间查找资料、老师们的指导与同学的交流,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

不但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和懂得了以前学到的知识而且还把以前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连接在了一起。

使我能更好的融会贯通。

相信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