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

合集下载

锅炉_受热面材料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锅炉_受热面材料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锅炉受热面材料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锅炉是一种能将水转化为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作为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受热面材料(也称为换热面)充当着将能量传递给工作介质的核心角色。

不同的受热面材料拥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且在锅炉性能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受热面材料进行解释说明和概述。

首先,我们将定义受热面及其分类,并介绍不同受热面材料的特性与选择因素。

然后,我们会详细探讨钢板受热面、合金钢管受热面以及填料管束受热面的解释说明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受热面材料的技术要点与改进方向,包括材料强度与耐蚀性优化技术、密封性能提升技术以及耐高温材料发展方向和创新技术点。

最后,我们将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展望受热面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和全面介绍受热面材料在锅炉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

通过对不同受热面材料特性、应用场景以及技术要点的解释说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受热面材料在锅炉中的作用,并且为未来的受热面材料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2. 受热面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1 受热面的定义受热面是指锅炉内与燃料接触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部分,用于进行能量转移和传导。

它是锅炉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锅炉的性能和效率。

2.2 受热面材料的分类根据受热面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2.1 钢板受热面:钢板是常见的受热面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

常用于锅炉的壁板、头盖板等位置。

根据使用条件不同,钢板也可细分为低合金钢板、高合金钢板等。

2.2.2 合金钢管受热面:合金钢管由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特殊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在高温工况下,合金钢管广泛应用于锅炉中作为受热面来传达或吸收能量。

2.2.3 填料管束受热面:填料管束由多根小直径的管子组装而成,以增大受热面积,并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外壳:锅炉外壳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

外壳内部包含了多个燃烧室和传热面。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室,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3. 传热面:传热面是锅炉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蒸汽或热水)。

传热面一般包括水冷壁、烟管和水管等。

4.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用于补充锅炉中的水分,蒸汽系统用于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排污系统用于排放废水和废气。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烧过程:当燃料和空气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器点火使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通过传热面,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

2. 传热过程:在传热面上,热能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工作介质。

水冷壁和烟管是主要的传热面,水冷壁通过水循环冷却,烟管内部流动着工作介质。

3. 水循环过程:给水系统将水送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过蒸汽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热水通过循环泵回流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4. 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燃烧器的燃料供应和风量,保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工业生产:锅炉在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行业中被用于提供热能,用于加热、蒸汽动力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需要热能的环节。

2. 电力发电:锅炉是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中的核心设备,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3. 居民生活:锅炉在居民生活中被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或空气,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锅炉原理 第二章 锅炉受热面

锅炉原理 第二章 锅炉受热面

➢ 作用
1.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和大致分界点; 2.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适应外界负荷变化; 3.蒸汽分离、净化处理; 4.外接附件保证锅炉工作安全,水位计、安全阀、压力表、事故放水等
➢ 安全性要求高
• 汽包上下壁、内外壁允许温差为40℃,最大不超过50℃。 • 受热不均会产生热应力:
热应力t — 温差Δt和壁厚S 温差Δt — 温度变化速度(dt/d)
2.4 过热器和再热器
2.4.1过(再)热器的作用和工作特点
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
作用:
• 饱和蒸汽或低温蒸汽→过热蒸汽 • 调节蒸汽温度:一般在-10℃~+5 ℃
提高蒸汽过热(温度和热焓)目的:
6.在锅炉启停和甩负荷时可能发生不安全现象,需要旁路和排汽系统。 见p29图2-9
再热器及其工作特点
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或中压缸)排汽重新加热到额定再
热温度的锅炉受热面部件。
工作特点:
1.管内流的是中压蒸汽,比容大,流动阻力大,为降低压损采用的蒸汽 流速低,冷却更差,且也布置在高温区,工作条件更差。
➢ 顺流:蒸汽与烟气的流向相同,蒸汽出口段位于烟温最低 处,管子相对较安全,但传热温差小,金属耗用多
➢ 混合流:沿着烟气流动方向,既有逆流也有顺流(串联混 合流);或者在烟道的宽度方向上,两侧为逆流,中间为 顺流(并联混合流)
2. 半辐射过热器
半辐射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或出口烟窗处,既接受炉膛内 火焰的辐射换热,又接受烟气对流冲刷换热。
➢ 重要设计参数s/d • 光管:相对节距s/d= 1.05-1.2,离炉墙
e/d=0-0.5 • 膜式水冷壁: s/d= 1.2-1.35 • 相对节距与金属利用率、炉墙保护效果及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四、控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 控制循环工作原理:压力提 高,汽水密度差减小,为了 保证受热蒸发管内有足够的 流量循环,在蒸发系统的下 降管系统内加装循环泵8,以 增强工质循环流动的推动力。 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循环除 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密度 差外,主要依靠循环泵。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五、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 1. 直流锅炉工作原理:靠给水泵的压头,给水一次通过
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流经 蒸发受热面,在其中全部蒸发汽化为蒸汽,蒸汽在过 热器中加热为过热蒸汽。因此直流锅炉循环倍率K=1, 并且不存在汽包。 2. 特点:没有汽包,不构成循环,工质靠水泵压头作强 制流动,炉膛水冷壁可自由布置。直流锅炉水冷壁形 式主要有螺旋管圈式和立式管屏式两种。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不同参数的锅炉,工质加热、蒸发、过热吸热量 的比例是不同的。一般随着锅炉工质压力等级的提高, 加热给水和过热蒸汽的热量比例增大,而蒸发吸热比 例下降。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 蒸发受热面及系统(水冷壁)
一、水冷壁的作用: 水冷壁是布置在炉膛四周以辐射换热为主的蒸发受热 面,管内工质一般为汽水混合物。其作用如下: 1. 吸收炉内火焰辐射热,使水加热并蒸发为饱和蒸汽。 2. 保护炉墙,减少熔渣和高温对炉墙的破坏。 3. 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允许值,避免对流受热面结渣。 4. 强化传热,减少锅炉总受热面面积,降低金属耗量。 5. 减轻炉墙重量,便于采用悬吊结构。
(1)对流式: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内,主要吸收烟气对 流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
第6章锅炉受热面分析
①根据烟气和管内蒸汽的相对流向:
逆流:传热温压大,传热效果好,节约受热面面积,金 属耗量少。但高温蒸汽出口管段恰好位于高温烟气区, 管子出口端壁温高。逆流布置多用于低温级或进口段。 顺流:传热温压小,传热效果较差,受热面积大,金属 耗量多,但高温蒸汽出口管段烟气温度较低,利于管子 出口端壁面冷却。顺流布置多用于高温级或出口段。 混合流:先经逆流传热段,再经顺流传热段,折中布置。

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形式

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形式

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及布置形式一、省煤器省煤器在锅炉中的主要作用是:①吸收低温烟气的热负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

②由于给水在进入蒸发受热而之前先在省煤器内加热,这样就减少了水在蒸发受热面内的吸热量,因此可用省煤器替代部分造价较高的蒸发受热面。

也就是以管径较小、管壁较薄、传热温差较大、价格较低的省煤器来代替部分造价较高的蒸发受热面。

③提高了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减少于给水与汽包壁之间的温差,从而使汽包热应力降低。

基于这些原因,省煤器已成为现代锅炉必不可少的部件。

按照省煤器出口工质的状态省煤器可分为沸腾式和非沸腾式两种。

如出口水温低于饱和温度,叫做非沸腾式省煤器,如果水被加热到饱和温度并产生部分蒸汽,就叫做沸腾式省煤器。

省煤器按所用材质又可分为铸铁式和钢管式,铸铁式耐磨损和耐腐蚀但不能承受高压。

钢管省煤器应用于大型锅炉,它是由许多并列(平行)的管径为28~42mm 的蛇形管组成。

蛇形管可以顺列也可错列。

为使省煤器受热面结构紧凑,一般总是力求减小管间节距。

管子多数为错列布置。

错列布置省煤器的结构如图6—3所示。

蛇形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相连,联箱一般布置在烟道外。

省煤器的管子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支承在横梁上而横粱则与锅炉钢架相连接。

省煤器管子一般为光管,为了强化烟气侧热交换和使省煤器结构更紧凑可采用鳍片管、肋片管和膜式受热面,它们的结构如图6—4所示。

焊接鳍片管省煤器所占据的空间比光管式大约少20%~25%,轧制鳍片管省煤器可使外形尺寸减少40%一50%。

鳍片管和膜式省煤器还能减轻磨损。

这主要是因为它比光管省煤器占有空间小,因此在烟道截面不变的情况下,可采用较大的横向节距。

从而使烟气流通截面增大,烟气流速下降磨损减轻。

肋片式省煤器主要特点是热交换面积明显增大,这对缩小省煤器的体积、减少材料消耗很有意义。

主要缺点是积灰比较严重。

省煤器蛇形管通常均取水平放置,以利于停炉时排水。

而且尽可能保持管内的水自下而上流动以利于强制流动的水动力特性和便于排除水被加热后所释放的空气,避免引起管内空气停滞产生内壁局部的氧腐蚀。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保证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利用燃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常见的炉膛结构包括水管式、火管式和燃烧室式等。

炉膛内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传热。

2. 烟管: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用于传递烟气。

烟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增加传热效果。

3. 水管:水管是连接炉膛和汽水容器的管道,用于传递热量。

水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

4. 汽水容器:汽水容器是用于分离蒸汽和水的装置,保证锅炉工作时的正常运行。

它通常分为汽包和水位计两部分。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它通常位于烟气通道上方,通过与烟气交换热量,将进入炉膛的空气预热至一定温度。

6. 烟囱:烟囱是排放烟气的管道,通常位于锅炉顶部。

它通过自然排烟或辅助设备(如引风机)排烟,保证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顺利排出。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1. 燃烧过程: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燃烧需要氧气,因此需要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进入炉膛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2. 传热过程:传热是锅炉的核心过程,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其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传热方式主要包括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

- 辐射传热:炉膛内的高温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炉膛内的水管或烟管。

- 对流传热:烟气在烟管或水管内流动,通过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和水。

- 传导传热: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的管壁,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内的水。

3. 蒸汽或热水产生: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常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热水则用于供暖或其他热水需求。

4. 安全保护装置: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通常会配备一系列安全保护装置,如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燃烧器控制装置等。

第五章-1 锅炉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解析

第五章-1 锅炉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解析

第三节 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在尾部烟道的布置 管式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在尾部烟道的布置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一、 省煤器
省煤器的作用:
1、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节约燃料; 2、减少蒸发受热面,降低锅炉造价:
以管径小、管壁薄、价格较低的省煤器代替管径大、 管壁厚、价格较高的水冷壁 换热好(低温、强制流动、逆流布置)
下降管
作用:把汽包内的水连续不断地通过下联 箱供给水冷壁,以维持正常的循环。
布置在炉外不受热 有小直径分散型和大直径集中型两种
联箱
作用:汇集、混合、分配工质。 布置在炉外不受热 由无缝钢管两头焊接平封头构成。
汽包
汽包的作用
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 的连接枢纽和大致分界点;
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能较快 适应外界负荷变化;
过热器及再热器的形式
根据布置位置与传热方式,分为对 流式、半辐射式、辐射式三种。 供热锅炉采用的都为对流式过热器, 由蛇形管构成。
根据放置形式分为立式、卧式。对 流式过热器目前多为立式,支吊简 单可靠,不易积灰,但疏水排气性 差。
根据蒸汽和烟气的流向,分顺流、 逆流、混流,多采用混流。
过热器中流动的工质温度最高,放 热系数小,工作条件最差;为了避 免使用贵重金属并保证传热温差, 供热锅炉的过热器一般布置在烟温 900℃左右的烟道中。
3、提高了给水温度,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降低热 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省煤器分类及布置特点
1、按制造材料:钢管式、铸铁式(压力 < 4 MPa) 2、按水的预热程度:非沸腾式、沸腾式(中压)
沸腾式:其出口水温不仅可达到饱和温度,而且可使 部分水汽化,汽化水量一般约占给水量的10%~15%, 最多不超过20%,以免省煤器中介质的流动阻力过大。 非沸腾式:其出口水温比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 3、错列减少积灰、换热强、磨损大 顺列利于吹灰、换热弱、磨损小

第7章 锅炉各种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

第7章  锅炉各种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
(2)保护炉墙。由于水冷壁的存在,使得 火焰只能部分或完全不接触炉墙,从而起 到保护作用。
分类:Βιβλιοθήκη 光管式和膜式。光管式水冷壁就是通过锅筒及集箱连接起来的一排布置在 炉墙内侧的光管。所谓膜式水冷壁就是各光管之间用鳍片 或扁钢焊接成的一管屏。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钢管加扁钢工艺制造的膜式水冷壁
膜 式 水 冷 壁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较大容量的锅炉一般做成平炉项,但一般在 炉膛后墙水冷壁上部接近炉膛出口处设有折 焰(烟)角。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炉膛内 的充满程度,避免涡流与死角,提高炉膛辐 射受热面的利用程度,改善屏式过热器及对 流过热器的冲刷条件,防止上部烟气短路。 增加水平连接烟道长度, 在不增加锅炉深 度下,可布置更多的对流受热面。
为此,各国都对蒸汽温度的允许偏差都明 确的规定,此外,还规定的允许汽温变化 速度,持续时间等。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三、汽温调节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1、变化特性 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被加热提高温度后即变成过热蒸汽。 由热量平衡关系有:
i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其中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锅 炉 研 究 所
再热器的作用与结构
过热器在汽轮机中膨胀作功到一定程度后, 再回到锅炉中进行加热,然后再回到汽机中 作功,这种受热面就叫再热器。 它实质上也是过热器,但与前面所讲的过热 器相比,工质的压力较低,大约 1/5~1/3 。一 般都做成对流式,布置在水平烟道或垂直烟 道中。布置在水平烟道中,常垂直放置,布 置在垂直烟道中,常水平放置。 由于蒸汽的压力低,密度小,放热系数小, 使得再热器不宜放在烟温度较高的区域,一 般≤8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高了给水温度,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降低热 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省煤器分类及布置特点
1、按制造材料:钢管式、铸铁式(压力 < 4 MPa) 2、按水的预热程度:非沸腾式、沸腾式(中压)
沸腾式:其出口水温不仅可达到饱和温度,而且可使 部分水汽化,汽化水量一般约占给水量的10%~15%, 最多不超过20%,以免省煤器中介质的流动阻力过大。 非沸腾式:其出口水温比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低。 3、错列减少积灰、换热强、磨损大 顺列利于吹灰、换热弱、磨损小
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能较快 适应外界负荷变化;
内部装置可以提高蒸汽品质; 外接附件保证锅炉工作安全。
水冷壁的作用
水冷壁的类型及结构
光管式水冷壁 膜式水冷壁 销钉式水冷壁
膜式水冷壁的优点
直流锅炉水冷壁的布置
2.防渣管(凝渣管)
布置在锅炉燃烧室出口的加大横向节距的水冷 壁管子。多由后墙水冷壁上升管组成。
过热器中流动的工质温度最高,放 热系数小,工作条件最差;为了避 免使用贵重金属并保证传热温差, 供热锅炉的过热器一般布置在烟温 900℃左右的烟道中。
辐射式过热器
辐射式过热器指布置在炉膛中直接吸收炉膛辐 射热的过热器。辐射式过热器有多种布置方式。
墙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内墙上,结构与水冷 壁相似;
过热器及再热器的形式
根据布置位置与传热方式,分为对 流式、半辐射式、辐射式三种。 供热锅炉采用的都为对流式过热器, 由蛇形管构成。
根据放置形式分为立式、卧式。对 流式过热器目前多为立式,支吊简 单可靠,不易积灰,但疏水排气性 差。
根据蒸汽和烟气的流向,分顺流、 逆流、混流,多采用混流。
3.对流管束
思考:高压锅炉 和低压锅炉在布 置受热面上有何 区别?
第二节 过热器及再热器
过热器—把饱和蒸汽加热为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的部件。 再热器—把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再热蒸
汽的部件。 再热蒸汽压力一般为过热蒸汽压力的20%~25%,温度相同或
相近。 一般采用一次再热系统可使电厂热效率提高4%~6%。
第五章 第一部分: 锅炉受热面的作用及结构
第一节 水冷壁、防渣管和对流管束 第二节 过热器及再热器 第三节 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第一节 水冷壁、防渣管和对流管束
水冷壁、防渣管和 对流管束在蒸汽锅 炉中统称为蒸发受 热面
1.水冷壁
水冷壁的水 循环:汽包 (锅筒)- 下降管-下 联箱-水冷 壁-(上联 箱-导气管 - )汽包 (锅筒)
辐射式过热器内采用较高的蒸汽质量流速,以 提高管内工质的放热系数,一般为1000~ 1500 kg/(m2s)
半辐射式蒸汽过热器
指布置在炉膛上部或炉膛 出口烟窗处,既吸收炉内 的直接辐射热,又吸收烟 气的对流放热的过热器。
半辐射式过热器由排列紧 密的管屏组成,通常称为 屏式过热器,对有前屏过 热器的则称为后屏过热器。
顶棚过热器—布置在炉顶; 包覆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的内壁上; 前屏过热器—悬挂在炉膛前上部
辐射式过热器采用的措施
使辐射式受热面远离热负荷最高的火焰中心, 辐射式过热器只布置在远离火焰中心的炉膛上 部,墙式受热面使水冷壁高度减少,对水循环 的安全性不利,设计时特别注意水循环计算;
将辐射式过热器作为低温级受热面,以较低温 度的蒸汽流过这些受热面,来达到冷却金属的 目的;
双级对流过热器
蒸汽交换流动的连接系统
对流过热器不同的管圈结构
过热器的基本结构示例
1-锅筒;2-二行程在 炉膛壁上的辐射式过热 器;3-炉膛出口处屏式 过热器;4-立式对流过 热器;5-卧式对流过热 器;6-顶棚过热器;7 -喷水减温器;8-过热 蒸汽出口集箱;9-悬吊 管进口集箱;10-悬吊 管出口集箱;11-过热 器悬吊管;12-支撑搁 条;13-水平过热器蛇 形管;14-燃烧器
屏式过热器的布置
卧式屏的布置
对流式蒸汽过热器
指布置在对流烟道内,主要吸收烟气对流 放热的过热器。
由蛇型管束、进出口中间集箱等组成。 供热锅炉没有辐射式过热器,饱和蒸汽从
锅筒进入进口集箱,然后分配到并联蛇型 管束升温,再汇集到出口集箱送出。 过热器蛇形管数目的选取与烟气、蒸汽流 速有关,烟气流速一般6~12m/s,尽量少 磨损少积灰,蒸汽15~25m/s保证管壁良好 的冷却,并保证蒸汽压力降不超过10%。 多采用外径28~42mm无缝钢管制作,顺 列布置,横、纵向节距与管径之比为 2.2~3.4和2.5~5.0。 每根蛇管平面与前墙垂直布置,保证平行 的所有组吸热相同,并消除烟道高度的烟 温偏差;有时候采用多级过热器,中间设 置集箱,并将蒸汽左右交叉混合,以减少 烟道宽度方向温度偏差的影响。
下降管
作用:把汽包内的水连续不断地通过下联 箱供给水冷壁,以维持正常的循环。
布置在炉外不受热 有小直径分散型和大直径集中型两种
联箱
作用:汇集、混合、分配工质。 布置在炉外不受热 由无缝钢管两头焊接平封头构成。
汽包
汽包的作用
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 的连接枢纽和大致分界点;
第三节 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在尾部烟道的布置 管式空气预热器
省煤器省煤器
省煤器的作用:
1、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节约燃料; 2、减少蒸发受热面,降低锅炉造价:
以管径小、管壁薄、价格较低的省煤器代替管径大、 管壁厚、价格较高的水冷壁 换热好(低温、强制流动、逆流布置)
根据锅炉压力不同布置有两种形式 (1)3~4排间距稀疏的由水冷壁拉稀而成的管束。 (2)将后墙水冷壁上集箱布置在折焰角,然后通
过一排较大节距的管子穿过炉膛出口
作用:降低烟气进入对流过热器受热面的烟气温
度,防止对流过热器结焦。因为燃烧室出口处的 烟温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上。
这个温度,可能是某些煤种灰粉的熔化或软化的温度。处于熔融状态的灰 粉,很容易在过热器上黏结,形成焦块。防渣管布置稀疏,熔融或软化的 灰粒不易黏附在管蔟间形成焦块。同时,烟气流过防渣管后得到冷却,温 度降低,被烟气携带的灰粒温度也随之降低到软化温度以下,变成固态灰 粒,进入对流过热器后,就不会结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