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工程问题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1/20*(16-x)+7/100*x=1x=10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小学六年级奥数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训练试卷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21+(31+32)+(41+42+43)+……(401+402+……+4038+4039)2、(209594×1.65-209594+207×209594)×47.5×0.8×2.5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E 是AC 的中点,点D 在BC 上,且:1:2BD DC ,AD 与BE 交于点F .则四边形DFEC 的面积等于 .F ED CBA2、某商店将某种DVD 按进价提高35%后,打出“九折优惠酬宾,外送50元出租车费”的广告,结果每台仍旧获利208元,那么每台DVD 的进价是__________元。
3、在除13511,13903及14589时能剩下相同余数的最大整数是_________.4、有5个连续自然数,它们的和为一个平方数,中间三数的和为立方数,则这五个数中最小数的最小值为 .5、一个整数乘以13后,积的最后三位数是123,那么,这样的整数中最小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甲、乙、丙三所小学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乙校学生人数减3、丙校学生人数加4都是相等的。
问:甲、乙、丙各校学生人数是多少?2、钟面上3时过几分,时针和分针离“3”的距离相等,并且在“3”的两旁?3、5个工人加工735个零件,2天加工了135个零件。
已知这2天中有1个人因故请假一天。
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如果几天后中无人请假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4、小明爷爷的年龄是一个二位数,将此二位数的数字交换得到的数就是小明爸爸的年龄,又知道他们年龄之差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小明的年龄。
(注意位值原理的运用)5、在1~100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数相加,其和是偶数的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6、如果1112009A B=-,A B,均为正整数,则B最大是多少?7、下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1~9种不同的数字,当算式成立时,“中国”这两个汉字所代表的两位数最大是多少?8、如图,直角三角形如果以BC 边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圆锥的体积为16π,以AC 边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圆锥的体积为12π,那么如果以AB 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ABC9、铁路旁的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小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10、两袋什锦糖,甲袋有8千克奶糖和12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乙袋有15千克奶糖和5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
六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23,这个数是多少?A. 5B. 6C. 7D. 8答案:B2.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6B. 48C. 64D. 96答案:B3. 一个数的一半加上6等于11,这个数是多少?A. 10B. 8C. 9D. 12答案:A4. 一个数的3倍是48,这个数是多少?A. 16B. 12C. 15D. 18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4倍是32,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2. 一个数的5倍减去8等于37,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3. 一个数的6倍加上10等于4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4. 一个数的7倍是49,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7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数的2倍加上3倍等于45,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方程:2x + 3x = 45 合并同类项得:5x = 45解方程得:x = 9答:这个数是9。
2. 一个数的4倍减去10等于20,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y,根据题意得方程:4y - 10 = 20 移项得:4y = 30解方程得:y = 7.5答:这个数是7.5。
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20分)1. 小明有一本书,他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3,第三天看了全书的1/2,请问小明三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解:1/4 + 1/3 + 1/2 = 3/12 + 4/12 + 6/12 = 13/12答:小明三天一共看了全书的13/12。
2.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解: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1.5x,根据题意得方程:x + 1.5x = 40合并同类项得:2.5x = 40解方程得:x = 16答:这个班级有24名男生。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全)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解: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2.电影票原价每若干元,现在每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电影票原价多少元?解:设一电影票价x元(x-3)×(1+1/2)=(1+1/5)x(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 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
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解答:解:设乙存款x元,则甲存款是9600-x元,由题意得:(9600-x)(1-40%)x=(1-40%)x+2×120,5760-60%x=60%x+240,60%x+60%x=5760-240,1.2x=5520,x=4600;答:乙的存款4600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数用设出的字母表示,再根据数量关系等式:甲存款的(1-40%)等于乙存款的(1-40%)加上2个120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50道题及解答(可直接打印)精品文档练习(一)姓名得分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做最好的自己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动身的车站,到站时已经是下战书2 点。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两地相距几何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6.学校构造两个课外乐趣小组去郊野活动。
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
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
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食粮32.5吨。
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 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8.甲、乙两队配合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做最好的本人佳构文档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奥数题解答参考1、想: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恰好是一把椅子代价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3套(附解答)姓名:分数:班级:卷一【一】每题10分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
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
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
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解:速度和=(40-4)/4=9千米/小时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解: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40)=4小时两地距离=40×5=200千米6、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7、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0.5=4.5千米/小时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8、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试卷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试卷一、填空(每题10分,共80分)1、计算:416024340143214016940146+⨯+⨯+⨯+⨯= 。
2、林林倒满一杯纯牛奶,第一次喝了31,然后加入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第二次,林又喝了31,继续用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重复上述过程,那么第四次后,林林共喝了一杯纯牛奶总量的 (用分数表示)。
3、下图是小明用一些半径为1厘米、2厘米、4厘米和8厘米的圆、半圆、圆弧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鼠头图案,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为 平方厘米。
4、悉尼与北京的时差是3小时,例如:悉尼时间12:00时,北京时间是9:00,某日,当悉尼时间9:15时,小马和小杨分别乘机从悉尼和北京同时出发去对方所在地,小马于北京时间19:33分到达北京。
小马和小杨路途上时间之比为7:6,那么小杨到达悉尼时,当地时间是 。
5、将六个自然数14,20,33,117,143,175分组,如果要求每组中的任意两个数都到质,则至少需要将这些数分成 组。
6、对于大于零的分数,有如下4个结论: (1)两个真分数的和是真分数; (2)两个真分数的积是真分数;(3)一个真分数与一个假分数的和是一个假分数; (4)一个真分数与一个假分数的积是一个假分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7、记A =21+43+87+1615+…+10241023,那么比A 小的最大自然数是 。
8、黑板上写着1至2008共2008自然数,小明每次擦去两个奇偶性相同的数,再写上它们的平均数,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一个自然数,这个数可能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是 。
二、解答案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40分,要求写出简要过程)9、10、请将四个4用四则运算符号、括号组成五个算式,使它们的结果分别等于5、6、7、8、9。
11、图2中,ABCD 和CGEF 是两个正方形,AG 和CF 相交于H ,已知CH 等于CF 的三分之一,三角形CHG 的面积等于6平方厘米,求五边形ABGEF 的面积。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五篇)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造纸厂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纸,开始阶段,每天只能生产10吨纸.中间阶段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的产量提高了一倍.最后阶段由于购置了新设备,每天的产量又比中间阶段提高了一倍半.已知中间阶段生产天数的2倍比开始阶段多13天,那么最后阶段有几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24吨,*均每天产量:2024÷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从花城到太阳城的公路长12公里.在该路的2千米处有个铁道路口,是每关闭3分钟又开放3分钟的.还有在第4千米及第6千米有交通灯,每亮2分钟红灯后就亮3分钟绿灯.小糊涂驾驶电动车从花城到太阳城,出发时道口刚刚关闭,而那两处交通灯也都刚刚切换成红灯.已知电动车速度是常数,小糊涂既不刹车也不加速,那么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与解析:画出反映交通灯红绿情况的s-t图,可得出小糊涂的行车图像不与实线相交情况下速度最大可以是0.5千米/分钟,此时恰好经过第6千米的红绿灯由红转绿的点,所以他到达太阳城最快需要24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3分母不大于60,分子小于6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个?答案与解析:分类讨论:(1)分子是1,分母是2~60的最简真分数有59个:(2)分子是2,分母是3~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8-58÷2=29(个);(3)分子是3,分母是4~60,其中非3的倍数有57-57÷3-38(个);(4)分子是4,分母是5~60,其中非2的倍数有56-56÷2-28c个);(5)分子是5,分母是6~60,其中非5的倍数有55-55÷5―44(个).这样,分子小于6,分母不大于60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59+29+38+28+44=198(个).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4甲、乙、丙三人依次相距280米,甲、乙、丙每分钟依次走90米、80米、72米.如果甲、乙、丙同时出发,那么经过几分钟,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答案与解析: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乙追上丙时;另一种是甲位于乙、丙之间.⑴乙追上丙需:280(80-72)=35(分钟).⑵甲位于乙、丙之间且与乙、丙等距离,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丁,他的速度为乙、丙的速度的*均值,即(80+72)2=76(米/分),且开始时丁在乙、丙之间的中点的位置,这样开始时丁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且无论经过多长时间,乙比丁多走的路程与丁比丙多走的路程相等,所以丁与乙、丙的距离也还相等,也就是说丁始终在乙、丙的中点.所以当甲遇上丁时甲与乙、丙的距离相等,而甲与丁相遇时间为:(280+2802)(90-76)=30(分钟).经比较,甲第一次与乙、丙的距离相等需经过30分钟.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5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0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答案与解析:本题相当于去的时候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而整个行程的*均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回来的时候的速度.根据例题中的分析,可以假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00千米,那么往返一次需时间__*2=10(小时),现在从甲地到乙地花费了时间__=6(小时),所以从乙地返回到甲地时所用的时间是10-6=4(小时).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3004=7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小学数学竞赛试卷(时间:8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0分,计80分)1. 计算:=++++++++3519241121102098775524331 . 2、 某班学生参加一次考试,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已知该班有21的学生得优,有31的学生得良,有71 的学生得及格.如果该班学生人数不超过60人,则该班有 个不及格的学生.3、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原来需要5小时,现在只用4小时,那么行驶的速度要比原来提高 %.4、三名工人师傅张强、李辉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辉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__ 个零件没有加工.半圆形区域的周长等于它的面积(指数值),这个半圆的半径是________.(精确到0.01,圆周率取3.14)6、 如图,在一个长为6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上涂满白色,现有一块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擦,用它在黑板内紧紧沿着黑板的边擦黑板一周(黑板擦只作平移,不旋转).如果黑板上没有擦到部分的面积恰好是黑板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黑板擦的宽是_____厘米.7、 用1、2、3、4、5、6、7七个数组成三个两位数,一个一位数,并且使其四个数的和等于100,我们要求最大的两位数尽可能小,那么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8、一块空地上堆放了216块砖(如图),这个砖堆有两面靠墙.现在把这个砖堆的表面涂满石灰,被涂上石灰的砖共有____块.二、简答题(要求写出简要过程。
每题10分,计40分。
)1、三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为2008,它们分别除以17,18,18,19所得的商相同,所得的余数也相同,这四个数是多少?2、某仓库内有一批货物,如果用3辆大卡车,4天可以运完;如果用4辆小卡车,5天可以运完;如果用20辆板车,6天可以运完.现在先用2辆大卡车,3辆小卡车和7辆板车共同运2天后,全部改用板车运,必须在两天内运完,那么后两天每天至少需要多少辆板车?3、王师傅将木方刨成横截面如图(单位:厘米)那样高40厘米的一根棱柱.虚线把横截面分成大小两部分,较大的那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底面的60%.这个棱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一个口袋里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次摸出两个,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多少次?三、详答下列各题(每题15分,计30分,要求写出详细过程)1、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多少千米?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1:2:3,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求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11;4:312:六年级小学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时间:8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10分,计80分)1. 计算:=++++++++3519241121102098775524331 . 5 解:++++++++=)525152()4143()313131(原式)8187()717175(++++ =52、 某班学生参加一次考试,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已知该班有21的学生得优,有31的学生得良,有71 的学生得及格.如果该班学生人数不超过60人,则该班有 个不及格的学生.1 解:不及格人数占4217131211=---,因该班学生人数不超过60人.故不及格人数是142142=⨯(人).3、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原来需要5小时,现在只用4小时,那么行驶的速度要比原来提高 %.25 解:%25%100515141=⨯-.4、三名工人师傅张强、李辉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辉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__ 个零件没有加工.10解:设这时王亮还有x 个,则,)48200(:160-=)200(:200x -,解得x =10(个).5、 一个半圆形区域的周长等于它的面积(指数值),这个半圆的半径是________.(精确到0.01,圆周率取3.14)3.27解:r 设半径为,r r r ππ+=2212,27.324≈+=ππr .6、 如图,在一个长为60厘米,宽为3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上涂满白色,现有一块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黑板擦,用它在黑板内紧紧沿着黑板的边擦黑板一周(黑板擦只作平移,不旋转).如果黑板上没有擦到部分的面积恰好是黑板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黑板擦的宽是_____厘米.3.75解:黑板上没有擦到部分的面积为60⨯30÷2=900(平方厘米),该部分的长为60-2⨯10=40(厘米),宽为900÷40=22.5(厘米).因此,黑板擦的宽为(30-22.5)÷2=3.75(厘米).7、 用1、2、3、4、5、6、7七个数组成三个两位数,一个一位数,并且使其四个数的和等于100,我们要求最大的两位数尽可能小,那么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____. 42解:设三个两位数与一个一位数为:10=+++d Zc Yb Xa ,显然a+b+c+d 应为10的倍数,只有(1,2,3,4),(3,7,4,6),(5,6,7,2)三种可能,余下X ,Y ,Z 对应为(5,6,7),(1,2,5),(1,3,4).X ,Y ,Z 在个位进位后应为10,只有:⎩⎨⎧++=+++++=+++5216473Z Y X d c b a 或⎩⎨⎧++=+++++=+++4312765Z Y X d c b a 以上方程中,a ,b ,c ,d ,,X ,Y ,Z 任一排列都成立,尽可能小的两位数只能是42+35+16+7=100.这其中最大的是42.8、一块空地上堆放了216块砖(如图),这个砖堆有两面靠墙.现在把这个砖堆的表面涂满石灰,被涂上石灰的砖共有____块.106解:如下图,把这个砖堆分成9垛:容易算出,这9垛的第1层(最上层)的砖都被涂上了石灰,这些砖共有 4⨯3⨯3=36(块),从第二层开始,仅有A 、B 、C 、D 、E 这5垛的砖被涂上石灰,而且每层块数相同,都是(1+4)⨯2+4=14(块),这个砖堆中被涂上石灰的砖共有36+14⨯5=106(块).二、简答题(要求写出简要过程。
每题10分,计40分。
)1、 三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为2008,它们分别除以17,18,18,19所得的商相同,所得的余数也相同,这四个数是多少?解:设所得的商为a ,余数为b .(17a+b)+(18a+b)+(18a+b) +(19a+b)=2008.72a+4b=2008.由17<b ,解不定方程得27=a ,16=b .17a+b=475,18a+b=502 ,18a+b=502 ,19a+b=529.因此,这三个数分别是475、502、502.529.(观察式子与数据,想一想,本题还有更好的方法吗?)2、某仓库内有一批货物,如果用3辆大卡车,4天可以运完;如果用4辆小卡车,5天可以运完;如果用20辆板车,6天可以运完.现在先用2辆大卡车,3辆小卡车和7辆板车共同运2天后,全部改用板车运,必须在两天内运完,那么后两天每天至少需要多少辆板车? 15 解:一辆大卡车,每天可以运121431=⨯;一辆小卡车,每天可以运201541=⨯;一辆板车,每天可以运12016201=⨯. 全部改用板车后,剩工作量412)1201720131212(1=⨯⨯+⨯+⨯-. 要想两天运完,需板车151201241=÷÷(辆). 3、王师傅将木方刨成横截面如图(单位:厘米)那样高40厘米的一根棱柱.虚线把横截面分成大小两部分,较大的那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底面的60%.这个棱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9200解:设较大部分梯形高为x 厘米,则较小部分高为(28- x )厘米.依题意有: 4:6)28()824(21:)2412(21=⎥⎦⎤⎢⎣⎡-⨯+⨯⎥⎦⎤⎢⎣⎡+⨯x x解得x =16,故这棱柱的体积为 1920040)1628()824(2116)2412(21=⨯⎥⎦⎤⎢⎣⎡-⨯+⨯+⨯+⨯(立方厘米). 4、 一个口袋里有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每次摸出两个,要保证有10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多少次?91解:当摸出的两个球的颜色相同时,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结果.当摸出的两个球的颜色不同时,最多可以有3+2+1种不同的结果.将上述10种不同的结果作为10个抽屉.因为要求10次摸出的结果相同,依抽屉原理二,至少要摸9×10+1=91(次).三、详答下列各题(每题15分,计30分,要求写出详细过程)1、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多少千米?450解:这个选手去时休息的地点与甲地距离依次为:90千米,180千米,270千米,360千米,450千米,540千米,630千米,720千米,810千米和900千米,而他返回休息地点时距甲的距离依次为850千米,750千米,650千米,450千米,350千米,250千米,150千米和50千米.故这个相同的休息地点距甲地450千米.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之比为1:2:3,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等于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求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比,长方体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12:11;4:3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a 2,3和a ,则其棱长之和为a a a a 24)23(4=++⨯,从而正方体棱长为a a 21224=÷.长方体表面积为 222)2323(2a a a a a a a =⨯+⨯+⨯⨯;正方体表面积为 2224)2(6a a =⨯,其比为12:1124:22=.长方体体积为 3623a a a a =⨯⨯;正方体体积为338)2(a a =,其比为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