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钛

合集下载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产品简介:纳米二氧化钛是金红石型白色疏松粉末,作为紫外线屏蔽剂,防止紫外线的侵害。

也可用于高档汽车面漆,具有随角异色效应。

纳米技术在光催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能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和化学能,实现许多难以实现或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屏蔽紫外线作用强,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候性。

可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涂料、油漆等领域,。

目前,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众多环境治理技术中,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来活化纳米二氧化钛,使其在室温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杀灭有害菌、清除污染物,这一技术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治理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属非溶出型抗菌剂,本身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性,重金属含量少,抗菌性广且长效,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如太阳能电池、抗菌材料、空气净化器、自清洁材料、精细陶瓷及建筑材料等。

将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发挥无穷潜力。

分类:纳米二氧化钛主要有两种结晶形态:锐钛型(Anatase)和金红石型(Rutile)。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锐钛型二氧化钛稳定而致密,有较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及折射率,其遮盖力和着色力也较高。

而锐钛型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短波部分的反射率比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高,带蓝色色调,并且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比金红石型低,光催化活性比金红石型高。

在一定条件下,锐钛型二氧化钛可转化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结构:纳米材料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纳米晶粒与高浓度晶界。

纳米TiO2的微观结构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

其中用拉曼散射和高分辨电镜研究了纳米TiO2陶瓷, 显示的结果与通常粗晶材料无多大的区别,晶粒间界处亦含有短程有序的结构单元。

纳米TiO2晶粒基本是等轴晶粒, 与从气体凝聚法得到的原子团簇形状相同, 尺寸相同并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性能:™纳米TiO2有白色和透明状的两种颗粒,常见的TiO2粉体有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等3 种晶型。

™其中金红石和锐钛矿是四方晶系,板钛矿是正交晶系。

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1.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a)杀菌功能用TiO2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自来水,可大大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饮用后无致突变作用,达到安全饮用水的标准。

b)防紫外线功能纳米TiO2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是性能优越、极有发展前途的物理屏蔽型的紫外线防护剂。

c)对氟里昂的降解功能TiO2对于CFCl3的降解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用TiO2/WO3体系降解CFCl3,在100h内保持催化效率高于99.6%。

2.是否可以用作涂层添加物人们常采用的防腐措施是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防腐涂层,以防止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从而减轻腐蚀纳米材料表面原子数所占的比例大,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质,在与其他组份作用时,在两个混合相之间产生很大的作用力,将很大程度地对材料增强增韧所以,以纳米材料作为添加剂制备涂料时,就涂膜本体而言,就像复合材料一样,被显着地增强增韧,纳米材料的加入将改善涂层中颜料和填料的体积填充致密度,减少毛细管作用,提高涂层对腐蚀介质的屏蔽作用;同时,涂料的流变特性及热稳定性也得以改善.比如纳米级二氧化钛粒子常被用作涂料的助剂,用以改善涂料的流变性,提高涂层的附着力、涂膜硬度、光洁度和抗老化性能。

3.效果如何纳米材料能够提高涂层的一些性能,但是,必须严格控制其加入量,加量太多,一方面使其更难分散,从而导致其团聚量相对增多,影响其粉体与树脂的结合.另一方面,加量太少,使得没有足够纳米粉体与树脂结合,也将使其性能降低。

4.是否有这样的理论支持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瑞芬等人曾做过方面的研究a)原材料抗菌纳米二氧化钛,实验室自制;苯-丙(BC-102)乳液;钛白粉,R-901;煅烧高岭土;立德粉;滑石粉;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成膜助剂;乙二醇,化学纯;pH调节剂,AMP-95。

b)实验室制备方法将水放入容器内,开启高速搅拌机,在低速下依次加入颜料分散剂、部分消泡剂、,AMP-95、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后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和颜填料用筛慢慢地筛入叶轮搅起的旋涡中。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1引言纳米微粒是指尺寸为纳米量级的超微颗粒,它的尺度大于原子簇,小于通常的微粒,粒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

由于纳米微粒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基本特性,使得纳米微粒以及纳米材料具有常规微粒和常规材料没有的独特的光、电、磁、热以及催化性能。

自从1984年Gleiter 等人关于纳米材料的报道以来,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纳米TiO2 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功能精细无机材料。

因其具备良好的耐侯性、耐化学腐蚀性、抗紫外线能力强、透明性优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面漆、感光材料、光催化剂、化妆品、食品包装材料、陶瓷添加剂、气体传感器及电子材料等。

但由于纳米TiO2 大的比表面及较多的表面空键,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使其优异的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近年来人们关于纳米TiO2 改性方面的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达到了改性的目的,现综述纳米TiO2 的性质与改性的关系及改性的方法和机理。

2TiO2 的基本结构TiO2 是金属钛的一种氧化物,其分子式为TiO2。

根据其晶型,可分为板钛矿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三种。

其中锐钛矿型TiO2 属于四方晶系,其晶格参数a 0 = 3. 785 ! , c0 = 9. 514 ! 。

图1为锐钛矿型TiO2 的单元结构,钛原子处于钛氧八面体的中心,其周围的六个氧原子都位于八面体的棱角处,有四个共棱边,也就是说,锐钛矿型的单一晶格有四个TiO2 分子。

锐钛型TiO2 的八面体呈明显的斜方晶型畸变, Ti—O键距离均很小且不等长,分别为1. 937 ! 和1. 964 ! , 这种不平衡使TiO2分子极性很强,强极性使TiO2 表面易吸附水分子并使水分子极化而形成表1面羟基。

这种表面羟基的特殊结构使其表面改性成为可能,它可作为广义碱与改性剂结合,从而完成对TiO2 的表面改性。

3TiO2 的表面性质3. 1表面超亲水性目前的研究认为,在光照条件下, TiO2 表面的超亲水性起因于其表面结构的变化:在紫外光照射下,TiO2 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电子和空穴向TiO2 表面迁移,在表面生成电子空穴对,电子与Ti4 +反应,空穴则与表面桥氧离子反应,分别形成正三价的钛离子和氧空位。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1. 纳米TiO 2粉体制备方法1.1. 物理法1.1.1. 气相冷凝法:预先处理为气相的样品在液氮的气氛下冷凝成核制得纳米TiO2 粉体,但该法不适于制备沸点较高的半导体氧化物1.1.2. 高能球磨法:工艺简单,但制得的粉体形状不规则,颗粒尺寸分布宽,均匀性差1.2. 化学法1.2.1. 固相法:依靠固体颗粒之间的混合来促进反应,不适合制备微粒1.2.2. 液相法:就是将钛的氯化物或醇盐先水解生成氢氧化钛(或羟基氧钛) ,再经煅烧得到TiO2. 研究最广泛。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其反应为TiCl4 + 4H2O → Ti (OH) 4 + 4HCl ,Ti (OH) 4 → TiO2 + 2H2O.以醇盐为原料,其反应为Ti (OR) 4 + 4 H2O → Ti (OH) 4 + 4 ROH ,Ti (OH) 4 −−−→煅烧TiO2 + 2 H2O. 主要包括硫酸法、水解法、溶胶-凝胶(Sol2gel) 法、超声雾化、热解法等。

溶胶- 凝胶法就是将钛醇盐制备成二氧化钛溶胶. 为了得到多孔催化剂,通常采用煅烧等方法将凝胶进行干燥,去除溶剂,制得干凝胶. Dagan 等[25 ]采用超临界干燥法所制得的TiO2气凝胶孔隙率为85 % ,比表面积高达600 m2·g - 1 ,晶粒尺寸为5. 0 nm ;对水杨酸的光催化氧化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比Degussa P - 25 TiO2粉末更高的催化活性.1.2.3. 气相法:其核心技术是反应气体如何成核的问题. 通过四氯化钛与氧气反应或在氢氧焰中气相水解获得纳米级TiO2 ,目前德国Degussa 公司P-25 粉末光催化剂是通过该法生产的常用的化学制备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解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和氧化- 还原法等。

2. 纳米TiO2薄膜制备方法:除了与粉体制备相同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热解法外,还有液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基本信息:
CAS#:13463-67-7 分子式:TiO2
性质:
1、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
具有独特的颗粒形状、良好的分散性和极高的紫外屏蔽性能(经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其紫外屏蔽率高达99.99%以上),如用于涂料,可显著提高涂膜的抗老化性、耐洗刷性和自洁功能;用于有机颜料,可提高颜料的耐光等级;
用于防晒化妆品,能大幅提高SPF与PA值,避免UVB与UVA对人体的伤害,从而实现化妆品的紫外全波段物理防晒;用于橡胶、塑料可提高制品的抗老化性、耐磨性和强度等。

2、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氧化钛在紫外光的作用下能生成电子--空穴对,由于带正电的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够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有机物初始含有的卤、硫、磷和氮原子也被分别转化为X-、SO4-、PO4-和NO3-等无机盐从而消除原有的危害性。

可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污水处理、抗菌陶(搪)瓷和工业催化等领域。

用量:1.5-2%
使用方法: 直接加入到体系中,用研磨机或高速分散机分散0.5-2小时,确保分散均匀即可。

包装:15公斤/桶。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综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综述【摘要】纳米二氧化钛(Ti02)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磁性强、光催化、吸收性能好,吸收紫外线能力强,表面活性大、热导性好、分散性好、所制悬浮液稳定等优点倍受关注,制备和开发纳米二氧化钛成为国内外科技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正文】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大类。

一、气相制备法低压气体蒸发法此种制备方法是在低压的氩、氮气等惰性气体中加热普通的Ti02,然后骤冷生成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其加热源有以下几种:(1)电阻加热法;(2)等离子喷射法; (3)高频感应法; (4)电子束法; (5)激光法,这些方法可制备lOOnm以下的二氧化钛粒子。

活性氢—熔融金属反应法含有氢气的等离子体与金属钛之间产生电弧,使金属熔融,电离的N2,Ar等气体和H2溶入熔融金属,然后释放出来,在气体中形成了金属的超微粒子,用离心收集器或过滤式收集器使微粒与气体分离而获得纳米二氧化钛微粒。

溅射法此方法是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气,两电极间施加的电压范围为0.3—1.5kV。

由于两电极间的辉光放电使Ar离子形成。

在电场的作用下Ar离子冲击阴极靶材表面,靶上的Ti02就由其表面蒸发出来,被惰性气体冷却而凝结成纳米TiO2粉末,粒度在50nm以下,粒径分布较窄。

流动液面上真空蒸发法用电子束在高真空下加热蒸发TiO2,蒸发物落到旋转的圆盘下表面油膜上,通过圆盘旋转的离心力在下表面上形成流动的油膜,含有超微粒子的油被甩进了真空室的壁面,然后在真空下进行蒸馏获得TiO2超微粒子钛醇盐气相水解法该工艺可以用来开发单分散的纳米TiO2,其反应式如下: nTi(0R)4,+2nH2O(g)————>nTiO2(s)+4nROH优点是操作温度较低、能耗小,对材质要求不是很高,并且可以连续化TiCl4,高温气相水解法该法与气相法生产白炭黑的原理相似,是将TiCl4气体导入高温的氢氧火焰中进行气相水解,其化学反应式为: TiCl4(g)+2H2(g)+O2(g)→TiO2(s)+4HCl(g)优点工艺制备的纳米粉体产品纯度高、粒径小、表面活性大、分散性好、团聚程度较小。

纳米TiO2

纳米TiO2

纳米TiO2对遗传物质的损伤:Dunford等用含有纳米TiO2的防晒化
妆品作用于核酸PB DNA Ⅱ ,采用介于300~400 nm的紫外线照射,通
过DNA凝胶电泳分析,发现了DNA的解旋与断裂。
虽然目前有关纳米TiO2产品的潜在危害的相关实验还不是特别充分, 且存在一定争议。鉴于纳米TiO2危害的严重性及实验的长久性,为避 免其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相关部门应该对商业化的该类产品
2.2.3. 对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降解
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清除挥发性有机物上(VOC)具有独到之处,能将 许多难于用其他方法降解的污染物最终达到无机化,一般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以及相应的化合物。
例如在紫外线照射下通过室内喷涂吸附能力强的锐钛型纳米TiO2涂层 可以分解装修过的房间存在的大量游离甲醛、苯系物、酮类等有机挥
1.3.2 胶溶法
胶溶法具有成本低、原料丰富、产品粒径小等优点,但是也有工艺流 程长,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如果控制不好的话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 性会比较差。胶溶法主要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先用碱进行中和,再用 酸溶解,形成二氧化钛的溶胶,再经过有机溶剂的处理,蒸馏和热处 理,然后高温煅烧,即可得到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反应方程 式如下:
Zs. Kertesz等采用猪皮肤为模型,发现纳米TiO2能进入角质层,最深能 到达颗粒层,但并不能完全透过颗粒层。
Bermudez等将老鼠暴露于10mg/L纳米TiO2,颗粒中进行13周时间的 雾化吸入实验(5d/w,6h/d),发现老鼠肺部纳米TiO2颗粒超载,同 时引发了一系列炎症,如引起老鼠体内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增 加、逐步纤维化、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增加。
氧化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垃圾填埋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的作用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钛(TiO2)具有多种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催化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活性。

当其吸收紫外光后,能产生电子-空穴对,这些载流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氨气以及某些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纳米二氧化钛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质净化等领域。

2. 抗菌性能:
光催化作用也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通过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DNA结构,从而实现高效抗菌和抗病毒功能。

这种特性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常用于制备具有自清洁、抗菌效果的涂层材料,比如应用于建材表面、医疗设备表面处理等。

3. 紫外线屏蔽:
由于二氧化钛对紫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吸收率,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的紫外线屏蔽剂,可以添加到化妆品、涂料、塑料等材料中,保护人体皮肤或产品免受紫外线伤害,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耐候性。

4. 新能源应用:
在能源领域,纳米二氧化钛也被研究作为光电化学电池的光阳极材料,利用其光生电荷分离的能力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

5. 其他功能:
还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支持负载其他活性成分进行催化反应;同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还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进一步拓宽了其在传感器制造、环保材料、药物传递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纳米尺度时,光生载流子的转移路径很短,颗粒中原子数目
也很少。因此,由于载流子相互碰撞及与晶格碰撞的几率大大减
少,这部分热损失可显著降低并以热动能形式提高电荷转移速度, 相应地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这种大于带隙的激发能被利用的过 程称为热载流子注入或热载流子效应。
综上,半导体超微粒效应表现在:
(1)量子尺寸效应
每个八面体与10个相邻的八面体接触 (两个与晶棱的氧配位,其他8个与 晶角氧原子配位),偏向于斜方晶系。
每个八面体与相邻的8个八面体 接触(4个分居晶棱,另4个分居 晶角)。
TiO6
且无拖尾,多色量子点同时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光谱交叠。
(4)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量子点不同于有机染料的另一光学性质就是宽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重叠,有利于荧光光谱信号的 检测。
(5)生物相容性好。
量子点经过各种化学修饰之后,可以进行特异性连接,其细胞毒性 低,对生物体危害小,可进行生物活体标记和检测。
粒径大于100 Å的CdS(带隙
Eg=2.6eV),当粒径减小到26 Å 时,Eg则增加到3.6eV,变为宽 禁带半导体(右图)。应该指出 的是:虽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 使半导体的有效带隙变宽,降低 了半导体对可见光的光谱响应, 但宽带隙结构又提高了光生载流
CdS的带隙Eg随粒径的变化
子的能量和反应能力。
长期以来,科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原子、分子等微观
粒子及由大量分子聚集的宏观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则是介
于原子、分子和固体材料间的过度状态,故纳米材料又可称 为“介观材料”。
当微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就从量变到质变,其力学、热
学、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纳米粒子的尺
寸小,表面积大,位于表面的原子占很大比例。表面的原子 具有不饱和的悬挂键,性质很不稳定,这使纳米粒子的活性 大大增加。
而发射光谱窄而对称,颜色随尺寸不同可调节, 光化学稳定性高,荧光寿命长等优越的荧光特 性,是一种理想的荧光探针。
4.2.2 表面效应
随着半导体微粒尺寸的减小,粒子中包含的
原子数目也相应减少,但表面原子所占的比 例却迅速增大。如1~10nm的超微粒中,所包
含的原子数目小于103~104个时,表面原子占
制,使固体中电子态、元激发过程及各种相互作用表现出与三维常 规颗粒体系十分不同的效应,相应地,纳晶材料在物理、化学及力 学性质等方面均显示出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奇异特性。

1990.7美国召开第一届国际纳米材料科学会议,正式宣布纳米材料 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我国也将其列入“十五”期间的重点 发展学科。

4.2.1 量子尺寸效应 当半导体颗粒的尺寸小到纳米尺度,即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波 函数尺寸可与颗粒的物理尺度相比拟时,光生载流子的运动
在三维方向受到量子限域,相对于包含有无数个原子(即导
电电子数 N →∞)的块体材料来说,由于纳米颗粒中原子聚 集数有限,即 N 值很小,随粒径减小,则逐步显示出分子能 级特征,因而大块晶体的准连续能带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 立能级结构,带隙也随之变宽,出现了新的跃迁规律和吸收 光谱带兰移,这种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

纳米材料主要由纳米晶粒和晶粒界面两部分组成。晶粒内部的
微观结构和传统的晶体结构基本一样,只是由于每个晶粒包含
着有限个晶胞,晶格点阵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晶 格内部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点阵缺陷,如缺位,位错、晶格 畸变等。但大量的界面以及各结构单元之间的或强或弱的交互 作用,则对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质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万立骏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兼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科院 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著名化 学家,长期从事扫描隧道显微学、电化学和表面科 学的交叉科学研究,探索了电化学和纳米科学交叉 研究新方向,致力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环境保护中 的应用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
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2)表面效应
(3)超微粒的体效应 (4)热载流子效应
4.3 二氧化钛的物理结构与化学性质
TiO2具有资源丰富,廉价稳定,能级结构与水的氧还电位匹 配较好等突出优点,近年来,光催化特别是环境光催化方面 的研究,以TiO2半导体材料为基础材料的研究占相当比例。
对TiO2基本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了解,将对TiO2光催化
通过减小颗粒的尺寸,某些块体材料上不能进行的反应,有可
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光催化性能。
表4.1 几种半导体的光活性与粒度的关系
PbSe 反应 <5nm H+ + e- →1/2H2 MV2+ + e- → MV+ CO2 +2H+ +2e- → HCOOH Yes Yes >100n m No No <5nm Yes
1. 提高宽禁带半导体光吸收的方法? 2. 染料敏化纳晶半导体电极PEC电池的工作原理
3. 高效复合半导体 构成的条件?
第四章 纳米半导体与纳米二氧化钛
4.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

早在1959年,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物理学家 Richard曾经预言,如果我们对物体微小规模上的排 列加以某种控制的话,我们就能使物体具备大量奇 异的特性,材料的性能将会产生丰富的变化。今天 纳米材料的成功合成与蓬勃发展,正式这一预言的 科学印证。

所谓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度介于原子簇和通常所说的尺度大于亚 微米粒子之间的超细材料,其晶粒尺寸一般为1~100nm。

在这个尺度范围内,电子波函数的相关长度与体系的特征尺寸相当, 或者说,固体颗粒的尺度与第一激子的德布洛依半径相当,电子的
波动性在电子输运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由于体系在维度上的限
(6)量子点的荧光寿命长。
有机荧光染料的荧光寿命一般仅为几纳秒(这与很多生物样本的自发 荧光衰减的时间相当)。而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可持续数十纳秒 (20ns一50ns),这使得当光激发后,大多数的自发荧光已经衰变, 而量子子点荧光仍然存在,此时即可得到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总而言之,量子点具有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分布,
弯曲已退化至接近平带状态。

例如,单个 TiO 2 纳米粒子的中心与表面间的电位差仅约 0.3
mV。当超微粒受光激发后,光生电子、空穴很快传递给吸附 在表面的电子受体和电子给体,避免了深能级复合,或其它 体相复合,有效降低了复合几率,提高了电荷分离效率。
由于带弯“退化”,纳 米粒子基本上丧失了对 光生电荷自动分离功能,
分子-团簇-体相材料能级结构的变化
Kubo理论

日本科学家久保提出了能级间距和金属颗粒直径的 关系,并给出了著名Kubo公式: δ =EF/3N (δ为能级间距,EF为费米能级,N为总电子数)
宏观物体包含无限个原子(即所含电子个数N ),即大粒子或 宏观物体的能级间距几乎为零;而纳米微粒包含的原子数有 限,N值很小,导致有一定的值,即能级间距发生分裂。 当颗粒尺寸降到最低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 变为离散能级现象。
根据有效质量近似原理,用三维量子限阈模型,可以预测纳米
半导体粒子的带隙宽度与粒径间的关系:
第一项:体相半导体的带隙
第二项: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限阈能量之和
第三项:电子与空穴的库伦相互作用能量
随R减小,第三项库伦项使Eg向较低能量方向移动,第二项量子县域
能则使Eg向高能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超微粒的带隙能Eg(R)总是大于块 体材料的带隙,即:纳米晶半导体出现光谱兰移的现象。
净电荷转移速度将受控
于表面态物种对电荷的 捕获、电荷转移能力与 直接跃迁复合、缺陷态 复合速度等多种因素的
竞争。
半导体块体材料与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
构建表面态
4.2.4 热载流子效应
在粉末体系光催化反应中,当入射光子能量 hυ >Eg时,多余能 量△E= hυ —Eg往往以热能形式耗散在晶格中,但当半导体微粒
量子点,通常是一种由II一Vl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
尺寸小于或者接近激子波尔半径(一般直径不超过10nm),具 有明显的量子效应。
量子点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把导带电子、
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
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 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基于量子效应,量
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3 二氧化钛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
4.3.1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二氧化钛有无定型(amorphous)、锐钛矿型(Anatase)、金红石型
(Rutilc)和板钛矿型(Brookite),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处理而 发生晶型转变。

研究表明,锐钛矿型TiO2较金红石型TiO2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但也有 人认为,两者以一定方式和一定比例组成的混晶材料(如P25- TiO2), 则为更佳的光催化材料。板钛矿型(Brookite)基本没有光催化活性。
Irradiation time / s CdTe量子点和叶绿素在小眼虫体内的淬灭曲线
(3)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 使用同一激发光源就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进行同步检 测,因而可用于多色标记,极大地促进了荧光标记的应用。 而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的激发光波长范围较窄,不同荧光染 料通常需要多种波长的激发光来激发,这给实际的研究工作 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量子点具有窄而对称的荧光发射峰,

纳米材料又可定义为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范围, 并由它们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的材料。
纳米材料的三种结构形式
根据量子限域特征,纳米材料可分为:

(1)零维量子点:系指三维方向均为量子限域或三维尺度均 为纳米尺寸的材料,如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