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2X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A.从材料•第2段“中国历代都城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和材料•第5段“都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可知,地方城市不•定都有系统的沟渠网络。

B.由材料•第3段内容可知,“护城河”不屈亍天然水系。

D.从材料二的第2, 3段内容可知,“海绵城市” 建设不仅仅是增加透水塑地面,还有其他举措,无主次之分。

2.【答案】D【解析】强加因果。

从材料二第3段内容可知.“城市看海”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原因并不是试点范围的局限与思想上存在希望“靠短期高投入” •撤而就的误区,其与当前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措施有关,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3.【答案】C【解析】通读两那么材料可知,A、B、D三项均届于城市内涝治理研究范畴,C项不属于。

4.【答案】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局部采用并列式结构):先总体介约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设施以及疏解内涝的方式,接着分别介绍各排水系统设施,最后闸述中国古代城市内涝治理方面值得反思的地方。

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多处运用例证法,如举板师商城、汉长安城等十余例:多处运用引证法,如《管子》等记载数例,翔实有力地阐释了我国古代城市在内涝与治理上的成就,说理充分透彻。

(每点2分)5.【答案】①借鉴我国古代城市以及其他兴旺国家治理内涝的经验:②扩展“海绵城市”的试点范围,由局部试点扩展到整个城市:③加强根底研究、监测分析,为治理城市内涝提供科学依据:④从源头开始,强化系统治理的观念。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二)6.【答案】A【解析】环境描写“天下起了深深细雨,风也越刮越紧”,没有“衬托鲍勃紧张的心情作用”。

此处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洎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风雨的描写为便衣出场时因风大天寒“穿假设长外套,衣领翻上来盖住了耳朵”,而鲍勃没有识别出不是吉米提供合理性。

7.【答案】C【解析】作者把笔墨集中在鲍勃身上,通过他的嘴.讲述了他和朋友二十年前的约定,以及他自己在二十年的开展状况。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八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八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张冠李戴。

原文第三段表明生态文学家在具身性原则的指导下“深刻地感悟自然”,而“揭示环境公正议题的复杂性”属于环境公正原则。

2.B.“生态文学家采取二重书写法”,原文是“生态文学家往往采取二重书写法”此处,以偏概全;“生态文学家采取二重书写法,明证......”,原文是“具身性原则......该原则旨在明证人与非人类世界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3.C.用典,“蝴蝶”“杜鹃”并非是实景,未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①具身性原则主张生态作家通过对人物肉身和非人类自然存在物身体的描写,来凸显二者的相似性或共性。

(或“该原则承认和尊重非人类身体的他者性,以强调人的生态责任”)(2分)②文中母亲处处替燕子着想,认为燕子与人一样先立足再安家,二者相似,符合具身性原则。

(或“材料中母亲用竹板为燕子筑窝提供条件,体现了母亲对燕子生活习性的尊重,也是母亲生态责任的体现”)(2分)5.①创作时遵循世界生态文学的三条基本原则;(2分)②创作者应走出书斋,不使作品脱离生态现实;(或警惕用“书斋式”想象代替直切观察)(2分)③警惕“返祖”现象,不可一味沉溺于自然;(2分)④借助中外优秀生态文学作品拓展自身视野。

(2分)(答对任意3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6.D.“用浮标来验证现实的真假”于文无据。

7.B.“插叙”错误,将哈喇泊家族的遭遇与作者的现实经历交织在一起叙述是嵌套式叙事。

8.①喝汤的声音指哈喇泊一族没有牙齿,喝汤时发出的呼呼声。

②喝汤的声音是遥远的历史之声,它“像穿越幽谷的强风”,试图以它的穿透力,保持记忆,反抗遗忘。

③喝汤的声音是一个民族的巨大的、隐痛的声音,国仇家恨“没齿难忘”,代表着民族的仇恨和撕裂的伤痕。

(答对任意2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9.①解释标题。

文章题为“喝汤的声音”,因为哈喇泊家族牙齿不好,哈喇泊家族不吃硬的东西,尤喜汤羹,所以一家子“喝汤的声音”出了名。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祠.堂(cí)娇嗔.(shěn) 雕栏玉砌.(qì)涸.辙之鲋(hé)B.泅.水(qiú)歇憩.(qì)不省.人事(shěng)钟鼓馔玉(zhuàn)C.辗轧.(yà) 霰.雪(xiàn)逼.上梁山(bī)得鱼忘筌.(quán)D.挑衅.(xì)蘸.酒(zhàn)风姿绰.约(chuò)联袂.演出(mè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撮合明信片云销雨霁穷且益艰B.掂量挖墙脚怏怏不乐安然无恙C.滑稽核幅射模棱两可唉声叹气D.通谍促狭鬼兴高采烈孤苦伶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对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______,使心灵清澄。

(2)长春近日开始实施“长春市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给高校学生搭建全方位创业平台,力争3年_______1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3)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淡泊扶植寄于B.淡薄扶持寄予C.淡薄扶植寄予D.淡泊扶持寄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龙井茶味道极好,你轻抿一口,就会被那清醇的香气镇住,你会惊讶茶的嫩叶竟如此让人荡气回肠....。

B.一个人如果动不动就对别人妄自菲薄....,那他在单位里一定很孤立,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二十多年来,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十几次救人于危难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结草衔环....的感人事迹。

D.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湖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二(下)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

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

《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

《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

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

《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

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答案详解

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详解1. D(强加因果,口耳相传只是其传播方式,并不是其主流价值一直不变的主要原因。

)2. D(A项,已然变未然,“纳入”和“将成为”表述错误,材料说的是“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B项“完全征服”表述错误,材料中是“片面征服”。

C项“其内涵有相同性”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中“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可知,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

)3. B(谈的是做人的道理:小善也要为,小恶也不能为。

不是材料中提及的六种文化精神特质之一。

)4. ①先开门见山,提出“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观点。

②然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内容。

③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

【评分建议】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5. ①认真研究,提炼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做好传统文化的整理转化工作。

②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③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使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 B(A项“对厨师的看不起”错,非要学戏是因为对戏的痴爱和报答父老乡亲的恩情。

C项“生怕他辛辛苦苦节俭出来的钱丢了,不能置办新行头”说法片面,由原文“一半给19路军,一半置办新行头”可知,他还想帮助19路军。

D项“表现出热爱以戏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主题”错,主题应该是“义”,一方面重义轻财,知恩图报;一方面讲民族大义,为抗战出力。

)1。

湖北省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鼓作气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哪首诗?A. 《望庐山瀑布》B. 《登高》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早发白帝城》5. 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A. 七擒孟获B. 三顾茅庐C. 过五关斩六将D. 草船借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020年高二语文(下期)期摸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二语文(下期)期摸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期)期摸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客观题1—14题,第Ⅱ卷主观题15—25题。

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42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蹩.进(bié)拗.开(ǎo)瘐.毙(yǔ)丛冢.(zhǒng)B肩胛.骨(jiǎ) 搔.痒(sāo) 跌宕.(dàng)烙.印(l uò)C优渥(wò)行第(háng)遽然(jù)万乘(shèng) . . . .D怜悯(mǐn) 践祚(zuò) 不屑(xiè)睿智(ru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玄色搭讪板滞满门抄斩B 纸锭悚然帐簿.自惭形秽C 原宥纸锭船棹不矜明节D 酾酒漱涤伏惟大勇若怯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印度洋海底火山,形成巨大的海啸,给东南亚沿岸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②全国观众评议,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多数节目的艺术都很高。

③她梦想着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A、爆发品味精美B、暴发品味精美C、爆发品位精巧D、暴发品位精巧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日本对钓鱼岛屿的占领具有深刻的战略意图,“醉翁之意....”不仅在这些岛屿,而且直接与台湾问题相关。

B、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C、我们都是生死与共的好朋友,不管谁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我们都要鼎力相助....。

D、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重要。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PDF版含解析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语文 PDF版含解析

2023年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二3月联考高二语文试卷新高考联考协作体试题研究中心命制考试时间:2023年3月16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果木修剪枝条、农产品下脚料、动物粪便等各种来源的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

早在2006年,科学家提出将生物质炭施于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

这一思想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的发现。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因高温多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导致土壤快速退化而贫瘠。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广泛贫瘠的地区,零星分布着非常肥沃的土壤。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土壤的特征是存在大量的黑色炭颗粒。

它是2500多年以前当地原住民将植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炭化后混入土壤中的。

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对这种人为黑色肥沃土壤的研究热潮,也拉开了农业生物质炭研究的序幕。

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健康的土壤拥有持续生产力,能够维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

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了诸如秸秆养畜—畜粪肥田—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土壤地力得以持续。

随着化肥工业兴起和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这一闭合循环模式被打破:化肥逐渐取代有机肥,规模化养殖取代分散式养殖,导致秸秆不再养畜和薪用,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秸秆和粪污回田之路被阻断。

秸秆和畜禽粪便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有机质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面临板结、结构变差、盐碱化等退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A项“因此圣人作乐时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天道相融合”说法错误,材料一第5段;B 项“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错误,原文说:“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D项,材料三第一段,文中原句是“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发展……便是最好的例证”可知“大力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的例证。

)2.C(“古代的人们”错,原文是“孔子等儒家”)3.A(材料二的主旨内容应该是礼乐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功能作用。

B项“只要……方可”表述错误;C项在陈述论据中,“形成”非孔子所为,孔子只是在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方面作出了贡献;D项不符合材料二主旨内容。

)4.①对比论证:现在,文化的内容已愈扩展广义狭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均包含,人们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而古代侧重是精神层面,尤其着眼在“化”字上。

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文献《周易•贲卦》的彖辞、晋代人干宝的注解。

③举例论证:如旅游文化、饮食丈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

“文化”本来就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文化和自然物、自然存在相对而言,举凡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无不可称之为“文化”。

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

(答对论证方法1分,有对应的分析1分;3点答出其中两点给4分)5.同意第二种看法。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最后一段)理由①传统文化有正负两面:有精华、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糟粕、落后腐朽的东西;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由此,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表明正确立场得1分,指出传统文化的两面性2分,答出态度与认识得3分,共6分。

)6.C(理解一句诗,要观照全诗。

从全诗来看,“密合的蚌壳”之所以“密合”,是因为“珠”的主动选择,它“紧敛住自己的/光,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闪露”,只有等到带着“真挚和热望”的“觅珠人”,它才会“揭起”“隐蔽的纱网”,“投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据此判定C项不正确。

)7.D(“孤独忧伤”解析错误,这首诗清新、明朗、热情,在这里,没有迷惘困惑和忧伤孤独。

尽管诗中的两个意象只有形态上的象征造型,并无内涵的确切指定,但至少可以读出诗人拥抱生活、献身新事业的热情和憧憬。

)8.①“急促”,是在“寻觅”的过程中急躁、耐不住性子的表现;②“踌躇”,是在“寻觅”的过程中犹豫彷徨的表现;③这两种人都不是珠要等待的人,都不是能发现珠的真正价值的人,这也与带着“真挚和热望”的“觅珠人”作对比的。

解析:对这两行诗的理解,需要有整体意识,要先找到与它们对应的诗句。

“它倾听四方的脚步/有的急促,有的踌躇”,“珠”的态度是“紧敛住自己的/光,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闪露”;而到了最后,“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它知道觅珠人正从哪一方向/带着怎样的真挚和热望/向它走来”,可见这才是“珠”所等待的真正的“觅珠人”。

这就与前面“它倾听四方的脚步/有的急促,有的踌躇”形成了对应,是我们理解的依据。

)(能准确地理解“急促”和“踌躇”的涵义各2分)9.答:珠的心理流程——①前三句是对幸福的真谛的彻悟②“许多天的阳光……所有”是经年累月的磨砺之后的隐忍与坚强③“在密合的珠蚌里……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闪露”是对外面世界的谨慎分辨与严肃思考④对真挚的觅珠人到来的坚定与渴望(满怀希望与憧憬)。

(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10. D原句标点应为:“彼秦,弃礼义、尚首功之国也。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注意:“弃礼义、尚首功”结构一致;过而,甚而。

(译文:那秦国,是个抛弃礼仪、崇尚战功的国家。

玩弄权术来役使它的士兵,像对待奴隶样的驱使它的百姓。

如果让它无所忌惮地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我不能忍受作它的臣民!)11. A(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例:“士”的死称为不禄。

)12. D(“不尊秦为帝”错误,与“认识到帝秦的危害”矛盾。

应该是“尊秦为帝,必受其辱,必遭其害”。

)13.(1)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若乃,至于。

“吾乃梁人也”判断句。

恶,怎么。

关键词3分,句意1分)(2)开始我认为先生是普通的人,现在才知道先生是天下的高士。

请允许我告辞,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了。

(以,认为;请,敬辞,请允许我;帝,动词,尊秦为帝。

关键词3分,句意1分)14.答案:鲁仲连分析帝秦的危害时特别提及辛垣衍,帝秦之后魏王不能保证安然无事,他能否继续得到宠信也尚未可知,因为决定权在秦国手里,彻底断绝了辛垣衍的帝秦之路。

辛垣衍为了自身的利益,放弃了帝秦的打算,主动离去。

所以,辛垣衍“不敢复言帝秦”根本原因在于认识到帝秦损害了自身的利益。

可见他的鼠目寸光、自私自利,与鲁仲连的深明大义形成鲜明对比。

(共3分,原因概括1分,分析2分)15.答案C(“簪缨是贵族官僚的帽饰,用来喻人”错误,这里是借代手法,代指贵族官僚。

16.①借景抒情。

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②直抒胸臆。

金人侵占中原,贵族官僚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直言国事,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③象征。

万里大地笼罩在暮色中,江水东逝,象征南宋国势衰微。

表达忧国之情、亡国之痛。

④拟人。

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答对①②点的,每点3分,概括1分,分析2分。

答到③④点的酌情给分)17.(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共6分,每空1分)18. B. (排比: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犬吠微闻。

比喻: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比拟:山头吐月,红盘乍涌。

)19.答案:“筛洒”指物体分散下落,二字富有动感(1分),既写出了树的葱郁、繁茂,否则月光无需穿叶洒下、阴影也不会斑斓(1分);也形象的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明,非皎洁清明的月光无法穿过枝叶(1分)。

葱郁的梨树和清明的月光正突出雅舍环境的清幽、静谧。

(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①细雨蒙蒙之际(结合“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与后文若大雨滂沱照应)②我却喜欢翻新布置(参照后文“诬告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1)第③句“保证”改为“保障”; (2)第④句缺介词,在“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前加“作为”;(3)第⑥句,去掉“根据”;(4)第⑧句改为“掷地有声、执行有效”。

解析:(1)第③句中“保证”和“权利自由" ,搭配不当;(2)第④句中“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后没有谓语,在前面加介词,做句子状语。

(3)“根据”与“显示”用在同一句中造成句式杂糅;(4)第⑧句语序不当,国安法先颁布,再实施。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准确、协调,可酌情给分。

)22.答:入梅早、雨量大、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一点1分,答满5点得满分,此题在概括时要准确、全面)23.【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作文材料是一则叙事类的时事热点——取自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事例,有人物,有完整的事件过程,有明确的事件结果。

这类作文一般都是引导学生直面现实,品味人生百态,思考他人、社会等问题,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在确定立意的时候,注意写作的问题指向是“城市图书馆每天读者留言千千万,为什么这条留言却得到图书馆的及时回应并感动了无数人?”在此,就需要由果溯因,抓住关键点“看书十二年、书能明理、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万般不舍”及图书馆的回应,可得出结论:1、他酷爱读书,书丰盈了他的精神世界,让漂泊他乡的打工生活有了寄托(就算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还有书籍);2、一个农民工对知识充满敬畏、对图书馆充满感恩的精神实在可贵;3、一位54岁的农民工,在繁重工作之余,持续十二年到图书馆潜心读书,这种坚持令人敬佩;4、针对留言,东莞图书馆的温情互动也让人们看到,这个城市的温度不只有对高端人才的欢迎,也对小人物充满关照。

参考立意:谈读书(阅读)的意义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在泥泞生活中坚守精神富足优质的服务是一种温度图书馆(城市)要让农民工有归属感译文:秦国围攻赵国。

魏王惧怕秦国,派辛垣衍从小路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跟赵王说,打算让赵王尊秦为帝。

鲁仲连恰巧在赵国,听说此事,于是去见平原君说,请允许他为平原君责问辛垣衍,打发他回去。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说:“世人认为鲍焦没有博大的胸怀而死去,这种看法都错了。

一般人不了解他耻居浊世的心意,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

那秦国,是个抛弃礼仪、崇尚战功的国家。

玩弄权术来役使它的士兵,像对待奴隶样的驱使它的百姓。

如果让它无所忌惮地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我不能忍受作它的臣民!我所以来见将军,是打算帮助赵国啊。

”……辛垣衍说:“燕国嘛,我相信会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假如魏国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后,就一定会帮助赵国。

”辛垣衍说:“秦国称帝后会有什么祸患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经奉行仁义,率领天下诸侯而朝拜周天子。

当时,周天子贫困又弱小,诸侯们没有谁去朝拜,唯有齐国去朝拜。

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逝世,诸侯都去吊唁,齐王奔丧去迟了,新继位的周显王很生气,派人到齐国报丧说:‘天子逝世,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大事,新继位的天子也得离开宫殿居丧守孝,睡在草席上,东方属国之臣田婴齐居然敢迟到,当斩。

’齐威王听了,勃然大怒,骂道:‘呸!您母亲原先还是个婢女呢!’最终被天下传为笑柄。

齐威王所以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死了就破口大骂,实在是忍受不了新天子的苛求啊。

那些作天子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见过奴仆吗?十个奴仆侍奉一个主人,难道是力气赶不上、才智比不上他吗?是害怕他啊。

”鲁仲连说:“唉!魏王和秦王相比魏王像仆人吗?”辛垣衍说:“是。

” 鲁仲连说:“那么,我就让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辛垣衍很不高兴不服气地说:“哼哼,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先生又怎么能让秦王烹煮了魏王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能够,我说给您听。

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的三个诸侯。

鬼侯有个女儿长得娇美,把她献给殷纣,殷纣认为她长得丑陋,把鬼侯剁成肉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