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合集下载

6 做个快乐的小学生(教学设计)鲁画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6 做个快乐的小学生(教学设计)鲁画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

做个快乐的小学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2 .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增强自信心,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失败,迎难而上。

4 .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5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保护好自避免受到不良的心理影响。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增强自信心,积极向上的心态。

2 .正确认识失败,迎难而上。

3 .培养批判性思维,睿智开放之心。

教学教法:I、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提出白己的疑惑和问题,并从中展开教学。

2、个案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耍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保护意识。

3、探究式教学:通过让学生自行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应该做什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板书:主题:做个快乐小学生2、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具、flash动前、多媒体软件等。

二、引导学生探讨什么是心理健康I、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想想什么是心理健康。

2、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引导学生摘取自己认为有关心理健康的关健词。

3、教师对学生表达和摘取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概述,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三、正确认识失败,积极乐观向上I、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2、以学生常见的失败经验为例,让学生想想在遇到失败时应该怎样处理。

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睿智开放之心I、引导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和睿智开放之心。

2、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容智开放之心。

五、学会自我保护,与不良的心理影响说拜拜I、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自我保护。

2、让学生分组进行演练,让各小组分别以自己想到的不同情境为场景,展示如何自我保护。

六、答疑、总结1、在最后几分钟里,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内容,总结今天的课程。

2、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疑惑或问题。

3、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注重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提高。

七、教学评价I、学生反馈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表现十分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演练。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克服挫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做快乐的小学生。

二、活动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每课时45分钟,共5课时四、活动地点:教室五、活动过程:第一课时:认识心理健康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积极面对困难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有关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困难时的心态。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面对困难时的一些积极策略。

3. 实践演练:让学生模拟面对困难的情景,尝试运用积极策略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与人沟通的艺术1. 游戏互动:通过沟通游戏,让学生体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介绍沟通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沟通场景。

1. 案例分析:讨论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3. 方法分享:教师总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尊重、包容、友善等。

第五课时:做快乐的自己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自信训练:进行一些提升自信的训练,如自我肯定、目标设定等。

3. 总结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活动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对后续活动进行改进。

3. 教师观察: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他们的成长和变化。

七、活动资源:1. 心理健康相关书籍:提供给学生阅读,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心理健康。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讨论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感受。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第二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

培养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定义和特点。

讨论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讲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特点。

小组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

教授调控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绪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3.2 教学内容讨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场景。

教授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第四章:应对压力和挑战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4.2 教学内容介绍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和技巧。

讨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态度。

4.3 教学活动讲解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应对压力和挑战的经历。

教授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策略:如分解任务、寻求支持等。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经验分享。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

5.2 教学内容介绍良好学习习惯的定义和重要性。

讨论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的技巧。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第一章:认识快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1.2 教学内容:讨论快乐的定义分享积极乐观的故事讨论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什么是快乐?故事分享:乐观的小乌龟小组活动:制定积极乐观的计划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的识别和表达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分享情绪管理的案例2.3 教学活动:情绪识别游戏:情绪脸谱小组讨论:情绪管理的方法角色扮演:情绪管理的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讨论人际关系的意义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分享良好人际关系的案例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良好人际交往的实践小组活动:制定良好人际关系的计划第四章:培养自我价值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价值感的含义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4.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价值感的意义学习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方法分享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案例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性自我价值感提升活动:制作自我介绍海报小组分享: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方法第五章:应对压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应对压力培养学生有效的压力管理能力5.2 教学内容:讨论压力的识别和应对学习压力管理的方法分享压力管理的案例5.3 教学活动:压力识别游戏:压力气球小组讨论:压力管理的方法角色扮演:压力管理的实践第六章:积极心态与学习动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对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学习习惯6.2 教学内容:讨论积极心态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分享积极心态学习的案例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心态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策略分享: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小组活动:制定积极学习计划第七章:学会感恩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习惯7.2 教学内容:讨论感恩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表达感恩分享感恩的案例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感恩的意义感恩实践活动:给身边的人写一封感恩信小组分享:感恩的心得体会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8.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良好生活习惯的实践心得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塑造良好性格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讨论性格对人生的重要性分享塑造良好性格的案例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性格对人生的影响性格塑造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和塑造良好性格小组分享:性格塑造的心得体会第十章:保持心理健康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讨论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学习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分享保持心理健康的案例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等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小组分享:心理健康实践的心得体会第十一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讨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分享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1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解决问题实践:小组合作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小组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第十二章:学会放松和减压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放松和减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放松和减压的方法12.2 教学内容:讨论放松和减压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学习放松和减压的方法和技巧分享放松和减压的有效案例1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放松和减压的重要性放松和减压实践:尝试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方法小组分享:放松和减压的实践心得第十三章:培养自我控制力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控制力的意义培养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控制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学习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方法和技巧分享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成功案例1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自我控制力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自我控制力实践:通过坚持日常良好习惯来提高自我控制力小组分享:提高自我控制力的经验和教训第十四章:培养自信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含义培养学生自信心14.2 教学内容:讨论自信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培养自信分享培养自信的案例1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自信的重要性自信培养活动:通过自我肯定、目标设定等方式培养自信小组分享:自信培养的心得体会第十五章:做快乐的小学生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做快乐小学生的要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15.2 教学内容:总结前面课程的内容学习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分享做快乐小学生的案例1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做快乐小学生的要点是什么?快乐小学生实践:制定并践行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小组分享:践行快乐小学生的心得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2. 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3. 情绪调整技巧4. 快乐的小学生应具备的品质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快乐小学生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整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

2. 收集一些快乐小学生的案例。

3. 准备一些情绪调整的小游戏或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2.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阐述心理健康对小学长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培养积极心态: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如乐观、自信、感恩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情绪调整技巧:介绍一些情绪调整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倾诉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5. 快乐的小学生应具备的品质:讲解快乐小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如友善、勤奋、自律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6.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享一些快乐小学生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学习快乐成长的经验。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心理健康的小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活动。

2. 课后作业: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小学生|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小学生|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做快乐的小学生|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认识到快乐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3. 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学内容1. 快乐的含义与重要性2.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3.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4. 寻找生活中的快乐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快乐的含义,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教学难点: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音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快乐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思考,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快乐的含义与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快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 情景模拟: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板书设计1. 快乐的含义与重要性2.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3.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4. 寻找生活中的快乐的方法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快乐的日记,记录自己一天中的快乐时刻。

2. 制定一个快乐计划,包括每天要做的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课后反思1.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快乐的含义与重要性?2. 学生是否学会了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 学生是否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白快乐的重要性,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的动态流程,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内容的展开、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快乐1.1 教学目标:让小学生了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积极的心态。

1.2 教学内容:讨论快乐的定义: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快乐的看法和体验。

讲解快乐的重要性:解释快乐对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

培养积极心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快乐的看法和体验,分享给全班。

快乐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快乐经历,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和启发。

积极心态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积极心态的练习,如感恩日记、乐观思考等。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2 教学内容:情绪认识: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情绪调节技巧:教授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

情绪表达:引导学生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积压。

2.3 教学活动:情绪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情绪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绪下的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情绪调节的练习,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情绪表达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情绪调节和表达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3.2 教学内容:沟通技巧:教授一些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解决冲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小组互动: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活动,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情境。

沟通技巧训练: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沟通技巧的练习,如倾听、表达等。

第四章:培养自信心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

4.2 教学内容:自信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信心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积极影响。

自我认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优点。

克服自卑情绪:引导学生学会克服自卑情绪,树立自信心。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2. 积极心态的培养3. 情绪调节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例子,了解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对人的影响。

4. 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5. 讲解:讲解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运动等。

6. 实践:让学生现场尝试运用情绪调节方法,感受情绪的变化。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制定自己的心理健康计划。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情绪调节方面的实践效果,看他们是否能运用所学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3. 收集学生的感悟和体会,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和做法。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2.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用于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方法。

3. 情绪调节方法资料:用于讲解如何调节情绪。

4. 活动道具:用于实践活动,如深呼吸练习等。

5. 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视频资料,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2. 准备活动道具,如情绪调节卡片、心情日记本等。

3. 设计好教学活动流程和互动环节。

4. 准备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的感悟和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经验,共同探讨心理健康问题。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情绪调节,提高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做快乐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送给大家一个见面礼,你们猜会是什么呢?
2.学生各自猜想。

3.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灿烂的笑容,银铃般的笑声,还有无比快乐的心情!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手舞起来,把脚动起来,让整个身体扭起来吧!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做健康操,快乐吗?
师: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情绪体验,能让人身心健康,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就是我们最快乐。

师:古人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吗?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传起快乐球,注意音乐一停,球在谁的手上就请谁在这个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按照上面的要求说说自己的快乐,让别人也和你一起快乐。

1、把你做的最有趣的梦说给大家听。

2、说说你在公园里游玩中遇到的高兴的事。

3、说一件你认为最好笑、最有意思的事给大家听。

4、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笑话。

师:对了,刚才大家享受到了很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在优美的环境里会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快乐,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会快乐。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可是生活中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不会总是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时候,你们愿意来说说自己有哪些不快乐或者烦恼的事情吗?
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是啊!烦恼、不开心的事,你有,他有,老师也有。

刚听了大家说了那么多赶走不开心的好方法,我才知道赶走烦恼和不开心是那么简单。

现在老师请你们这些快乐小天使们
行动起来,帮帮他们,有信心吗?
现在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情况思考讨论:我们怎样帮助这个同学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消极情绪?请你把保持快乐的“妙方”告诉大家。

要求:每组一位主持人,一位记录员。

每组讨论一个情境,看哪一组提供的方法又多又好。

①自己学习进步了,考试也取得了比平时优异的成绩,可同学们还是不相信,说是偷看同桌的……
②前段期间数学成绩不理想,今天又考砸了,老师要求回家请家长签字。

③父母答应一起吃德克士或去游玩,结果他们没有兑现。

④和同学发生争执,别人占上风,被同学当成笑柄。

⑤有时事情自已认为是对的,却被老师、同学误解。

⑥课堂上老师提问,没答出,被同学们嘲笑。

3、展示学生“妙方”。

4、小结:真是非常感谢大家。

同学们给这些有情绪困惑的同学带来一帖帖好心情的“妙方”,也让我们老师受益非浅。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为自己鼓掌。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
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心灵营养餐,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高兴起来。

现在,让我们来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

“做”好的同学,请放在“自助餐桌”上。

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师导语: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①看史努比动画片段;
②播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跟着音乐做运动;
③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
④看照片回忆快乐的往事;
5、介绍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创造快乐, 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
教师过渡:这些能使自己经常开心的小窍门真好,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办法可多了!
多媒体动画演示文稿:读有趣的书;至少培养自己有一种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 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6、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

今天这节课老师真快乐,分享了你们的快乐故事,学到了你们提供的这么多保持快乐的秘方,还有看到你们现在一张张开心的笑脸……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是啊,今天大家都很快乐。

快乐让人年轻,快乐让人充满活力,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开心,多一点快乐吧!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快乐的歌曲中边唱边跳,结束今天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