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框、扇下料作业指导书
4.4.13铝合金门窗安装作业指导书

铝合金门窗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与本公司承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各种预制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
二、材料要求1.铝合金门窗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五金配件配套齐全,并具有出厂合格证。
2.防腐材料、填缝材料、密封材料、防锈漆、水泥、砂、连接铁脚、连接板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3.进场前应先对铝合金门窗进行验收检查,不合格者不准进场。
运到现场的铝合金门窗应分型号、规格堆放整齐,并存放于仓库内。
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扔摔。
三、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电锤、射钉枪、电焊机、经纬仪。
2.主要工具螺丝刀、手锤、扳手、钳子、水平尺、线坠。
四、作业条件1.主体结构经有关质量部门验收合格。
工种之间已办好交接手续。
2.检查门窗洞口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有预埋件的门窗洞口还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埋设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及时处理。
3.按图纸要求尺寸弹好门窗中线,并弹好室内+50cm水平线。
4.检查铝合金门窗,如有劈棱窜角和翘曲不平、偏差超标、表面损伤、变形及松动、外观色差较大者,应与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处理,验收合格后才能安装。
五、施工操作工艺(一)划线定位1.根据设计图纸中门窗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依据门窗中线向两边量出门窗边线。
若为多层或高层建筑时,以顶层门窗边线为准,用线坠或经纬仪将门窗边线下引,并在各层门窗口处划线标记,对个别不直的口边应剔凿处理。
2.门窗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室内+50cm的水平线为准向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
每一层必须保持窗下皮标高一致。
(二)铝合金窗披水安装按施工图纸要求将披水固定在铝合金窗上,且要保证位置正确、安装牢固。
(三)防腐处理1.门窗框四周外表面的防腐处理如果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处理。
如果设计没有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涂料或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以免水泥砂浆直接与铝合金门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铝合金门窗。
铝合金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铝合金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目的:为规范生产工艺标准、完善工序衔接管理,员工统一掌握生产岗位专业技能知识,产品在工序生产过程中能熟知的标准要求,强化自检合格率、质量意识的全面提升,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范围:适用于车间每道工序的生产管理及检验。
工艺标准流程铝合金门窗加工工艺流程,依次对锯切下料工序、机加工(铣、冲、钻)工序、组装(接中挺、装五金件、胶条、组角、成框)等工序进行制定。
1.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检验铝合金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是铝合金窗生产的重要工序,是关键质量控制点,应保证锯切下料后的杆件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所以铝型材经切割机锯切下料后,必须对锯切加工后的杆件严格进行检验,并使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a. 下料后型材长度(L)≤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b.角度允许偏差为±10′;c.切割断面毛刺高度<0.1mm;d.型材切割面切屑无粘连、无漏屑;e.型材外观不得有碰、拉、划伤痕(不包括由模具造成的型材挤压痕);注:上述项目的质量要求是根据成品窗的外形尺寸标准,要确保成品窗的质量,在下料工序提出的尺寸偏差内控标准。
2)检验器具钢卷尺、万能角度尺、卡尺、深度尺。
3)检验方法a. 下料长度。
用钢卷尺紧贴型材表面与长度方向平行,一端定位从另一端读出测量数据。
b. 垂直度和角度。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测量时把万能尺的一边靠紧型材的一面,调整万能角度尺另一边至被测角度,最后使用微调调棘轮,即可测出角度数值;c. 使用深度尺测量毛刺长度;d. 目测切屑无无粘连在加工面上现象。
锯切下料工序检验记录格式见表2.机加工(铣、冲、钻)工序检验机加工工序是指对锯切后的型材杆件,按照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的要求,利用机械加工设备或专用设备对型材杆件进行的铣、冲、钻加工。
铣排水槽:1)质量要求a. 排水槽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b. 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2)检验器具:钢板尺、钢卷尺、深度尺、游标卡尺;3)检验方法a. 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排水槽位置、尺寸是否正确;b. 用深度尺测量毛刺;c. 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4.8装入外框调试
把外框内扇装 入调试架内, 调试门窗搭接 量,调接五金 间隙保证五金 使用顺畅无异 象,开启关闭 力不超过50N。
4.9打胶
根据玻璃槽口 大小调整玻璃 胶大小及流量, 保证玻璃胶顺 畅、光滑无接 头。
五、组纱窗篇
5.1纱扇穿胶条及毛条 5.2纱扇端面打防水胶 5.3穿角码及平整钢片 5.4组角 5.5角部整平,注胶及平整钢片注胶 5.6组角刀口密封 5.7胶条角部连接 5.8装纱网打钉 5.9装压线,压胶条 5.10装传功杠,T钉及铰链
3.13外框胶条连接
用胶条专用胶 水,对胶条角 部进行45°连 接紧实。
3.14转换框嵌入外框 ,打钉
把装换框装入 外框内部用螺 丝固定牢固。
3.15固定部分打压线座 及装防水胶条
根据内扇内径 的长度切割压 线,压线先装 横压线后装竖 压线,压线平 直无缝隙。装 入合适的胶条
四、组扇篇
4.1装密封胶条 4.2根据门窗左右开选料 4.3打端面胶 4.4装组角码及平整钢片 4.5整平角部,注胶钢片角部注胶 4.6胶条角部连接 4.7装五金件 4.8装入外框调试 4.9打胶
4.4装组角码及平整 钢片
在对应的槽口 内穿入合适的 角码及平整钢 片。
4.5整平角部,注胶 钢片角部注胶
整平角部,注 胶钢片角部注 胶
4.6胶条角部连接
把多余的胶清 除,对角部高 低差进行整平 然后在注胶口 内进行注胶。 保证注胶饱满。
4.7装五金件
把应装的五金 件牢固的装入 内扇五金槽口 内。
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导书
制作:*****
目录
一、下料篇 二、机加篇 三、组框篇 四、组扇篇 五、组扇窗
一、下料篇
1.1来料检 1.2下料 1.3贴条码
铝合金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

铝合金门窗生产作业指导书目的:为规范生产工艺标准、完善工序衔接管理,员工统一掌握生产岗位专业技能知识,产品在工序生产过程中能熟知的标准要求,强化自检合格率、质量意识的全面提升,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范围:适用于车间每道工序的生产管理及检验。
工艺标准流程铝合金门窗加工工艺流程,依次对锯切下料工序、机加工(铣、冲、钻)工序、组装(接中挺、装五金件、胶条、组角、成框)等工序进行制定。
1.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检验铝合金型材锯切下料工序是铝合金窗生产的重要工序,是关键质量控制点,应保证锯切下料后的杆件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所以铝型材经切割机锯切下料后,必须对锯切加工后的杆件严格进行检验,并使尺寸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检验项目及质量要求a.下料后型材长度(L)≤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3mm;>2000mm时,尺寸允许偏差为±0.5mm;b.角度允许偏差为±10′;c.切割断面毛刺高度<0.1mm;d.型材切割面切屑无粘连、无漏屑;e.型材外观不得有碰、拉、划伤痕(不包括由模具造成的型材挤压痕);注:上述项目的质量要求是根据成品窗的外形尺寸标准,要确保成品窗的质量,在下料工序提出的尺寸偏差内控标准。
2)检验器具钢卷尺、万能角度尺、卡尺、深度尺。
3)检验方法a.下料长度。
用钢卷尺紧贴型材表面与长度方向平行,一端定位从另一端读出测量数据。
b.垂直度和角度。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测量时把万能尺的一边靠紧型材的一面,调整万能角度尺另一边至被测角度,最后使用微调调棘轮,即可测出角度数值;c.使用深度尺测量毛刺长度;d.目测切屑无无粘连在加工面上现象。
锯切下料工序检验记录格式见表合同编号工程名称型材种类2.机加工(铣、冲、钻)工序检验机加工工序是指对锯切后的型材杆件,按照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的要求,利用机械加工设备或专用设备对型材杆件进行的铣、冲、钻加工。
铣排水槽:1)质量要求下料批量 检验数量 操作者 序号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结果备注1长度(㎜) ≤2000,偏差0.3 ,>2000,偏差±0.51 2 3 4 5 62 斜角偏差±10′ 3直头切口平面与侧面垂直度偏差±10′4 切口平面粗糙度 为12.5 5 切口平面切屑 无粘连、无污染 6切口平面毛刺高度小于0.1㎜7 型材表面质量 不得有碰、划、拉伤痕检验员 检验结论a.排水槽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b.型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碰、拉、划伤痕;2)检验器具:钢板尺、钢卷尺、深度尺、游标卡尺;3)检验方法a.按加工工艺和生产图纸要求测量排水槽位置、尺寸是否正确;b.用深度尺测量毛刺;c.目测型材表面质量。
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引

***集团控股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引1、编制目的为统一铝合金门窗工艺标准和验收流程操作,针对铝合金门窗经常发生渗漏、业主投诉率高等特点,特制定本指导书,从工艺和项目管理上进行总结和规范,以达到提高工程品质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开发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铝合金门窗工程。
3、职责3.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组织图纸审核;组织对铝合金门窗工程的样板进行验收,对关键控制流程进行监控及质量检查;组织项目部工程师对铝合金门窗施工的工程质量进行定期巡查。
3.2、项目部工程师负责在施工过程中监督铝合金门窗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并形成检查记录,具体参见第5条质量检查要点。
4、程序4.1、审图:门窗安装工作开始前两周,由项目经理组织甲方、监理及门窗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建筑图、设计部确认的门窗大样图(型材、玻璃、纱窗等)进行详细审查,并与合同附图及交楼标准进行核对。
若存在图纸问题,应将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部,并填写《图纸审核记录表》。
4.2、培训及技术交底:项目经理(或下属公司工程部经理)主持,项目工程口各工程师和监理参加,完善技术交底内容。
铝合金专项施工开始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工程口、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班组长进行交底;要求班组长对工人进行交底,并通过现场询问操作工人来检查交底效果,确保每个操作工人掌握施工技术要点。
4.3、材料管理:现场工程师负责检查铝合金门窗的存放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玻璃品牌和质量、玻璃胶品牌和质量、五金件质量和品牌是否与合同符合。
4.4、洞口移交:甲方或监理组织主体施工单位与门窗安装单位之间的工序交接,要求总包单位提供门窗安装控制线,包括每一门窗洞口的水平、垂直、平面进出线位置的控制线,并形成书面《工序交接记录》。
4.5、样板验收: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施工样板,现场工程师通知样板实施的位置和质量要求,并对样板的施工进行跟踪检查,负责组织样板验收,签署《施工样板验收确认单》,见附表1。
铝合金门窗框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铝合金门窗框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0目的:确保分承包方(铝合金门窗厂)提供的铝合金门、窗框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铝合金门、窗框的入厂检验和铝合金安装分项工程质量的检验。
3.0验收规则按GB8481中第6节要求。
4.0验收方式:4.1入厂检验,采用两种方式(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定)。
4.1.1对分承包方进行抽检,检验合格作好合格标识;检验不合格拒收。
4.1.2在工地现场作进货检验,检验合格作好合格标识,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0检验规则5.1检验项目:5.1.1装配要求:5.1.1.1门框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5.1.1.2门框、扇各相邻构件装配间隙及同一平面高低差符合规范要求。
5.1.1.3门构件连接应牢固,需用耐腐蚀的填充材料使连接部分密封、防水。
5.1.1.4门结构应有可靠的刚性,根据需要允许设置加固件。
5.1.1.5门框、扇配合严密、间隙均匀。
其扇与框的搭接宽度允许偏差±1mm。
5.1.1.6门用附件安装位置正确、齐全、牢固,应起到各自的作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启闭灵活无噪音,承受反复运动的附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换。
5.1.1.7门用玻璃、五金、密封等附件,其质量应与门的质量等级相适应。
5.1.1.8平板玻璃与门玻璃槽的配合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5.1.1.9装配后应保证玻璃与镶嵌槽间隙,并在主要部位装有减震垫块,使其能缓冲启闭等力的冲击。
5.1.1.10未注公差尺寸应符合GB-1804中规定的公差等级JS15(js15)。
5.1.2门装饰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损伤,每樘门局部擦伤、划伤的规定符合规范要求。
5.1.2.2门上相邻构件着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色差。
5.1.2.3门表面不应有铝屑、毛刺、油斑或其他污迹,装配连接外不应有外溢的胶粘济。
5.2抽样方法:按每项工程的品种、抽检5%,但抽检数不少于三樘,其中有一樘不符合本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要求时应加倍抽检,其中的有一樘不符合要求时,则应返修复验,合格后才能接收。
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4.1装密封胶条
把对应的胶条 穿入内扇槽口 内,因胶条会 收缩保证胶条 有余量,并用 专用胶水对胶 条进行固定。
4.2根据门窗左右开 选料
因内扇料有执 手孔及气压平 衡孔及排水孔, 要细心选择所 需型材。
4.3打端面胶
为了防止角部 漏水对角部拼 接的铝材进行 打端面胶。提 升角部密封, 增强强度。
铝合金门窗作业指导书
制作:*****
目录
一、下料篇 二、机加篇 三、组框篇 四、组扇篇 五、组扇窗
一、下料篇
1.1来料检 1.2下料 1.3贴条码
1.1来料检
为保证产品质 量进入车间的 铝材进行规格, 型号,颜色与 图纸要求一致。 对铝材的附着 力及表面质量 进行检查,保 证进入车间的 型材质量合格。
4.8装入外框调试
把外框内扇装 入调试架内, 调试门窗搭接 量,调接五金 间隙保证五金 使用顺畅无异 象,开启关闭 力不超过50N。
4.9打胶
根据玻璃槽口 大小调整玻璃 胶大小及流量, 保证玻璃胶顺 畅、光滑无接 头。
五、组纱窗篇
5.1纱扇穿胶条及毛条 5.2纱扇端面打防水胶 5.3穿角码及平整钢片 5.4组角 5.5角部整平,注胶及平整钢片注胶 5.6组角刀口密封 5.7胶条角部连接 5.8装纱网打钉 5.9装压线,压胶条 5.10装传功杠,T钉及铰链
2.3冲铣
为保证产品质 量进入车间的 铝材进行规格, 型号,颜色与 图纸要求一致。 对铝材的附着 力及表面质量 进行检查,保 证进入车间的 型材质量合格。
2.4冲切
3、根据不同的型材 规格配备不同组合 模具,需调整模具 位置和冲切深度, 根据图纸技术要求, 确定冲切位置,型 材放置到位,型材 底部与定位平台之 间严密无间隙,注 意型材端面放置的 方向。确定和调整 型材定位靠谱,定 位夹紧、准确、稳 固。
铝合金门窗安装作业指导书

安装指导书编制人:审核:审批:第一部分安装门窗框第一步:定位调平操作时间:土建做好三线,具备安装条件。
工具:木楔、注入清水的透明胶管、吊线锤、直角尺、钢卷尺方法:将窗框放于洞口,根据土建提供的三线(如左下图)以及安装尺寸来确定框的安装位置,并用木楔临时定位。
1.将窗框放置在相应洞口,然后用木楔垫在窗框下方两角。
(如右下图)2.调水平、垂直,使用红外线水平仪观察窗框是否水平、垂直,根据此调整两边木楔的高度,直至水平、垂直。
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标准,误差在±2mm以内。
红外线水平仪水平、垂直线红外线水平仪第二步:固定门窗框操作时间:上一工序完成后当天工具:射钉枪、钢钉、卷尺、子弹、胶粒方法:用固定片将门窗框进行初步的固定。
1.先将固定片的一头勾在门窗框里面,有孔的一端贴近墙面。
(如左下图)2.用射钉枪将钉体射入墙内使固定片牢固定位在墙上。
(如下右图)质量标准:顶底及转角位150mm处,中间间距在400mm以内平分,与门窗框呈90度垂直,不得打成歪斜。
(如图)第三步检查水平和垂直工具:注入清水的透明胶管、线锤、卷尺方法:重复第一步所述第2、3项对已固定了的门窗框进行水平和垂直的检查,以防止在装固定片时门窗框移位,确定符合标准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1.装“固定片”2.打“固定片”第四步:塞砂浆操作时间:固定窗框工序完成后两天内工具:毛扫、胶手套。
方法:清除杂物墙体淋水拌水泥砂浆塞砂浆1.清除杂物:清除门窗框与洞口之间间隙,以及四边的松动水泥。
2.墙体淋水:用水冲洗洞口四周,使墙体湿润。
3.拌水泥砂浆:配比为“一大平斗的斗车沙约100KG、一包水泥约50KG、5KG的(巴德富300SK)原料乳液、适量的水”把上述材料均匀混合。
(一般规定1.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的环境温度宜为10~35℃,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并不宜在大风环境或气温高且有太阳直射的环境中施工;2. 聚合物水泥砂浆不应在养护龄期少于3d的水泥基层上施工; 下雨时不应进行露天施工;3.乳液及助剂应避免太阳直射冬季应防止冻结; 4.聚合物水泥砂浆在水泥基层上施工时基层表面应平整,粗糙,清洁,无油污,无浮浆,无杂物,不应有起砂空鼓裂缝等现象,施工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潮湿状态但不得有积水; 5.聚合物水泥砂浆在钢基层上施工时基层表面应无油污,浮锈,除锈等级宜采用St3,焊缝和搭接部位应预先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浆找平; 6.聚合物水泥砂浆铺砌耐酸砖面层时应预先用水将耐酸砖浸泡2h后擦干水迹即可铺砌;7.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采用块材铺砌时基层的阴阳角度应做成直角,当采用整体面层时基层的阴阳角应做成斜角或圆角;8.防腐蚀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工作条件及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适宜的施工配合比和操作方法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混合好的水泥砂浆应在2小时内使用,施工人员应按现场需要用量而混合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框、扇下料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来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铝合金型材下料工序的操作。
3.管理职责
3.1加工中心负责具体的工艺操作规程的实施与监督。
3.2操作员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要求生产制作。
4.使用设备、工具、量具
铝合金数控双头切割锯、彩油笔、5m钢卷尺、游标卡尺、角度尺
5.操作步骤
5.1准备
5.1.1穿戴好劳保用品,按照生产计划任务单,领用铝合金型材,型号规格与技术图纸要求一致,互检型材质量是否存
在划伤、磕碰、弯曲等外观类质量缺陷,发现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5.1.2 打开电源,检查气源压力(6~8MPA),主电机空运转,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听机器有无异常声响,看锯片
是否匀速出来。
5.1.3试运行,根据型材壁厚调整锯片进给速度,根据锯切铝材,观察锯齿磨损和冷却润滑油喷淋情况。
5.2运行
5.2.1根据图纸技术要求,调整型材锯切的长度尺寸和角度。
5.2.2型材放置到位,定位夹紧平行、准确、稳定,型材底部与定位平台之间严密无间隙。
5.2.3上述动作确认无误后进行切割,待型材完全切割分离后,松开夹紧装置,取出型材。
并在型材上用彩油笔标记尺
寸标记。
5.2.4及时清除定位台面上的边角废料和碎屑杂物。
5.2.5锯切完毕的型材,及时用空压气将型材腔内的碎屑杂物清除到废料箱中,确保型材腔体的清洁。
5.3检查
5.3.1锯切下料后进行首件质量检查,型材的规格、型号与图纸要求是否一致;用卷尺测量型材长度;角度尺测量型材
角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5.3.2型材下料长度允许偏差L≤1000mm,±0.5mm;L>1000≤2500mm,±1.0mm;L>2500<4000,±2.0mm;
L≥4000,±2.5mm。
5.3.3型材切割垂直度(断面与侧面)允许偏差±15’。
5.3.4型材切口断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型材表面清洁无划伤、磕碰。
5.4结束
5.4.1型材切割经检验合格后应分类存放在周转料车上,不允许直接放在地上。
5.4.2本工序加工完毕的型材根据图纸编号,做出明确、清晰的产品标识,以免造成材料混用现象。
5.4.3下料工作结束应对型材余料和边角废弃料进行分类存放。
5.4.4 废弃料的界定:余料小于300mm作为废料处理,600mm以上直接退库.
5.4.5关机后,切断电源,清扫周边卫生环境,对设备、工装量具进行清洁、润滑、保养。
6.操作中注意事项
6.1操作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必须系好衣扣,以免发生事故。
6.2操作过程中,操作者严禁将头、手及身体进入机器内部,发现异常立即停机,以免发生事故。
6.3每次使用本设备前要检查锯片情况,根据切割铝材确定刀具有磨损或缺齿,应予更换。
6.4型材下料时,一定要靠紧定位台面,其定位台面不得有任何碎屑杂物存在,以免发生锯切偏差。
6.5锯切时,一定要观察喷淋冷却油的润滑情况,确保切口质量。
喷淋冷却油不足及时补充。
6.6锯切时,根据型材壁厚调整锯片最佳进给速度,确保切口质量。
6.7锯切完毕,检查合格的型材,及时清除碎屑杂
物,如不清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本制度自2018年3月14日起执行,之前的生产框、扇下料作业指导书与本制度有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调整后审批通过的文件为准。
有效期:□永久□长期(默认两年)□短期:截止2018年12 月31 日前
编制:生产总监:
生产总经理: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