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酸碱度的测定---PH: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教学设计
a.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酸碱性物质,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
b.设计一个简单的酸碱性检验实验,要求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并说明实验原理。
c.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如何正确使用酸碱性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3.探究题:
a.探究不同浓度的酸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3.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探究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pH值与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2.独立思考,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问题,避免照搬照抄。
3.实验类作业要注重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4.提交作业时,请附上实验报告或探究过程记录。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这一章节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由于酸碱性检验涉及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技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规律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化学教案:实验探究酸碱溶液的pH值

化学教案:实验探究酸碱溶液的pH值

化学教案:实验探究酸碱溶液的pH值一、引言现代化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教案旨在探究酸碱溶液的pH值,pH值是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理解酸碱溶液的性质和pH值的含义,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目的1. 掌握酸碱溶液的pH值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通过实验来了解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原理pH值是指测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是负以10为底的对数。

酸性溶液的pH值低于7,碱性溶液的pH值高于7,而中性溶液的pH值为7。

通过使用指示剂或酸碱指示纸可以简单地测量溶液的pH值。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剂和仪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酸碱指示纸,试管架,试管,滴管等。

2.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用标有酸性溶液的滴管滴入几滴酸性溶液。

3. 用另一个滴管滴入几滴碱性溶液到同一个试管中。

4. 用滴管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5.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并观察指示纸的颜色变化。

6. 重复以上步骤,以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观察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指示剂颜色变化明显,而中性溶液的颜色变化微弱。

这表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而中性溶液的pH值接近7,颜色变化不明显。

针对该实验结果的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酸碱溶液的pH值。

2. 酸性溶液的pH值低于7,颜色变化较明显。

3. 碱性溶液的pH值高于7,颜色变化较明显。

4. 中性溶液的pH值接近7,颜色变化较微弱。

此外,学生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例如:1. 不同溶液的pH值是否与颜色变化有关?2. 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溶液的pH值?3. pH值的变化是否会对溶液的性质产生影响?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酸碱溶液的pH值以及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

pH值测定实验教案

pH值测定实验教案

pH值测定实验教案引言: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性程度的度量指标,它对于许多化学和生物学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pH值测定实验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pH 值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1. 理解pH值的概念及其在酸碱溶液中的作用;2. 学习使用pH试纸和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3. 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1. pH试纸或pH计;2. 酸性溶液(如稀硫酸溶液);3. 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4. 中性溶液(如纯净水);5. 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6. 酸性物质(如柠檬汁);7. 碱性物质(如肥皂水);8. 中性物质(如酒精);9.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搅拌棒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pH值的溶液:分别取一定量的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片刻,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参考色标进行比较,记录pH值。

3. 使用pH计:将pH计的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数秒,读取pH计显示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 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质:将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分别加入试管中,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其pH值,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溶液和物质的pH值,讨论其酸碱性质及应用。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2. 使用pH试纸时,要确保试纸完全浸入溶液中,并等待足够的时间使试纸颜色稳定;3. 使用pH计时,要确保电极完全浸入溶液中,并等待数秒读取数值;4. 实验后要注意清洗实验器材,避免酸碱物质残留。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学生可以得到不同溶液和物质的pH值。

他们可以发现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而中性溶液的pH值接近于7。

此外,他们还可以发现柠檬汁具有酸性,肥皂水具有碱性,而酒精则接近于中性。

pH值的测定实验教案设计参考

pH值的测定实验教案设计参考

pH值的测定实验教案设计参考值的测定实验教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了解 pH 值的概念,理解酸、碱的性质;2.学习 pH 值的测定方法,掌握 pH 纸和 pH 仪的使用;3.学习 pH 值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原理1.关于 pH 值:pH 值是指一种溶液酸碱程度,它的值一般从 0 ~ 14,数值越小,表明溶液越酸;数值越大,表明溶液越碱;数值为 7 表明溶液为中性。

2.pH 值的测定方法:pH 值的测定有两种方法,即 pH 纸法和 pH 仪法。

(1)pH 纸法:在实验中,pH 纸是一种特殊的试纸,可以直观地测定溶液的酸碱程度,其具体测定方法如下:① 将 pH 纸浸入被测溶液中,大约需要几秒钟等纸条上的颜色稳定后,把纸条比较颜色和给出了纸条颜色对应的酸碱值范围将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或实验报告书的方式予以记录。

(2)pH 仪法:在实验中,pH 仪是一种利用电极来测定溶液 pH 值的仪器。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① 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准备好 pH 仪和电极。

② 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③ 按照 pH 仪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和读数。

三、实验步骤1.使用 pH 纸测定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值:(1)将 pH 纸浸入酸性溶液中,读取对应的酸性 pH 值范围。

(2)将 pH 纸浸入碱性溶液中,读取对应的碱性 pH 值范围。

2.使用 pH 仪测定同样的物质的 pH 值,并将其用计算机或实验报告记录下来。

3.将测定出的 pH 值比较一下,探讨其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认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验仪器要保持清洁且正确操作。

2.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3.操作前要在实验室内讲解 pH 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实验结束后,要将操作用的器材归位,实验室保持整洁。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能够了解 pH 值的测定方法,深刻认识到pH 值测定实验的意义,掌握了 pH 纸和 pH 仪的使用方法。

PH测定教案范文

PH测定教案范文

PH测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PH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PH的测定方法;3.操作PH计,测定不同物质的PH值;4.了解PH与溶液的酸碱程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PH的测量方法;2.理解PH与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PH计2.标准溶液(PH=4、PH=7和PH=10)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引入PH的概念: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对于PH是什么概念的认识?2.解释PH的概念:PH是指溶液的酸碱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Step 2:实验操作1.讲解使用PH计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请同学们按照操作步骤,操作PH计,测量标准溶液的PH值。

Step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常见物质(例如柠檬汁、苏打水、醋等)进行PH测定实验。

2.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留出时间让每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Step 4:结果分析1.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思考酸性和碱性溶液的PH值是多少,以及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程度。

2.让学生就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

Step 5:知识总结1.回顾PH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总结PH与溶液的酸碱程度之间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PH的概念:PH是指溶液的酸碱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常见物质的PH值表物质PH值柠檬汁2醋3苏打水8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PH的概念、掌握PH的测定方法,并能够判断溶液的酸碱程度。

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们积极参与,增强了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在知识总结环节中,学生对于PH与酸碱度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2.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3. 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4. 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pH值的计算及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醋酸、硫酸铜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一、溶液的酸碱性概念:1. 通过实验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酸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

2. 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解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二、pH值的表示方法:1. 讲解pH值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值。

三、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1. 介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2. 讲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1. 通过实例讲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五、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与实验: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pH值的表示方法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案篇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学设计鲁科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二第3章第1节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广州市第一中学林婉贞 2013.9.27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H+]、[OH-]及pH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教材,学会读表,自主学习(2) 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通过回顾旧知识,推导新知识。

(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二、教学重难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值的关系三、教学设计思路:紧扣教材、依学生水平进行顺向思维教学,在回顾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过程中,不断回顾水的电离平衡,强调逻辑思维,以达成了三维目标。

四、教学实录123五、同课异构的评价记录两位老师的目标设计不一样,组织不一样。

林婉贞的课:①紧扣教材、依学生水平进行顺向思维教学,在新旧知识之间不断渗透水的电离平衡移动解决问题,强调建构逻辑思维。

行云流水,有矛盾,有碰撞,达成了三维目标。

②教学设计成熟,指导学生会学,不断提醒学生使用教材去生成知识,有层次有递进,思考深度到了。

③设计问题能调动学生思维,课堂气氛和协自然。

杜明成的课:①学科专业水平高,希望通过实验产生认知冲突,解决三个问题,但三个问题同时抛出,让学生无所适从。

②设计想跳出教材,逆向思维展开教学,高定位设计教学线路,但过于拔高,逆向知识线逻辑关系不明显,学生反应不断递减。

③教学重点放在pH的计算,如果放在第3课时来上就很合适。

六、教学反思作为一名老教师,用多了教材,就想跳出教材,这容易跳出学生。

只要深刻思考学生情况、把握教材重点,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出彩不只是创新,更重要是落实。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

2.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pH试纸、pH计。

3. 常见酸碱性溶液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醋、柠檬等,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

2. 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介绍pH试纸和pH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pH试纸和pH计测定不同溶液的酸碱性。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如土壤、自来水、饮料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和实验过程。

2.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pH试纸、pH计、各种溶液(如食醋、柠檬、肥皂水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九、教学拓展:1. 酸碱中和反应: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酸碱平衡:简要介绍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酸碱中和反应
第二课题: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酸碱度的表示法——PH,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②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②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身边物质的酸碱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和运用化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
2、 PH与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合作探究、多媒体
四、导入新课
(投影故事,老师讲述故事容)
提问:故事容告诉我们,PH试纸可以测溶液的酸碱度,具体方
法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介绍PH试纸的使用方法并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实验并联
系故事容)
1、用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
在点滴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试纸,用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学生实验前)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枪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交通工具、危害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扣留或管制。

第一百三十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再生产、存储、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老师提问:学习完有关法律知识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感想?
同学发言:
老师见解:
五、互动合作
分组实验测定几种物质的PH值
滴管、白瓷板、玻璃片、pH试纸、稀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等一些生活中的物品。

(一)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完好,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二)测定液体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体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体的pH。

1、测定食醋、稀盐酸、肥皂水、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的pH。

2、测定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的pH,说出他们的酸碱性。

(三)整理器材
1、将实验后的废弃物倒入废液桶(缸)中。

2、洗涤实验中所用的玻璃仪器。

3、检查器材并将其恢复到实验前的位置。

4、将桌面擦拭干净,抹布搓洗干净。

---------------------------
【实验过程】
测定几种酸或碱的pH
结论:
1、pH值与溶液
酸、碱性的关系:
【板书小结】
可以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1、PH值<7,溶液呈酸性;
2、PH值=7,溶液呈中性;
3、PH值>7,溶液呈碱性。

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

【问题与讨论】(依据本节课知识)
1、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氯化钠溶
液、NaOH 溶液和稀盐酸,请同学们想你想知道吗?
六、知识拓展
介绍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意义。

七、随堂练习(投影)
八、布置作业
1、探究:酸的PH 值小于7,碱的PH 大于7,那么,盐的PH 一定等于7吗?
2、探究:洗发水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课本P64习题2、7 、8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