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国家标准
gb2811-2019

gb2811-2019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新版安全帽标准GB2811-2019《头部防护安全帽》,已于2020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相比较于旧版GB2811-2007,新版安全帽标准GB2811-2019《头部防护安全帽》作出了如下修改,修改了对于安全帽永久标识的要求,你正在使用的安全帽是否合规,快对照标准检查一下吧!·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的措辞,并删除了部分术语·增加了安全帽的分类·修改了对于安全帽质量的要求·修改了对于佩戴高度的要求·修改了对于通气孔的要求·修改了对于耐低温性能的要求·增加了对于耐极高温性能的要·修改了对于电绝缘性能的要求·修改了对于防静电性能的要求·增加了对于耐熔融金属飞溅性能的要求·修改了对于安全帽永久标识的要求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帽的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检验及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作业场所头部防护所用的安全帽,不适用于消防、应急救援、运动用和车用头部防护用品。
新版的GB2811-2019规定,安全帽的永久标识位于产品主体内侧,并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一直保持清晰可辨的标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本标准编号②制造厂名③生产日期(年、月)④产品名称(由生产厂命名)⑤产品的分类标记⑥产品的强制报废期限帽壳为椭圆形或半球形,表面光滑,当物体坠落在帽壳上时,物体不能停留立即滑落;而且帽壳受打击点的承受的力向周围传递,通过帽衬缓冲减少的力可达2/3以上,其余的力经帽衬的整个面积传递给人的头盖骨,这样将着力点变成着力面,从而避免了冲击力在帽壳上某点应力集中,减少了单位面积受力。
安全帽标准规范最新

安全帽标准规范最新安全帽作为一种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保证安全帽的质量和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以下是关于安全帽标准规范的最新内容。
一、安全帽的分类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安全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工业安全帽、电工安全帽、运动安全帽和特种安全帽。
每类安全帽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具体如下:1. 工业安全帽:GB 2811-2007《安全帽》工业安全帽适用于建筑、冶金、矿山、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标准规定了安全帽的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抗冲击性能、顶部穿刺性能、带隔潮网等内容。
2. 电工安全帽:GB/T 2812-2006《电工安全帽》电工安全帽适用于电力、通信、石油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防护电工在高压电场中发生的电弧灼伤。
标准规定了材料、结构、防电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耐压性能、防电弧性能等内容。
3. 运动安全帽:GB 811-2010《安全帽》运动安全帽适用于滑雪、滑板、自行车、摩托车等运动场合,主要用于保护运动者头颈部遭受冲击。
标准规定了材料、结构、耐冲击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搪塞度、降低线速度等内容。
4. 特种安全帽:GB/T 21926-2008《特种防护安全帽》特种安全帽适用于特殊环境和特殊工种,如高温、低温、电弧等工作场所。
标准规定了不同特种安全帽的材料、结构、防护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保证了特种工种人员的安全。
二、安全帽的生产和质量要求安全帽的生产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原材料:安全帽所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不能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材料。
2. 结构:安全帽的结构必须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抗冲击和穿刺保护。
主要包括帽壳、帽衬、带子等部分。
3. 抗冲击性能:安全帽的抗冲击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4. 佩戴性能:安全帽的佩戴性能也是关键指标之一,包括佩戴舒适、稳定性和调节性等方面的要求。
安全帽的国标

安全帽的国标
(最新版)
目录
1.安全帽的概述
2.我国安全帽国家标准的制定
3.安全帽国标的主要内容
4.安全帽国标的重要性
5.结论
正文
【1.安全帽的概述】
安全帽是一种保护头部和颈部免受冲击和伤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施工现场、工厂、矿山等高风险作业环境中,安全帽是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防护措施。
【2.我国安全帽国家标准的制定】
为了规范安全帽的生产、检验和使用,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帽的国家标准。
其中,《GB 2811-2019 安全帽》是我国目前最新的安全帽国家标准,于 2019 年 12 月 1 日正式实施。
【3.安全帽国标的主要内容】
《GB 2811-2019 安全帽》对安全帽的类型、规格、尺寸、材料、结构、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其中,安全帽的性能指标包括:抗冲击性能、耐穿刺性能、耐摩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耐酸碱性能等。
【4.安全帽国标的重要性】
安全帽国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我国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符合国标的安全帽能够有效地抵抗各种意外冲击,降低头部和颈部受伤的风险。
此外,国标对安全帽的生产、检验和使用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安全帽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
【5.结论】
安全帽国标对于保障我国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符合国标的安全帽在材质、性能、耐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免受伤害。
安全帽使用国家标准

安全帽使用国家标准随着我国职业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防护制度的日趋完善,各行各业都很重视职业健康防护。
党和国家为保护工人的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每年都要花大量资金购置劳动保护用品。
安全帽使用国家标准:一、技术要求1、帽箍可根据安全帽标识中明示的适用头围尺寸进行调整。
2、帽箍对应前额的区域应有吸汗性织物或增加吸汗带,吸汗带宽度大于或等于帽箍的宽度。
3、系带应采用软质纺织物,宽度不小于10mm的带或直径不小于5mm的绳。
4、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或引起皮肤过敏等人体伤害的材料。
5、材料耐老化性能应不低于产品标识明示的日期,正常使用的安全帽在使用期内不能料原因导致其性能低于标准要求。
所有使用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预期寿命。
6、当安全帽配有附件时,应保证安全帽正常佩戴时的稳定性。
安全帽应不影响安全帽的正常防护功能。
7、质量:普通安全帽不超过430g,防寒安全帽不超过600g。
8、帽壳内部尺寸:195mm~250mm;宽:170mm~220mm;高:120mm~150mm。
9、帽舌:10mm~70mm。
10、帽沿:《=70mm。
11、佩戴高度:佩戴高度应为80mm~90mm。
12、垂直间距:垂直间距应为《=50mm。
13、水平间距:5mm~20mm。
14、突出物:帽壳内侧与帽衬之间存在的空出物高度不得超过6mm,突出物应有软垫覆盖。
15、通气孔:当帽壳留有通气孔时,通气孔总面积为150mm2~450mm。
二、基本技术性能1、冲击吸收性能,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2、耐穿刺性能,钢锥不得接触头模表面,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3、不颏带的强度,下颏带发生破坏时的力值应介于150N-250N之间。
三、特殊技术性能1、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2、电绝缘性能,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3、侧向刚性,泄漏电流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4、阻燃性能,续燃时间不超过5s,帽壳不得烧穿。
安全帽国家标准

安全帽国家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安全帽,而所补充的其他特殊性能,则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2引用标准GB 1410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 2812安全帽试验方法3术语3.1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
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
3.1.1帽壳安全帽的帽壳包括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插座、栓衬带孔及下颏带挂座等。
a.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
3.1.2帽衬: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
包括帽箍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及栓绳等。
a.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b.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c. 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d. 栓绳(带):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带);e.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f.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g.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h.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
3.1.3下颏带:系在颏上的带子。
3.1.4锁紧卡:调节下颏带长短的卡具。
3.1.5插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插合联接的方式。
3.1.6栓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栓绳联接的方式。
3.1.7铆接:帽壳和帽衬采用铆钉铆合的方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01批准1990-08-01实施GB 2811-89 3.2水平间距:安全帽在佩戴时,帽箍与帽壳周围空间任何水平点间的距离。
3.3垂直距离:安全帽在佩戴时,头顶与帽壳内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包括顶筋空间)。
3.4佩戴高度: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边至头顶部的垂直距离。
安全帽佩戴管理规定

安全帽佩戴管理规定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安全帽》(GB 2811-2007)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安全帽佩戴管理规定如下:
1. 建筑工地及其他危险作业现场的工人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2. 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具备抗冲击、抗穿刺、防震等功能。
3. 工人在进入工地或危险作业现场之前应佩戴好安全帽,离开工地或危险作业现场时可以摘下。
4. 工人使用的安全帽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有损坏、失效或过期,应及时更换。
5. 安全帽必须正确佩戴,帽带要系紧。
6. 工人佩戴安全帽时,不得改变帽壳的内外部结构,不得在帽壳上打孔、刻字等。
7. 安全帽不得戴在头上额角以下,应戴平,且帽檐与眼睛平行。
8. 工人佩戴安全帽时不得穿戴与安全帽相矛盾的物品,如高大的发髻、帽舌等。
9. 工人在危险作业过程中,不得将安全帽挂在其他物品上,如吊钩、机器上等。
10. 工地负责人应加强对安全帽佩戴的管理,确保工人正确佩戴安全帽。
以上为一般的安全帽佩戴管理规定,具体的安全帽佩戴要求还需根据不同行业、工种的特点和要求而定,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加强培训、检查与监督。
[2010最新版]安全帽国家标准
![[2010最新版]安全帽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ddcbd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6.png)
[2010]最新版]安全帽国家标准(GB 2811-89 代替GB 2811-81)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01 批准,1990-08-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3873-1977《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安全帽,而所补充的其他特殊性能,则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2 引用标准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GB 2812 安全帽试验方法3 术语3.1 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
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
3.1.1 帽壳安全帽的帽壳包括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插座、栓衬带孔及下颏带挂座等。
a.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
3.1.2 帽衬: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
包括帽箍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及栓绳等。
a.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b.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c. 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d. 栓绳(带):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带);e.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f.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g.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h.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
3.1.3 下颏带:系在颏上的带子。
3.1.4 锁紧卡:调节下颏带长短的卡具。
3.1.5 插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插合联接的方式。
3.1.6 栓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栓绳联接的方式。
3.1.7 铆接:帽壳和帽衬采用铆钉铆合的方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01批准1990-08-01实施GB 2811-893.2 水平间距:安全帽在佩戴时,帽箍与帽壳周围空间任何水平点间的距离。
安全帽合格标准

安全帽合格标准
安全帽的合格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符合国家标准GB2811-2007或欧盟标准EN397。
外壳应该是坚固而耐用的材料制成,一般采用聚碳酸酯或ABS塑料。
内衬应该是有弹性的,能够缓和头部受到的冲击力,同时也能够保持头部的舒适度。
顶部的凸起应该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
调节带应该能够紧固头盔,保证头盔不会轻易脱落。
安全帽应该有可靠的标志,例如CE标志、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等。
垂直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25-50mm之间。
水平间距:按规定条件测量,其值应在5-20mm之间。
重量(质量):普通安全帽不超过430g;防寒安全帽不超过600g。
用3KG钢锥自1m高度落下进行试验,钢锥不应与头模接触,且帽壳都不得有碎片脱落。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和使用安全帽时,请确保它们符合您所在地区的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帽国家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上使用的安全帽的物理性能要求、技术性能要求及其检验规则、管理、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安全帽,而所补充的其他特殊性能,则仅适用于相应的特殊场所。
2 引用标准
GB 1410 固体电工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试验方法
GB 2812 安全帽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
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
3.1.1 帽壳
安全帽的帽壳包括帽舌、帽沿、顶筋、透气孔、插座、栓衬带孔及下颏带挂座等。
a. 帽舌:帽壳前部伸出的部分;
b. 帽沿:帽壳除帽舌外周围伸出的部分;
c. 顶筋:用来增强帽壳顶部强度的部分;
d. 透气孔:帽壳上开的气孔;
e. 插座:帽壳与帽衬及附件连接的插入结构;
f. 连接孔:连接帽衬和帽壳的开孔。
3.1.2 帽衬: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
包括帽箍顶带、护带、托带、吸汗带、衬垫及栓绳等。
a. 帽箍:绕头围部分起固定作用的带圈;
b. 托带:与头顶部直接接触的带子;
c. 护带:托带上面另加的一层不接触头顶的带子,起缓冲作用;
d. 栓绳(带):连接托带和护带、帽衬和帽壳的绳(带);
e. 吸汗带:包裹在帽箍外面的带状吸汗材料;
f. 衬垫:帽箍和帽壳之间起缓冲作用的垫;
g. 后箍:在帽箍后部加有可调节的箍;
h. 帽衬接头:连接帽衬和帽壳的接头。
3.1.3 下颏带:系在颏上的带子。
3.1.4 锁紧卡:调节下颏带长短的卡具。
3.1.5 插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插合联接的方式。
3.1.6 栓接:帽壳和帽衬采用栓绳联接的方式。
3.1.7 铆接:帽壳和帽衬采用铆钉铆合的方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01批准1990-08-01实施GB 2811-89 3.2 水平间距:安全帽在佩戴时,帽箍与帽壳周围空间任何水平点间的距离。
3.3 垂直距离:安全帽在佩戴时,头顶与帽壳内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包括顶筋空间)。
3.4 佩戴高度:安全帽佩戴时,帽箍底边至头顶部的垂直距离。
3.5 头模:试验安全帽时,使用的人头模型(见附录A)。
4 结构形式要求
4.1 帽壳顶部应加强。
可以制成光顶或有筋结构。
帽壳制成无沿,有沿或卷边。
4.2 塑料帽衬应制成有后箍的结构,能自由调节帽箍大小。
4.3 无后箍帽衬的下颏带制成“Y”型,有后箍的,允许制成单根。
4.4 接触头前额部的帽箍,要透气、吸汗。
4.5 帽箍周围的衬垫,可以制成条形,或块状,并留有空间使空气流通。
5 尺寸要求
5.1 帽壳内部
a. 长:195--250mm;
b. 宽:170--220mm;
c. 高:120--150mm。
5.2 帽舌:10--70mm。
5.3 帽沿:0--70mm,向下倾斜度0°--60°。
5.4 透气孔隙:帽壳上的打孔,总面积不少于400mm2。
特殊用途不受此限。
5.5 帽箍:
分下列三个号
1号:610--660mm;
2号:570--600mm;
3号:510--560mm。
帽箍,可以分开单做,也可以通用。
5.6 垂直间距
a. 塑料衬:25--50mm;
b. 棉织或化纤带:30--50mm。
5.7 佩戴高度:80--90mm。
5.8 水平间距:5--20mm。
5.9 帽壳内周围突出物高度不超过6mm,突出物周围应有软垫。
6 颜色
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
如白色、浅黄色等。
7 重量
a. 小沿、卷边安全帽不超过430g(不包括附件);
b. 大沿安全帽不超过460g(不包括附件);
c. 防寒帽不超过690g(不包括附件)。
8 分类
各种安全帽按不同材料、外形、作业场所进行分类。
8.1 材料分类:
8.1.1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主要分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两大类。
主要用来制作安全帽帽壳、帽衬等,制作帽箍所用材料,当加入其他增塑、着色剂等材料时,要注意这些成分有无毒性,不要引起皮肤过敏或发炎。
应用在煤矿瓦斯矿井使用的塑料帽,应加防静电剂。
热固性材料可以和玻璃丝、维纶丝混合压制而成。
8.1.2 橡胶料:像胶料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不能用废胶和再生胶。
8.1.3 纸胶料:纸胶料用木浆等原料调制。
8.1.4 植物料:植物料有藤子、柳枝、竹子。
8.1.5 防寒帽用料:防寒帽帽壳可用工程塑料、植物料制成,面料可用棉织品、化纤制品、羊剪绒、长毛绒、皮革、人造革、毛料等。
帽衬里可用色织布、绒布、毛料等。
8.1.6 帽衬带用料:棉、化纤。
8.1.7 帽衬和顶带栓绳用料:棉绳、化纤绳或棉、化纤混合绳。
8.1.8 下颏带用料:棉织带或化纤带。
8.2 外形分类:无沿、小沿、卷边、中沿、大沿等。
8.3 作业场所分类:一般作业和特殊作业。
8.3.1 测试要求:见表1。
注:① Y表示一般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② T表示特殊作业类别的安全帽。
③试验要求及方法详见GB 2812。
9 安全帽技术性能要求
9.1 基本技术性能要求
9.1.1 冲击吸收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4章中规定的方法,经低温、高温、淋水预处理后做冲击试验。
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超过4900N(500kgf)。
9.1.2 耐穿刺性能
以GB 2812第3章和第5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电接触显示装置不显示,即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
9.2 特殊技术性能要求
9.2.1 电绝缘性能
以GB 2812第6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泄漏电流不超过1.2mA。
9.2.2 阻燃性能
以GB 2812第7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续燃时间不超过5s。
9.2.3 侧向刚性
以GB 2812第8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最大变形不超过40mm,残余变形不超过15mm。
9.2.4 抗静电性能
以GB 2812第9章中的规定进行试验,实际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不大于1×109Ω。
10 检验规则
10.1 生产安全帽的工厂须经国家指定的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销售。
10.2 安全帽出厂按批量2000--20000顶抽验,一批不足2000顶仍以一批计算。
10.3 工厂按分类号进行抽验时,有一顶不合格,加倍抽验,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10.4 工厂申请测试时,只按实际达到的性能出分类号测试证明。
10.5 国家检验部门抽验工厂产品时,应有省、市检验部门或工厂代表参加。
产品质量降低时,国家检验部门应指导工厂提高产品质量,对不按标准生产、产品质量下降的工厂有权提出批评、警告、通报。
严重的可建议发证部门吊销其
生产许可证。
11 采购、监督和管理
11.1 安全帽的采购:企业必须购买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购入的产品经验收后,方准使用。
11.2 安全帽不应贮存在:酸、碱、高温、日晒、潮湿等处所,更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11.3 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
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两年。
塑料帽、纸胶帽不超过两年半。
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
11.4 企业安技部门根据第11.3条规定对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验一次,抽验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即报废。
11.5 省、市劳动局主管部门对到期的安全帽要监督并督促企业安全技术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2 标志和包装
12.1 每顶安全帽应有以下四顶永久性标志:
a. 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
b. 制造年、月;
c. 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d. 生产许可证编号。
12.2 安全帽出厂装箱,应将每顶帽用纸或塑料薄膜做衬垫包好再放入纸箱内。
装入箱中的安全帽必须是成品。
12.3 箱上应注有产品名称、数量、重量、体积和其他注意事项等标记。
12.4 每箱安全帽均要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