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参考答案:【预习准备】二1.zhòu nǐxùfǒu 2、D【学习过程】一、解释下列加粗字。
1家庭聚会2子侄辈3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 4 高兴地、愉快地5大致、差不多相比 6 比不上、不如凭借(其余省略)二、( C )三、( D )四、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六,1、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2、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把雪比作柳絮较好,因为盐是晶状物体,况且当时下的是大雪,盐是很小并不能形象地表达出当时的情景;柳絮是棉花多余出来的一部分,有风吹的时候,就像雪一样,四处飘散。
后一句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不仅限此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
3、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4、聪明机智的孩子。
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不算无礼,“入门不顾”正好表现他性格率直、好恶分明,符合七岁小朋友性格特点,对于一个七岁小朋友,不应责备求全。
5机敏,明理,善辩【拓展】1.D(仆:我,古人的谦称)2.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3.①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
②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
③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4.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基础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骤:急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错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D.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是4.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
6.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练 含答案02

《世说新语》二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nǐ)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fù)俄而雪骤(é)(zhòu)C.柳絮(xù)无奕女(yì)太丘舍去(shě)D.尊君在不(bù)友人惭(c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芦篷恍然大悟滚瓜烂熟宽宏大量B.绽开整装待发洗耳躬听花枝招展C.威慑独具慧眼蛛丝蚂迹鸦雀无声D.花瑞各得其所絮絮叨叨浑为一谈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舍弃)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理)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讲述)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B.即/公大兄无奕/女C.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入门/不顾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谢安性格和蔼可亲,深得人们的喜爱。
B.《咏雪》侧重于表现谢道韫出身名门,身份高贵。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是批判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D.两则故事都侧重于表现一些知名人物,他们年少聪慧,才华出众。
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8《〈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8《〈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参考答案: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1.文言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2.文言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3.文言中有些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讲述故事示例: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和友人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时间是正午时分。
约定的时间过了友人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来拉元方。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参考答案:谢安认为“柳絮”一喻更好。
因为柳絮是轻盈的,以柳絮为喻,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盐相对来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撒盐”一喻欠缺白雪翩飞的轻灵意蕴。
示例:我认为“撒盐”一喻更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附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优选一、基础知识(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说以下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 .尊君在不:(三)、翻译以下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
这两篇叙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址“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因素。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了然不守信誉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子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子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他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好坏未做评定,不过“大笑乐”,十分回味无穷,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从《咏雪》上下文看,“子女”的含义与今日有什么不一样?5.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意图?7.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较“大雪纷繁”,你以为哪个更好?为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绘飞雪的古诗佳句?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以下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参考答案: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1.文言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2.文言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3.文言中有些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讲述故事示例: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和友人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时间是正午时分。
约定的时间过了友人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不讲信用;当着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来拉元方。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参考答案:谢安认为“柳絮”一喻更好。
因为柳絮是轻盈的,以柳絮为喻,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盐相对来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撒盐”一喻欠缺白雪翩飞的轻灵意蕴。
示例:我认为“撒盐”一喻更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
据此可知,“撒盐”一喻更好。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理解性默写:1、你认为《咏雪》中对雪的比喻最恰当的一句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A:《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B:《郭伋传》郭伋始[当初,最初]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编次,排列]迎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 “撒盐空中 ”和“柳絮因风起 ”,谢安认为哪个 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参考
答案:
谢安认பைடு நூலகம் “柳絮 ”一喻更好。因为柳絮是轻盈的,以柳絮为喻,写出了雪花 飘舞的轻盈姿态;盐相对来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撒盐 ”一喻欠缺白雪 翩飞的轻灵意蕴。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 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 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
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尊称别人的职位),高朋(尊 称友人),高邻(敬称邻居)。 “贤”:
称呼对方,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1.敬称自己的弟弟,2.敬称别人的弟
弟,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
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其他:
4.“去”,离开。“乃”,才。5.“期”,约定。 “委”,舍弃。
五、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 “尊君 ”与 “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 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 于指称谁。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参考
答案: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元方 入门不顾。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xx因风起
4.xx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参考
答案:
1.“俄而”,指不久,一会儿。2.“拟”,相比。3.“未若”,不如,不及。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xx、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鄙人、鄙见
寒舍、见教、见谅
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如:
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 “小”:
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 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愚 ”:
用于自称。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 ”: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xx。如:
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 ”: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
校)。 “鄙”:
用于自称。如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其他: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见教(称对方指教自己),见谅(请对方原谅自 己)。
8
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 个故事。
参考
答案:
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1.文言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 语多是双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2.文言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 承前省略很常见。3.文言中有些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讲述故事示例:
《咏雪》: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赏 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 品),贵姓(问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辞),大 驾(对他人的尊称)。
谦称 “家 ”: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如:
家父、家严、家尊(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 “舍”:
示例:
我认为 “撒盐 ”一喻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柳絮呈灰 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 好,后一喻不好。三、《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 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 “方正 ”?
子),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如: 惠顾(指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存(请对方保存),惠赠(指对
方赠予财物)。 “垂”: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爱(指别
人对自己赏识爱护)。 “赐 ”: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如: 赐教(给予指教),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高”: 用于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见解高明),高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寿(用于问老人
敬辞类令惠垂赐高贤奉其他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xx、xx、xx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教、赐复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弟、贤侄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谦辞类家舍小愚拙敝鄙其他
参考
答案:
尊称 “令”: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 “美好 ”的意思。如: 令尊(尊称对方父亲),令堂(尊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 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 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xx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