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电极片技术要求
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技术要求

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技术要求
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是一种常用于中医治疗的辅助工具,它通过电流的作用帮助药物渗透到更深层的组织中,以达到治疗效果。
下面是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技术的一些基本要求:
1. 材料选择:电极片应选用医用级别的材料,如不锈钢、铝等,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稳定性,并且不会产生过敏或刺激反应。
2. 电极形状和尺寸:电极片的形状和尺寸应适合治疗部位和目的,通常为圆形或方形,直径约为1-3厘米,厚度约为0.1-0.3
厘米。
3. 导电性能:电极片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传递电流,并且不会产生过大的电阻。
4. 渗透性:电极片应具有透药功能,能够帮助药物通过皮肤屏障,渗透到更深层的组织中。
因此,在电极片上通常要涂抹透药剂或药膏。
5. 舒适性和安全性:电极片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不会产生不适或损伤皮肤。
同时,电极片应易于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使用的卫生和安全。
6. 与电刺激仪器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需要与电刺激仪器配合使用,因此其连接接口要与电刺激仪器匹配,并能够稳固地连接。
总体来说,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材料选择、电极形状和尺寸、导电性能、渗透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与电刺激仪器的配合。
这些要求有助于确保中医定向透药电极片在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YZB粤穗0102-2012理疗电极片

YZB/粤穗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粤穗0102-2012理疗电极片2012-09-20发布2012-10-15实施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文件 (1)3分类与标记 (1)4要求 (5)5试验方法 (7)6检验规则 (11)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前言本标准是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理疗电极片的产品注册标准。
本标准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理》、《医疗器械标准化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规定而编写。
本标准生物性能按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中表面器械与人体皮肤作短期接触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而确定,并采用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中相应的方法进行试验。
本标准的编写执行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起草。
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健生。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12年10月。
理疗电极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理疗电极片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理疗电极片(以下简称“电极片”)。
用于供各类中、低频理疗设备作为人体与理疗设备的配套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2828. 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16175-2008 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16886.5-200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YY/T0313-1998 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YY/T 0466.1-2009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7.8)3分类与标记3.1分类按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设备属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6826)中理疗用电极,管理类别为Ⅰ类。
理疗电极片的使用注意事项

理疗电极片的使用注意事项理疗电极片是一种常用于物理疗法的辅助工具。
它通过电流的作用,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在使用理疗电极片时,有几点需要注意,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1.清洁皮肤:在使用理疗电极片之前,需要将皮肤表面彻底清洁,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和油脂。
清洁皮肤可以提高电流在皮肤上的传导效果,使理疗效果更好。
2.正确安装电极片:要确保电极片正确安装在理疗设备上。
一般来说,电极片分为正负两极,不同设备可能有不同的安装方式,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向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正确安装。
3.电极片之间的间距:在使用多个电极片时,应确保它们之间的间距适当。
通常情况下,电极片之间的间距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电流交叉干扰。
具体的间距要根据理疗设备的要求和治疗区域的大小来确定。
4.控制电流强度:在使用理疗电极片时,要逐渐增加电流强度,并根据个人感受进行调节。
过高或过低的电流强度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效果不佳。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调节,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
5.避免电极片过热:长时间使用电极片可能会导致其过热,以致烫伤皮肤。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留意电极片的温度,并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时间过长。
6.适当的时间和频率:理疗电极片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不适或损伤。
同时,使用的频率也要合理控制,根据个人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操作。
7.避免共用电极片: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电极片不应共用。
每个人使用时应使用干净的、独立的电极片,以确保个人卫生和安全。
8.异常情况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生或专业人士咨询。
不要自行处理或继续使用,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其他问题。
理疗电极片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物理疗法工具,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疗效。
合理使用、正确安装、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是使用理疗电极片的关键。
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的注意事项

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的注意事项一次性理疗电极片是一种经过消毒的医疗设备,用于提供电治疗或其他形式的物理治疗。
这些电极片是为一次性使用而设计的,一般用于促进肌肉放松、减轻疼痛等疗效。
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包装在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之前,应当仔细检查包装,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果包装破损或受到其他损坏,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检查包装还包括检查过期日期,确保电极片没有过期。
2. 确认适当使用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前,必须确保了解使用情况和需要的电极片类型。
不同类型的电极片有不同的用途,需要配合特定的电刺激仪或物理治疗设备使用。
使用者需要先确定需要的电极数量和位置。
3. 清洁皮肤在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之前,应当清洁所需治疗区域的皮肤,确保其干燥。
清洁皮肤能够提高电极片的粘附度以及疗效,同时还可以避免细菌感染。
4. 切勿共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是为单次使用而设计的,禁止共用。
使用者应当确保每个电极只用于一次,并立即扔掉。
共用电极片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或传播病原体。
5. 切勿重复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不可重复使用,即使其没有显著的损伤。
重复使用电极片可能会导致电极片减弱或失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用户应该确保使用新的电极片来保证治疗效果。
6. 关注身体反应在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进行治疗时,用户需要关注身体的反应。
如果出现热感、疼痛、红肿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如果反应严重,应咨询医生或其他治疗专业人员。
7. 避免过度刺激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者需要确保适当的电强度和时长,并避免过度刺激。
如果电强度过于强烈或治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红或痛感加剧。
8. 按提示使用不同的一次性理疗电极片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提示,用户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提示使用。
如果有问题或疑问,应咨询医生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总之,在使用一次性理疗电极片时,使用者需要仔细检查包装、确认适当使用、清洁皮肤、不共用、不重复使用、关注身体反应、避免过度刺激,按提示使用。
理疗用体表 电极 技术要求

理疗用体表电极技术要求以理疗用体表电极技术要求为题,我们将探讨这一主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在理疗中使用体表电极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它利用电流刺激人体表面的特定区域,以达到调节身体功能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然而,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些技术要求需要被遵守。
选择合适的体表电极非常重要。
电极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用性,以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地传递到人体表面。
此外,电极的尺寸和形状也应该与治疗区域相匹配,以确保电流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治疗区域。
正确的电极放置位置对于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放置电极的位置应该根据具体的治疗目的和病患的症状来确定。
一般来说,电极应该放置在病患疼痛或不适的区域附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的效果。
治疗过程中的电流参数也需要注意。
电流的强度和频率应根据病患的情况进行调整。
强度过大可能会引起疼痛或不适,而强度过小可能无法产生治疗效果。
频率的选择应根据治疗目的来确定,一般来说,较低的频率适用于镇痛,而较高的频率适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还需注意电极的清洁和维护。
在每次治疗前后,电极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同时,电极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患的反应。
如果出现过敏、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寻求医生的指导。
理疗用体表电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应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技术要求。
正确选择电极、合理放置位置、调整电流参数、定期清洁和维护以及观察病患反应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
只有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理疗用体表电极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电极片基本参数

电极片基本参数
电极片作为电生理信号检测、电刺激疗法或其他电医学应用中的关键元件,其基本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导电材料:电极片通常由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成,如Ag/AgCl(银/氯化银)、铂、不锈钢、碳纤维、金属合金等。
2、尺寸规格:包括电极片的直径、长度、厚度等几何参数,以及电极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这对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效果和信号采集质量至关重要。
3、阻抗特性:指电极片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值,通常要求其阻抗较低,以减少信号衰减和噪声。
例如,对于肌电图(EMG)和脑电图(EEG)应用,要求电极片的阻抗低于10 kΩ。
4、粘附性能:电极片是否能够牢固地贴附在皮肤上且不影响舒适度,这与电极片背面的粘贴材料性能密切相关,如医用导电胶的粘性、透气性和皮肤兼容性。
5、生物相容性:确保电极片在与人体接触过程中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皮肤刺激,符合ISO 10993等相关生物相容性标准。
6、耐久性:电极片在正常使用和清洗过程中的耐用程度,包括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损性等。
7、连接方式:电极片与导线或其它设备的连接方式,如焊点连接、插针连接、粘贴式连接等。
8、工作温度范围:电极片在保证性能稳定和安全使用的温度区间。
9、信号质量:电极片在采集和传输电信号时的信噪比、灵敏度等。
10、使用次数和有效期:一次性使用或多次重复使用的电极片,以及产品标注的有效期限。
在设计和选择电极片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如医疗诊断、康复治疗、科研实验等)以及患者具体情况来考虑这些参数,确保电极片能满足预期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要求。
ZL-CP-05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产品检验规程

4.1产品名称:一次性理疗电极片
4.2型号/规格:型号:插针式、钮扣式;规格:2片/袋
4.3外观
目测,垫片表面湿润,材质柔软,形状规则,无不溶性异物
4.4气味
用手扇动液体表面空气,鼻闻,有乙醇的气味:味灼烈,易挥发
4.5pH值
随机抽取垫片1片,用pH精密试纸蘸表面,使试纸湿润,对照比色卡,得出pH值,应在5~7之间。
4 工作程序
4.1制定依据: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产品技术要求编号:桂桂械备20160022号
4.2、检验用仪器、仪表、工具:pH试纸、数字电桥
4.3、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4、抽样方案
外观、气味:按照 GB 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按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接受质量限为1.0。
4.6电阻值
随机抽取垫片4片,用数字电桥测量垫片的对角电阻,取最大电阻值(R)应≤100kΩ
5 相关记录
产品检验记录
文件修订记录
序号
修订内容
修订人
生效日期
版本
1
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更新文件
2016.12.01
A1
2
调Hale Waihona Puke 抽样肖龙2017.07.20
A2
编 制:日 期:.
审 核:日 期:.
批 准:日 期:.
1 目的
检验操作规范化,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质量检验。
3 职责
由质量部检验员负责执行
理疗电极片的制造工艺

理疗电极片的制造工艺理疗电极片是用于物理治疗和康复疗法的医疗器械,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碳、橡胶、水凝胶或硅胶。
以下是一般制造理疗电极片的基本工艺步骤:1.准备材料:首先,要准备制造理疗电极片所需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胶粘剂、背衬材料(如织物、聚合物薄膜或纸张)、连接线、以及可能的胶水或医用胶带。
2.裁剪背衬材料:背衬材料通常被裁剪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以形成电极片的基础。
这可以采用模具、刀具或其他切割设备来完成。
3.制备导电层:一层导电材料(通常是碳、橡胶或水凝胶)需要被涂覆或黏合到背衬材料上。
这可以通过印刷、涂抹或粘合等方法来完成。
4.加工导电层:导电层可以进一步加工,以确保其导电性能良好。
这可能包括涂覆导电胶水、在导电材料上印刷电极图案或执行其他相关处理。
5.连接线:通常,在电极片上附加一段导线,以便将电极片连接到理疗设备。
这个连接线通常与导电材料相连接。
6.包装:制成的电极片需要进行包装,以确保其在储存和分发期间的卫生和保持完整。
包装通常包括密封塑料袋、铝箔包装或纸盒包装,具体取决于产品类型和规格。
7.质量控制:电极片可能需要经过质量控制和检验,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规范。
8.标签和标识:在电极片上添加标签和标识,包括产品型号、使用说明、保质期和制造商信息。
这些步骤可能因制造商和产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它们代表了一般理疗电极片的制造工艺。
质量控制和卫生规范对于医疗器械的生产至关重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制造和销售理疗电极片的公司通常需要符合医疗器械的法规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理疗电极片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产品描述
由导电硅胶层和其他辅助层组成,不含药物成分。
1.2组成成分
产品由粘胶片、导电衬布、连接器以及水凝导电胶层组成。
1.3预期用途
与中低频理疗仪配套使用,用于传导仪器发出的电脉冲信号。
1.4型号规格
理疗电极片根据外形尺寸大小分为50mm×50mm、60mm×60mm、70mm×70mm、75mm×75mm、80mm×80mm、85mm×85mm、80mm×90mm、70mm×100mm、70mm×90mm、60mm×70mm、75mm×85mm、50mm×70mm、70mm×80mm。
2. 性能指标
2.1外观
水凝导电胶层应为白色或咖啡色凝胶状,无或仅有少量气泡,无不溶性异物。
2.2规格尺寸
应符合1.4的要求,误差在±5%范围内。
2.3物理性能
2.3.1持粘性
持粘性应不大于2.5mm。
2.3.2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应不低于1.0N/cm。
2.3.3电导率(25℃)
电导率应不小于5.00 ms/cm。
2.4内袋强度
包装袋在横向、纵向29N拉力下,不允许出现破损。
2.5反复揭贴实验
应易揭易贴,附着皮肤不易滑动。
2.6微生物限度
需氧菌总数≤100个/cm²;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个/cm²;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每1g不得检出。
3. 检验方法
3.1外观
以正常或矫正目力观察,其结果应符合第2.1条的要求。
3.2尺寸
以通用量具或专用量具测量,结果应符合第2.2条要求。
3.3物理性能
3.3.1持粘性
按YY/T0148-2006中附录B中B2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3.1规定。
3.3.2剥离强度
按YY/T0148-2006中附录B中B2章规定的实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3.2规定。
3.3.3电导率(25℃)
取样品在25℃环境下直接用电导率仪测量,结果应符合2.3.3的要求。
3.4内袋强度
取完整内袋,用拉力计拉动,至拉力计显示29N拉力时,结果应符合2.4的要求。
3.5反复揭贴实验
取样品做反复揭贴实验,结果应符合2.5的要求。
3.6微生物限度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通则1105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2.6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