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71例临床疗效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8例临床分析

党 参 1g 白术 lg 2, O ,蒲 公 英 2g 0 。水 煎 服 ,每 日- N ,分 两 次 -
服。
1 . 气虚 血瘀 型 2 .2 2 8例 ,症 见 胃 脘胀 满 、 撑 作 痛 , 痛 连 胁 、 攻 脘 暖气 频 频 、 得矢 气 则 舒 ,舌 苔 薄 白 ,脉 弦 。应 益 气 健 脾 ,活 血 通 络 。方 用 :太 子参 、黄 芩 、 白术 、 茯苓 、焦 三 仙 、丹 参 、枳 实 各 1g 5 ,半 枝连 、延 胡 索 各 3 g 0 ,广 木 香 、五 灵 脂 各 lg O ,甘
1. . 1脾 胃虚 寒 型 2 例 ,症 见 症 见 胃脘 隐 痛 ,食 后 加 重 ,喜 暖 2 5 喜 按 ,纳呆 ,神 疲 乏 力 ,便 溏 , 舌淡 苔薄 白 ,脉 沉 细 无 力 。应 益 气 温 中 。方 用 : 白芍 1 g 0 ,黄 芩 2 g 0 ,茯 苓 9 ,甘 草 1g g 0,
【] 1李鸿 燕-、 胡汤 为主 治疗 慢性 胃炎 8 ,柴 J 6例 临床 观察 [ _ 中医药,06 J 吉林 ] 20 ,
2 (0 : 6 1) 0 2 [】 2 中华 医 学会 消化 病 学分 会. 国慢 性 胃炎研 讨 会共 识意 见 [ . 全 J 中华消 化杂 ]
志,0 02 ()19 2 1 2 0 ,03:9 —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很大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本论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中医药疗法和西医药物疗法的应用,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总体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炎症指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者排 便更 加用力 , 于是形成 恶性 循环 。因此 , 中药联 合
吻合 器 痔上黏膜 环切 术 ( P 既能 纠正病 变部 位形 态 P H) 学 上 的改变 , 又能从 根 本 病 因 人手 , 体 调 理 , 合 治 整 综 疗, 取得 了较 好 的长期疗 效 。
参 考 文献
[ ] 张有生, 春雨. 用 肛肠外 科学 [ ]北 京 : 民军 医出 版社 , 1 李 实 M . 人
苁蓉 、 何首 乌补 益精血 , 肠通 便 ; 润 陈皮调 理 中气 , 补 使 而不滞 ; 草调 和诸 药共 奏奇效 。 甘
[ ] 荣 文 舟 . 秘 [ . 京 : 学 技术 文献 出版 社 ,0 13 8 2 便 M] 北 科 20 :1 , [ ] 王吉甫. 3 胃肠 外 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0 0:1210 . M] 北 人 20 10 —13 [ ] 袁志勇 , 慧. 合器痔上黏膜环切 治疗直肠 内脱垂 的观察 [] 4 马 吻 J.
的特点 。
为实 , 出者 为虚 , 门脱 出 , 虚而 何 ? 《 岳全 书 》 肛 非 ”景 载
“ 大肠 与 肺 为 表 里 , 热 则 大 肠 燥 结 , 虚 则 大 肠 滑 肺 肺 脱 , 其要 也 。故 有 因久泻 、 此 久痢 、 肾气 陷而脱 者 ; 脾 有 因 中气 虚寒 , 能收 摄 而脱 者 ; 因劳 役 吐泻 , 肝脾 不 有 伤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56例临床疗效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
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56 例临床疗效观察
李晓玲 *
摘 要:目的:通过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文将选取2009年 4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门诊所收治的56例慢性胃 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将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取中药治疗法,而对照组16例采用西医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0%,而对照组则为75%,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治疗组明显 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通过辩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并且选择不同的治疗慢性胃炎的特效药联合相关药方进行加减治疗,其 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30g,人参 12g,炙 甘草 5g,陈 皮 10g,法 半 夏 8g,白 术 12g,大 枣 4.2 辨证论治“瘀”:一般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舌质有暗
12g,茯苓 9g,生姜 9g。如果患者是以热症为主,需添加蛇床子 沉或瘀斑、胃疼如针扎且无固定痛处,其脉象沉弦而细涩。经中
9g、半枝莲 12g、蒲公英 15g,另外可根据病情添加疏肝散辅助治 医论证其病变主要由于瘀滞不通,而不通则痛,而对于慢性胃炎 疗;如果患者以血瘀凝滞为主,需添加蜥蜴、伍丹,另外可根据病 病症,病症时间越久,其瘀滞现象就越是严重[2]。因此,临床治疗
完全消失பைடு நூலகம்且无复发。有效:在服用药物 21d 后患者的消化道 以及病邪犯胃。若采取西药治疗,其可在短时间内起到显著疗
症状基本消失且病情未加重,在治疗后 3 个月之内未复发;无 效,但是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且易于复发。而在本文的临床研究
效:患者在服用该药 3 周之后 病症仍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病 中,治疗组患者均采用纯中药治疗,且辅助使用特效药,进而有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胃炎70例

依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痊愈 : 临 床症状消失 , 半年至1 年内不复发 , 胃镜所见及粘膜 学改变基础恢复正常 ; 显效 : 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 半 年 至 1 内不复 发 , 年 胃镜 所见 粘膜 学改 变好 转 ; 有 效: 症状基本消失 , 半年至1 年内虽有复发 , 但程度 减轻 , 持续时间缩短 , 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
疗 程 。在 服 药期 间不 使 用其 他 治疗 胃炎 的相 关 药 物 , 程结束 后再行 纤维 胃镜 。 疗
3 疗效 标准 及结 果
31 疗 效标 准 .
慢 性 胃炎 的发 生通 常 与饮食 、 绪 变 化等 因 素 情
有关 , 其病机为肝、 、 脾 胃脏腑功能失调。脾升则健 , 胃降则 和 , 而脾 胃的生 理功 能 又有 赖于 肝 的疏 泄 调 节。 若肝气郁结 , 横逆犯 胃克脾 , 则可导致慢性胃炎 的发生。《 伤寒论》 6条 :少阳之为病 , 第23 “ 口苦 , 咽 干, 目眩也 。” 9条 :伤 寒 五 六 日, 第 6 “ 中风 , 来 寒 往 热 , 胁苦 满 , 胸 嘿嘿 不 欲饮食 , 烦 喜 呕 ……小 柴胡 心 汤主之。” 0条 :伤寒中风 , 第1 1 “ 有柴胡证 , 但见一证 便是 , 不必 悉具 。” 于柴胡 的功能 ,神农 本草 经 》 对 《 明确提 出了其具有“ 主心腹肠 胃中结气 , 饮食积聚 , 寒热邪气 , 推陈致新” 的作用 。小柴胡 汤( 柴胡 、 半 夏、 黄芩 、 党参 、 生姜 、 大枣 、 炙草 ) 中柴胡疏肝解 方 郁; 黄芩苦寒清热 ; 半夏化痰降逆 ; 党参补 中, 生 助 发之气 ; 甘草佐柴胡 、 黄芩调和内外 ; 生姜 、 大枣助 党参、 半夏安胃止痛。《 珍珠囊药性赋》 “ 日:柴胡, 气
《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附件1一、概述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者胃癌发生的风险增加,已逐渐引起临床重视。
该病可由H.pylori感染、胆汁反流、药物损伤、吸烟、饮酒、食物刺激、遗传、免疫、放射等因素引起。
慢性胃炎的诊断需结合病因、内镜及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我国古代医书中有与慢性胃炎症状类似的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伤寒论》记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慢性胃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的相关表现,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满、早饱、嗳气等,类似症状分布于中医胃痛、痞满、纳呆等病证中。
目前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涉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胃黏膜糜烂、出血、胆汁反流的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的改善及H.pylori感染治疗疗效的提高等。
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单独使用中药可以有效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中医证候相关的其他症状,具有中医治疗特色;在胃黏膜糜烂、出血、胆汁反流及H.pylori感染的治疗方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可以提高疗效;在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的改善方面,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具有优势。
本技术指导原则旨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以下简称“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为慢性胃炎的中药新药研发思路、方案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提供指导。
本技术指导原则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是目前行业领域内较为一致的看法与认识,但不能代替研究者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随着学科进展,以及对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认识的不断完善,本技术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也将随之调整与更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

患者1 0 ,年龄 2 ~6 岁, 1 0 病例随机 分 为对照 组( 0 和治 疗组(0 , 0例 5 3 将 0个 5 例) S 例)对照 组仅 以西医治 疗, 治疗组则在 西医 治疗的基础上 ,
再 以中 医辨证 治疗 。 果 治疗组 5 例 中 , 效( 状较 治疗前 明显 减轻 2 例(2 )有效( 结 0 显 症 6 5%, 症状有 所减 轻)0 4% , 2 例(0 )无效( 治疗前 后临
能的效果 。
冶疗组5例中, 0 显效 ( 状 较 治 疗前 明 显减 轻 2 例(2 , 症 6 5 %)有效
( 状 有 所 减 轻 )0 (0 , 症 2 例 4 %)无效 ( 治疗 前 后 临 床 症 状 无 改 善 )例 4 (%)有 效 率 9 % ; 对 照 组 2 例 中 , 效 2 例 ( 0 , பைடு நூலகம் 1 例 8 , 2 其 5 显 0 4 %) 有 8 (6 , 3%)无效 1N (4 )有效 率 7%, 2 2% , 6 见表 l 观察 组 的 治 疗效 果 优 于 。 对 照 组 ,组 治 疗 后 总 有效 率 比较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0 0 ) 2 .5 。
慢 性 胃炎 是 一 种 常 见病 , 与幽 门 螺旋 杆菌 感 染 有 关 , 性 胃 炎 慢
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

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行病理活检和胃镜检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该少吃或者不吃粗糙硬固腌制之物和辛香浓烈过热之品,即便是停药之后也要注意保护胃,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结果: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上诉中医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74例(7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3例(23%),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3%),总有效率97%。
结论:由于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日久必伤及肾。
所以在治疗上重在随证灵活变通,不拘泥某证某方某药。
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简便、高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标签:中医;慢性胃炎;诊治体会慢性胃炎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的特点,在胃病中最为常见,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又颇不规则,在各种胃病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位居首位。
按照中医辨证的方法来看,慢性胃炎属胃脘痛范畴,多由误治失治、痰湿中阻、脾胃虚弱、寒温不适、饮食伤胃、气滞血瘀、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
由于慢性胃炎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同时又由于副反应多、用药价格贵、治疗疗程长等原因而导致治疗出现中断。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行病理活检和胃镜检查,其中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齡在45.23岁,年龄范围为22-68岁,37例属于萎缩性,63例属于浅表性,病程11年以上者12例占12%、6-10年者25例占25%、1-5年者57例占57%、1年以内者6例占6%。
1.2 方法基本方药:15克白蒺藜,15克炒(生)白术,6克黄连,6克木香,12克枳实(壳),5克砂仁,30克蒲公英。
加味(1)或有主症表现,恶心呕吐:伏龙肝(如无,可以用新砖代替伏龙肝)、姜竹茹、姜半夏;烧灼感:石斛、北沙参、威灵仙、黄芩;食欲不振:鸡内金、炒山楂、扁豆、焦三仙;反酸:凤凰衣、海螵蛸、瓦楞子;嗳气:白檀香、厚朴、苏梗;疼痛:罂粟壳、青木香、元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