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讲解词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黄鹤楼的导游讲解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黄鹤楼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黄鹤楼导游词讲解一各位朋友: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
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山地、湖边以及建设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呤诗的最佳场所。
像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设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互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
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引着中外游人。
黄鹤楼开始修建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的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在这里都留下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而在众多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中,最有名的就数崔灏那首《黄鹤楼》诗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也来到了黄鹤楼,正当他要提笔时,突然看见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就写了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然后搁笔走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灏题诗,李白搁笔,所以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灏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的搁笔亭了。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费。
湖北武汉黄鹤楼导游词

湖北武汉黄鹤楼导游词导语:黄鹤楼位于武昌江畔,紧邻长江大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是地理上武汉的中心。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湖北武汉黄鹤楼导游词,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湖北武汉黄鹤楼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镶嵌在江城武汉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黄鹤楼。
游客们请看,走进大门,"三楚一楼"的牌坊直立在眼前。
迎面有一对铜鹤,一只颈首高昂,一只双目平视,它们将一只乌龟和蛇精稳稳地踩在脚下。
好,我们再前走几步,请大家举目远望,"白云黄鹤"四个大字正嵌在金碧辉煌的黄鹤楼上,黄鹤楼共有五层。
每层高高翘起的棱角上挂着铜玲,轻风迎面拂来,发出清脆悦耳响声,好像对你表示欢迎。
我们再往前走,登上了几十级台阶后,就会进入黄鹤楼了。
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黄鹤楼了,请我们向前看,你会看到一幅巨型壁画――《白云黄鹤图》,它高九米,宽六米,由七百五十块彩色陶瓷镶嵌而成。
画面上是一位仙瓮乘着一只仙鹤,手持玉笛,吹奏着黄鹤曲,俯视人间,依依不舍的离去。
下面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就会来到二楼,这里陈列着黄鹤楼缩影模型,各式庭院设计显得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各位游客,接下来我们自由参观三楼和四楼,一小时后大家集合。
游客们,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黄鹤楼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武汉之游的永恒记忆。
湖北武汉黄鹤楼导游词【2】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通用8篇)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武汉黄鹤楼介绍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
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
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
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李白面对如此美景,没有写出好诗,十分惆怅,他决心寻找灵感,再比高低,于是,他租了一个小船,顺江东去,这一日,来到古城金陵,他慕名游览了金陵最有名的名胜——凤凰台。
他按崔颢写黄鹤楼的诗的体裁写了一首吟诵金陵凤凰台的诗和崔颢二比高低,诗是这样写的: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
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黄鹤楼导游词介绍5篇

黄鹤楼导游词介绍5篇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黄鹤楼导游词介绍(1)大家好,我叫王靖媛,大家可以叫我“王导”。
今天,我带大家参观位于长江边上的“黄鹤楼”。
现在,我们站在黄鹤楼下,大家发现它是立在山上的吗?传说,一位穷苦的老婆婆在蛇山上开了一个小茶摊。
一天,她在门口发现了一位道士昏到在地上,善良的老婆婆把道士扶进茶摊里,用水给道士擦了擦脸,不一会儿,道士醒了,老婆婆请他喝茶。
道士对老婆婆说:“我已有三天三天没吃饭了,身无分文,哪有什么钱喝茶呢?”老婆婆笑道:“这一餐,我请您吃!”说完,她又冲茶又掏钱给道士买烧饼吃。
老道士吃饱了,对老婆婆说:“好人必有好报。
”说完一挥手,小小的茶摊,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大宝塔!这就是后来的黄鹤楼。
那么各位知道宝塔为什么叫黄鹤楼吗?因为道士为了答谢老婆婆又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仙鹤栩栩如生。
道士告诉老婆婆:“以后客人一到,你就拍手三下引仙鹤下壁,它就会翩翩起舞,为客人祝兴。
”一说完,道士就不见了。
因为有了黄鹤,老婆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请各位和我一起参观黄鹤楼。
古黄鹤楼:共三层,计92尺,加屋顶7尺,成了“九九之数”;新黄鹤楼:共五层,比起旧黄鹤楼,更壮观!现在高51。
4米,比古楼高20米,主楼面积为四万平方米。
内部有72根柱子支撑。
屋面瓦用了十万多块琉璃瓦所构成,同时也是国家A5级保护景区,所以,请大家做文明游客哦!黄鹤楼导游词介绍(2)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与您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您此行的导游陈封榕,来自武汉铁路旅行社,大家可以叫我。
今天,我将陪同您走进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一同去领略她的楚风神韵。
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由于其历史悠久,楼姿雄伟,还被中国历代诗人吟诗赞叹,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黄鹤楼的导游讲解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黄鹤楼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黄鹤楼导游词讲解一各位朋友: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
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山地、湖边以及建设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呤诗的最佳场所。
像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设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互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
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引着中外游人。
黄鹤楼开始修建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的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在这里都留下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而在众多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中,最有名的就数崔灏那首《黄鹤楼》诗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也来到了黄鹤楼,正当他要提笔时,突然看见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就写了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然后搁笔走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灏题诗,李白搁笔,所以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灏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的搁笔亭了。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费。
黄鹤楼导游词(通用15篇)

黄鹤楼导游词(通用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黄鹤楼导游词(通用15篇)【导语】本店铺的会员guo为你整理了“黄鹤楼导游词(通用15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黄鹤楼的导游词(最新)

黄鹤楼的导游词(通用3篇)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小蒋。
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其中黄鹤楼最为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
楼正前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匾子,上面书写着“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
一层层地仔细观赏,其中一层放置了历史时代的黄鹤楼模样,每座都非常雄伟,不过还是我们现代早的这座楼更壮观精致。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顶层,放远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也来来往往。
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如画”。
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美景,心情也就非常愉快,应该也会忘了登黄鹤楼的疲劳吧!也会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想那时李白必定很忧伤吧!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了名胜风景区——黄鹤楼。
如果你有兴趣就来细细游览吧!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
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00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
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
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
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

黄鹤楼导游词讲解黄鹤楼的导游讲解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WTT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黄鹤楼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黄鹤楼导游词讲解一各位朋友:好了,现在我们要开始向今天游览的目的地----黄鹤楼出发了。
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登高抒怀的传统。
所以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山地、湖边以及建设的高大楼阁,就成为古代观景呤诗的最佳场所。
像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还有就是我们的黄鹤楼,都因为宏伟的规模、复杂的建设结构和奇特的屋顶造型而著称于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又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互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
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引着中外游人。
黄鹤楼开始修建时,并不是为了观赏风光的用的,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就在长江边上的蛇山上建了一座楼用来了望军情,这是黄鹤楼的前身,后来战争过去了,黄鹤楼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唐朝时的几位文人,在这里都留下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而在众多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中,最有名的就数崔灏那首《黄鹤楼》诗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也来到了黄鹤楼,正当他要提笔时,突然看见崔灏的诗,他觉得崔灏的诗写得太好了,自己如果再写,岂不毁了一世英名。
所以就写了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然后搁笔走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灏题诗,李白搁笔,所以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灏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的搁笔亭了。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黄鹤楼,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其实是解放后重修的,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黄鹤楼屡建屡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参观游览。
我是您此行的导游XXX,黄鹤楼是一座千古文化名楼,最初始建于三国,公元223年。
距今已有1787年的历史了。
那么黄鹤楼最初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台楼阁,轩廊榭,形态这么完美,最初仅仅只是吴主孙权作为军事瞭望和指挥的功能,在江边建造的一座军事瞭望楼。
随着1800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黄鹤楼曾屡毁屡建,又屡建屡毁,最后一座黄鹤楼是公元1884年葬于一场大火之中,那么今天我们参观的这座重建的黄鹤楼是1981年开始动工,1984年竣工,1985年6月,对游客开放的这样一座新的园林景观。
现在我们所处景区就是南区景区。
您看到后面这个鹅池,他是源自于黄鹤楼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玉皇大帝要在南天门建一个牌坊,牌楼上就需要南天门三个大字。
玉皇大帝苦苦寻觅了天下名仕,觉得王羲之的书法是最让他满意的,但是王羲之的书法一字是非常难求的。
于是,他把这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交给南极先翁。
南极仙翁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去向王母娘娘那借了一群肥硕的天鹅,于是赶着这群仙鹅就来到了王羲之身边,结果王羲之看到老翁赶着这群肥硕的仙鹅是非常的开心,于是就问老翁,他说您从哪你来?南极先翁回告诉他:我从南天之门而来。
这南天之门在哪?王羲之琢磨了半天也琢磨不透,于是就在南极先翁手上写下了南天门几个字,就问是不是从这个地方而来?老翁说:的确如此。
他说我看你是非常喜欢这群仙鹅,仙鹅与人也是有缘分的,既然有缘,我就把这群仙鹅送给你吧,这个王羲之非常高兴。
而老翁也因为他的机智得到了这四个宝字。
那当先翁说我有公务在身,告别之后,王羲之看到天空上闪闪发光有一道牌坊门,牌坊门上有闪闪的三个大字。
哎呀,这字写得太绝了,当时王羲之自己都在感叹,结果转念一想,这不是我刚才写在老翁手上的三个大字吗?那么这只是民间传说了,王羲之因为得了老翁送给他的这群仙鹅之后,天天观察鹅的动态,就写下了这一笔鹅字碑,那么说到这个故事就知道了,这个鹅是怎么来的呢?是王羲之养鹅的一个池塘,当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并不是很真实,黄鹤楼中修鹅池,源于黄鹤楼中1985年重建之初,从地基里面挖出一块鹅字碑,那这块鹅字碑在哪里呢?待会我们到鹅亭去看一看。
您看到我身后的这个鹅亭镶嵌的就是相传书圣王羲之一笔写成的鹅字。
那么这个鹅字真的是王羲之亲笔所写的吗?现在大家不妨随我一起走进去看一看,说到一笔鹅字,可能有人就会说了,这个鹅字我好像看过,在绍兴兰亭有一块,其实绍兴兰亭这块他并不是鹅一个字,而是鹅池两个字。
这块碑是由王羲之父子二人合写而成,而咱们这的一笔鹅字确实又另一个人完成,他的作者是谁呢?他是松滋县的一个县令叫门振国。
一说道这个门姓,在咱们这个汉族里面是没有这个门姓的。
门振国是哪里人了?是汉军人,是当时满族八旗之一的一个部落,门振国他从28岁才来到汉地,从27岁开始学汉字,但是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林鼎膜拜,可以说是王羲之的粉丝了。
天天对着王羲之的书法进行膜拜,天天临摹,经过四十多年的刻苦练习,他觉得自己的书法可以和王羲之的书法对比媲美了。
于是在六十花甲的时候四处云游,在康熙54年春的时候,来到黄鹤楼,将身上携带的一至如椽之笔写下了这样一个巨型的一笔鹅字碑。
也就是说这个字,是王羲之的粉丝门振国一笔书写而成。
如果各位游客有兴趣您也来试一试,您是否能一笔将他写成呢?其实说到这个鹅字,在我们与游客交流中还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有些游客就说,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和谐社会,那我们这黄鹤楼景区中哪些地方能反映和谐呢?其实就拿这个鹅字碑就有这样一种意境和氛围在里面。
我们如果把这个鹅字倒过来看,大家可以看一看,咱们这是一家三口齐乐融融,畅游在湖泊之中,一家之主在哪里?最为健壮、伟岸的一笔是咱们的一家之主,那么身姿特别婀娜的便是我们女主人,中间这一笔不论是小公主还是小公子也好,可以说这一笔鹅字倒过来看,整个鹅字立刻就变活了。
就好像一家三口畅游在鹅池中,应该说将鹅字的静态里有一种动态在里面,动静相宜。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的又一个景点,九九归鹤图。
他是目前国内视为最大的一组红色花岗岩石雕。
那么墙壁上有99只不同形态的黄鹤,翩翩起舞的样子,可以这么说,这组浮雕以四种不同的形态来展现了黄鹤翩翩起舞的姿态。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边是鹤栖。
鹤翔。
鹤舞。
鹤鸣。
那么可以说这一组图像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一组红色花岗岩浮雕中最难的一组浮雕。
他的整个花岗岩是来自于4800米的彝族高山上的红色花岗岩,他的硬度相当之高,这是四川人防工程学院工程师们重新研制的直径110的新型钻头才将这栩栩如生的黄鹤展现在咱们游人面前。
而且99是一个美好的意义和数字,在中国古老的历史中,9是基数之最。
也代表长长久久、美好的祝福。
所以呢,俗话说活到九十九,数到九十九,如果您待会有兴致的话可来数一数。
现在我们就继续往前去参观其他的景点。
与这个一桥之隔的池塘称为白龙池。
白龙池是根据黄鹤楼经常被火烧的传说而修建的一个池塘。
用过去方式说,黄鹤楼为什么经常被火烧呢?就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
在这修建白龙池,有火苗起来的时候,白龙跃起就会把火扑灭了。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这四条龙的龙头他就是黄鹤楼的一个古迹了。
四个龙头是当时黄鹤楼景区内有一个明代楚王宫建筑的遗物。
刚刚我们参观了白龙池,现在我们又来到了黄鹤楼另一个景点,毛泽东词碑亭。
毛主席可以说对咱们武汉情有独钟,除了北京中南海以外,在武汉居住最长的一段时间长达168天。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城市,他为什么有这样浓厚的情感呢?那我们就要追溯到1926年底。
1926年底,革命的中心由广州迁到了武汉,毛泽东也从上海来到了武汉。
这时候,尤其到了1927年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使整个革命形势非常紧急,再这样的情势下,毛泽东提出了迅速解决农民的提出急需解决的土地问题。
大力发展农民武装的书面报道。
但这一报告提交给了中共人大,却遭到了否决,并且将他排斥到大会领导层的人员之外,剥夺了他的表决权。
再这样一种苍凉的心情之下,他登上了江边的黄鹤楼。
一首《菩萨蛮·满江红》也就是在这样的情感中孕育而出。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索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lei)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诗写完之后,他并没有再这样一种心情下沉浸下去,而是苦苦思索,探寻革命之路该从何而起。
在87会议之前,也就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总结了血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发展农民武装。
在87会议前后,先后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
可以说星星之火从此燎原于中国。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正确思想决策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人走向了革命的胜利,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前面我们就已经讲到毛泽东对武汉情有独钟,其中17次在武汉,46次畅游长江。
毛泽东为什么对武汉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呢?其实与这首诗前后所产生的时间有关系,1927年春,毛主席与他的妻子杨开慧,他的儿子毛爱英/毛爱青曾经在这里渡过了既忙碌而又愉快的时光。
可以说武昌梅林宾馆是他一生中都难以忘怀坏的地方。
在这一年又提出了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一些正确的思想论断。
都使中国革命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一个新的转折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毛泽东在1956年视察长江大桥写下了游咏的词章。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背面是1956年毛泽东在畅游长江以后,写下《水调歌头·游咏》一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垫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可以说从这还首词,可以感受到主席的蓬勃霸气,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的水我也要喝,武昌的鱼我也要吃,可以说从这首词的开篇,引出了一个典故,是当时楚人流行在民间的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从这个对比来看,可以看出当时三国的统治者就少了一份天地与我同在的大气,而且从这首词不仅写到了龟蛇锁大江雄伟壮观的景色,也讴歌了三峡出平湖的美好的设想。
今天的三峡工程也在全国人民上下齐心的建设下,顺利的完工了,主席美好的愿望也得到了实现。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唐朝诗仙李白壮观二字碑的前面,有的朋友就说了,咦?这两个字和常规的写法不一样,壮字旁边多了一点,多这一点是如何而来,有爱喝酒的朋友就说了,可能李白和我们一样非常喜欢喝酒,诗中就说,汇聚一饮三百杯,这酒一喝多,可能这个墨汁把握的不太好,在写的时候就多了这么一点,也有朋友说,从书法的角度来说,这个观字太为繁琐,壮字又太未简单,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达到了一个不平衡的状态。
多这样一点,就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显得更为协调。
也有朋友借题发挥了,说李白在当时喝完酒之后觉得这黄鹤楼的确很壮美,仅仅用壮观二字来形容他是不足以来表达的,要壮观多一点可能体现出当时心中的感慨。
那么,不管是哪一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您同意哪一种说法,哪一种说法就是正确的。
其实壮观二字他的原碑并不在黄鹤楼内。
目前黄鹤楼内所陈列的壮观二字也是在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就是清代1868年的时候重建之时,从山东济宁,过去叫任城南城之上摹刻而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完整的壮观二字,是两块古碑合二为一的一个作品。
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米芾拜石,说道米芾,它是对黄鹤楼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
咱们大门的一块牌楼上就写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那么这写字就出自于米芾的笔下,米芾一生对书画有着非常深的研究。
历史上曾对他有米颠石诗之称。
米芾这个人的书法可以说是自成一体,从米芾的书法来看,年轻的时候,崇拜柳宗元,他的整个书法速成以柳体为主。
到了中年时期,又崇拜王羲之。
王献之父子,书法自然有了很大的改变,到人晚年的时候,可以说是字成一体,人称米颠。
说到米颠,他其实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爱石如痴,看到大街上或其他地方看到奇形怪状的石头,只要符合他的内心的审美标准,他都会整理衣冠,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那样去叩拜。
所以您现在看到的就是米芾诚挚叩拜奇石的雕塑。
其实礼服不仅欣赏石头,拜石头,而且在赏石的过程中,他也提炼跟总结。
他总结了具备必须有四大特点:瘦漏。
皱、透。
到今天可以说这样的审美标准我们也一直在研究。
也把他作为评价一个奇石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雕塑有一块地方特别亮,就是米芾举起的手臂,那有的朋友就说:这句起的手臂为什么是左手报右手。
其实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可能寓意就是保佑,保佑不管是保佑您的身体健康,还是保佑您生意兴隆,不管是怎样的祝福,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手势能传递给您。
在咱们三大名楼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黄鹤楼的诗,岳阳楼的记。
滕王阁的序。
从这样的顺口溜我们可以感受到,黄鹤楼是以诗而著称为一座名楼。
但在众多诗篇中,又以崔颢这首《登黄鹤楼》为绝唱,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来领读一下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