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立地》PPT课件
森林立地-淄博四宝山造林

金姑娘、金骡子、金豆子和金葡萄——四宝山
• 1.研究区域概况
• • • • • • 1.1地理位置 1.2地质地貌 1.3气候条件 1.4土壤条件 1.5植被概况 1.6山体破坏情况
• 2.研究结果分析
• 2.1四宝山立地类型的划分 • 2.2四宝山立地质量评价
• 1.4土壤条件
• 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以粗骨褐土、褐土为主。 土层薄,厚度为10~50cm,土少而石砾多, 结构松散,空隙大。
从土壤性质来看,整体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瘠 薄,孔隙或粗大,透水漏水;或结构致密,不 透气、不透水,造林难度大。
• 1.5植被概况
• 乔木树种有刺槐 (Robiniapseucdoacacia)、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等 • 灌木树种有黄荆(Vitenegundo)、酸枣 (Ziziphus acidojujuba)、胡枝子 (Eriophorum vaginatum)为主,生长 较好。草本类以白洋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羊胡子草 (Eriophorum vaginatum)、地柏 (Sabina procumbens)为主
• 2.1.6山体破坏情况
• 由于人为地没有计划地对石灰岩任意采挖, 使得山体破坏不堪,形成形式多样的破碎 Βιβλιοθήκη 形。如图• 2.研究结果分析
• 2.1四宝山立地类型的划分
• 按照坡度梯度、坡向梯度、海拔梯度、植 被梯度共设21个样地。 • 以欧式距离作为分类的标准对样地进行聚 类。结果如图所示。
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第四章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第一节森林立地一、森林立地的概念立地(site):是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因子的总和。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条件(site condition):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评价(site quality assessment):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
其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立地指数(site index):也称地位指数,即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
立地类型(site type):对林木生长具有相同影响的环境因子的小区联合或具有相同的森林生长环境的小区联合。
二、森林立地因子1.立地条件因子:⑴气候:太阳辐射、年平均温度、积温、降水量等;⑵地质地貌:基岩类型、地貌特征等;⑶地形:包括坡形、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小地形等;⑷土壤:⑸水文:地下水位深度及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等;⑹生物: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病、虫、兽害等;⑺人为活动及其它:土地利用历史及现状、自然灾害等。
(补充资料,便于学习与讲课,不讲授)了解一些概念:立地(生境)、立地条件(立地质量)、立地质量评价、立地条件类型a.林学上的"立地"与生态上的"生境"内涵基本一致,一般认为,立地(site)有两层含义:物理性质:土层厚度、质地、结构、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石砾含量等;化学性质:养分含量、酸碱度、有机质、盐基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等;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动物区系等。
1)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2)它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
立地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种无关。
《森林培育学》第01章 森林立地

第一章森林立地••••••了解?•••第1节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立地——对林木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因子的总和,一个地方环境的总体生境——林木和其他活体生物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空间场所①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②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总和。
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立地质量与树种相关联,并有高低之分立地条件——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总和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的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立地分类(狭义)——将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组合成的单位为立地条件类型;(广义)——包括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分类单位进行的区划和划分。
立地条件类型——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
立地的自身特性对立地因子进行精确研究,划分类型为大面积造林提供依据视频欣赏世界上最神秘的21处景观——非常特殊的立地景观•••••第2节森林立地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4•根据适宜性分类•根据森林立地的效果来划分类型第2节森林立地研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根据森林立地形成和发生的因子以及立地特性来进行分类•数学方法•••••••••土壤、坡向和植被•例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植物群落••••••云杉林林型的生态植物群落系列地形大部分充分发育,排水良好,土壤养分丰富,或否,粘壤土、粘质土或砂壤土,无沼泽化。
地形发育不良,排水不良,土壤同上,稍有沼泽化。
地形平坦或呈锅底状,排水不良,土壤沼泽化。
位于微倾斜草坡的低洼地底部,土壤沼泽化,但有流水。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大部分具有浅的石灰层。
根据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来划分——反映因子较全面,但划分标准难掌握A5C5B5稍微发展的波格来勃涅克分来系统——泰加林和森林草原区域的土壤性图解•••••••••••••期。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詹昭宁等,1989),提出了我国6级立地分类系统。
《世界森林日》保护森林珍爱地球保护环境主题班会PPT

保护森林
人人行动起来让 “木”成“林”让 “林”成“森”
珍爱地球 ·建设森林 ·保护环境·携手共创 ·生命家园
世 界
保护森林主题班会
您的观看
森林资源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 森林的10%。1990 年森林面积为2.35亿 公顷,2000年森林 面积为2.12亿公顷, 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 233万公顷。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8% 的森林和16%的世界热 带森林。1990年森林总 面积达3.3亿公顷,2000 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 顷,10年间年均减少 190万公顷。
森林作用
改善 气候
调节 湿度
一棵树每天可蒸发约400公斤水,下雨时林 冠可截留降水约20%左右。
森林作用
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
一亩森林比一亩裸地多蓄水约20 吨,如果没有森林,大部分的淡 水将直接流入大海。
森林作用
生物 多样
栖息地
森林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可为大部分野生动物提 供栖息地。
斤,释放氧气约49公斤பைடு நூலகம்森林能吸收有害气体。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机动车行驶约16 公里排出的污染物,一亩森林每天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约4公斤。
森林作用
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
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
森林作用
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
珍爱地球 ·建设森林 ·保护环境·携手共创 ·生命家园
世 界
保护森林主题班会
目 01 录 02
03
04
节日由来 森林资源 森林作用 保护森林
第一部分
节日介绍
第一章 森林立地

如:喜酸植物: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橡胶树、帚石兰 喜酸植物: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橡胶树、 喜盐碱植物:柽柳、沙枣、 喜盐碱植物:柽柳、沙枣、枸杞等
在造林之前人们经常测定各种土壤指标进行造林地(立地) 在造林之前人们经常测定各种土壤指标进行造林地(立地)分类和立 地质量评价。 地质量评价。
一 森林立地分类的特点
立地概念包括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域和该地域上对森林 立地概念包括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域和该地域上对森林 一定的空间地域和该地域上 有影响的环境两方面, 有影响的环境两方面,因此 两方面
立地分类不同于其它事物分类, 1、 立地分类不同于其它事物分类,它具有环境差异的划分 和地域区分的二重性。 和地域区分的二重性。 2、立地分类时由于组成立地的环境因子与空间是相连的, 立地分类时由于组成立地的环境因子与空间是相连的, 为此,低级单位是分类单位,而高级单位则是立地区划单位。 为此,低级单位是分类单位,而高级单位则是立地区划单位。 (分类单位可以重复出现,区划单位不能重复) 分类单位可以重复出现,区划单位不能重复) 立地分类是根据地域环境综合体的差异大小 地域环境综合体的差异大小在不同层次 3、 立地分类是根据地域环境综合体的差异大小在不同层次 上归类,因此,立地分类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完整系统。它在 上归类,因此,立地分类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完整系统。 不同层次以不同意义指导造林工作。 不同层次以不同意义指导造林工作。
三、人类活动因子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取走枯枝落叶 严重开采地下水等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取走枯枝落叶,严重开采地下水等 各立地因子间关系: 各立地因子间关系
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形成一个综合体。 形成一个综合体。 如:气候影响土壤,气候的地带性分布也导致土壤呈地带性的分布。 气候影响土壤,气候的地带性分布也导致土壤呈地带性的分布。 气候土壤的地带性分布,导致植被也出现地带性分布。 气候土壤的地带性分布,导致植被也出现地带性分布。 因此,立地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因此,立地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某个因子的改变也影响 其他因子。 其他因子。
第2讲 森林立地

6 1.67 3.27 4.40 5.28 6.00 6.61 7.13 7.60 8.01 8.39 8.73
8 3.22 4.99 6.24 7.21 8.00 8.67 9.25 9.76 10.22 10.64 11.01
10 4.78 6.70 8.07 9.13 10.00 10.37 11.37 11.93 12.43 12.88 13.30
15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5 森林立地分类
5.1 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 植被因子途径 环境因子途径 多因子综合途径
16
植被因子途径
A 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地位级、地位指数 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地位级、 B 植被组成 、 结构等特征的应用 : 前苏联的苏卡乔 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的应用: 夫为代表的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 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 夫为代表的 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 , 把林型看 作是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类型, 作是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类型 , 生物地理群落是在一 定地表范围内相似的自然现象(大气、岩石、植物、 定地表范围内相似的自然现象(大气、岩石、植物、 动物、微生物、土壤、水文条件)的总和。 动物、微生物、土壤、水文条件)的总和。分类单位 依次为植被型、 群系纲、 群系组、 群系、林型组、 依次为植被型 、 群系纲 、 群系组 、 群系 、 林型组 、 林型。 如森林— 针叶林— 暗针叶林— 云杉— 林型 。 如森林 — 针叶林 — 暗针叶林 — 云杉 — 泥炭藓 云杉林。 云杉林。
20
综合多因子途径
A 前苏联的乌克兰学派:把森林看作是林分(林木) 前苏联的乌克兰学派:把森林看作是林分(林木) 和生境(大气、土壤和心土等)的统一体。 和生境(大气、土壤和心土等)的统一体。强调生 境的主导作用,认为环境因素中, 境的主导作用,认为环境因素中,光和热对森林 特征起主要作用。在大区域内, 特征起主要作用。在大区域内,森林的差异主要 受土壤因素的制约, 受土壤因素的制约,降水的影响是通过土壤来实 现的。分类时,将土壤养分分为贫瘠、较贫瘠、 现的。分类时,将土壤养分分为贫瘠、较贫瘠、 较肥沃、肥沃4 将土壤湿度分为非常干燥、 较肥沃、肥沃4级,将土壤湿度分为非常干燥、干 潮润、湿润、潮湿及水湿等6 组合类型。 燥、潮润、湿润、潮湿及水湿等6级,组合类型。 如肥沃土壤上的森林组( 组 林型—各种栎林、 如肥沃土壤上的森林组(D组;林型—各种栎林、 各种云杉林、各种山毛榉林) 潮湿栎林( ) 各种云杉林、各种山毛榉林)—潮湿栎林(D2)或 称森林草原栎林。 50~60年代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60年代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称森林草原栎林。在50 60年代对中国有很大影响。 21
高中地理必修3_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课件讲解60页PPT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第十四章造林区划和森林立地§14-1 造林区划

表.山东省土壤厚度划分标准
分类
砂石山
青石山
薄层土
<25cm
<20cm
中层土
25~50cm
20~40cm
厚层土
>50cm
>40cm
平原地区土壤主要因子:
土类、土壤质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盐渍化程度,另外胶粘层厚度和深度,在 1.5m 以下影响不大,地表影响大。
3.水文 地下水位深度,季节性变化,含盐量,矿化度,有无季节性积水及其持续期,水淹可能
(3)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
找出某一个立地条件下的主导(要)因子和次要因子:
地形(山区)——海拔高度、坡向、坡度
土壤——山区土层厚度,但平原地区为土壤质地。
(4)重要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是处于极端状态的立地因子,树种北移主要限制因子是
低温和干燥,山东引种毛竹和茶叶,山东有二个低温区①莱阳、文登;②黄河口附近,如山
注意:
(1)立地诸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地形因子对土壤中水肥、气、热起再分
4
配的作用,如:阳坡光照充分、温度高、土层较薄,阴坡温度低、光照差,土层厚、海拔高
度在低山地区对水分影响较少,而高海拔地区影响较大。
(2)不同的立地因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时间和空间不同也是变化的,另外还有
自然演替过程。
§14-1 造林区划
一、造林区划的意义 造林区划:是造林地区的划分,它是林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造林区划也叫造林 类型区的区划,造林区划是一个既包括自然条件,又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地理区划, 它是服务于造林事业的综合性地理区划单位。 林木栽培有明显的地区性,南北方,低山和高山,林木种类、生长量不同、社会经济、 人民习惯不同,即不同地区造林目的也不同。 东北小兴安岭上的红松不能种在南方山地,同样南方的杉木不能在小兴安岭生长。 地区性的差异很重要,油松在华北石质低山地适生于阴坡半阴坡,而在辽东山地,油松 则在阳坡生长的好。 不同地区造林目的和措施不同,如西北、华北、东北一些水土流失及风沙地区以营造防 护林为主,形成“三北”防护林体系,华北及中原地区应以营造农田防护林为主,因此使造 林前要对造林地进行区划,其目的在于: 为了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区造林的方向,树种和造林技术措施,并据各地区的自然和经 济条件,开展造林工作为今后林业发展,指明方向和任务,此处造林类型区也可以作为总结 与推广造林经验的基本单位,因此造林区划,不仅对造林规划设计,而且对林业生产实践和 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造林类型区:为了满足造林工作的需要,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和生产率的自然条件、经 济条件等大体相似以及经营方针也基本相同的地区归纳在一起,称为造林类型区。 造林区划是因地制宜,不要一边倒。 我国或山东省自然条件复杂,造林地不尽相同,要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加以造林。 鲁西平原地区——黄泛冲积平原,包括德州、聊城、荷泽及惠民高青等,盐碱地多,以 杨、柳、刺槐、泡桐、白榆为主。 鲁中南地区——临沂、泰安、济宁、枣庄、济南、淄博、潍坊,惠民一部分,以油松、 赤松、侧柏、麻栎等为主。 二、造林区划的依据和方法 造林区划是以综合的自然区划为基础,并根据各地区对造林工作有明显影响的自然条件 和经济条件,另外还要尽可能照顾行政区划。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植被等 如气候:雨量、气温等 地貌: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 经济条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农牧业情况、林业经营方针、发展方向和生产条件 等等。 各地虽然因子不同,但重要因子一般为:气候、地貌、土壤因子及农林业经营特点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地形与林木生长:简单地形或平原不能使用(地 形基本一致,不需要再分),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是间接的(最终还是通过气候和土壤发生作用), 精度相对较差。
③ 土壤与林木生长:在相对一致的气候条件下,可
以使用。这种方法对植被稀少或缺乏植被地区营
造林十分有用。
精选ppt
8
综合多因子途径
① 前苏联的乌克兰学派:把森林看作是林分(林木)和生境(大气、土
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3 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 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 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4 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
度、坡向、海拔、植被等比较直接) 4 综合多元原则(地域分异原则) 5 与其他分类相协调的原则 三 立地分类的依据
1 区划单位划分依据:地貌、水热组合、岩性等的分异性。 2 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
木生长状况。
精选ppt
10
③ 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层次综合分类系统:德国的巴 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被应用到美国和加拿大之 后形成了生态立地分类(ecolo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
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植被因子
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或种组)、建群种(或优势种)林木优势高、 生物量、收获量等。
精选ppt
5
第三节 森林立地分类
一、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 1 植被因子途径 2 环境因子途径 3 综合多因子途径
精选ppt
6
植被因子途径
① 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地位级、地位指数、生长截距等进行分类。
壤和心土等)的统一体。强调生境的主导作用,认为环境因素中,光 和热对森林特征起主要作用。在大区域内,森林的差异主要受土壤因 素的制约,降水的影响是通过土壤来实现的。分类时,将土壤养分分 为贫瘠、较贫瘠、较肥沃、肥沃4级,将土壤湿度分为非常干燥的、 干燥的、潮润的、湿润的、潮湿的及水湿的6级。如肥沃土壤上的森 林组(D组;林型—各种栎林、各种云杉林、各种山毛榉林)—潮湿栎 林(D2)或称森林草原栎林。在50~60年代对中国有影响。
2
第一章 森林立地
第一节、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立地(site)、生境(habitat)与森林立地(Forest site):
1 德国《森林立地调查》:立地指植物生长地段作用于植物的环境条件的 总和。
2 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林地环境和由该环境决定的林地上的植被类型和 质量。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森林立地是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 的环境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
② 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的应用:(生物地理群落学派的林型学)前苏 联的苏卡乔夫为代表,把林型看作是森林生物地理群落类型,生物地理 群落是在一定地表范围内相似的自然现象(大气、岩石、植物、动物、 微生物、土壤、水文条件)的总和。分类单位依次为植被型、群系纲、 群 系 组 、 群 系 、 林 型 组 、 林 型 。 如 森 林 — 针 叶 林 —— 暗 针 叶 林 —— 云 杉——泥炭藓云杉林。生态种组(ecological species group)
用指示植物进行分类,但人为干扰严重的地区不准确。
③ 植被因子途径:欧美植被受人为干扰较少,植被与立地间的相关性较 好,用植被可以反映出立地的生产力特点,以植被动态、发生的观点和 演替系列的概念进行森林和植物群落分类。即单顶极学说。
精选ppt
7
环境因子途径
① 气候与林木生长:大尺度(可划分成不同气候 带)。
第一篇 森林培育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森林立地 第二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第三章 林分结构及其培育 第四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精选ppt
1
第一章 森林立地
在这样的土地上如何造林?
造林的第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要了解土壤?
要了解地形?
要了解气候条件?
要了解植被状况?
要了解地下水?
要把土地分类?
要知道土地生产精选力ppt ?
亚区,根据小地形、土壤因子、小气候、上层林木和下层植物划分立
地单元。如Giiglingen 林区、纳斯河谷生长区、斯特勃格生地单元——a无涝沙土生态系——
1.山毛榉树林、中湿沙土。 精选ppt
9
二 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 1 相对稳定主导因子原则 2 有林地与无林地统一的原则 3 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用土壤水分、土层厚
森林立地类型(Forest site type):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 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精选ppt
4
第二节 森林立地因子
(一) 物理环境因子
1 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
2
特点:稳定、简单
2 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
3
(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实质上,立地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 是自然地理发展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立地是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 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精选ppt
3
生境(habitat):林学上的立地与生态学上的生境的内涵趋于相同。实质上, 立地包含地理位置以及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的综合。
② 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是一种综合多因子的分类法。特
点(1)由地区级和局部级两个分类水平,在地区级分生长区和生长
亚区,局部级划分立地单元;(2)按生长亚区绘制立地图(3)以主
要树种的生长量和生产力及营林特点评价立地单元。根据大气候和地
质差异划分生长区,根据气候、母质、土壤类型和植被差异划分生长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 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例子: 森林、草原]
立地条件(site condition):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 自然环境的综合。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 通用。
立地类型(Site type):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 综合体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