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良药——薏苡仁

合集下载

薏苡仁,健脾除湿之王

薏苡仁,健脾除湿之王

龙源期刊网 薏苡仁,健脾除湿之王作者:付中学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年第09期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

因此,初秋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立秋后可适当多吃些薏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粥,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此外,山药山楂粥也不错,可取山药50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块状,山楂洗净,剖开去核,加粳米一起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脾胃消食的作用。

薏苡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薏苡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部分地区将薏苡仁作为农作物生产,因为薏苡仁是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

薏苡仁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其健脾祛湿的作用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被人们发现和利用。

《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将军马援奉命远征平定南疆叛乱,由于水土不服,众将士患上一种“软脚病”,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脚气病。

马援就命令他们常吃薏苡仁,因薏苡仁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延年。

这样就克服了疾病的困扰,最终取得了南征的胜利。

薏苡仁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中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更有“ 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等美誉。

中药理论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浓、解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肿瘤等疾病。

临床上,提取制成的薏苡仁油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脾虚湿困型肝癌和肺癌。

湿邪困脾,人就会出现面目肌肤发黄、色晦暗如烟熏、肢体浮肿等症状。

薏苡仁长于健脾燥湿,脾湿一除,面部颜色自会改善,因此薏苡仁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

麸炒薏苡仁的功能主治

麸炒薏苡仁的功能主治

麸炒薏苡仁的功能主治1. 薏苡仁的概述薏苡仁,又称薏苡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子。

薏苡仁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功效。

传统上,薏苡仁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排除湿气、清热解毒等方面。

而麸炒薏苡仁是一种独特的烹饪方式,通过将薏苡仁和麸皮炒制而成,能够增加药效和疗效。

2. 麸炒薏苡仁的制作方法麸炒薏苡仁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准备好薏苡仁和适量的麸皮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1.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2小时,然后捞出备用。

2.将适量的麸皮放入锅中干炒至微黄色。

3.将浸泡过的薏苡仁加入锅中,与麸皮一起翻炒均匀,直至薏苡仁变脆、香味四溢。

4.炒制完成后,放凉储存于干燥的容器中,保存好。

3. 麸炒薏苡仁的功能主治麸炒薏苡仁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身体状况的调理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麸炒薏苡仁的常见功能主治:3.1 清热利湿•清热:麸炒薏苡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对于热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咽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利湿:薏苡仁本身就有利尿作用,而麸炒薏苡仁则更加强化了这一效果,可通过增加尿液排泄,起到利湿排毒的作用,有效排除体内湿气。

3.2 健脾化湿•健脾:薏苡仁具有健脾的作用,能够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而麸炒薏苡仁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健脾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化湿:薏苡仁具有化湿的功效,可以促进湿气的排除。

湿气是引起很多病痛的原因之一,如浮肿、水肿等。

麸炒薏苡仁通过利尿作用和健脾作用,能够有效地化解体内湿气,改善湿病症状。

3.3 利水消肿•利水:薏苡仁被认为是一味优良的利水中药,具有排尿顺畅的作用,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同时,薏苡仁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组织供氧和营养情况。

•消肿:由于利尿作用的增强,麸炒薏苡仁对于水肿、浮肿等症状有着良好的消肿效果。

经常食用麸炒薏苡仁可以改善皮肤水肿、眼部浮肿等问题。

薏苡仁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薏苡仁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薏苡仁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1. 薏苡仁的作用与功能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能够帮助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薏苡仁的一些主要作用和功能:•促进消化:薏苡仁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排便次数,起到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利尿排湿:薏苡仁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增加尿量,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对于浮肿、尿路感染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祛湿止痛:薏苡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作用,可用于湿热壅滞引起的疼痛、腹胀等症状。

•调节血糖:薏苡仁中富含的大豆皂苷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抗炎镇痛:薏苡仁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2. 薏苡仁的主治薏苡仁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各种不同的主治功效。

以下是薏苡仁在中医中的主要应用:•湿热病症:薏苡仁能够清热解毒、祛湿利水,主要用于湿热壅滞引起的病症,如湿热黄疸、痢疾、湿疹等。

•尿路感染:薏苡仁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量,对于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有效。

•水肿病症:薏苡仁能够通过增加尿量促进水分的排出,对于浮肿、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疼痛病症:薏苡仁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病症。

•糖尿病:薏苡仁中的大豆皂苷能够调节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薏苡仁的用量薏苡仁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症和个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用量。

一般来说,一次剂量在9-15g之间。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薏苡仁使用方法和用量:•煎汤:将9-15g的薏苡仁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煎至水变浑浊,可分2-3次服用。

•泡水:将适量的薏苡仁用温水浸泡15-20分钟,随后饮用,一日2-3次。

•粉末剂:将薏苡仁研磨成粉末,每次3-5g,可用开水冲服。

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属于中药材,如果需要使用请遵循医嘱或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并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薏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薏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薏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薏仁,又称油膀花、苡米、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薏仁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凭借其独特的药理效果,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身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薏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事项。

一、薏仁的功效与作用1. 利水消肿:薏仁能够利尿,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起到消肿的作用。

因此,薏仁常用于治疗水肿病、心脾水肿等症状。

此外,薏仁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积聚的毒素和废物,从而净化血液,缓解肿胀。

2. 健脾开胃:薏仁性味甘淡,归脾胃经,有健脾开胃的作用。

薏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增加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功能。

适量食用薏仁还可以治疗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状。

3. 祛湿止泻:薏仁具有温中行气、祛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腹泻、泻痢等症状。

薏仁含有多种有益肠道健康的物质,如膳食纤维、黏液质等,可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改善湿热腹泻。

4. 美容养颜:薏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B群,这些营养物质对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养作用。

薏仁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皮肤老化。

此外,薏仁对于色斑、黄褐斑等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5. 缓解痛经:薏仁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痛经、绞痛等症状。

薏仁含有独特的物质薏苡素,能够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缓解子宫肌肉的痉挛,减轻痛经症状。

二、薏仁的禁忌1. 孕妇慎用:薏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尽量少食用。

尤其是怀孕初期,胎儿发育较为敏感,过量服用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

如果有需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2. 脾胃虚寒者慎用:薏仁味甘性凉,适合脾胃功能正常者食用。

但是,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薏仁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因此,脾胃虚寒的人群宜慎用薏仁。

3.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薏仁具有利尿的作用,对于正常肾功能的人来说是有益的。

但是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来说,薏仁可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病情。

薏仁怎样吃除湿效果好

薏仁怎样吃除湿效果好

薏仁怎样吃除湿效果好薏仁这种食材对于调理肠胃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但是想要利用薏仁进行祛湿,达到消除水肿的功效,就需要大家在平时多去了解一下薏仁的制作方法,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利用薏仁的价值。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薏米粥这种食物的祛湿效果是怎么样的吧。

薏苡仁可以单用熬粥、煮饭,也可以与党参、白术、黄芪、茯苓等药物一同配合制作药膳食用,比如薏苡仁茯苓粥、薏苡仁参苓瘦肉汤等。

同时,薏苡仁药性偏凉,能清热利湿,是祛湿的食疗佳品,可以配合冬瓜、陈皮、荷叶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薏苡仁冬瓜汤等。

薏苡仁能清肺热及大肠热,对于咳嗽伴有黄痰、脓痰的患者,可以使用薏苡仁与冬瓜、杏仁等搭配食用;若腹泻伴有肛门灼热、腹痛、心烦、口渴等症状,可以将薏苡仁与扁豆、木棉花、车前草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

此外,薏苡仁还具有舒筋脉、除痹痛的功效,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及食疗佳品,可以单用,也可与苍术、木瓜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薏仁木瓜饮等。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腹泻的人群可把薏苡仁先炒熟后再食用,其效果更佳。

由于薏苡仁擅长利湿,因此,热病后津液耗损,或者平素阴虚、阴虚火旺的人群慎用。

薏苡仁祛湿食疗方:1、薏苡仁粥材料:薏苡仁15克,粳米50克,二者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腹泻、脾虚水肿、关节疼痛。

2、薏苡仁冬瓜猪肉汤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

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

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

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3、薏苡仁八宝粥材料:薏苡仁10克,红枣5枚,白扁豆10克,莲子肉10克,核桃仁10克,桂圆肉1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调入红糖即成。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用的食物。

它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食用方法来享用。

1. 利尿消肿:薏苡仁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以及肾炎等疾病。

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2. 改善湿气体质:薏苡仁具有祛湿作用,适用于体质偏湿的人群。

湿气体质表现为口苦、口腻、便溏等症状,常会伴随着消化不良和体重增加。

食用薏苡仁可以帮助改善湿气问题。

3. 减肥:薏苡仁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延缓消化吸收速度,有助于减少能量的摄入,达到减肥的目的。

4. 调理肠胃:薏苡仁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对于调理肠胃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薏苡仁的食用方法:
- 煮粥:将薏苡仁泡发后煮粥食用,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 煮汤:将薏苡仁和其他食材一起煮汤,可以使薏苡仁的药效更好地溶出。

- 焯水:将薏苡仁放入开水中焯水,然后加入其他食材拌凉,制作成薏苡凉粉或薏苡沙拉。

需要注意的是,薏苡仁属于寒凉性食物,脾胃虚寒的人和孕妇应适量食用或避免食用。

同时,薏苡仁不宜过量食用,一般每次食用量为15-30克即可。

在食用薏苡仁之前,最好请医生咨询。

薏苡仁是什么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

薏苡仁是什么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

薏苡仁是什么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知多少薏苡仁又名薏珠子、回回米、米仁,为禾本科植物慧苡的种仁。

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福建、辽宁、河北。

作粮食类供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薏苡仁的养生功效本品性甘、淡,凉。

归脾、肺、肾经,为健脾利湿养生食品。

日常食之可健脾胃、利水湿、强筋骨、清内热。

适于痰湿体质、热性体质及无病强身者食用。

常用养生方如薏苡仁粥。

2、薏苡仁的食疗作用本品以粒大饱满而色白纯净者为佳,主要食疗作用是健脾利湿,清热排脓。

具体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用于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脚气、白带以及湿痹、筋脉挛急。

可配伍冬瓜、赤豆等同用。

又本品性寒凉,利湿并能清热,故还可用于湿热淋证。

(2)用于肺痈、肠痈。

可配伍赤小豆、冬瓜仁、桃仁等同用。

此外,还可用于消渴、黄疸。

近代用于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慢性肠胃病、溃疡病、尿路感染、阑尾炎、风湿性关节炎、扁平疣以及防治癌症。

3、有关薏苡仁功效作用的几个小配方(1)薏米山药粥:薏苡仁50克,山药100克,调味煮粥食。

用于脾虚泄泻。

(2)薏米冬瓜赤豆汤:薏苡仁30克,冬瓜200克,赤小豆30克,煮汤食。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

(3)薏苡仁粥:薏苡仁研末,同粳米煮粥,天天食之,用于久风湿痹、筋脉拘挛、消渴饮水,可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本草纲目》);又方以薏苡仁同粳米煮粥食,用于除湿、利腰脚(《调疾饮食辩》);此方也可用于扁平疣。

(4)薏苡仁酒: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

用于祛风湿、强筋骨、健脾胃(《本草纲目》)。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是:薏苡仁就是薏苡的种仁,药食皆宜,味甘淡性微寒,可入脾肾肺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肠。

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

薏苡仁的药用价值薏苡在药用上,全身是宝,可分为薏苡仁、薏苡叶和薏苡根。

薏苡仁就是薏苡的种仁,药食皆宜,味甘淡性微寒,可入脾肾肺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肠。

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功效。

主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等疾病。

《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

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尚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等,以及多发性疣。

薏苡叶薏苡的叶。

夏、秋采取。

叶含生物碱。

有暖胃肠、益气血之功。

暖胃肠,,主治脘腹冷痛、肠鸣腹泻等症。

益气血,主治失血过多、久病不起、气血双亏等病症。

薏苡根又叫打碗子根(《草木便方》),五谷根(《分类草药性》),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为薏苡的根。

秋季挖取。

中医认为,薏苡根味苦甘,性寒,无毒,入脾、膀胱经。

有清热、利湿、健脾、杀虫之功。

主治黄疸、水肿、淋证、疝气、经闭、带下、虫积、风寒湿痹、脾虚泄泻、发热喘咳、肾虚腰痛、风火牙痛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苡根含薏苡素、棕榈酸、硬脂酸、豆甾醇、β-和γ-谷甾醇、氯化钾、葡萄糖、蛋白质、淀粉等。

薏苡根液可用于治疗肺脓疡,并有降压、利水、退热作用。

薏苡根有堕胎作用,故为孕妇所不宜。

总之,薏苡一身皆为药中之宝,在临床上可考虑选用。

薏苡仁的主要化学成分薏苡的种仁含种仁含蛋白质13.7%、脂肪5.4%、碳水化物65%及钙、磷、铁等;种仁中脂肪酸的含量为棕榈酸14.6~15.8%、硬脂酸1.1~1.7%、油酸49.3~59.0%、亚油酸22.7~23.7%、亚麻酸微量~0.5%,并含少量二酰二醇的脂类。

薏苡仁的药用机理1.薏米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可作为病中或病后体弱患者的补益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祛湿良药——薏苡仁
作者: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3年第06期
薏苡仁的历史传说
薏苡仁,又叫薏米,是我国古代食用最早的一种粮食。

薏苡仁有一个跟大禹有关的神话传说。

大禹的父亲鲧,娶了一位叫女嬉的姑娘,但是结婚很多年,女嬉都没有生孩子,大家都很着急。

有一天,女嬉在山里看到了一种植物,觉得很喜欢,就采下来吃了一点,后来女嬉就怀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大禹。

女嬉吃的这种植物就是薏苡仁。

还有个关于薏苡仁的典故就是:东汉时期,有一位将军叫马援,号称“伏波将军”。

有一次,他带兵去攻打南方,士兵因为水土不服得了一种病,腿受到湿气的侵袭而出现肿胀,严重者甚至被夺去了生命。

这种病在军队里蔓延开来,受此影响,士兵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当地就有人拿出了薏苡仁来给士兵们服用。

薏苡仁能够祛除湿气,身体内的湿气没了,士兵们的病也就好了,马援顺利攻下了南方。

班师回朝的时候,马援带回了一车薏苡仁,但是车子用布蒙着,大家都不知道车里到底是什么。

朝中有人嫉妒马援,在马援死后,就有人向光武帝刘秀进谗言说,马援当时从南方带回来的是一车珍珠,并不是薏苡仁。

皇帝听到这些谗言,非常不高兴,下令不让马援的尸体葬在城里,只能葬在城外。

这个典故流传下来以后,就有人把受冤屈叫明珠薏苡谤。

祛湿良药——薏苡仁
《神农本草经》记载薏苡仁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薏苡仁味甘,微寒。

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久服轻身益气。


薏苡仁为什么能祛湿呢?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湿邪。

湿气分成两种,一种是外湿,一种是内湿。

当周围环境湿气重的时候,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这就是外湿。

外湿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受到外湿侵袭时,人往往会感觉到全身很沉重,特别是腿总有一种很沉的感觉,时常感觉疲劳;二是黏腻。

外湿进入体内,人体会出现各种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比如说嘴里常觉黏腻不爽,眼睛也总是湿蒙蒙的,舌苔也是黏腻的;三是易于合邪,就是湿邪容易跟其他邪气合在一起发病,所以湿邪导致的疾病往往难以治愈。

中医祛湿的思路是怎样的呢?一般湿气为病,是把我们机体的正气给困住了,正气就是身体的部队,部队要上前线了,可是却被湿邪挡住了。

中医治疗湿邪,不是替我们去打倒对方,而是把体内的湿邪去掉,把路障搬开,让我们自身的“部队”能够顺畅地去打仗,最后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敌人消灭。

这样的好处是,当“敌人”再来的时候,人体还是有能力把它们消灭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