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

问题1
问题2
问题 1 美国对德宣战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
(1)原因:①经济利益: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有利于捞取战 利品,进一步大发战争财。而且美国与协约国方面有大量经济往来, 协约国的胜败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②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 协约国不利;交战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③政治目的:攫取战后 世界霸权。 (2)影响:①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加了其取胜的砝码。 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③美国参 战,影响了其他中立国家。
5
3.1918年10月底,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发动兵变,这次兵变( ) ①是协约国直接发动和策划的 ②是德国内部政治危机的反映 ③引发了柏林工人的武装起义 ④标志着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德国基尔军港的水兵因为拒绝当局同英国作战的命令而发动 兵变,①的叙述不正确。德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的标志是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④的叙述也不 正确。 答案:D
一
二
三
(3)影响: 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争局 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深度点拨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 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 后分赃和争夺霸权。同时,英法在战争中的削弱和德国暴露出来的 野心使美国认识到德国比英国更为可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一
二
三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意大利的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2)战争僵持阶段,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 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兵力和战争物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 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课件1

政策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策?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 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 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 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 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 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 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俄国退出一战
日德兰海战
中国等国参战 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美国参战
萨拉热窝
二、同盟国阵营的变化
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 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变化: 1、由攻到守 2、由战争到求和 3、由和谈到投降
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D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 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认为 的原因: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 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 贸易来往;美国的参战;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 法。
知识巩固
1、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 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 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 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B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 战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 协约国集团 ④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件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3)战前德国与美国关系已十分紧 张;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
探究归纳 美国参战的原因、实 质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利益。德国与美国在拉美 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战爆发后, 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激增,战 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 种物资和贷款,同协约国的利 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
(2)政治要求。美国参战前的“中
探究问题
(1)指出史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 的政策是什么。从史料中找出 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 是什么?
(2)史料二与史料一有何矛盾之处?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 战。
提示:(1)“中立”政策。优越条 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史料一宣称采用“不偏不倚” 的态度,而史料二中美国于 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 战。
弃中立,对德宣战。下列关于美 国政策变化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 奉行“中立”
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 实际考查美国由“中立”到参 战政策的变化及影响。A为美 国对外政策的表述,C、D为美 国对外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 均正确。B为了“捍卫和平、 民主与自由”不正确,这可从 材料中得出,因为鹰(指美国) 为自身利益,随时参战的本性
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 受阻美军。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2)反攻
①1马9恩1河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 期兴的登堡第防线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 线推进到__________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政初治,危机协约 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 “________________”。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 手的实力 ②美国参战增强了 协约国的实力 ③《布列斯特 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 ④协约国军队对德展开强大攻 势
探究归纳 美国参战的原因、实 质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利益。德国与美国在拉美 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战爆发后, 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激增,战 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 种物资和贷款,同协约国的利 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
(2)政治要求。美国参战前的“中
探究问题
(1)指出史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 的政策是什么。从史料中找出 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 是什么?
(2)史料二与史料一有何矛盾之处?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 战。
提示:(1)“中立”政策。优越条 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史料一宣称采用“不偏不倚” 的态度,而史料二中美国于 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 战。
弃中立,对德宣战。下列关于美 国政策变化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 奉行“中立”
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 实际考查美国由“中立”到参 战政策的变化及影响。A为美 国对外政策的表述,C、D为美 国对外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 均正确。B为了“捍卫和平、 民主与自由”不正确,这可从 材料中得出,因为鹰(指美国) 为自身利益,随时参战的本性
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 受阻美军。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2)反攻
①1马9恩1河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 期兴的登堡第防线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 线推进到__________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政初治,危机协约 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 “________________”。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 手的实力 ②美国参战增强了 协约国的实力 ③《布列斯特 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 ④协约国军队对德展开强大攻 势
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优选PPT课件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 材料二 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 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 气,我们只有胸膛。” • 材料三 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 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 变化,他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 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 胜过子弹。…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back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 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
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被砍掉双手的婴儿”,“受难的加拿大人”,诸如 此类的故事总在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突然出现,,对 于半个世界来说,德国人已经变成“德国鬼子”.
1917年1月17日。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 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 密电内容: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 “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 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 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 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德国还要墨 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 和资金援助。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㈠美国参战 1、原因: 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人教版选修三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件(29张)

(2)标志:⑤________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 宣战。
【解读】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
【提示】 A.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受 重大损失。
B.美国希望协约国集团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C.美国深恐俄国单独与同盟国媾和,导致协约国失败,损 害自己的利益。 D.当时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为参加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 此时参战是最佳时机。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④________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⑤“__________”,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 (1)战争初期,⑥________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 势力范围皆失。 (2)⑦________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美国加入⑧________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 国的实力。
2.简要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程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A.美国参战(1917年4月)。 B.中国参战(1917年8月)。 C.俄国退出(1918年3月)。
(2)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A.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B.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C.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 D.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越不抱希望,又恢复了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也以德国的 无限制的潜艇战使许多美国人葬身和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受到 极大影响等为借口,在1917年4月正式对德宣战。
材料二 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日益增长。德国是美 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 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
【解读】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
【提示】 A.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受 重大损失。
B.美国希望协约国集团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C.美国深恐俄国单独与同盟国媾和,导致协约国失败,损 害自己的利益。 D.当时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为参加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 此时参战是最佳时机。
3.内部矛盾 (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④________运动,导致帝国解体。 (2)德国爆发了⑤“__________”,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 (1)战争初期,⑥________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 势力范围皆失。 (2)⑦________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僵持阶段,美国加入⑧________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 国的实力。
2.简要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程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A.美国参战(1917年4月)。 B.中国参战(1917年8月)。 C.俄国退出(1918年3月)。
(2)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A.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B.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C.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 D.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越不抱希望,又恢复了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也以德国的 无限制的潜艇战使许多美国人葬身和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受到 极大影响等为借口,在1917年4月正式对德宣战。
材料二 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日益增长。德国是美 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 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历史PPT课件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 材料二 战壕里的俄国士兵向采访他的英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武 器——一把绑在木棍上的刺刀。“先生,正如你看到的, 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屠杀。他们(德军)由大炮和毒 气,我们只有胸膛。” • 材料三 俄国军队数量诚然惊人,可惜却是弊端丛生。军队上层 食古不化,他们无视科技的进步给军事领域带来的巨大 变化,他们没有认真吸取日俄战争失败的惨痛的教训, 仍然死抱住过去那一套陈腐过时的理论不放,坚信刺刀 胜过子弹。…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①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美与协约国接近 原因: 直接: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影响: 增大协约国经、军实力 ②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 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 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 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3)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
(4)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二、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 1、经济原因:同盟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2、军事战略上: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3、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 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 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 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 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 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 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 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 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2)威尔逊宣称的参战目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3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19张PPT)

标志:1917.4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加速一战结束 ③影响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
中国参战
1914年大战爆发后,8月4日,中国北洋军阀政 府宣布中立。1916年,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 务总理。依赖日本的段祺瑞,企图以参战为名,向 日本大量借款,扩充实力,实现武力统一,所以积 极主张对德宣战。受美国支持的黎元洪,畏惧段祺 瑞势力的扩大,因而持反对态度。经过激烈斗争, 段祺瑞终于挤走了黎元洪,扫除了参战的障碍。 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正式对德宣战。中国参战使 中国人民遭到新的灾难。参战期间有17.5万华工被 强迫送到欧洲和中东,供帝国主义者驱使,有两千 多人在战争中丧失了生命。中国参战加深了国内的 政治纷争,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害。
中国的一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 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 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 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 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一战与中国关系有关史实:
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 3、中国参战 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 东问题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哪些?
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 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 主要原因 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 ⑵军事: ⑶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共28张PPT)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①十一月革命:基尔港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 ②威廉二世退位,逃亡荷兰 ③签署停战协定1918.11.11,大战结束
福煦车厢
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既是敌人要求的结果,也是德国人民渴望和平、避免 暴力革命的结果,还是旧式德国军人阶级保全面子和 实力以图再战的结果。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大标炮要、求战:壕简与述士第兵一,次构世成界了大一战战的的过主程要特征
二、一战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4 (二)第二阶段:1915---1916 (三)第三阶段:1917--1918
(三)第三阶段(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1917.4)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
3、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 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 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 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 1年8月 上午1 1时53 分21.8. 911:5 3Augu st 9,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盟国阵营的变化
思
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 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变化: 1、由攻到守
2、由战争到求和 3、由和谈到投降
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 定,宣布投降。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思
㈠美国参战 1、原因: 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俄国退出大战 的原因;德国投降的原因。 2.理解美国的中立政策;俄国爆发革命的原因。 3.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思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阅读课文,概括协约国阵 营有哪些变化?) (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 (2)中国参战 (3)俄国退出的背景及其标志 2.同盟国集团的崩溃(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 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 (1)简述德国西线的攻势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的准备、结果 (3)德国投降的标志 3.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本课小结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议
展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 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 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 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 度”。
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1917年十月革命 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 国主义战争。有力地 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 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 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 反战运动。
• 4.1918年3月到7月,德国加强了在西线的攻势, 其条件是( )
• A.东线的俄国退出了战争 • B.德国得到同盟国的援助,力量增强 • C.美国虽然宣战,但未出兵 • D.法军遭受重创,只能被动挨打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矛盾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战争后期参战的原因。
矛盾:材料一中美国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而材料二中美国于1917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
原因:①战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美国参战是为了保证借给 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收回; 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④美国为争取战后世界的主宰权。
2、时间:1917.4 3、影响: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 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
2、中国参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 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 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 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知识巩固
检
1、根据有关材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 参加一战时,由美国华尔街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 的现金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 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
①美国借战争之机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②美国参战
•
12.外面的钟声越来越响,声声敲响 在涅维 拉济莫 夫的心 坎上, 勾起了 他对儿 时的回 忆,对 美好生 活的向 往。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3 . 我 国 应进一 步深化 改革, 扩大开 放,扩 大国际 合作与 交流, 共同应 对挑战 ,为世 界和平 与发展 做出更 大贡献 。 4. 有助于 决策充 分反映 民意, 体现决 策的民 主性; 5. 有助于 决策者 广泛集 中民智 ,增强 决策的 科学性 ; 6. 有利于 促进公 民对决 策的理 解,推 动决策 的实施 ;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战败的原因的?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说说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认为 的原因:
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 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 贸易来往;美国的参战;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 法。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9.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 今天我 们似乎 很熟悉 西方星 座,却 忽略了 中国古 代对星 空更为 深刻的 思考。
•
10.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 一种划 分方法 都有一 定的用 途,这 体现出 中国古 代天文 学经世 致用的 特点。
•
11.北极星因为在天空中特殊的位置 ,往往 被古人 视作统 治者的 象征, 地位自 然非比 寻常。
7. 有利于 提高公 民参与 公共事 务的热 情和信 心,增 强公民 的社会 责任感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2.
•
1、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 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中立政策”。美洲远离欧洲战场。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议
展
评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 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到20亿美元,而德国 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美元
1 . 和 平 是当 今世界 的主题 。我国 高举和 平、发 展、合 作大旗 ,始终 不渝地 走和平 发展道 路,对 维护世 界和平 发挥着 举足轻 重的作 用。 2 . 发 展 是当 今世界 的又一 主题。 中国作 为最大 的发展 中国家 和经济 大国、 贸易大 国,坚 持对外 开放基 本国策 ,积极 发展全 球伙伴 关系, 推动着 世界经 济的发 展。
•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
4.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
5.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
6.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前实行中立政策 ③美国在参战前就已经倾向于协
约国集团 ④ 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俄国也许会过 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 命”。这句话表明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思
【学思之窗】 长远来看,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 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 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 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 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 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中国参战(参战前发生过什么事件?) 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㈢俄国退出战争
思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 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1917年“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 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检 • 3.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参战 () • A.大大增强了同盟国一方的实力 • B.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 • C.影响到中国等许多国家退出战争 • D.使战局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
苏俄退出:1918年
3月《布列斯特和约》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
【人教部编版】同盟国集团的瓦解PPT 公开课 课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