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共3分)(1)关于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分)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2分)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8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_(1)(A清醒;B苏醒;C醒悟;D 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2)(A次第;B 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sùsù( ) 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 ) 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萌()发翩()然sù sù( ) 地落销声nì( ) 迹(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2 分)(3)语段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3.仿照以下的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2 分亲情是杯清洌的酒,因为岁月的历练而醇香;亲情又像一杯温润的茶,因为心香的呵护而沁人心4.名著阅读(2分)(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黄冈中学初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黄冈中学初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启黄中学2012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初二语文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为国捐躯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5、“酒”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表达了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6、古人的一腔“愁”绪,常在诗文中流露。

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云》中用“,”表达了愁之绵长。

7、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8、诗歌中不乏情理并茂的佳作,它们将诗趣和哲理表现得含蓄自然而又不露痕迹,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使人得到人生哲理的启发。

请你写出两句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9、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10、“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完了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的黄山,我不禁想起了元稹的《离思》(第四首)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除却巫山不是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7分)1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干涸.(gù)蓬蒿.(hāo)挑衅.(xìn )混淆.是非(xiāo)B.家醅.(pēi)缄.默(jiān)和煦.(xù)咬文嚼.字(jué)C.囿.于(yù)酬.谢(chóu)庇.护 (pì) 顾名思义.(yì)D.媲.美(pì)栖.息(qī)狼藉.(jí)近在咫.尺(zhǐ)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诺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B.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公布了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排在前5名的是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中国的深圳。

2022-2023学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雅鲁河中心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雅鲁河中心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雅鲁河中心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行.辈(xíng)怅惘.(wǎng)绅.士(shēn)凫.水(fú)B. 归省.(xǐng)絮.叨(xù)撺掇.(duo)争讼.(sòng)C. 糜.子(měi)斡.旋(wò)幽悄.(qiǎo)蕴.藻(yùn)D. 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chén)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篷勃磅礴束缚大彻大悟B. 震撼恬静流苏叹为观止C. 瞳仁摹然严峻嘎然而止D. 晦暗恢宏山涯惊心动魄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 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 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 老张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4.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谣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C. 《灯笼》中“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运用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D. 腰鼓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三)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梯级强化训练月考试题八年级语文(三)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五单元、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8分)1.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真谛(dì) 蓬蒿(hāo) 窥探(kuī) 美味佳肴(y āo)B.璀璨(càn) 咫尺(bǐ) 哂笑(xī) 藏污纳垢(g òu)C.胆怯(qìe)和煦(xù) 尴尬(gā) 鸢飞戾天(l ì)D.虐待(nuè) 媲美(pì) 朔方(suò) 箪瓢屡空(dān)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沧茫狩猎一视同仁相辅相成B.蜿蜒凋零随机英变目空一切C.鲲鹏禁锢颤颤巍巍莫衷一是D.狼籍内涵张弛不定不容置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一队的人力已是够强的了;可跟二队一比;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4.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事古难全。

5.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4分)“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情真意切,激起阵阵掌声。

语文八下月考试卷及答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语文八下月考试卷及答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语文八下月考试卷及答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1.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通过观看电影《地心引力》,使我了解到在太空中想自由行走是非常困难的。

(删掉“使”。

)B.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健康”前加上“能否”。

)C.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把“吸收”改为“学习”。

)(正确答案)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把“一倍”改为“一半”。

)答案解析:C【解析】【详解】C.语序不当,应把“一切”调到“国外的”后面。

故选C。

2.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他虽然衣着朴素,但高挑的身材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B.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C.他突然灵感爆发,各种新奇的想法络绎不绝地涌现。

(正确答案)D.对于学生逃课的行为,班主任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答案解析:C【解析】【详解】A.鹤立鸡群: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

使用正确;B.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

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使用正确;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这里用来陈述“想法”不妥,可改为“源源不断”;D.无动于衷: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心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使用正确;故选C。

3.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单选题] *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试我们,要香良试信,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地做人。

B.小明在《失物启事》中写道:“今天我在食堂丢失了宿舍钥匙,拾到的请从速交还。

”C.经调查研究,学生会提出了改进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请领导尽快落实。

D.地震以后,班级团委议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宝应县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①淮扬菜的兴起源于漕运。

②随着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兴盛,使得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在扬州一带,江南经济日益发达,扬州饮食(即淮扬菜)随之繁荣。

③宋朝庆历八年,文坛巨匠欧阳修调任扬州太守。

他宴请宾客,挥毫泼墨,书写名篇,推动了淮扬美食和文化的结合,淮扬菜也逐渐变成了文人菜的代表。

④________________。

因为黄河改道,京杭运河逐渐淤塞.变浅,漕运日益困难。

与此同时,在外海,海上运输势不可挡;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受此影响,1901年,清政府裁撤了漕运总督府,叱咤风云千年之久的漕运黯然离场,成为历史。

漕运的停止也让淮扬菜大受打击,几乎跌入低谷,一蹶不振。

⑤许多淮扬菜烹饪大师痛定思痛,努力为淮扬菜找到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改变了淮扬菜对食材的选择。

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他们继承了淮扬菜的精美和精细的特点,在刀工和火候上继续精雕细琢zhuó()、精益求精。

在淮扬菜大师的努力下,淮扬菜终于走出低谷,重新回到巅峰。

1. 根据语境,为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淤塞.( ) 精雕细zhu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语境,在第④小节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使过渡更加自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商云集挥毫泼墨日益困难新的出路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从以前的海参、鲍鱼等山珍海味,变成了淮扬特产鳝鱼、豆腐等平民食材。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海上运输势不可挡。

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势不可挡”使用正确。

D.在内陆,一条条铁路相继开通。

解说:这句话中,“在内陆”作句子的状语。

5. 文学作品中处处有美食的踪迹。

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漫步在生意盎然的菁菁校园,心灵就会少一点浮zào,多一份tián静。

那充溢着文化气息的长廊,吸引你亲近大师,分享智慧;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唤醒你的回忆,引人xiá想;那一句句充满激情的励志名言,如远古钟声,传达着先哲的神光,引领前进的方向……啊,美丽的省泰中附中,滋养我灵魂的diàn堂!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B.明天参观梅兰芳纪念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C.“明天的课前演讲准备好了吗?”老师问,“嗯,准备好了。

”D.前段时间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则大,我想去看看。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上,孙楠中途退赛引起轩然大波....。

B.一个民族如果历史变得晦暗不明,则这个民族就会成为迷惘的民族,就会走向迷途,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顶着中考压力的学子们一定要充满信心,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轻言放弃。

D.电视剧《花千骨》的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扮演小骨的演员赵丽颖非常喜欢,耿耿于怀....。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

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②木受绳则直,。

③,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⑤青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朝气蓬勃的少年热血沸腾的身躯里涌动的是“,”的豪迈(王安石《登飞来峰》),是“,”的自信(杜甫《望岳》)。

5.名著阅读。

(6分)(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国名)作家(人名),主人公保尔在 (人物)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3分)。

(2)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含答案)

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名句默写。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知其可。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下笔如有神 (2). (2)则孤陋而寡闻 (3). (3)人而无信 (4). (4)芳草鲜美 (5). 落英缤纷【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孤陋、寡、缤纷”等字词容易写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田野里,冬季的冰冷刚刚过去,春季就来了。

花儿草儿们用色彩xuàn染着土地,那迎春绽放的花蕊,吐纳着香甜的空气,那翠绿欲滴的桃浪,拥顶着希望的甜蜜;那冰雪消溶的小河,流淌着生命的脉动。

阳光灿烂的春季拔弄着大地,把地上的生灵变得生机盎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uàn染()脉.动()(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答案】 (1). (1)渲 (2). mài (3). (2)溶 (4). 融 (5). 拔 (6). 拨【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渲”的字形和多音字“脉”字的读音。

(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

消溶-消融;拔弄-拨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下)第二次素质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包括卷面3分)出题人:李春辉一、阅读(6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1.根据拼音完成下列词语,并将相应的字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1)shì()候(2)rú()动(3)huì()气(4)háo()叫(5)饿piǎo()(6)miè()视名句积累与运用(12分)(7)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8),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9)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1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崔颢《黄鹤楼》)(11)王维《使至塞上》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并运用比喻的句子是:,。

(12)李商隐的《无题》中,用景物烘托,极力渲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表现主人公分别时的忧伤、苦痛的心情的句子:,。

(1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出征气氛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3.本文作者是,字希文,(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分)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谪.守巴陵郡()(2)薄.暮冥冥()(3)静影沉璧.()(4)吾谁与归.()5.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评价了滕子京的政绩,有何作用?(2分)6.本文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起,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2分)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作者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什么观点?他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谈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杨赐特辟(1),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举高第(2),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由此益知名。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注释】(1)特辟:特别征召。

(2)高第:高官。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1)由此益.知名()(2)躬.率子孙耕农()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10.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赵咨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现代文阅读。

(25分)老头儿与孙女汪明执笔我们的孩子们从学说“爸爸妈妈”时起,就会用清清楚楚的吐字叫“老头儿”。

叫“老头儿”时,爸很受用,说明情况正常;如果规规矩矩地叫了“爷爷、姥爷”,爸马上就警惕起来:十有八九没好事儿!女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最爱以她们原始的“母性”摆弄娃娃。

从楼下挖来泥巴和烂草,蹲在阳台的烈日下给娃娃们做“点心”。

捧了一摊摊连泥带水的黑东西给我们看,大家都各忙各的,反应冷淡。

又端到正在写作的爸面前:“老头儿,瞧瞧!”爸必定很及时地放下手里的活儿,毫不敷衍地看一看,闻一闻:“做得真香!真好!”她们又给娃娃穿衣服,梳小辫。

有时在她们的小屋里玩得不痛快,又把“战场”开辟到爸的床上。

爸专心写文章,紧挨他的身后,孙女们也叽叽喳喳地进入了她们的情节。

如果相安无事,倒也罢了,可是玩着玩着,又觉得假的不如真的好玩,于是爸理所当然地被“征用”了。

“爷爷!”爸一激灵:“不要!”“不许不要!过来!”爸只好放下笔问:“玩什么?”“梳小辫!”爸被反锁在门里,没有动静,倒是两个孩子,嘻嘻哈哈地乐个不停。

不大工夫,听见卉卉大度地说:“今天先饶了你!”老头儿一头钻出来,稀疏的白发上,缀满了横七竖八的小花卡子,妈妈勉强板住面孔:“简直不成其为样子!”我们几个做家长的连忙附和着妈:“哪有这么欺负爷爷的?以后再这样,揍!”两个兴高采烈的孩子经我们一呵斥,脸上有点挂不住,呆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倒是爸气愤起来:“管得着吗?你们!我们就愿意这么玩!”慈爱地拍拍两个小脑袋:“今儿老头儿累了,赶明儿再玩!”爸爸写了文章,总是让家里人先看一遍,很虚心地等着我们提一点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意见。

随着孙女们的上学识字,“审查委员会”的队伍得以壮大。

爸写完“聊斋新义”之《老虎吃错人》,“你们谁想看看?”大人们都看了,说“行吧,还不错”。

两个小孩“忙”里偷闲,大叫:“老头儿!让我们也看看!”爸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气,赶忙双手将稿子捧了上去。

卉卉读,因为认不全字,磕磕巴巴;方方听,忍不住吃吃地乐。

爸垂手立在一边,听着孙女把他的文章读得这样认真,颇感动。

好歹读完了,爷挺谦虚地问:“还行吧?”卉卉果断地说:“不怎么样!”方方立刻响应:“就是!”孙女们很认真和诚恳地为爸分析他的文章为什么“不怎么样”:首先,中心思想不明确——老师说,一定要在第一段把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可是你没有;第二,段落也分得不好,该分的地方不分,不该分的地方却分了;还有,乱用标点符号,那么喜欢用句号,肯定要扣分!——所以,爷爷你这样写文章是不合我们老师要求的。

方方宽容地说姥爷的这篇作文最多可以得一个“二类中”,爸问什么叫“二类中”,卉卉解释说,差不多七十分吧!“著名作家”的文章被两个低年级的小学生判了“二类中”,非但不恼,还挺得意:“行!好歹及了格,这就不赖!”爸画画儿,最喜欢微借着那么点酒劲儿,在半醉半醒,半人半仙的状态一通挥洒,还真是画出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有一次又画了这样一幅,自己觉得满意,对我们说:“这张不赖,谁想看看?”两个孙女最先跑去看,卉卉说:“老头儿你真浪费,留这么一大块空白干嘛?”转过头对方方说:“给他画只小鸭子?”方方说:“别瞎画,等老头儿死了,没准这张画就值钱了!”一家人被逗得都笑起来。

妈嗔怪道:“这可真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口无遮拦!这种话放在别人家,不打个半死才怪!”爸却比谁都高兴:“说我的画值钱,我爱听!甭管活着还是死了。

”他对两个小丫头说:“明儿我死了,我的画要真值了钱,你们就去卖!”卉卉大泼冷水:“你的画值不了钱!”“为什么”?“人家求你,你给画;不求你,也给画。

恨不得谁家里都挂了一幅,这么滥的画儿,还想值钱?”老头儿得了孙女这样中肯的评语,翻翻白眼,无言以对。

爸因为肝硬化,肚子里常常涨着气,有时在家里一边走路,气体一边跑了出来,发出不算微弱的声响。

方方本来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书,听见声音,觉得怪异,及至发现来自姥爷,便大叫起来:“什么呀?老头儿!布布布布,不像话!”把捂住嘴窃笑,一边反击:“怎么不像话?布布布布,很好!”爸把他们的对话写进了他的小说《锁梦》里,我们读了,都笑。

只有方方挺不屑:“老头儿真讨厌,瞎写!”孙女们渐渐长大了,爸对他们除了平等,又多了几分尊重,真心真意地与她们交流,做朋友。

卉卉从小学电子琴,练得很刻苦。

爸过去对于孩子在大人的呵斥下学本事,总是不以为然,认为“简直莫名奇妙”。

后来看到孙女坐在双排电子琴前,手脚并用的弹奏出好听而复杂的曲子,又觉得奇妙得不可思议,用钦佩的语气夸赞“真是能咯儿!”方方的两篇作文被选入一本小学生作文选,虽然在全书的上百篇作文中显得微乎其微,爸却非常重视,向方方要了书,还让孩子在扉页上“给题个词儿”。

方方写了“送给姥姥姥爷瞎解闷”。

相熟的朋友来了,爸很高兴地让人家看。

爸还认真的和方方探讨文章的得失,他说喜欢情节比较平淡的那一篇。

暑假里,我带女儿回家住一段,这祖孙二人竟能很正经的谈一些历史上的事情。

方方去了几次历史博物馆,每次都很详细地告诉姥爷她的所见所闻,爸听得饶有兴致。

电视里播放京剧音配像,一老一少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看,不时交换意见,为某一个情节是否背离了历史而讨论一番。

一个假期下来,方方居然对传统京剧有了一点兴趣,这使爸很欣慰。

爸说他年轻时嗓子好着呢,方方笑他吹牛。

老头儿认了真,运足了丹田气,字正腔圆地来了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声音高亢嘹亮,真是功夫!邻居循声跑来,不大相信是“汪老”唱的。

老头得意地问方方:“怎么样?”“不怎么样!”“不怎么样就不怎么样吧!”爸去世以后,有一次电视台播了他写的京剧《范进中举》的音配像:这才是时来泰山都不能挡我心中好比吃了一个大蟹黄后面一句唱词惹得方方大笑:“这哪是卜修文呢(剧中人物),干脆就咱们家的老头儿!”(选自《老头儿汪曾祺》)1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敷衍.()(2)叽叽喳.喳()(3)嗔.怪()(4)高亢.()12.汪曾祺是蜚声文坛的作家,同时也是家庭中的“老头儿”,选文围绕汪曾祺和孙女们的趣事展开,塑造了汪曾祺在家庭生活中的本真形象。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

(4分)13.“老头儿”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而著名作家贾平凹更是对他崇拜至极,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而在家庭中,面对年幼的孙女,“老头儿”是怎样一位长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4分)14.本文语言直白朴拙、平实冲淡,读来如话家常、亲切自然。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4分)爸气愤起来:“管得着吗?你们!我们就愿意这么玩!”慈爱地拍拍两个小脑袋:“今儿老头儿累了,赶明儿再玩!”15.文学来源于生活会增加作品的真实与趣味,汪曾祺的创作就常常取材于生活,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碎的题材入文,这在文章中有何表现?请结合文章谈一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