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语文月考(带答案)教学文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语文月考(带答案)教学文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语文月考(带答案)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卷)七年级语文A 卷(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家y ù__ 户晓 坚持不xi è__ 风流倜t ǎng__ 人声d ǐng__沸 高山之di ān__ 高枕.__ 而卧 妇孺._____皆知 白雪皑皑..__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确凿.( zu ò ) 哽.咽(g ěng ) 蟋蟀.( shu āi ) 芳草萋萋..(q ī) B .祈.祷(q ǐ) 踱.步(d ù) 讪.笑(sh àn ) 鲜.为人知(xi ān) C .栅.栏(zh à ) .伫.立(zh ù ) 书塾.( sh ú ) 肿胀..(zh ǒng zh àng )D .哺.育(p ǔ) 骊.歌(l ì) 邑.人(y è ) 人迹罕.至(h àn )3.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

② 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

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

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 ①比喻。

拟人 ②拟人 ③拟人B. ①比喻 ②对偶 ③夸张C. ①互文、排比 ②对偶 ③反问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夸张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今天碰到小学同学赵丽,她说有空要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B .外面正下着大雨,他没有带雨具,只得冒雨疾行,样子显得很狼狈..。

C .从没见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D .这次没有能够当选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2025届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

什么是山水的眼光?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

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

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

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饫看,游目而骋怀。

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

中国人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山水依恋。

何谓“山”?山者,宣也。

宣气散,万物生。

山代表着大地之气的宣散,代表着宇宙生机的根源,故而山主生,呈现为一种升势。

何谓“水”?水者,准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相对山,水主德,呈现为平势、和势。

正是这种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在提按与起落之中,起承转合,趋背相异,从而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

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世界图景。

这种图景是山水的人文世界,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观照之中,形成“心与物游”的存在。

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欣赏北宋郭熙的《早春图》。

我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

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千乘(shèng)哂笑(shěn)胡龁(hé)发硎(xínɡ)莅中国(lì)B.饥馑(jǐn)舞雩(yú)怵然(chù)沂水(yí)氾南(fán)C.冠者(guàn)便嬖(bì)铿尔(kēng)赡养(shàn)庠序(xiáng)D.彘肩(zhì)踌躇(chú)孝悌(tì)戮力(lù)謋然已解(hu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D.“謋然已解”的“謋”应读作huò。

故选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以,则王乎鼓瑟希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则何以哉异乎三子者之撰B.为长者折枝共其乏困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若不阙秦因人之力而敝之C.砉然向然刑于寡妻技盖至此乎盖亦反其本矣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D.足之所履如土委地怵然为戒挟泰山以超北海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以”通“已”,停止。

句意: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希”,通“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句意:(曾晳)弹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没有通假字,句意: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没有通假字,句意: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没有通假字,句意: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B.“枝”,通“肢”,肢体。

句意:对年龄大的人弯腰(行礼)。

“共”,通“供”,供给、供应。

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涂”,通“途”,道路。

句意: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阙”,通“缺”,使……亏损、削减。

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

没有通假字,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

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九年级语文月考检测卷及答案解析初三的学生在临近语文月考考试的时候,多做一些语文月考试卷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月考考试的学习成绩。

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问题回答。

(1)导语:高考语文是每年以高度聚焦、标准化和世界化的形式进行的,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严苛的要求。

此次月考试题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和考点,并提供参考答案,以便同学们进行有效备考。

题目一:短文阅读在不久前的某次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以下一篇诗歌鉴赏题,请根据给出的诗歌内容,回答后续问题。

诗歌内容:寒日初兴云淡风轻,大地尚无尘紧清。

白翳薄迷悠则举,岁华顷刻改容颜。

问:根据诗意,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现了大地初尘未起,天空宁静明净,充满了宁静与美好的情感。

题目二:阅读理解以下是一篇社论文章,文章中针对当前教育改革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请阅读完文章后回答后续问题。

文章内容: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们认为,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更加灵活的选修课制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研究方向。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地实习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和社会。

问:根据文章,作者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什么?请简要陈述。

答案:根据文章,作者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文章提出了要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开设实践课程,建立灵活的选修课制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研究方向,以及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等措施,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职业社会的了解能力。

第二部分:作文题现在,请你根据以下作文题进行作文创作。

注意作文答案需准确回答题目要求,并符合语文作文的基本要求。

题目:自由发挥的作文。

要求:自由发挥,以“成长”为主题,自选题材,自拟标题。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2023年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3篇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1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日:“,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③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⑤,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诸葛亮)⑥足蒸暑土气,《观刈麦》(白居易)⑦,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⑧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下片。

(4分)2.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完成(1)-(4)题。

(9分)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1)给第一行中的“绚”字注音。

(2分)绚()隽()(2)第二行中“隽永”的意思是。

(2分)(3)第三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字是“”,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分)(4)仿照前三句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

(3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本书表现了“”的主题。

《水浒》印证了“”真理。

(2)《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其中流传的谚语有:。

(各举一列即可)4.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假如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2分)(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月考)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人类文明形态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表现为不同文明形态不断演进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

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产生,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旧的文明形态已经难以驾驭并容纳愈益发展的生产力和文明成果;二是新的文明形态已经发育起来,并达到一定成熟程度。

旧的文明形态走向衰落,新的文明形态繁荣兴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变迁。

长期以来,凭借西方现代化的先发优势和话语权强势,一些西方学者极力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是普世的文明形态。

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带来其无法克服的弊病,诸如经济危机频发、物质主义膨胀、贫富两极分化、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对外掠夺扩张等,这些弊病不仅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阻碍,而且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桎梏。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危机。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西方现代化模式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科学回答,更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诉求,世界迫切需要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出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之路,极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题(一)九年级语文(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练习范围:1~2单元。

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诗是pīng①婷的女子,是轻盈的精灵,是落在心头的呢喃。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歌凝练了中国语言文字之美,是诗人内心情感与生命境界的外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优秀的诗篇可以洗涤心灵,驱走内心的怅wǎng②和精神世界的阴霾。

诵读优秀诗篇,不仅能让我们润泽心灵、hán yǎng③品格,还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

一切文学艺术都有着诗的特质,如果对读诗没有兴趣,那么欣赏小说、戏剧、散文的妙处时也不免有些隔膜。

许多优秀诗人还将诗歌与绘画相融合,如唐朝诗人王维、现代诗人艾青等。

诗与画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在读诗时,不能言不及义,要顾及全篇、深味妙悟,感受诗歌中的美学境界与生命哲理。

还可以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将外在景物情事内化于心,并用诗歌表达出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4分)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言而喻B.洗涤C.相得益彰D.言不及义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②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平昌县云台片区初中 20XX级三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陈锋
审题人:张谋昌
评卷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5 分)
1、( 13 分) 站在历史的海岸 mà n s ù

)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
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挥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
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 chǎn mèi ( )污蔑蒙蔽视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 分)
( 2)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 语投寄给学校文学社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 心语: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
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
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 2005 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
大跃升至第 15 位,成为亚洲第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二、阅读( 55 分)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完成文后问题。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
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3)文中甲、乙、丙、丁处应填的诗句依次为:甲( )乙( )
丙( )丁( )(4 分)
A. 要留清白在人间
B. 吾将上下而求索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 威武不能屈
(4)模仿文中画“ ”线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话
题和句式相同,上下文衔接自然。 (3 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顶是(
“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2 分)
( 1)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 2)山气日夕佳, ______________。
(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
定哲理的两个诗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
)(3 分)
A.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 我茅塞顿开。
B.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
术员身.价.百.倍.。
C.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 令人叫绝。
D.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 , 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
城, 顿觉心.旷.神.怡.。
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 《渔家傲》中


之有异曲同工之处。
6、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
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
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依照上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话,送给另外两门学科的老师。 ( 4
分)
(1)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 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 躬耕自资, ,这是高雅的选择。选择永恒,需要【甲】的大丈夫
精神;需要【乙】的慷慨志向;需要【丙】的探寻;需要【丁】的高
洁。用心灵选择,铺出一条坦道;用爱心 选择,开辟一片绿
地;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 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 是活 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 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 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 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 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
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
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请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 ?春水》等作品中选择一部,
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3 分)

》的阅读心语:
(3) 除了撰写阅读心语外, 请你再为本次专题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方案。 (4 分)
4、向阳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了读书节活动,下面是本次活 动中的几项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0 分)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 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
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西 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 。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 内涵丰富的 “文学大餐” 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 “经典”。 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 “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 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 ”(摘自《新京报》)

。对生命的膜
拜,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


机;


(1)依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4 分)
màn sù (
) ch ǎn mèi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文中“ ”处所缺的一个成语为(
)(2 分)
A. 世态炎凉 自鸣得意
B. 怡然自乐
C. 乐不思蜀
C.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是: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 5)“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

” 的殷切盼 望 ;愁 是 范仲 淹 笔下

”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
照笔下“
”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

”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 6)由王维《使至塞上》 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