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30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卷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卷及答案

.2015学年第 2 学期 考试科目:大学计算机基础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考生注意:1、 答案必须分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 必须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正确填写班级、学号、姓名等内容,否则没有考试成绩。

3、 在机读卡的学生代号区只填写学号后10位。

4、 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手机等电子设备。

5、 试卷、机读卡、答题卡全部上交。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 (在机读卡上答题,正确选A ,错误选B)1. 现代电子计算机数学和逻辑基础是布尔代数。

2. 图灵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电子计算机。

3.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软件。

4. 计算思维是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地思考。

5. 实际上,即使没有计算机,计算思维也同样存在。

6. 数据在计算机中均以二进制表示,并用它们的组合表示不同类型的信息。

7. 一个二进制位可以存放一个字节的数据。

8. 在计算机中,解决小数点的表示问题主要通过补码来表示。

9. 在以英文为母语的计算机中,ASCII 编码即可用作交换码,又可用作机内码。

10. 数值信息和非数值信息均可用0 和1 表示,且均能够被计算,被符号化和数字化。

11. 主板时钟脉冲在传递给CPU 的过程中,频率被加倍后得到CPU 的主频率。

12. 采用“双核”技术,就是在单个CPU 中用一个物理核心模拟两个物理的核心工作。

13.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先要将程序中的语句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指令。

14. 半导体存储器ROM 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件,电源关掉后,存储在其中的信息便丢失。

15. 计算机只会做加法运算,其他运算都是通过加法来实现的。

16. 只有往内存单元送新数据时,该单元的内容才会被新值代替,否则将保持原有数据。

17. CMOS 是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 芯片、当关机后该芯片中的数据消失。

18. 配备了多核CPU 的计算机才能运行多任务系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的各个方面,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

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综合是指计算机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进行讨论。

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中的基础,它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它涉及到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等。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数据结构研究的是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方式,算法研究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是计算机学科的应用内容,它们分别关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技能包括编程技能、网络技术和系统维护等。

编程技能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技能,它是用来实现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编程技能包括掌握编程语言、理解程序逻辑和调试程序等。

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技能之一,它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搭建、配置和管理。

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的理解、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安全的保障等。

系统维护是计算机学科的应用技能,它关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硬件和软件、解决系统故障等。

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综合是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是指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灵活运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知识,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排序算法;学生还可以利用所学的网络技术知识,搭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学生还可以利用所学的编程技能,开发一个实用的应用程序。

为了培养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能力,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一、数字电子技术
(1)基本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元件、电路、延时电路、变频电路、时序电路、程序电路、复杂数字系统设计,数字电
子技术在计算机硬件、通信系统、汽车集成电路、测控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2)数字电子基础知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数字信号
系统、数字误码分析、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模拟技术。

二、模拟电子技术
(1)基本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元器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调制电路、微扰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在机电系统、信号检测、信号分量、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2)模拟电子基础知识:模拟信号处理理论、模拟信号系统、模拟
信号测量、模拟信号分析、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模拟数字技术、模拟数字
转换技术。

三、计算机系统基础
(1)计算机系统基础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数字逻辑
电路,控制器,存储器,外设,中央处理器,算法,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调
试及维护。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A.0
B.n-1
C.n
D.n/2
上一题下一题
(3/4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______。
A.2n-1
B.2n
C.2n-1
D.2n-1
上一题下一题
(4~8/共40题)单项选择题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结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假定帧的序号长度为4,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使用累积确认。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应答了0、3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______,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______;A继续发送4、5两个帧,且这两个帧已进入B的缓冲区,而B仅应答了2、3两个帧,此时接收窗口最多能接收______个帧。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接收窗口的大小W______2k-1;如果发送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U,则发送窗口的下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______。
第19题
在监听到信道忙时,仍然继续监听下去,直到信道空闲为止。采用这种方式的CSMA协议称为______。
A.1-坚持型CSMA
B.坚持型CSMA
C.p-坚持型CSMA
D.非坚持型CSMA
上一题下一题
(20/4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在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站点侦听到总线媒体空闲时,它是______。
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
(1/4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一个使用选择重传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果采用了5位的帧序列号,那么可以选用的最大接收窗口是______。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6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6

[模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6单项选择题第1题:若线性表最常用的运算是查找第i个元素及其前驱的值,则下列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的是( )。

A.单链表B.双链表C.单循环链表D.顺序表参考答案:D线性表中常用的操作是取第i个元素,所以应选择随机存取结构,即顺序表,同时在顺序表中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驱也很方便。

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既不能实现随机存取,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驱也不方便,双链表虽然能快速查找第i个元素的前趋,但不能实现随机存取。

第2题:非空双循环链表中,在q所指的结点前插入一个由p所指结点的过程依次为:p-﹥next=q;p-﹥prior=q-﹥prior;q-﹥prior=p;下一条语句是( )。

A.q-﹥next=p;B.q-﹥prior-﹥next=p;C.p-﹥prior-﹥next=p;D.p-﹥ next-﹥prior=p;参考答案:C第3题: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存储线性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1≤i≤n+1)时,需要从前向后依次前移的元素个数是( )。

A.n-iB.n-i+1C.n-i-1D.i参考答案:A顺序表的删除运算的时间主要消耗在了移动表中元素上,删除第i个元素时,其后面的元素ai+1~an都要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共移动了n-i个元素。

第4题:将两个长度为n的递增有序表归并成一个长度为2n的递增有序表,最少需要进行关键字比较次数是( )。

A.1B.n-1C.nD.2n参考答案:C假设有两个有序表A和B都递增有序,当有序表A所有元素均小于B的元素时,只需将A的所有元素与B的第一个元素比较即可,其比较n次。

第5题: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为A+B*C-D/E,后缀形式为ABC*+DE/-,其前缀形式为( )。

A.-A+B*C/DEB.-A+B*CD/EC.-+*ABC/DED.-+A*BC/DE参考答案:D将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作为一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将后缀形式作为这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再由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唯一的确定这棵二叉树,在对其进行先序遍历,就可得出算术表达式的前缀形式。

自命题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自命题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自命题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近年来,计算机学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从各个方面掌握的,因此这里将从计算机科学的历史、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科学的历史1. 古代计算工具1.1 算盘1.2 周韵法2. 早期计算机2.1 手工算术机2.2 差分机和分析机2.3 真正的计算机的诞生3. 计算机的发展3.1 第一代计算机3.2 第二代计算机3.3 第三代计算机3.4 第四代计算机以及现代计算机4. 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里程碑4.1 图灵机和图灵测试4.2 首个高级语言 FORTRAN 的出现 4.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4.4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二、编程语言1. 常见编程语言的概述1.1 C语言1.2 Java1.3 Python1.4 JavaScript1.5 Ruby1.6 PHP2. 编程语言的分类2.1 低级语言2.2 高级语言2.3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2.4 面向过程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3.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学习3.1 根据需求选择编程语言 3.2 学习编程语言的方法3.3 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三、算法与数据结构1.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1.1 算法的定义与分类1.2 数据结构的概念与作用2. 常见算法2.1 排序算法2.2 搜索算法2.3 图算法2.4 动态规划3. 常见数据结构3.1 数组3.2 链表3.3 栈和队列3.4 树和图4.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应用领域 4.1 网络安全与加密算法4.2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4.3 数据库与数据存储四、计算机网络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1.1 OSI模型和TCP/IP协议1.2 网络拓扑结构1.3 网络设备和协议2. 常见网络协议2.1 HTTP和HTTPS2.2 TCP和UDP2.3 IP和ICMP2.4 DNS和DHCP3. 局域网和广域网3.1 局域网的特点和组网方法3.2 广域网的概念和连接方式3.3 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4.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4.2 数据加密与认证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的历史、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文件管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文件管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文件管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UNIX系统中,文件存储器的管理采用的是( )。

A.位图法B.空闲块表法C.成组链接法D.单块连接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2.只适合顺序存取,不提供随机存取功能的存储介质是( )。

A.磁盘B.磁鼓C.磁带D.光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3.对磁盘请求重新排队的目的是( )。

A.重置移臂时间B.让优先级高的进程先I/OC.减少传输时间D.减少旋转时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4.下列不便于文件扩充的物理文件结构是( )。

A.连续文件B.串联文件C.索引文件D.多重索引文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5.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不同物理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组织结构中,不具有直接读写文件任意一个记录的能力的结构是( )。

A.连续文件B.串联文件D.逻辑文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6.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立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由此表和文件本身构成的文件是( )。

A.连续文件B.串联文件C.索引文件D.逻辑文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文件管理7.在磁盘上,最容易导致存储碎片发生的物理文件结构是( )。

A.隐式链接B.顺序存放C.索引存放D.显式链接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理文件结构的特点。

顺序文件的优点是在顺序存取时速度较快,因为这类文件往往从头至尾依次顺序存取。

但是也存在缺点,首先要求在存储文件时确定文件的长度,依此来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这样会造成在寻找存储空间时耗时较多,一旦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放该文件时会造成文件存储的失败。

其次,顺序文件不便于文件的扩充,在实际工作中,文件的长度往往会改变,可能会变长,也有可能变短。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3部分模拟试题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面关于算法说法正确的是()。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B.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C.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D.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A项,计算机程序只是实现算法的一种手段,手工也可以完成;B项,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程序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

两者显然是不同的概念;C项,明显错误,可行性是指算法描述的操作都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

2.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单链表之后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A.O(1)B.O(n)C.O(m)D.O(m+n)【答案】C【解析】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接到长度为m的单链表之后只需要定位到m链表的末尾,然后将末尾元素的指针指向n链表,故时间复杂度为O(m)。

3.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并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则利用()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顺序表B.双链表C.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D.单循环链表【答案】A【解析】只有顺序表才能存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其他存储方式都需要遍历才能访问相应元素。

顺序表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时间复杂度也为O(1)。

4.执行以下()操作时,需要使用队列作为辅助存储空间。

A.散列表的查找B.图的广度优先遍历C.二叉树的先序遍历D.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答案】B【解析】A项,散列表的查找不需要额外的空间;C、D项,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图的深度优先遍历使用堆栈而不使用队列作为辅助存储空间;B项,在图的广度优先遍历中,如果结点v i在v k之前被访问,则v i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应在v k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之前访问,需要使用队列作为辅助存储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模拟30单项选择题第1题:存储管理中地址重定位必须在CPU中设置专门寄存器,而______不是此类寄存器。

A.基址寄存器B.界限寄存器C.页表控制寄存器D.程序计数器参考答案:D在单一分区中,操作系统存放在低址部分,为了防止用户破坏,都设置了界限寄存器,其包括两部分:基址寄存器的内容是操作系统常驻内存部分以后的首地址,长度寄存器的内容便是用户可用区域的长度。

其地址变换也是:绝对地址=基址寄存器+逻辑地址。

但现在大部分单用户操作系统都不再使用界限寄存器,由于操作系统不会发生变化将基址和长度用两个常量来代替。

不再使用硬件寄存器。

在动态分区中,进行动态重定位需要基址寄存器:绝对地址=基址寄存器+逻辑地址。

在分页系统中,页表控制寄存器中存放页表起始位置和页表长度,在地址变换时先用页号与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比较,判断是否越界,如没有则根据页表控制寄存器中页表起始位置找到页表查找到相应的块号进行地址转换:绝对地址=块号*块长+页内地址。

第2题: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__。

A.主机、键盘、显示器B.主机及其外部设备C.主机与实用程序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参考答案:D计算机硬件是由主机和外围设备组成,主机是指CPU和内存储器。

通常,把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或裸机,裸机是不能使用的,必须配备一定的软件,构成计算机系统才能使用。

第3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指令系统的合理性研究,精简指令系统RISC逐步取代CISC的重要位置。

下面所述不是CISC主要缺点的是______。

A.软硬件功能分配的问题B.VLSI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C.20%与80%规律D.由于指令众多带来的编程困难参考答案:A通过对大量的程序统计得出20%与80%规律,指在整个指令系统中,约有20%的指令使用频率较高,占据了处理机80%的处理时间,反过来,80%的指令只占据处理机20%的时间,这是CISC的缺点,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发展与CISC 的理念也造成冲突,答案D指令众多也是CISC的主要缺点,也正是20%与80%规律的原因所在。

第4题:设在数据传送中采用偶校验,若接收到代码为10111011,则表明传送中______。

A.未出现错误B.最低位出错C.未出现错误或出现偶数位错D.出现奇数位错参考答案:C偶校验只能发现一位错,但不能确定是哪一位错,不能纠错,当码字中出现偶数位错时,码字中“1”的个数仍是偶数,所以不能发现错。

题中码字“10111011”中“1”的个数是6为偶数,所以有可能是未出现错误或者出现了偶数位错误。

第5题:数据总线的宽度由总线的______来定义。

A.物理特性B.功能特性C.电气特性D.时间特性参考答案:B总线的物理特性描述了总线的根数、插头、形状及引脚排列等物理连接方式。

功能特性描述总线的每一根线的功能,如数据总线的宽度指明了访问一次存储器或外设时能够交换数据的位数。

电气特性定义每根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及有效电平范围。

时间特性定义了每根线在什么时间有效。

第6题:网桥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它工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上。

在LAN中用于桥接少量以太网网段时,常用的网桥是______。

A.封装网桥B.源选径桥C.转换网桥D.透明网桥参考答案:D本题目主要考查了“数据链路层设备”。

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对帧进行存储转发的网间连接器,它只适用于同类局域网之间互连,如802.X。

对于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即使通过网桥能够连通,但由于其高层协议不同,仍是没有办法进行互操作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网桥: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ing)和源选径网桥(Source—Route Bridging)。

所谓“透明网桥”是指,它对任何数据站都完全透明,用户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无法对网桥寻址。

所有的路由判决全部由网桥自己确定。

当网桥连入网络时,它能自动初始化并对自身进行配置。

透明网桥用在以太网中。

源选径网桥又叫源路由选择网桥,主要用于互连令牌环网,源路由选择网桥与其他几种桥的一个基本区别是,源路由选择网桥要求信息源(不是网桥本身)提供传递帧到终点所需的路由信息。

转换网桥(Translation Bridging),或者翻译网桥。

它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用不同协议的LAN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用于令牌环网和Ethernet网之间的连接。

封装网桥(Encapsulation Bridging)通常用在Ethernet:网连接到FDDI骨干网的情况下。

第7题:若一个图的边集为(A,B),(A,C),(B,D),(C,F),(D,E),(D,F),则从顶点A开始对该图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得到的顶点序列可能为______。

A.A,B,C,D,E,FB.A,B,C,F,D,EC.A,B,D,C,E,FD.A,C,B,F,D,E参考答案:D对图的广度优先遍历方法描述为:从图中某个顶点v出发,在访问该顶点v之后,依次访问v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然后再访问每个邻接点的邻接点,且访问顺序应保持先被访问的顶点其邻接点也优先被访问,直到图中的所有顶点都被访问为止。

第8题: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长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8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且超时后,又连续发送了25个段,那么第25个段是在超时后第______个RTT时间内发送的。

A.3B.4C.5D.6参考答案:D本题目主要考查了“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题目条件是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长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这个时侯,按照前面所述,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即8KB,把拥塞窗口cwnd重新设置为1,执行慢开始算法。

接下来的8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所以,按照满开始算法,cwnd的值,依次为1.2,4,8,之后进入拥塞避免阶段,cwnd的值依次为9,10,11,12,前5个RTT中,发送的TCP段共24个,前6个RTT中,发送的TCP段共34个,24<25<34,所以第25个TCP 段是在第6个RTT中发送的。

第9题: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以下的转发表项:如果一个到达分组的的目标地址为192.53.56.7,那么该路由器会选择的下一跳是______。

A.接口0B.接口1C.路由器1D.路由器2参考答案:D本题目主要考查了“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IDR”、“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目标地址192.53.56.7与掩码/23进行与操作,得网络号192.53.56.0。

计算过程:子网掩码23,说明该IP地址前23位是网络号,前两个字节192.53占16位,23-16=7,可知第三个字节(56)的前7位是网络位。

56的二进制00111000,可以判断该IP网络号:192.53.56.0,该网络与前三个条目的网络号不对应,所以选最后一个默认路由项,因此分组发送到路由器2。

第10题:某机浮点数格式为:数符1位、阶符1位、阶码5位、尾数9位(共16位)。

若机内采用阶移尾补格式化浮点数表示,那么它能表示的最小负数是______。

A.-2<sup>32</sup>B.-2<sup>32</sup>×(0.111111111)C.-2<sup>31</sup>×(0.1111111111)D.-2<sup>31</sup>参考答案:A规格化表示的尾数形式为正数:0.1 ××…×。

其最大值表示为0.111…1,最小值表示为0.100…0,尾数表示范围1/2≤M<1。

负数(原码):1.1××…×。

其最大值表示为1.100…0,最小值表示为1.111…1,尾数表示范围-1<M≤-1/2。

负数(补码):1.0××…×。

其最大值表示为1.011…1,最小值表示为1.000…0,尾数表示范围-1≤M<-1/2。

阶码用移码表示与用补码表示的范围一样,都是-2k~2k-1,k为阶码数值位位数。

据题目中的条件,k=5,所以最小的负数是-1×225,即-232。

第11题:采有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其地址变换工作是在______完成的。

A.作业装入时B.作业被选中时C.每执行一条指令时D.每次被移动时参考答案:C动态重定位的地址变换是在最后执行指令时才进行的。

每次移动时只是改变重定位寄存器里的内容,不进行地址变换。

第12题:在1K×8位的存储器芯片中,采用双译码方式,译码器的输出信号有______条。

A.1024B.64C.32D.10参考答案:B地址译码器的设计方案有单译码方式和双译码方式。

单译码方式中,若地址线有n条,则译码器输出2n种状态,对应2n个地址,每个地址选中一个存储字,当n较大时,译码器输出线数目非常庞大,这种方式一般适合于小容量存储器。

采用双译码方式,可以减少地址选择线的数目。

这种结构中,地址译码器分成两个,若每个译码器有n/2个输入,只有2<sup>n/2</sup>。

个输出,则共有2<sup>n/2</sup>+2<sup>n/2</sup>条译码器输出,1K=2<sup>10</sup>,所以有2<sup>5</sup>+2<sup>5</sup>=64条。

第13题:设某棵三叉树中有40个结点,则该三叉树的最小高度为______。

A.3B.4C.5D.6参考答案:C由完全二叉树原理可以知道,完全三叉树如有n个叶结点,那么高度为[log3n]+1。

第14题:某计算机的主频为6MHz,各类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和使用的频度为:存取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为0.6μs,使用频度为35%,加、减、比较、转移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为0.8μs,使用频度为45%,乘除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为10μs,使用频度为5%,其他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为0.8μs,使用频度为15%。

该计算机的速度为______。

A.0.84MIPSB.1.19MIPSC.1.2MIPSD.1.33MIPS参考答案:A0.6*35%+0.8*45%+10*5%+0.8*15%=0.21+0.36+0.5+0.12=1.19μs,所以计算机的速度为1/1.19=0.84MI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