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PPT解说及教学详案

合集下载

《梅花魂》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3篇)

《梅花魂》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3篇)



26
三次落泪:
教诗词落泪
难归而痛 哭 送梅花手绢
思念 祖国
27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 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 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 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 着血色的梅花。
梅 花魂
陈慧瑛
20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祖籍福建 厦门。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富商,爱 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这一 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 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 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后陈慧瑛任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初读感知 01 读 准 字 音 , 读 懂 词 语 , 读 通 句 子 。 02 课 文 写 了 关 于 外 祖 父 的 哪 几 件 事 情 ?
齐读生字词
zàng 埋葬
zhèng 郑重
liáo 撩乱
sāi 腮边
bǐng 秉性
juàn 手绢
qiú
diàn
虬枝 玷污
sōu 凉飕飕
mǎ 码头
qiáo juàn 华侨 眷恋
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 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 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28
再次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魂”作为题目呢?
“梅花魂”不仅表现了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 放的精神,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 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 象征,具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PPT完美版
创作过程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外祖父对梅花的描述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逐渐形成 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同时,作者还查阅了大量关于梅花的资料,深入了解了 梅花的生长习性和文化内涵。
梅花魂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以及作者与外祖父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对外祖父的回忆和描述,作者传递了梅花精神所代表的品质,并表达了对 这些品质的崇敬和传承。
《梅花魂》ppt完美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梅花魂简介 • 梅花魂中的文化内涵 • 梅花魂中的艺术特色 • 梅花魂的影响与价值 • 梅花魂的传承与发展 • 总结与思考
01 梅花魂简介
CHAPTER
梅花魂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被赋予了高洁、坚 韧、谦虚等品质。在《梅花魂》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讲述 自己与外祖父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梅花精神的崇敬和传承 。
和归属感。
05 梅花魂的传承与发展
CHAPTER
梅花魂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家庭传承
通过家族长辈的言传身教,将梅花魂的价值观和 精神内涵传递给下一代。
文化传承
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绘画、音乐等,将 梅花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传承下去。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将梅花魂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融 入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梅花魂精神的新一代。
激发爱国情感
《梅花魂》作为一篇反映爱国主题的作品,可以激发我们 的爱国情感,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谢谢
THANKS
民族精神的体现
通过赞美梅花的品质,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傲骨铮铮、 纯洁无暇的民族精神。

《梅花魂》(完美版)PPT课件3

《梅花魂》(完美版)PPT课件3
“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形成鲜 明的对比。古玩是非常昂贵的,“我”偶 尔摆弄,外祖父并不放在心上,可是那幅 墨梅图却连碰都不让碰。在鲜明的对比中, 突出了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的珍爱之情。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 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diàn)污得 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 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庄重)地嘱咐我要好好学习。
课文解读
1. 朗读课文,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
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 1 )读唐诗宋词落泪; ( 2 )珍爱墨梅图; ( 3 )因不能回国而痛哭; ( 4 )送“我”墨梅图; ( 5 )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 外祖父眷恋 祖国、热爱 祖国的思想 感情。
这是对外祖父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外 祖父训斥的话以及“轻轻” “慢慢”等 动作突出了他对墨梅图的爱惜。
➢ 读第 13 自然段,外祖父送给“我”墨梅图 时说的话有几层意思?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 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 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借花 喻人,赞美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 物;第三层指出一个中国人要有 梅花的秉性。
➢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外祖父读哪些诗 句时会流泪,并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作客,每逢过 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春草
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来?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葬、腮”等生字。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 国的思念之情。 3.理解课文题目,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 感情。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的主题思想
01
02
03
家庭亲情
勇敢正义
和平美好
故事强调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展现了梅 花与爷爷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
故事赞扬了梅花的勇敢和正义感,她不畏 强权,敢于与恶势力抗争。
故事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梅花 谷居民们的生活象征着远离纷争的美好愿 景。
02
梅花魂的角色分析
主要角色介绍
01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梅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 下的表现,突出了梅花坚强、高洁的 品质,使主题更加鲜明。
结构特点
层次分明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梅花的特点到作者的感悟,逐 步深入,引导读者思考。
首尾呼应
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增强了文章的统一 性和连贯性。
05
梅花魂的启示与思考
对人性的思考
02
03
梅花魂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身怀 绝技的武林高手,性格刚 毅、正直。
红拂
梅花的妻子,聪明、机智 ,对梅花忠贞不渝。
燕子飞
反派角色,梅花魂的师弟 ,因嫉妒而背叛师门。
角色之间的关系
梅花魂与红拂
夫妻关系,两人感情深厚 ,共同经历风雨。
梅花魂与燕子飞
师兄弟关系,但燕子飞因 嫉妒背叛师门,成为梅花 的敌人。
负韶华。
追求美好
梅花以其纯洁和高雅的美,激发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感恩自然
梅花的生长和开放都离不开自然 ,启示人们要感恩大自然,与自
然和谐相处。
对社会的反思
道德风尚
梅花以其高洁的品质,象征着社会上应有的道德风尚,呼吁人们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团结合作
梅花在寒冬中开放,提醒人们在社会发展中要团结合作,共同抵御 困难。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PPT完美版
自古以来,梅花就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他们通过赞美梅花来表达自己高 洁的情操和坚韧的品格。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都以梅花为题材,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 子·咏梅》等,这些作品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更寄托了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02
《梅花魂》作品概述
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陈慧瑛
当代女作家,厦门人,代表作品《无名的星》。
创新性发展和应用前景展望
创新性发展
跨界融合
鼓励艺术家在传承《梅花魂》的基础 上进行创新,创作出既具有传统特色 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推 动这一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
探索将《梅花魂》与其他艺术形式、 科技手段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 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 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展普及教育
将《梅花魂》纳入学校艺术教 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校园 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 、欣赏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创新传播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 技术、互联网等,创新《梅花 魂》的传播方式,拓宽其受众 群体和传播范围。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向世界展示《梅花魂》的独特 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 化的了解和认同。
04
画作欣赏与技巧探讨
历代名画中的梅花形象展示
1 2
宋代画家杨无咎的《四梅花图》
此画以墨线勾勒梅花,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表现 梅花的质感,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图》
画面以水墨写意为主,运笔纵横洒脱,墨色淋漓 酣畅,将梅花傲雪凌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3
清代画家金农的《梅花册页》
篇章结构与艺术特色分析
篇章结构
以“梅花”为线索,通过“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无法 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五个情节,层层推进,表 达了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小学语文《梅花魂》课件

小学语文《梅花魂》课件
提升阅读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文章内容,熟悉语言结构,提升阅读 能力和语感。
分组讨论梅花精神
总结词
培养思维能力
详细描述
分组讨论梅花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 队合作精神。
学生分享感悟与启示
总结词
激发情感共鸣
VS
详细描述
学生分享对《梅花魂》的感悟与启示,可 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 思想,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作业布置与要求
背诵课文段落
读后感
选择课文中的一段,熟练背诵并理解 其含义。
写一篇关于读完《梅花魂》后的感想 ,字数不少于200字。
仿写句子
根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 子,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下节课预告与引导
主题介绍
《春》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 了对生命和希望的赞美。
提前预习
建议提前阅读《春》一文,了解文 章结构和主题。
梅花在中国的园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 位,许多古典园林中都有梅花的种植 ,为园林增添了别样的景致和韵味。
梅花的诗词欣赏
01
02
03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卢梅坡《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梅一段香。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 情向小园。
04
课程实践环节
学生朗读课文
总结词
在《梅花魂》这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特点 ,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提炼 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03
梅花文化讲解

梅花魂教学ppt课件

梅花魂教学ppt课件

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了解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文 学风格,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和热爱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关的 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为弘 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做出自己 的贡献
THANK YOU
第二篇章:离别之痛
总结词
岁月无情,思乡心切。
VS
详细描述
这一段通过对岁月的流逝与作者的思乡之 情进行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思乡心 切之间的矛盾。同时,通过对梅花在寒冬 中绽放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无情中 坚守思乡的情感。
第三篇章:归乡之情
总结词
重归故土,梅花依旧。
详细描述
这一篇章主要表达的是作者重归故乡时的激 动之情。开篇就提到了“终于回到了故乡” ,接着通过对梅花依旧在风雪中绽放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梅花的不解 之缘。最后通过描写与梅花共舞的场景,表 现了作者重归故土的喜悦之情。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传达
通过梅花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如坚贞、气节、自爱等。
梅花魂的思想内涵
01
02
03
思乡之情
梅花魂蕴含着浓浓的思乡 之情,体现了主人公对故 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爱国主义精神
作品体现了主人公为国家 、民族奋斗的爱国主义精 神,以及对自己民族文化 的热爱和珍视。
能够讲述梅花与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梅花的 感受和思考。
02
梅花魂的背景介绍
梅花魂的起源
梅花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 文学和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唐宋时期 ,梅花被赋予了高雅、纯洁和坚韧的 象征意义。
梅花与冬天的抗争,以及其不畏严寒 的品质,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喜爱的 题材,他们用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尚 情操和品格。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PPT完美版

梅花魂与当代文化的关联
现代艺术中的梅花
在现代艺术中,梅花常常被用作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元素,展现 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中的梅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的梅花 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观赏。梅花的美丽和独特性也因 此成为了旅游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现代文学中的梅花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梅花常常被 用来表达坚韧、高洁的品质和情 感。许多作家通过描绘梅花的生 长、开花和凋谢过程,来表达人
生的哲理和感悟。
Part
05
梅花魂的影响和启示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创作主题
梅花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和灵感,促进了文 学的多样性和创新。
强化了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梅花魂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促使文学创作者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命运, 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倒叙手法
作者在回忆往事时采用倒 叙手法,通过回忆把过去 和现在相互穿插,增强了 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伏笔与照应
作者在叙事中巧妙地设置 伏笔和照应,使故事情节 更加紧凑,增加了故事的 吸引力。
表现手法
细节描写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对梅花的形态 、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详细描绘, 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梅花的 美丽和魅力。
绿叶象征扶持与陪伴
梅花的绿叶在寒风中摇曳,陪伴着梅花度过寒冷的冬季,象征着友 情和陪伴。
Part
04
梅花魂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与梅花魂01 来自2梅花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坚韧、高洁和独立。在中 国古代文学、绘画和诗歌中,梅花常常被用来表达清高脱俗的品质和孤 傲不群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课例《梅花魂》本课选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上,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采用了回忆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外祖父身前的小事,传诵着一缕爱国情深的梅花魂。

由于课文的内容量较大,在第二课时的编排上则采用赏梅(走进人物)——惜梅(读懂人物)——颂梅(赞扬人物)——品悟(魂牵人物)的教学过程。

《梅花魂》教学详案一、赏梅——走进人物1.课件展示有关梅花的词句。

(课件出示: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关梅花的诗句)说到梅呀,古有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今有毛泽东“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梅花身上自带这一种不畏冰雪严寒,不惧霜刀风险的品质,从古至今,都是诗人画家所青睐的对象。

(师:继续上节课学习《梅花魂》,让我们走进作者内心深处,感悟梅花的深刻喻义。

)师:回想一下,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哪些事。

运用的小标题进行总结。

(生:“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无法回国”“赠送梅图”“送血梅绢”)过渡:作者就是围绕梅花这五件小事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通过读课文你感觉到了外祖父与梅花之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二、惜梅——读懂人物1.师: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词句。

划一划,并多读几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运用对比写法突出了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2)“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动作中的重点词“轻轻”“慢慢”可以看出他非常爱惜梅花,生怕弄破,表达了喜爱之情。

)(3)“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通过反问句的运用,表达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过渡:从外祖父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觉到了他爱梅花就像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他爱梅花甚至超过了爱自己的外孙女。

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呢?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师:大家再到文中找一找)三、颂梅——赞扬人物(课件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的名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学生自由读文,同桌间探讨从这段话中自己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1)梅花的精神。

A.梅花有什么精神?(课件字变红)读梅花精神这句话。

B.(课件展示风欺雪压梅花图)体会梅花的精神。

谁能把梅花的精神读出来吗?面对这些不怕风雪的梅花,你最想对梅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真棒,真是个英雄!)(2)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A.这段话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就像梅花。

)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读。

B.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吗?结合人物理解“历经磨难”。

(课件出示有气节的人物形象)(3)做有梅花精神的人。

读读最后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外祖父要我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外祖父把墨梅图赠送给“我”,就是在告诉莺儿,也是在告诉所有的人,梅花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四、品悟——魂牵人物过渡:外祖父爱梅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篇课文中外祖父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特别的印象?外祖父不仅心事重重、郁郁寡欢,还时不时地落泪了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外祖父几次落泪。

让我们共同来分析外祖父落泪的原因。

1.读诗落泪──思乡之泪。

课件出示:“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花梨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1)师:外祖父为什么要教“我”读唐诗宋词?(生:外祖父常常“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这是他老人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想让自己的子孙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师: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为什么就会落泪?(生:这些诗句都是写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都是写乡思,乡愁!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他就会有一颗两颗的冰凉的泪珠滚落下来”。

这冰凉的泪珠是外祖父的思乡之泪!)(3)一起把外祖父浓浓的思乡之情读出来。

2.未能归国泪先流──无奈之泪。

课件出示:“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1)师:这句话把外祖父比作了什么?(学生:孩子)师: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比喻?(生: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归难归的悲痛心情。

)(2)外祖父想回祖国吗?能回祖国吗?(想回却因年龄太大行动不便不能回,还有就是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

凡是出国深造或者是侨居海外的华侨要回国都会遭到敌对势力的百般阻拦,所以外祖父回不了祖国。

)师: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他想回却不能回!(3)有家不能回的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你能想象一下这省略号里省略的画面吗?师:拿出你们的笔和纸,来写一写这份心酸和无奈(外祖父一边哭泣一边喃喃自语:你们都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我年纪太大,无法和你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

也有可能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4)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读,把外祖父这复杂的心理过程表达出来。

3.泪眼蒙!送手绢──深情之泪。

课件出示:“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望着远去的亲人,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2)老师也被这个画面深深感动着。

(师范读)这句话中有一个词特别揪心──衰老。

外祖父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很多?(3)你知道外祖父此时又为什么流泪了吗?这泪水,饱含着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深情意;这泪水,是饱含深情的泪水。

(4)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万千愁情都融入了这颗心,无边泪水都汇聚在这颗心。

此时靠什么来传达外祖父的这颗心?(手绢)(5)外祖父和我离别时,为什么非送我带有血色梅花的手绢呢?这是一块怎样的手绢?外祖父让“我”把这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带回祖国,实际上也就是带回了外祖父的一片思乡之情。

(6)还靠什么?课文前面还写到,外祖父还靠什么表达自己的这颗心。

(墨梅图)前文写到外祖父把墨梅图递给了我,也是让我带回外祖父的一颗爱国之心。

(7)外祖父想啊想,想啊想,把头发都想白了,把心都想碎了,深情随着这梅花一起递到了外孙女的手里,难怪在课文的最后,作者会说,这花不只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8)当故乡的梅花再次开放时,看到梅花我不禁又想起了外祖父。

假如此时的你是莺儿,你会对外祖父说些什么?同学们,让我们最后饱含深情地再来朗读一下课题吧!愿同学们能把这梅花精神发扬光大、融入生命,感染和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教后反思:《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篇精读课文。

梅花凌寒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是历代诗人和画家所赞颂的对象,梅花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这篇文章,重在使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体会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的能力,在本节课上,我运用“预学案”的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

这节课的落脚点是:让“预学案”为我们的课堂服务、帮助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学生只有预习好了,课上才会精彩无限。

课上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语文阅读的快乐。

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感悟、思考的阵地。

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围绕课文展开了一层层教学,学生们基本上能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深入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开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

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

在感受老人思乡之情时我主要抓住了老人三次流泪和斥我污梅进行设计。

在体会梅花精神时,我主要采用朗读的形式。

在指导朗读“做有气节的中国人”之前先让学生谈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图片更加渲染了激昂的气氛为朗读做了铺垫。

缕缕梅花魂,悠悠爱国心,让我们永远铭记梅花魂。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不是很好,发言的同学仍然比较集中,学生的参与面不是很广,怎样让那些沉默的同学开口?怎样让所有的同学都积极起来?这是我一直想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评价不够积极、灵活。

很多时候少了老师的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怎样让评价更及时、更灵活、更发自老师的内心,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改正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