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作者:何超蔓,陈曼玲,黎明鸾,胡春霞,吴小妹,卢斋,金松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提高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住院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22例,采用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1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8例Ⅱb期患者行放疗。并观察化疗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肿瘤大小的变化、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22例中完全缓解14例(63.64%),明显缓解4例(18.18%),中度缓解4例(18.18%);(2)肿瘤消退情况:完全缓解(CR)3例(13.64%),部分缓解(PR)9例(40.91%),好转(MR)5例(22.73%),稳定(SD)5例(22.73%)。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缩小了局部病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on cervical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22 cases with cervical cancer at ⅠbⅡ b stage during 2006.82009.1.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for 2 courses including 14 cases with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8 cases at

Ⅱb stage with radiotherapy. Observed status of clinical symptoms, size of tumor, sid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14 out of 22 cases were relieved completely (63.64%), 4 cases were obviously alleviated (18.18%), and 4 cases were relieved moderately (18.18%). 3 cases were complete effective (13.64%), 9 cases were partial effective (40.91%), and 5 cases were improved (22.73%), cases were stable diseases with efficacy rate as 77.27% (17/22). Conclusion: NACT is save and effective, It can reduce local disease focus and increase the resection rate.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Operation

宫颈癌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大多采用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对提高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有着重要意义[1]。本文对我院2006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22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全身化疗,观察化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肿瘤大小的变化、化疗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并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2006年8月~2009年1月住院的22例Ⅰb~Ⅱb 期宫颈鳞癌患者,局部肿瘤≥4 cm;宫颈局部桶状、质硬,以内生型溃疡为主,出血明显;盆腔检查宫旁增厚、弹性欠佳,但未达盆壁。所有病例均经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确诊,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Ⅰb期3例,Ⅱa期7例,Ⅱb期12例,年龄32~61岁。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采用静脉化疗,并水化3 d,液体量不少于3 500 mL,记录24 h出、入量,常规在化疗期间给予速尿20 mg静脉推注,化疗前静脉推注托烷司琼5 mg,减少胃肠道反应;推注地塞米松10 mg,减少过敏反应。22例鳞癌患者中6例(27.27%)采用PB[顺铂(DDP)+博来霉素(BLM)]化疗方案; 2例( 9.09%)采用PVB[DDP+长春新硷(VCR)+BLM]方案;1例(4.54%)采用IBP[异环磷酰胺(IFO)+BLM+DDP]方案;13例(59.09%)采用PT(DDP+紫杉醇)方案。PB具体用法:第1天用(DDP 70 mg/m2,第1~3天用BLM 25 mg

·m2·d1。PVB具体用法:第1天用DDP 50 mg/m2和VCR 1 mg/ m2,第1~3天用BLM 25 mg·m2·d1。IBP具体用法:第1天用DDP 50 mg/m2,BLM15 mg,第1~5天IFO 1 000 mg·m-2·d-1,Mesna 200 mg/m2,静脉滴注,IFO用后0、4、8 h各用1次,第1~5天。PT具体用法:紫杉醇135~175 mg/m2 3 h内静脉滴入后,予DDP 50~70 mg/m2静脉滴入,本组病例在使用紫杉醇前12 h和6 h口服地塞米松20 mg,化疗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苯海拉明25 mg、西米替丁300 mg、托烷司琼5 mg及地塞米松10 mg;期间给予水化、止吐及利尿药物。采用2个疗程化疗,化疗间隔为21 d。化疗2~3周后14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8例Ⅱb期患者行放疗。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的病例加用盆腔外照射放疗或化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的临床分期,化疗后评价局部肿瘤及宫旁情况。⑴临床症状缓解标准:根据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疼痛、肿瘤压迫等症状分为5级:0级完全缓解;1级明显缓解; 2级中度缓解;3级轻度缓解, 4级为未缓解或加重。肿瘤消退标准:完全缓解(CR):肿块消失;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好转(MR):肿块缩小25%~50%;稳定(SD):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块增大,治疗期间有新肿瘤病灶出现。显效包括CR、PR;有效包括CR、PR、MR;无效包括SD、PD。化疗毒副反应评定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本组22例患者经过2疗程化疗后,Ⅰb期完全缓解2例(66.67%), 1例明显缓解;Ⅱa期完全缓解5例(71.43%),1例明显缓解,1例中度缓解;Ⅱb期完全缓解7例(58.33%),2例明显缓解,3例中度缓解。

2.1.2 肿瘤消退情况本组病例化疗总有效率为77.27%(17/22),其中CR 3例(1

3.64%),PR 9例(40.91%),MR 5例(22.73%)。Ⅰb期CR 1例(33.33%),PR 2例(66.67%);Ⅱa期CR 2例(28.57%), PR 3例(42.86%), MR 1例(1

4.29%),SD 1例(14.29%);Ⅱb期PR 4例(33.33%),MR 4例(33.33%),SD 4例(33.33%)。

2.2 化疗毒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脱发和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患者经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消化道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经预防性应用止吐药物,程度均较轻。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及心脏毒性。

2.3 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

所有手术患者宫颈、阴道病灶明显缩小,宫旁组织变软有弹性,手术时分离输尿管隧道、阴道膀胱间隙、膀胱宫颈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时出血均较少,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2~3 cm以上。术后病理检查示4例患者阴道切缘有肿瘤浸润,4例盆腔淋巴结阳性, 无宫旁组织浸润脉管癌栓。本组手术病例出血≥500 mL 3例,淋巴囊肿2例。无输尿管损伤及尿潴留。

3 讨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逐渐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NACT指在主要治疗手段前给予的化疗,属辅助性化疗范畴。其主要意义:(1)缩小肿瘤体积,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2)改善宫旁浸润程度,使分期下降到可以手术的期别;增加手术切除率和减少手术风险;(3)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放射治疗的敏感性;(4)消灭微转移,减少不良预后因素,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通过化疗,可客观评价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为患者术后的治疗提供依据[2,3]。从目前的国内外文献来看,NACT 的适应证尚不统一,

Ⅰb2~Ⅳa均有。2003年FIGO推荐Ⅰb2和Ⅱa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初次治疗可选择NACT (3个疗程的以铂类为主的快速输注化疗),随后给予子宫根治术或术后加放疗[4]。国内有作者认为[5],NACT的适应证为:(1) Ⅰb2期宫颈癌;(2) Ⅰb期及Ⅱa期宫颈癌,但是伴有不良的预后因素;(3)局限性晚期宫颈癌的降分期(Ⅱb~Ⅳa)。

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Ⅰb~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化疗有效率为77.27%,显效率(CR+PR)为54.55%。与吕娟等[6]的报道一致。于月成等[7]认为化疗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短暂的,应争取在最有利时机完成手术,否则可能会造成选择性耐药的肿瘤株获得生长机会,反而延误了手术治疗时机。我们的体会是经过化疗可以使盆腔肿瘤缩小,癌组织局限,从而使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疏松,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本组患者手术时分离输尿管隧道、阴道膀胱间隙、膀胱宫颈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时出血均较少。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2~3 cm以上。由于NACT是短疗程化疗,药物累积量小,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化疗反应,且化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无影响。

本研究的样本较小,随访时间短,关于肿瘤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的观察结果尚欠缺,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更长的随访时间。

【参考文献】

1 Yamakawa Y, Fujimura M, Hidaka T, et al. Neoadjuvant 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Il stage ⅠB2ⅢB

2 cervicl cancer[J]. Gynecol Oncol, 2000,77(2):264.

2 陆枰,孙丽君,施如霞,等.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1):8587.

3 宋水勤,张国楠.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现状[J].实用医药临床杂志, 2005, 2(2): 22.

4 常桂霞,崔建男,吴才凤.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对Ⅰb~Ⅱa期宫颈癌疗效的对比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1):98

99.

5 程晓东,谢幸,吕卫国.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应用的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542156.

6 吕娟,刘志鹏,范裕如.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31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8):468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作者:何超蔓,陈曼玲,黎明鸾,胡春霞,吴小妹,卢斋,金松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提高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住院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22例,采用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1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8例Ⅱb期患者行放疗。并观察化疗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肿瘤大小的变化、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22例中完全缓解14例(63.64%),明显缓解4例(18.18%),中度缓解4例(18.18%);(2)肿瘤消退情况:完全缓解(CR)3例(13.64%),部分缓解(PR)9例(40.91%),好转(MR)5例(22.73%),稳定(SD)5例(22.73%)。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缩小了局部病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on cervical carcinoma.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22 cases with cervical cancer at ⅠbⅡ b stage during 2006.82009.1.All cases were treated b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for 2 courses including 14 cases with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8 cases at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 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子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 宫颈癌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大量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早年性生活、早育、多产、宫颈慢性炎症以及有性乱史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宫颈癌的发病还与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因素有关;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同时在吸烟、长时间口服避孕药、激素、性传播性疾病等其他辅助因素的影响和协同下才有可能发生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接触性出血早期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或双合诊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 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 2.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早期量少,呈白色或淡黄色,随肿瘤组织的破溃可产生浆液性的分泌 物;晚期可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米汤样恶臭排液。 3.疼痛为晚期的症状,由于侵犯宫旁组织和神经,可出现严重持续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痛。病灶压 迫输尿管或直肠,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 4.晚期由于病变广泛,可因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致输尿管积水、尿毒症。长期疾病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宫颈癌的生长发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 (1)外生型:宫颈表面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 (2)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3)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 (4)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三、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2.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3.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4.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宫颈癌化疗控制不住怎么回事

在当今这样的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疾病一直缠绕着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尤其是女性宫颈癌也会时不时的出现,目前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很多,而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能够减轻肿瘤负荷,控制病情发展,缩小瘤体,不过化疗并不是对每位患者都有用,临床上也有患者经多次的化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控制,那宫颈癌化疗控制不住怎么回事呢? 化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化疗,如果患者对化疗并不敏感,即使进行多次的化疗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控制病情,患者反而还要承受化疗的副作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等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生存时间。另外一般宫颈癌患者做化疗,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化疗的,患者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如果出现耐药性,很难取得治疗效果,使病情难以得到控制。 宫颈癌患者通过化疗控制不住病情,应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以免因过度的化疗而加重病情,甚至加快死亡的速度。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常被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中,其抗癌功效也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中医治疗虽然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西医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时注重标本兼治,患者病情稳定后不易复发。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整体出发,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另外中医还能联合化疗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进一步延长生命的作用。 中医治疗宫颈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在辩证与辨病的基础上,通过扶正、通淤、祛毒,改善广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使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的同时,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也逐渐恢复平衡,有助于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自2004年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已连续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来自全国二十个省、九十多个地区的数百位抗癌明星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和经验。这些经历和经验不仅增强了肿瘤患者抗癌、治癌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从事中医治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临床案例,更为中医治疗肿瘤积累了详实可靠的资料。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李亚琴,宫颈癌,山西省长治市人 2012年11月26日,因身体不适,到郑州市上街区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宫颈低分化鳞癌。2013年3月8日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第1次化疗时就呕吐剧烈、脱发、白细胞急剧下降,因害怕复发,又坚持做了1次化疗和20次放疗,然而病情还是转移了,2013年6月14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示:双侧腹股沟散在小淋巴结。经人介绍于2013年6月17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初诊时,李亚琴情况较差,白细胞含量偏低,面黄肌瘦,经常出现腰痛,小便疼痛。袁希福查看其面色、舌苔情况后,遂为其开具了一个疗程的中药。服药1个月,她的精神、气色明显改善;服药3个月,病人浑身无力、出虚汗、食欲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孙艳玲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孙艳玲 发表时间:2013-05-20T11:09:27.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孙艳玲 [导读]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渐发展。 孙艳玲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劲松镇卫生院 165014)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99-02 【摘要】目的讨论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疼痛剧烈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关键词】宫颈癌护理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以鳞状上皮癌多见。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宫颈上皮可向不典型增生方向发展,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渐发展,可表现为以下4种生长方式及形态:糜烂型、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宫颈癌主要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多发生在晚期,可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现多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最新修订的临床分期法。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亦无明显体征,或仅表现为少量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临床常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化疗为辅。其他还有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1.护理评估 健康史/致病因素询问病人婚育史,注意有无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史,是否有多个性伴侣,有无高危性伴侣;既往有否感染过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等;有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裂伤。 身体状况早期宫颈癌一般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多在普查中发现。Ib期及以后各期可出现临床表现。应注意评估病人有无下列表现: 阴道流血:最初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触性出血。也可能有月经间期出血。老年病人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癌灶较大可有多量出血,若较大血管被侵蚀则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以后随着癌组织破溃、坏死和继发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 晚期症状:晚期癌瘤扩散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便秘、下腹痛、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严重时癌瘤压迫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甚至尿毒症。 全身检查:多无异常。出血多者有贫血貌。晚期病人可出现恶病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变硬。 妇科检查:早期宫颈表面光滑或呈不同程度糜烂,似慢性宫颈炎表现。晚期宫颈呈乳头状突起、菜花状、桶状或火山口状溃疡,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阴道壁及穹隆,则阴道表面不平、硬。侵犯宫旁组织,可扪及两侧增厚、变硬,结节状,有时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盆。 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刚被告知时,会感到震惊。继之产生恐惧感,担心失去性功能而被丈夫遗弃,害怕手术、疼痛和死亡。确定诊断后会表现否认、愤怒、妥协、抑郁等心理反应。 辅助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妇科普查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碘试验:不着色为阳性,说明鳞状上皮不含糖原。在碘试验不着色区进行宫颈活检,可提高检出率。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Ⅲ级或Ⅲ级以上者,阴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的细微变化,确定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宫颈及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可靠的方法。 宫颈锥切术:现已很少使用。 2.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 恐惧与担忧肿瘤危及生命及化疗或放疗产生副反应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癌肿慢性消耗及化疗副反应有关。 疼痛:下腹部、腰骶部痛与宫颈癌浸润转移、压迫盆腔神经有关。 尿潴留与根治手术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阴道流血、排液、手术,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 自理缺陷与手术创伤、衰竭有关。 3.护理目标 病人情绪稳定,能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能说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营养供给能满足机体需要。 疼痛减轻或消失。 病人术后排尿功能恢复,能自行排尿。 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自理能力增强。 4.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讲解营养对疾病治疗和机体康复的重要性。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足够矿物质、易消化食物。对进食不足、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给予支持疗法静脉补充营养。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目的探討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400ml率、并发症率、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缘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可降低切缘癌残留,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近期效果显著,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标签: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临床效果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目前,放疗和手术仍为主要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方法,病变早期多应用手术方式,病变多晚期大部分运用放射手段治疗。由于宫颈癌发患者群渐趋年轻化,保留性功能与卵巢的要求增高,对救治方案的选择需更整体性和全面化[1]。新辅助化疗(NACT)具有减少微转移、缩小肿瘤病灶,降低复发率、改善手术质量的作用,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32~68岁,平均(43.9±7.3)岁。其中腺鳞癌3例,腺癌4例,鳞癌73例,宫颈肿块直径0.05)。 1.2 方法对照组直接采用宫颈癌经腹子宫广泛切除术。观察组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应用BIP方案,即顺铂7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或卡铂35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动脉化疗,子宫动脉每侧各给予1/2,取异环磷酰胺在第2~6d应用,剂量为 2.0g/d,异环磷酰胺应用的0h、4h、8h取美斯那1200mg/d分次静脉用药。1~3个化疗疗程,间隔21d,结束后10~14d行盆腔核磁复查,并行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1.3效果评定肿瘤化疗前后变化评估:结合妇科检查并依据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效果评定,完全缓解: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行4w维持,未出现新病灶,全部病灶消失。部分缓解:检测显示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呈30%及以上减少,并行4w维持。病情稳定:检查显示临床变化在部分缓解和进展间。病情进展:检测显示目标病灶最长径总和呈20%及以上增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

宫颈癌治疗进展心得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仍是主要的,现在主张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以选择腹腔镜、经阴道或经腹手术;以顺铂为主的单药或多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宫颈癌;药物疗法;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原以放疗为主、手术早期、化疗不宜的原则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由于年轻患者的增多、强调保留功能的治疗。手术治疗观念正在向改善疗效的同时尽量缩小患者创伤方向转变;放疗可用于一切不适合手术的病例;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对于宫颈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放射治疗 1.1单纯放射治疗宫颈癌以往常规采用60钴、137铯、192铱等r射线放射性核素,疗效近40年来无明显改进。国外少数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252Cf作为一种新型的腔内治疗放射源用于临床,5年生存率可达80%[8]. 潘素明等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未经任何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0例研究表明,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2]。 1.2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通过调节照射野内各点的输出剂量率,形成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保证治疗靶区收到均与的照射,同时周围组织得到最好的保护,因而可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何瀚,黄荣等对了l0例宫颈癌患者(腺癌l例,鳞状细胞癌9例)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中表明,调强技术(IMRT)在宫颈癌的放疗中可以提供较好的放疗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3]。 1.2 放射增敏技术(放化疗)目前,同步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放疗已成为初次手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端阳性、宫旁残留、肿瘤直径>4 cm、脉管瘤栓)者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1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的标准治疗方案[4、9]。含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对于LACC被推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10]。最近Lee等[11]对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及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 孙艳玲

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孙艳玲 摘要】目的讨论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疼痛剧烈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剂。 【关键词】宫颈癌护理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宫颈外口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以鳞状上皮癌多见。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宫颈上皮可向不典 型增生方向发展,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 癌和浸润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 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渐发展,可表现为以下4种生长方式及形态:糜烂型、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宫颈癌主要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多发生在晚期,可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现多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最新修订的临床分期法。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亦无明显体征,或仅表现为少量接触性出血,或绝经 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临床常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宫颈活检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化疗为辅。其他还有免 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1.护理评估 健康史/致病因素询问病人婚育史,注意有无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史,是否有多个性伴侣,有无高危性伴侣;既往有否感染过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等;有无慢性宫颈炎、宫颈裂伤。 身体状况早期宫颈癌一般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多在普查中发现。Ib期及 以后各期可出现临床表现。应注意评估病人有无下列表现: 阴道流血:最初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触性出血。也 可能有月经间期出血。老年病人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早期出血量少, 晚期癌灶较大可有多量出血,若较大血管被侵蚀则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以后随着癌组织破溃、坏 死和继发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 晚期症状:晚期癌瘤扩散侵犯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尿频、尿急、肛 门坠胀、便秘、下腹痛、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严重时癌瘤压 迫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甚至尿毒症。 全身检查:多无异常。出血多者有贫血貌。晚期病人可出现恶病质。腹股沟 淋巴结肿大变硬。 妇科检查:早期宫颈表面光滑或呈不同程度糜烂,似慢性宫颈炎表现。晚期 宫颈呈乳头状突起、菜花状、桶状或火山口状溃疡,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阴道 壁及穹隆,则阴道表面不平、硬。侵犯宫旁组织,可扪及两侧增厚、变硬,结节状,有时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盆。 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刚被告知时,会感到震惊。继之产生恐惧感,担心失去性 功能而被丈夫遗弃,害怕手术、疼痛和死亡。确定诊断后会表现否认、愤怒、妥协、抑郁等心理反应。 辅助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妇科普查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可早期发现宫颈癌及 癌前病变。 碘试验:不着色为阳性,说明鳞状上皮不含糖原。在碘试验不着色区进行宫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收稿日期:2012-10-17 修回日期:2012-10-25 作者简介:陈雪梅(1976-),广东怀集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本研究选择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 疗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宫颈癌典型临床表现;②患者均有宫颈癌典型特征;③患者经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④患者均具有手术指针;⑤患者均为首次确诊患者;⑥患者年龄均小于65岁;⑦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学会分级(ASA 分级)为Ⅰ~Ⅱ级;⑧患者为初中以上文化,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②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③患者无手术指针;④患者有新辅助化疗禁忌症;⑤患者为过敏体质;⑥患者为精神疾病患者,无完全行为能力。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63例A 组患者中年龄(53.56±5.28)岁,病程(6.49± 1.62)天,肿瘤直径(4.27±1.02)cm ;63例B 组患者中年龄 (53.73±5.39)岁,病程(6.57±1.75)天,肿瘤直径(44.19 ±1.14)cm ;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A 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B 组患者在手术治 疗之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齐鲁制药生产的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58)50~70mg /m 2静脉滴注,控制滴速,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杉醇(国药准字H20043121) 135~175mg /m 2静脉滴注,控制滴速。连续2~3个周期,疗 程间隔为3周,同时,给予地塞米松、西米替丁、格拉司琼和异丙嗪等对症支持治疗。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疗效按照WHO 实体肿瘤评 价标准(2000年)分为完全缓解(患者的肿瘤病灶完全消退,并能够维持超过4周)、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大于原来肿瘤病灶大小的50%,并能够维持超过4周)、稳定(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小于原来肿瘤病灶大小的50%或者增大大于原来肿瘤病灶大小的25%,但是,患者未出现新病灶)和进展(患者的肿瘤病灶增大大于原来肿瘤病灶大小的25%或者患者出现新病灶),本研究笔者认为以患者完全缓解(CR )率+部分缓解(PR )率计算治疗总有效率(RR )。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以绝对值或者构成比表示,如果计量资 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A 组和B 组患者年龄、病程和肿瘤直径等比较采用t 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用秩和检验,而A 组和B 组性别构成、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则采用χ2检验。检测水准α=0.05,双侧检验。 ·论著· (临床研究)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陈雪梅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肇庆526400) 【摘要】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宫颈癌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6例宫颈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A 组患者给予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而B 组患者则在术前先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95%)明显高于A 组患者的(6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 组和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宫颈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2.12.2184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ervical Cancer //CHEN Xuemei (Huaiji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526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andsafetyofthe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rcervicalcancer.Methods From February2008toFebruary2012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126caseswithcervicalcarcinomaastheresearchobject,usingarandomnumbertablewouldbeconsistentwiththisstudyinclusioncriteriaandexclusioncriteriaweredividedintoAgroupandBgroup,Agroupweretreatedwithoperationandpostoperativechemotherapycomprehensivetreatment,Bgrouppatientsinpreoperativetoneoadjuvantchemotherapy,comparedwithAgroupandBgroupofpatientswithclinicalefficacyandadversedrugreaction.Results ThepatientsintheBgrouptotaleffectiverate(80.95%)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Agroup(63.49%),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0.05),AgroupandBgroup,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were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s Thecurativeeffectof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rcervicalcancer,issafeandefficientandlessadversereaction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Neoadjuvantchemotherapy;Cervicalcancer;Clinicalcurativeeffect ·2184·

护理资格考点:近距离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汇总

1.下列哪项不是近距离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 B ) A.1:1000苯扎溴铵冲洗阴道 B.有疼痛者不宜立即处理 C.清洁会阴部 D.宫颈癌出血者,用无菌纱布填塞 E.留观1~2小时,观察不良反应 2.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哪项正确 ( B ) A.维生素 C缺乏口腔黏膜出现红斑 B.麻疹初期双颊黏膜出现中央带蓝白色的小点 C.糖尿病患者牙龈呈紫色 D.白血病患者牙龈萎缩 E.药物过敏不影响口腔黏膜 3.“六气”不包括 ( E ) A.风、湿 B.寒、火 C.暑 D.燥 E.热 4.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 ( E ) A.口腔手术后 B.破伤风患者 C.昏迷患者 D人工冬眠患者 D.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5.恶性肿瘤的药物止痛要点,下列哪项除外: ( C ) A.按时 B.口服 C.轻度癌痛首选弱阿片类药 D.个体化给药 6.尖锐湿疣的好发部位为: ( D ) A.仅发生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 B.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黏膜湿润区 C.常发生于腋窝、脐窝、乳房及黏膜湿润区 D.乳房 7.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 B ) A.减少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利的神经反射 B.抑制唾液腺、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C.镇静,缓解焦虑 D.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8.一般来说,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为: ( A )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生物治疗 9.大面积烧伤现场急救时,下列哪种情况需要气管切开后方可转院 ( D ) A.呼吸道烧伤 B.严重休克 C.头部烧伤 D.上呼吸道梗阻 E.心搏骤停 10.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的约束方法是 ( E ) A.加床栏 B.约束腕部 C.约束踝部 D.固定双膝 E.固定肩部 11.不适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用物是 ( D ) A.石蜡油 B.压舌板 C.弯血管钳 D.吸水管 E.治疗碗 12.颈外静脉穿刺正确的部位是 ( A ) 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2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2处 E.下颌角与胸骨柄连线上1/3处 13.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 B ) A.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 B.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D.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的时间 E.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的时间 14.患者意识不清,伴有躁动不安、错觉、幻觉或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属于 ( B ) A.昏迷 B.谵妄 C.妄想 D.昏睡 E.晕厥 15.癔病性痉挛的主要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 A.抽搐 B.痉挛 C.无发作先兆 D.病理反射阳性 E.不易跌伤 16.根据内镜发展历史,胶囊式内镜属于: ( C )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

肿瘤医学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 刘爱荣,赵凤菊(综述),罗 莉,高力英 ※ (审校) (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兰州730050)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1)20-3077-04 基金项目:卫生部吴阶平基金项目(WKJ 2005-3-006-18) 摘要: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外照射逐渐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代替四野箱式照射技术和盆腔前后对穿照射技术,而影像引导放疗开创了精确放疗到精准放疗的时代。内照射开始采用以二维影像为基础的治疗计划代替三维影像为基础的近距离放疗技术,为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提高疗效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目前,IMRT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且病例数较少,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IM RT 与三维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结合仍是放疗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三维近距离放疗;影像引导放疗 Recent Research Pro gres s in Intens ity M o dulated Radiat ion Therapy for Patient s of Cervic al Cancer L IU Ai-rong,ZH AO Feng-ju,L UO L i,GAO L i-ying.(Depar tment of R adiotherapy,Tumour H os pital of Gans u Province,L anz hou 730050,China) Abst rac t: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s for cer vical cancer.Intensity modula ted r adia tion ther apy(IMRT)has gr adually r eplaced four fields radia tion technique or two fields A-P radia tion thera py in EBRT,and the im age-guide radiother apy(IGRT)sta rts a new er a in exact r adiothera py.Br achy the-rapy based on 2-D im age ha s gr adually been r eplaced by 3-D image.It is possible to fur ther reduce the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s probability and impr ove tumor control probability in r adiotherapy of uterine cer vix cancer.At pr esent,IMRT application in gynecologic maligna ncy has not been long and ca se number is small.The sa fety and efficacy of IMRT for cervica l cancer need to be fur ther confirmed.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IMRT and 3-D HDR brachytherapy is still the focus of ra diotherapy in cer vical cancer. Key words :Cer vical cancer;Zntensity r adiation ther apy;3D-br achy thera py;IGRT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适用于所有期别。国内外报道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45%~50%,传统盆腔外照射因技术有限且并发症多,逐渐被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 odula ted r adiation therapy,IM RT)取代,三维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逐渐应用于临床,而影像引导放疗(ima ge guided r adiothera py,IGRT)在内外放疗期间可动态监测肿瘤体积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但上述治疗方法国内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起步晚,病例数少,随访时间有限,经验尚不足,对于器官移位、肿瘤靶区确定、计划重复性以及IM RT 与腔内放疗配合等问题仍将需要大量的、随机的、长期的观察研究。1 外照射的进展 1.1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现状 体外照射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照射范围有盆腔、宫颈癌蔓延和淋巴结转移区域。除宫颈原位癌和Ⅰa 期患者可单纯行腔内放疗外,其余各期均应配合体外照射。目前体外照射国内大部分医院都在使用AP/PA(前后对穿野),虽然靶区内剂量分布比较均 匀,但直肠、膀胱全部体积均在照射野内,临床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0%~20%,且80%在完成放射治疗后6个月至2年间出现,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在 3%左右[1] 。近年多项研究表明,常规放疗时大部分直肠、膀胱和部分小肠所接受剂量与靶区(宫颈、子宫、髂内、髂外淋巴结)处方剂量一致,小部分受照量高出处方剂量的0.8%~3.4%。一项 回顾性的研究[2] 常规照射 45~50Gy 时,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达4%~15%,40%出现长期慢性腹泻,2%~8%在1年左右出现严重的膀胱并发症。鉴于宫颈癌常规外照射有多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后期追加腔内放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从事妇科肿瘤放疗的研究者在不懈努力,寻找了一种既能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提高肿瘤治疗比,又能保护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精确治疗手段。 1.2 精确放射治疗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精确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和IMRT 的共同特点是肿瘤剂量分布的高剂量区外围有十分陡的剂量下降梯度,从而使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和低损伤的现代放疗模式得以实现。而CT 、正电子发射断层、超声和光束扫描的三维剂量测试技术的发展,使宫颈癌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检测更加精确。尽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应用于临床仅几年时间,却引起肿瘤 放疗界[3] 广泛的重视,并逐渐用于宫颈癌治疗。有学者对宫颈癌患者进行IM RT 与常规放射治疗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IMRT 可改善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减少消化道、泌尿系统及骨髓的不良反应,更好

宫颈癌晚期化疗真的很痛苦吗

宫颈癌这种疾病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否则很容易出现让人无法承受的结果,对于宫颈癌晚期的治疗,化疗是常用的方法,短期效果显著,能够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化疗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很多患者一听到化疗就感觉特别恐惧,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影响,那宫颈癌晚期化疗真的很痛苦吗? 宫颈癌晚期患者通过化疗能够抑制扩散转移,缓解病症,延长生命,但是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脱发、肝肾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等,增加患者的痛苦,有不少患者甚至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在化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适宜化疗的才能进行,如果患者身体较差要慎重考虑。 对于化疗的副作用虽然无法避免,但患者可以采取其他措施缓解痛苦。在化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止吐、保肝护肝、升白等对症的药物,以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患者身体多半会变得虚弱,应加强营养,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吃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注意色香味,提高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患者的耐受力。 另外针对化疗的副作用,建议辅助中医药的治疗,以扶正补虚、健脾和胃、补气益血为原则,有助于改善化疗的副作用,缓解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骨髓功能,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以中医治疗为主,注重对患者机体进行全面的调理,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众多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姚福新,宫颈癌,河南驻马店人 姚福新于2011年4月在驻马店中心医院确诊为宫颈癌,于4月18日在当地医院接受宫颈癌子宫、附件全切术。术后行放疗25次,化疗五个疗程后一直在家调养身体。于2012年4月定期复查时发现淋巴转移,于是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放化疗,但是90次的放化疗并没有给姚福新带来好运,复查又发现了肺转移。当时看到自己的病情这么严重,全家人都几乎失望了,就连医生也只是让她回家养着。几乎放弃希望的他们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也可治疗宫颈癌,于是姚福新在丈夫的陪伴下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新辅助化疗技术主要是指对宫颈癌晚期患者或者巨大宫颈肿瘤者在放疗或者手术治疗前,先进行化疗治疗,其主要治疗途径有动脉插管给药和全身静脉给药两种。新辅助化疗技术不能单独应用,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其在临床效果方面收到了一致性的有效率结果,但是其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尚无统一的结论。最后新辅助化疗的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在疗程、具体方案和化疗间隔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标准的规范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何将其更好地与放疗或手术配合,尚需大规模地前瞻性临床研究。 标签:新辅助化疗;宫颈癌;肿瘤;生存率宫颈癌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放化疗结合疗法,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疗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进步,对宫颈癌的总体治疗效果并没有显著性的提升。Kim,H.S.Sardi,J.E.Katsumata,N.et al在文献研究[1]中指出:单纯的放疗治疗法和术前放疗后再手术对鳞癌患者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率无根本性的改善效果。为此,国内外很多医学工作者对宫颈癌疾病的化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 1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途径 新辅助化疗技术主要是指对宫颈癌晚期患者或者巨大宫颈肿瘤者在放疗或者手术治疗前,先进行化疗治疗,自从Frei最早提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技术以来,很多医学研究中对此进行了多项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新辅助化疗技术对于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宫颈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技术主要途径有动脉插管给药和全身静脉给药两种。 新辅助化疗静脉全身给药途径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在临床中,效果不如动脉插管给药。Benedetti-Panici P;Greggi S在文献研究中[2]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自身对照临床研究,通过监测动静脉灌注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药物浓度来评价疗效,结果发现动脉灌注给药后患者药时曲线浓度是静脉化疗的2.8倍,同时,患者经过化疗后20min时癌组织内的有效药物浓度也比静脉化疗时高1.7倍,由此推断出动脉直接给药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静脉全身给药的临床效果。Fruscio,R.等人在文献研究[3]中对手术治疗前的患者分别行动脉和静脉方式给药,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测定靶区的铂浓度,结果发现术前经动脉给药的患者,其宫颈癌组织中铂聚集的浓度明显比对照组相应部位浓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动脉化疗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72%,明显高于静脉化疗组患者相应统计资料(36%)(P<0.05)。在1年生存率的数据统计方面,动脉化疗组患者为84%(21/25),静脉化疗组患者为60%(15/25),两组患者数据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结果也具有类似规律[(54%)VS(24%)](P<0.05)。可说明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化疗。

宫颈癌个案护理(医学相关)

个案护理报告 姓名:赵志琳 科室:日间病房

一例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前的心理护理 赵志琳 【摘要】总结 1 例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前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因化疗引起的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关键词】宫颈肿瘤 /药物疗法化学疗法心理护理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宫颈癌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患者生命质量及健康造成损害,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有效性[2]。通过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增强了宫颈癌患者对化疗的自信心及化疗反应的耐受力,疗效显著[3]。 1.临床资料 陈xx, 女, 38岁,以阴道不规则流血 3个月发现宫颈异常 20 天入院。妇科检查:宫颈肿大呈大菜花状,约8cm,局部易出血 ,病灶已侵蚀阴道后穹窿 ,宫颈活检示 :鳞癌 II级 .由于尚无手术指征,医生决定先采用辅助化疗 PVB方案 , 患者身高161cm,体重 57kg,体表面积约 1.55cm, 可用奥沙利铂150mg 1d平阳霉素 8mg 共4d,长春瑞滨40ug1d,为1个疗程. 2.心理问题 [4]

2.1恐惧心理患者文化层次较低,知识缺乏,内心对化疗效果有 疑虑,认为化疗是否能将癌灶缩小,并恐惧化疗药物给自己带来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栓塞性静脉炎、消化道副反应以及对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毒性作用。 2.2悲观失望的情绪反应患者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真可谓谈癌色变,再加上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心情不安,迟疑寡断。2.3悲观心理的“社会偶联”,患者的亲戚朋友、邻里得知她患了 癌症、都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心并抱着“永别”的心情去探视她, 患者认为自己疾病严重,悲观反应更甚,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疗效。 2.4抗药心理患者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化疗 药物价格昂贵,家庭负担过重,导致患者意志消沉,这种心理状 态对药物的疗效是极为不利的。 3.心理护理措施 [5] 3.1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情绪反应我们用同情态度真诚地劝 导患者,端正其对疾病的态度,首先要现实地接受疾病,使患者 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同时认识到癌症绝非“绝症”随着科学进展越来越可治,只要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预后是较 好的,同时还将好转的病例作为典型,介绍同病种的患者与之相识,现身说法,让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精神上得到鼓励 !,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3.2了解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解除患者的疑问及摆脱困惑 ,我们向患者介绍了疾病特点、检查治疗过程、化疗药物的作用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