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和护理病历讨论

护理查房和护理病历讨论护理查房是指护士定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护士在查房时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记录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同时,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等。
通过护理查房,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查房还包括对患者护理需求的评估和安排。
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需求,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例如,护士可以与康复师、社工师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和出院计划,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和融入社会。
护理病历讨论是指护士基于患者的护理病历进行的小组讨论。
护理病历是患者全程护理的记录,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通过护理病历讨论,护士可以与其他护理人员共同探讨患者的病情,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案。
在护理病历讨论中,护士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并听取其他护理人员的见解和建议。
这样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患者因为信息不畅通而受到伤害。
此外,护理病历讨论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增进护士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护理查房和护理病历讨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护理查房提供了护理病历讨论的依据,护理病历讨论又能够为护理查房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见解。
护士通过查房了解患者的情况,再结合护理病历讨论的结果,可以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时,还需要及时查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护理病历讨论,以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总之,护理查房和护理病历讨论是护士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护理查房,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通过护理病历讨论,护士可以与其他护理人员共同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
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时,还需要持续查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护理病历讨论,以提供持续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查房的流程和标准

护理查房的流程和标准在医疗保健的领域中,护理查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病情及病症,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照顾并监督他们的康复过程。
护理查房需要护士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向医生反馈信息以便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护理查房的流程和标准。
流程1.准备工作:护士在进行护理查房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相关的手册和记录表格,以便记录信息。
2.收集信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收集病情资料,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用药情况等。
3.体格检查:护士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
4.观察病情:护士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皮肤颜色、意识状态、是否有异常症状等。
5.记录数据:护士将收集到的信息和观察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表格中。
6.与医生沟通:护士将收集到的信息向主治医生反馈,与医生商讨下一步治疗方案。
7.制定护理计划: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护士制定出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护理和照顾。
8.执行护理:护士根据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保障患者的安全。
9.整理记录:护士将查房记录整理好,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标准1.及时性:护士应当按时进行查房,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
2.准确性:护士应当准确收集信息,完整记录患者的病情,以便医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3.细致性:护士在进行查房时应当细心观察,不遗漏任何细节,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
4.敏锐性:护士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团队合作:护士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查房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护士通过认真细致地查房,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良好的护理查房流程和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也可以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一)教学查房
1.科室教学查房:每月组织一次。
针对典型疑难病例或护理问题,预先安排专人准备,提出重点需解决的问题,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主持,并做详细记录。
2.全院教学查房:每半年由护理部组织1-2次,事先选择典型病例,科室做好准备,相关科室护士长主持,必要时可随时进行提问及答辩、答疑。
(二)常规查房
1.一般护理查房: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科室护理规章制度、专科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执行情况。
2.护士长查房:每日不少于3次,对护理规章制度、专科护理常规、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实施检查、督促、修正、落实。
3.分级护理查房:依据职责,病房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按时巡视患者。
4.责任制整体护理查房:对新患者、危重、特殊检查、待手术及术后患者,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查房,及时解决护理问题,必要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三)疑难护理问题查房
护理部依据全院各科室护理疑难问题,有目的地安排。
护理查房ppt课件

经验总结
通过对护理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总 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和质量。
04
护理查房的注意事项
注意查房规范与礼仪
保持专业态度
在护理查房过程中,应保持专业的态度,注意仪容仪表,尊重患 者隐私,礼貌待人。
遵循医院规定
02
护理查房前的准备
确定查房目标与主题
目标
明确本次查房的目的,如提高特 定患者的护理质量、解决临床护 理问题、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等 。
主题
根据目标选择一个或多个查房主 题,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 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控 制”等。
准备查房资料与物品
资料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指南、标准 等,并对查房中需要用到的资料进行 整理和筛选。
案例三: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总结词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查房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 要手段。
详细描述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查房主要包括对患者病史、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生活 方式、心理状况、家庭支持等方面的了解。在评估的 基础上,医护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 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等方面。同时,医护 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冠心病 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 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护 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 等。
护理措施实施
将制定的护理措施落实到 患者的实际护理中,并对 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
护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效果评估
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包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 状态、康复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护理查房

目录一、护理查房的定义二、护理查房目的及作用三、护理查房的流程四、护理查房记录举例一、护理查房的定义护理查房是检查护理质量、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其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专科疾病护理内容、心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制度的落实。
二、护理查房目的及作用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其本身是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大,临床护理所面临的难题也愈来愈多,因此开展临床护理业务查房有其必要性,,另外护理业务查房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要提高全院护理业务水平,规范护理核心制度,就必须组织护理业务查房。
三、护理查房的流程(1)主查人说明查房目的。
(2 )责任护士报告病人情况,重点说明病人现存护理诊断 /问题、护理计划、采取的护理措施,达到的护理效果及尚需解决的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体检。
主查人根据责任护士的报告和护理病历记录情况询问病人并进行护理体检。
(4)评价与指导。
主查人依据获取的资料,如病人护理诊断/问题、护理计划落实情况等相关问题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做出评价。
四、护理查房记录举例例一:护理查房记录时间:2006.5.10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病人床号:15床病人姓名:孙**诊断: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内容:1.分管护士简述病情经过。
2.分管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
3.脑室体外引流护理要点。
4.病人健侧、瘫痪侧、平卧位正确卧位。
5.为偏瘫病人翻身(两人实际操作)。
6.瘫痪侧肢体功能锻炼(分管护士演示)。
7.健康教育评价:问患者家属如何预防便秘?肢体功能锻炼(实际操作)。
例二:护理查房记录时间:2006.6.21参加人员:10人主查人:王**病人床号:23床病人姓名:孙**诊断:脑外伤脑疝主要内容:1.分管护士简述病情经过(八知道)2.分管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
什么是护理查房

护理业务查房分类:1、临床护理查房也叫专科护理查房,是通过责任护士对病人现存护理问题,措施及效果的汇报,查房者对病人的专科查体及交流,了解病人的护理效果,病人的需求,评价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对病人的护理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的过程。
时间:一般在床头交接班时或治疗护理措施基本完成之后。
(实用性,及时性!)2、护理个案查房是根据病人病情及医疗护理特殊状况的需要有划安排的,以解决复杂疑难问题为主要目标!问题提出→讨论→修正3、护理教学查房责任护生报告,责任护士补充,带教老师护理查体,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对护理方案,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指导,对疾病涉及相关知识,前沿信息进行讨论讲解指导的过程。
目的:专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力的锻炼。
护理查房的目的: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责任护士得到高水平指导,其他参加者得到启发及知识更新的目的及作用。
护理查房的重心:是如何更好的护理病人,而不仅仅是检查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重心是病人。
临床护士要时刻树立对人感兴趣,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行礼仪查房。
护理查房的概念:护理专家,上级护师通过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治疗护理效果的报告,本人对病人的体格检查,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沟通,在掌握病人全面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整理与分析,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护理难点,下一步的护理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指导、修正,同时评价责任护士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整体护理的落实情况,以保证病人安全,改进,提升护理质量的过程。
护理查房记录内容:时间、地点、查房种类、参加查房人员、记录人、主持人。
责任护士的报告:1、病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入院时间、手术名称及术后时间。
2、阳性检查化验情况、主要用药、特殊治疗护理措施。
3、现存护理问题、重要护理措施。
4、需查房解决的问题。
5、护理查体总结的阳性症状及体征、健康问题。
6、病人提出的问题。
7、查房者提出的讨论题及讨论的重要信息。
8、查房者分析、提出的问题及措施、指导性建议、前瞻信息介绍。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包括行政查房、业务查房、教学查房、夜查房。
1、行政查房:护理部每季组织一次全院护理行政查房,护士行为规范、护理质量、规章制度的执行、岗位职责的落实、护理安全隐患及病房管理。
2、业务查房:护理部每季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业务查房,全院科室护士长参加,本科室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参加。
对危重(疑难、特殊)患者讨论、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专科护理落实情况,科室每月组织一次。
3、教学查房:分析典型病例,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掌握护理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指导或示范护理技术操作。
4、夜查房: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轮流夜查房。
值班护士长必须着装整齐,认直对全院各病房进行巡视查房。
掌握全院危重、抢救患者情况,检查护理质量,帮助解决夜间护理工作的疑难问题。
值班护士长及时向护理部交查房记录并在护士长例会上汇报。
护士长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到科室及提出整改措施。
5、节假日查房:危重病人抢救、死亡、手术及空床情况。
急诊病人诊治、抢救及输液状况。
维持节假日工作秩序。
负责各班人员的调配。
督查抢救物品完好情况,“五常法”执行情况。
护理查房包括哪些内容

护理查房包括哪些内容护理查房是医院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护士长或主治医师带领医护人员对病房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查房工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科学、安全的护理。
护理查房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
护理查房首先要了解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入院时间、诊断结果等。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社会支持情况、过往病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特点,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病情观察和评估。
护理查房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
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疼痛程度、饮食情况、排泄情况、皮肤情况等方面。
通过及时观察和评估,可以发现患者的变化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三、护理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评价。
护理查房还包括对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的评价。
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情况、饮食情况、体位翻身、皮肤护理等。
同时也需要评价护理措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护理计划。
四、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
护理查房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也要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让家属放心,配合护理工作。
五、护理记录和交接班。
护理查房还包括对护理记录的审核和完善,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进行交接班工作,将患者的情况和护理计划进行详细的交接,确保患者在不同班次之间得到连续的护理服务。
六、协助医生进行查房和诊疗。
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护士长或主治医师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查房和诊疗工作,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护理查房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科学、安全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过程
1月16日凝血4项抽血结果回复示:维维蛋白原: 0.88G/L,(2~4正常,危险值:小于1大于8) 血小板:79X10*9,血红蛋白:91G/L,不除外肿瘤相关 性DIC可能 请血液科会诊后,意见为:继发性纤溶亢进,DIC待排 于当天18:00给人纤维蛋白原1G静滴 1月17日复查结果示:纤维蛋白原为2.82G/L
1.所有手术前检查:外科手术(普外、骨外、妇 产、五官、心脏等手术)检查病人的出凝血机能, 以免术中发生危险。 2.监测抗凝及溶栓治疗:如换瓣手术后、肝素治 疗、口服抗凝剂(华发令、香豆素等)减少临床治 疗出血发生率。 3.血栓前状态监测: 心肌梗塞、静脉血栓。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先天及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6.各类肝脏疾病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 倾向。 7.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所致的出血倾向。 8.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应用
TT凝血酶时间(TT)是反映的是体内血浆内 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 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 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
延长大于3秒
①纤维增多或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 (SLE、肝素、肾病) ②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 DIC纤溶期) ③纤维蛋白原减少 ④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 ⑤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 ⑥尿毒症
人纤维蛋白原
【中文名称】人纤维蛋白原 【英语名称】Human Fibrinogen 【别名】纤维蛋白原,人血纤维蛋白原、注射用人纤维蛋白 原。 【分类】促凝血药 【适应症】临床上用于因妊娠中毒症、死胎、胎盘早期剥离、 产后大出血、外伤、大手术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 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以及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此外, 本品还可用于制备人血纤维蛋白海绵,用于脑、肝、肾、胸 腔等手术的出血
缩短
①凝血因子Ⅷ、Ⅹ活性增高 ②血小板增多症 ③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 性增高等情况;DIC高凝期、不稳定性心绞痛、脑 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脑梗塞、 ④妊趁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 利混入组织液。 ⑤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 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 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理作用
纤维蛋白原对维持人体正常凝血和止血功能 具有重要作用,当血中浓度低于68%时,血 液即不能正常凝固。当输注本品后可迅速提 高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输注4g,约能使成 人每100ml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提高 100mg),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溶胶状的纤 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促使血液 凝固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9、试管存放应符合要求,正置(管头向上),阴 凉干燥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存放试管数原则上 不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 10、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尽可能在30min内送 检;如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保存于冰箱冷藏处 (2-8℃)。 11、如遇凝血四项结果与临床病人病情不符,请尽 快与检验科联系,该科将协助科室查找原因,确保 检验结果满足临床尤其是手术科室需求,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和病人安全。
增加
①机体感染;毒血症、肝炎、轻度肝炎、胆囊炎及 长期局部炎症 ②无菌性炎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尿毒症、风 湿热、恶性肿瘤、风湿关节炎 ③糖尿病酸中毒 ④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血栓静脉炎、 心肌梗塞、放射治疗 ⑤妇女经期、妊趁晚期、妊高症及剧烈运动后。 ⑥放疗后,灼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恶性肿瘤 等。
延长:>3秒 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 及肝硬化 ②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 蛋白原的缺乏。 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 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缺乏。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 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3、 标本混匀问题:标本采集后要立即充分 颠倒混匀8次,避免剧烈震摇以防溶血。 4、 扎止血带时间一般控制在1min以内,不 要超过2min。 5、 穿刺顺利,一针见血,避免同一部位反 复穿刺,如穿刺不顺利应更换至另一侧采血。
6、遇急诊必须在输液时,特别是输注脂肪乳时采 血检测凝血四项时,请在检验单上注明采血部位; 检验结果仅供参考,并在第二天早上及时复查。 7、严禁在各类留置管(管道)中采血,即使将开 始的一段血丢弃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8、如试管采血量不足或采血量过多,请重新采血。
9.中医活血化淤的诊疗研究。
凝血测试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 正常参考值:11-14.5秒。
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 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 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 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 剂的首选指标。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 能的检测。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 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监控
肝素抗凝治疗中APTT的预算期为正常值的 1.5-2.5倍。
三、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
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 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 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 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 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 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 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 和溶栓治疗时。
★止血带压力大及束缚时间长; ★血样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混匀不及时充分、 有凝块; ★从肢体输液同侧抽血或在大量输液情况下 抽血检查凝血四项。 因此,加强检验前环节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建议临床关注凝血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注意事项:
1、 采血时机的选择:尽可能选择早晨空腹 采血,尽可能在使用各种药物前采血,避免 药物的干扰。 2、 采血管采血次序:凝血标本的采集应在 第二管进行,避免第一管时采血针中的空气 导致的采血量不足,同时避免组织因子的混 入激活凝血系统,如在较后的试管采血往往 因凝血因子的激活而导致结果的异常。
凝血四项的内容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FIB)
开展凝血实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 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 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出血疾病(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对各种 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主要 用于以下情况的检查:
外观 应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疏松体,无融化迹象。重溶后,溶液应 澄明或轻微乳光,允许有少量细小絮状物或蛋白颗粒。 真空度 以高频火花真空测定器检测,瓶内应出现蓝紫色辉光。 溶解时间 制品温度应先平衡至30~37℃,按瓶签标示量加30~37℃ 注射用水,为约1%蛋白浓度溶液,制品应在30分钟内完全 溶解。
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 正常参考值:22-38秒。
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 种过筛试验,是 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 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 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 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 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 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 素首选指标,前后之比1.5-2.5为佳。
延长:>10秒 ①凝血因子Ⅷ、Ⅺ、Ⅻ缺乏症 ②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Ⅸ)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③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及凝血因子V 、X 减少和纤维 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 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 纤维蛋白血症等;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药物存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 ⑤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
查房目的
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人纤维蛋白原注射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凝血概念
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 凝胶状态的过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 部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酶 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 蛋白凝块。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 12个。其中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个(从Ⅰ -XIII,其中因子Ⅵ并不存在
现病史:09年5月因咳嗽咯血丝痰诊断为右下肺中分 化腺癌,后拟行综合治疗,于11月再次入住我科, 复查腹部CT指示新发左肺上叶、右肾病灶,CEA、 CA153较前升高考虑升高幅度少,继续行特罗凯治 疗,现为行进一步治疗,再次收入我科 目前症状:满月面容,乏力,头晕,胸闷,稍气促, 自觉前胸部灼热感,口干口苦,纳可,二便调。
减少
①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萎缩、。 ②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均可使纤维蛋白原减少。 ③DIC:因纤维蛋白原消耗及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 纤维蛋白原呈进行性下降 ④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⑤原发性纤溶活性亢进 ⑥恶性贫血及肺、甲状腺、子宫、前列腺手术。 ⑦天门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
PT结果的报告方式
PT:S 百分比活性 PT比值(病人PT值/正常PT值)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病人PT值/正常PT值)*ISI(国际敏感度 指数)
国际敏感度指数ISI:为使不同敏感性的组织 凝血活酶在检测中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所制定 的共同敏感性指标。
比如
病人PT值:11 正常值:12 该仪器的敏感度指数:2 IRN(国际标准化比值) =(11/12)*2=0.83 (IRN正常值为: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