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截流的常用措施

合集下载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初期雨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期雨水的特点和污染来源(一)初期雨水的特点初期雨水一般是指降雨开始后的前 10-15 分钟内的雨水。

这段时间内的雨水水质较差,污染物浓度较高,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病原体等。

(二)初期雨水的污染来源1、大气污染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在降雨过程中被雨水冲刷下来,进入初期雨水。

2、地表污染城市道路、屋顶、停车场等地表积累的灰尘、垃圾、油污、重金属等污染物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排水系统。

3、工业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污染物也可能通过大气沉降或雨水冲刷进入初期雨水。

三、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通过收集和处理初期雨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受纳水体的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收集处理方式。

2、经济实用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3、安全可靠确保收集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资源回用尽可能对处理后的雨水进行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的设计(一)收集系统1、雨水口在道路、广场等区域设置雨水口,收集初期雨水。

雨水口应采用格栅或滤网进行拦截,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排水管道。

2、排水管道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将收集到的初期雨水输送至处理设施。

排水管道应具备足够的管径和坡度,以保证雨水的顺利排放。

3、蓄水池在排水系统的适当位置设置蓄水池,用于储存初期雨水。

蓄水池的容积应根据降雨量、汇水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确定。

(二)处理系统1、物理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物理处理设施,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大颗粒的污染物。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

农村初期雨水治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雨水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而在农村地区,同样存在这样的困境。

由于缺乏有效的雨水治理方案,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也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隐患。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于农村初期的雨水治理方案。

背景在农村地区,降雨的自然灌溉、养殖和灌溉用水等程序,是农业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但是在雨季期间,由于缺乏有效的雨水治理方案,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危及房屋和耕地的安全。

而在雨季过后,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除此之外,雨水还可能会污染环境。

不同类型的降雨水包含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果不及时将其处理,极易造成水质污染和环境问题。

方案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雨水治理问题,建议实施基于雨水接收和储存的镇(村)级雨水治理方案,这也是一种比较适合初期实施的雨水治理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 雨水的接收在每个村庄的周围建立一个下凹区,用于接收雨水。

通过改变地形,让降雨过程中的雨水聚集到下凹区。

在下凹区周围开采排水沟或设置截流管,防止降雨过多情况下发生过度聚集而导致的洪水灾害。

2. 雨水的储存在接收的雨水下凹区域内建立一定大小的蓄水池,用来存放雨水资源。

可以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来控制池塘的大小和深度。

同时可以在池塘周围种些芦苇等植物,它们能够吸收有害物质和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

建立蓄水池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密闭式储存导致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自然通风口等措施来防范这种情况。

3. 雨水的利用经过以上两步处理后的雨水就可以进行利用了。

由于雨水资源容易受到污染,传统的利用方式往往不太安全,建议将利用范围限制在非饮用水方面。

可以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农业灌溉、清洁用水、养殖水源等,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施雨水治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污染源管控:避免污染源的直接进入下凹区导致污染•池塘管理:增加通风窗,管理好湖底泥沉积,避免二次污染•规划设计:需要注意合理规划,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出合适的蓄水池的大小和位置总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农村初期的雨水治理方案,通过建立下凹区域、蓄水池等方式,有效地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的优势。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以及城市景观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利用雨水资源并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雨水处理过程以及利用雨水的方式。

一、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1. 蓄水池为了收集大量的雨水,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蓄水池。

蓄水池可以是地下的或地上的,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场地条件和需求来确定。

在规划蓄水池时,需要考虑容量和安全性,以确保可以储存足够的雨水资源并防止水的泄漏。

2. 水管系统为了将雨水从屋顶和其他收集点导入蓄水池,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水管系统。

这个系统应该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并将其输送到蓄水池中。

在设计水管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水流的速度、输送距离以及材料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水的顺利流动。

3. 过滤装置在将雨水输送到蓄水池之前,我们需要设置过滤装置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过滤装置可以采用物理过滤和化学处理的方式,以确保收集到的雨水清洁无害。

常用的过滤装置包括沉淀池、滤网和活性炭过滤器等。

二、雨水处理过程1. 蓄水雨水首先通过水管系统被输送到蓄水池中。

蓄水池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雨水的容量和储存时间,以确保能够收集到足够的雨水供后续处理和利用。

2. 沉淀在蓄水池中,雨水会经历一个沉淀过程。

由于重力作用,悬浮在雨水中的较重颗粒物会逐渐沉淀到池底,从而净化雨水。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蓄水池的进出口来实现,以提高沉淀效果。

3. 过滤经过沉淀后,雨水中仍然可能存在微小颗粒和污染物。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过滤装置可以去除较小的悬浮颗粒、泥沙和细菌等有害物质,以确保收集到的雨水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4. 杀菌为了确保收集到的雨水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用杀菌的方法来消灭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常用的杀菌方式包括紫外线照射、臭氧氧化和氯消毒等。

通过对雨水进行杀菌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源污染和水传播疾病的风险。

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面临着诸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雨水处理问题。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化路面和建筑物使得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导致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的产生。

因此,对于初期雨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期雨水处理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是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来减少径流量和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

这种方法可以将雨水用于灌溉、清洗等非饮用水需求,从而节约淡水资源。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地面收集等方式,通过水槽、水 Tank 和管道等设施来收集和储存雨水。

这需要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雨水收集系统,并且对于水质的处理也需要特别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是指在建筑物屋顶上覆盖一层植被,通过植被的吸收和蓄水层的储存,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量和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

绿色屋顶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降低屋顶的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绿色屋顶还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绿色屋顶是一种可行的初期雨水处理方法。

第三种方法是雨水渗透系统。

雨水渗透系统是通过改变地面的结构,使雨水能够自然渗透到地下,减少或延缓雨水的径流。

这种方法需要在城市道路、车库、人行道等硬化路面上设置透水铺装材料,以增加雨水渗透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设置雨水渗透井和绿化带等设施,加速雨水的渗透速度。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提高地下水位和水源补给。

第四种方法是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将雨水处理成为清洁的水质供植物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观,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雨水的径流量和水污染的产生。

雨水花园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土壤类型,以确保水的净化和植物的生长。

最后,还可以通过建立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来处理初期雨水。

湿地是一种天然的水处理系统,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可以将雨水处理成为清洁的水质。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雨水收集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并提供一种可再生的水供应来源。

本文将介绍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方案,讨论其设计原则及应用前景。

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1.1 预设收集区域:选择建筑物屋顶、道路或其他水平表面作为雨水收集区域,确保能够收集到足够的雨水。

1.2 储存设施:建立适当的储水设施,如水箱或地下储水池,以便储存收集到的雨水供后续使用。

1.3 滞留措施:设置滞留措施,如绿化带或植被槽,用于滞留雨水并促进土壤吸水,减少径流。

1.4 过滤系统:安装合适的过滤设备,用于去除收集到的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水质符合使用要求。

2. 雨水收集处理方案的应用2.1 城市景观绿化将雨水收集系统与城市景观绿化相结合,可以实现雨水的回用和绿化的养护。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公园、花坛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减少城市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2.2 建筑物雨水利用在建筑物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洗衣服等非饮用水需求,可以有效节约淡水资源。

适当的过滤和处理措施可以确保雨水的安全使用。

2.3 地下水补给通过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将雨水过滤、储存后注入地下水层,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不仅可以提高地下水位,还可以改善水质,减少地表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

2.4 农田灌溉在农业领域,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灌溉用水的需求。

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可以满足部分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生长效率,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

3. 雨水收集处理方案的优势与挑战3.1 优势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具有节约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压力、改善城市环境等优势。

它不仅可以提供可再生的水供应来源,还能够降低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减少水资源的开采压力。

3.2 挑战雨水收集处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收集到的雨水需要经过适当的过滤和处理才能确保水质安全。

其次,雨水的收集量和质量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

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的措施

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的措施

城市初期雨水处理的措施城市初期的雨水处理备受国内外各界广泛关注,是现代城市最为主要的问题。

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较为严重,对其进行处理,对于缓解城市用水紧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就城市初期雨水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

标签:初期雨水;治理措施;规划设计;分流1.前言近年来,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城市初期降雨给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带来极大的不便,更为甚者,城市初期降雨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城市居民皮肤病患者数量上升趋势明显,这将进一步说明城市初期降雨的危害性。

鉴于此,有关国家开始着手并已研发出相应的处理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由于降雨的突然性和非连续性,加之现代城市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初期降雨的处理的困难是相当大的。

2.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处理措施根据前面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分析,笔者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提出以下治理措施:2.1源头处理纵观国内外污染的处理,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污染的处理总是赶不上污染本身,也就是说污染之后再治理。

以此,对污染的治理陷入了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当中,往往是先污染,再治理。

面对当前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污染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将污染从源头上解决才是解决污染的有效之道。

首先,减少工业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在城市建设中使用健康环保材料。

政府应在这个环节上发挥主要作用,加强工业气体和废弃物排放的检测,在生产环节和企业密切合作,严惩不顾要求排放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1]。

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排放要求,奖励健康环保的有关企业。

对排放量大的有关企业如造纸厂、加工厂进行合理安排,加大节能减排,在污染物排除的第一环节、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外部效应。

最后,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应及时将露天垃圾和废弃物,特别是含有油脂、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有效处理。

企业初期雨水处理方案

企业初期雨水处理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企业初期雨水处理方案## 企业初期雨水处理方案###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的人口和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中,雨水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合理有效地处理雨水可以减少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企业初期雨水处理方案,以期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参考。

### 1. 雨水收集系统在企业初期,应该建立一个雨水收集系统,以收集并储存降雨所带来的雨水。

一种常见的雨水收集系统是通过屋顶和管道将雨水导入储水设备。

这些储水设备可以是地下水箱、水井或水塔等。

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的浪费,以供后续使用。

### 2. 雨水净化系统收集到的雨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其达到所需的使用标准。

雨水净化系统可以通过滤网、沉淀池、颗粒过滤器、碳过滤器等设备进行。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雨水的质量。

### 3. 雨水利用系统经过净化处理的雨水可以用于多个方面,包括冲洗厕所、灌溉植物、清洗地面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和建造相应的雨水利用系统。

例如,可以通过安装合适的管道和喷头,将雨水引入用于地面清洗的系统。

### 4. 雨水循环系统为了更好地利用雨水,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一个雨水循环系统。

这种系统通过收集和净化雨水,并将其循环利用,可以实现雨水的再利用,减少对市政供水系统的依赖。

同时,雨水循环系统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水费支出。

### 5. 雨水排放系统在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建立之前,也需要考虑如何处理排放的雨水。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雨水排入市政雨水排放系统中。

企业应与当地政府合作,确保雨水的排放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法规。

### 结论企业初期的雨水处理方案是一个重要的环保举措。

通过有效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企业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初期雨水截流的常用措施

初期雨水截流的常用措施

初期雨水截流的常用措施摘要:国内城市雨水收集后基本纳入了附近水体,下雨初期地面灰尘、垃圾等污染物随着雨水一并流入雨水系统,最终排入河道,造成水体的污染。

初期雨水的截流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基本情况,采用多种型式的结合,达到截污的目的。

关键字:初期雨水截流沉砂1、初期雨水截流的必要性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关注重点,特别是在水源保护区,对工程提出更高标准的雨水截流要求。

初期雨水截流已经成为排水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点。

本文对雨水沉砂池及生态化植草沟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梳理了其它常见截污设施。

2、雨水沉砂池的实际案例2.1项目概况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起东方绿舟站,东至虹桥火车站。

线路全长约35.341km,设站13座,设徐泾车辆段和朱家角停车场各1座。

朱家角场址位于沪青平公路以南,A9 高速公路以北,朱枫公路与复兴路之间。

占地面积约17.68 公顷。

雨水沉砂池位于停车场的西北角。

图1 朱家角停车场平面布置图本工程地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地,雨水经沉砂池后,最终排入车辆段西侧的规划保留河道小洋泾。

2.2理论设计方案及计算(1)设计思路本工程结合车场平面布置,前期对雨水沉砂池设置在雨水泵房前和泵后做了分析论证。

考虑后期养护条件,尽量减少沉砂池的深度,故将雨水沉砂池设于泵后,场区内雨水经泵房提升后,再排入雨水沉砂池,进水形式为淹没进水。

并对雨水总管在进沉沙池前的管径放大,流速≤1.00m/s。

(2)计算过程1)水量确定雨水沉砂池仅考虑处理初期雨水(根据经验,取约为总水量的20%),停车场雨水总流量约为2.97(m3/s)。

Q初=Q总×20%≈0.6 m3/s2)管径计算雨水沉砂池进水管管径为DN2000,则流速v=0.95m/s,i=0.4‰;对应DN1000管径,i=0.64‰,v=0.77m/s。

3)沉砂池尺寸确定长度:设v=0.25m/s,停留时间取t=50s时,L=vt=12.5m;水流断面积:A=Q初/v=2.4m2;池总宽度:设n=2格,每格宽取2.5m,则B=nb=5.0m;有效水深 h2=A/B=0.48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期雨水截流的常用措施
摘要:国内城市雨水收集后基本纳入了附近水体,下雨初期地面灰尘、垃圾等
污染物随着雨水一并流入雨水系统,最终排入河道,造成水体的污染。

初期雨水
的截流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基本情况,采用多种型式的结合,达到截污的目的。

关键字:初期雨水截流沉砂
1、初期雨水截流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关注重点,特别是
在水源保护区,对工程提出更高标准的雨水截流要求。

初期雨水截流已经成为排
水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点。

本文对雨水沉砂池及生态化植草沟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梳理了其它常见截污
设施。

2、雨水沉砂池的实际案例
2.1项目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起东方绿舟站,东至虹桥火车站。

线路全长约
35.341km,设站13座,设徐泾车辆段和朱家角停车场各1座。

朱家角场址位于沪青平公路以南,A9 高速公路以北,朱枫公路与复兴路之间。

占地面积约17.68 公顷。

雨水沉砂池位于停车场的西北角。

图1 朱家角停车场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地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地,雨水经沉砂池后,最终排入车辆段西侧
的规划保留河道小洋泾。

2.2理论设计方案及计算
(1)设计思路
本工程结合车场平面布置,前期对雨水沉砂池设置在雨水泵房前和泵后做了
分析论证。

考虑后期养护条件,尽量减少沉砂池的深度,故将雨水沉砂池设于泵后,场区内雨水经泵房提升后,再排入雨水沉砂池,进水形式为淹没进水。

并对
雨水总管在进沉沙池前的管径放大,流速≤1.00m/s。

(2)计算过程
1)水量确定
雨水沉砂池仅考虑处理初期雨水(根据经验,取约为总水量的20%),停车
场雨水总流量约为2.97(m3/s)。

Q初=Q总×20%≈0.6 m3/s
2)管径计算
雨水沉砂池进水管管径为DN2000,则流速v=0.95m/s,i=0.4‰;
对应DN1000管径,i=0.64‰,v=0.77m/s。

3)沉砂池尺寸确定
长度:设v=0.25m/s,停留时间取t=50s时,L=vt=12.5m;
水流断面积:A=Q初/v=2.4m2;
池总宽度:设n=2格,每格宽取2.5m,则B=nb=5.0m;
有效水深 h2=A/B=0.48m。

表1 雨水沉砂池设计参数表
2.3运行模式
(1)正常状态:开启闸门A、D,关闭闸门B、C,道路收集初期雨水通过沉
砂池进行颗粒污染物的重力沉淀去除后,再排放到水体。

当河道水位≥3.3m(溢
流坎标高,即当雨水流量大于总水量20%)时,通过出水箱涵中设置的液位计控制,关闭闸门A。

(2)清洗状态(晴天时进行):闸门A、D处于开启状态,
1)先开启闸门B排空沉砂池中沉淀好的雨水至闸门B底标高处;
2)如果排放水体水位高于闸门B底标高处,通过移动放空泵排空沉砂池中沉淀好的雨水至闸门B底标高处;
3)沉砂池雨水排空完毕后,将移动排泥泵放置在泥斗中,将沉砂池的污泥抽吸到污泥输送槽车上外运处理;
4)排泥后,如沉砂池池底仍附有少量污泥,可同时开启4个闸门C,利用沉
淀好的雨水对沉砂池底部进行再次反冲洗,反冲洗完毕后,再次将移动排泥泵放
置在泥斗中,将二次冲洗的污泥抽吸到污泥输送槽车上外运处理;
图2 雨水沉砂池平面布置图
关闭闸门B、C,恢复到正常状态。

(3)收集范围内化学危险品交通事故状态:
1)迅速关闭闸门D,利用沉砂池收集化学危险品冲洗水;
2)化学危险品冲洗水收集完毕后,关闭闸门A;
3)在环保部门指导下,对收集的化学危险品冲洗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4)化学危险品冲洗水无害化处理后,对该部分收集水进行排放或单独外运处置后,方可开启闸门A、D,恢复到正常状态。

(4)当雨量较大时,可通过旁通管及直接排入河道,通过在旁通管衔接处设置挡水坎的形式来满足小水量或初期雨水通过沉砂池沉淀后再排入水体。

该项目的雨水沉砂池,主要是通过物理形式及闸门水位控制的方式来满足初
期雨水沉砂的要求,设备相对较少,后期运行简单。

适用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作为一个增强补充措施。

3、生态化植草沟案例
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初期雨水的治理型式主要受道路红线宽度、周边地块
性质道路竖向设计标高、周边水系条件等影响。

上海市望园路定义为森里中的道路,沿线多为林地河流贯穿,植被和水资源
丰富;道路实施段多有大树、山石、特色树等。

河流与道路相伴流动给了道路实
施段充足的水资源;周边用地性质基本为绿化用地。

为尽可能的保留该条道路的生态化效果,结合沿线现状及规划水体平面布置,地块雨水可就近纳入原生态水系,本工程仅需考虑道路路面排水。

设计通过以下
几种形式实现了可不排管(或少排管)的要求:1)道路竖向设计时,标高高于
周边地块约为0.5m。

保证了部分雨水可散排的基础条件。

2)调整了道路横断面
坡向,从传统的坡向外侧,调整为根据水体布置型式,采用不同的坡向。

部分路
段的雨水可直接排入水体,实现了分散排水。

3)绿化带标高低于在人行道200~500mm,定距在道路侧石设置缺口,实现路面雨水基本通过生态化植草沟下渗,
并相隔50~100m左右设置雨水溢流口,保证了暴雨期间的雨水排水安全。

植草沟的设置要求如下:
A植草沟宽度宜为500~2000mm,深度宜为50~250mm;结合道路平面布置,原则上尽量利用绿化带设置植草沟。

B.植草沟的排水纵坡宜为0.3%~5%,沟长不宜小于30m;尽量利用道路纵断,
分散排水。

C.雨水溢流口高出沟底50~100mm,定距结合道路纵断设置雨水溢流口。

图3 生态化植草沟
图4 绿化带雨水口溢流口
在道路工程中设置植草沟,对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水系布置都有很高的要求。

其它工程可采用管道与植草沟相结合的形式来解决道路路面初期雨水截流的问题,要求地块雨水在接入前就应做好初期雨水的截流,隔离污染。

4、其它初期雨水截留常见的型式
4.1雨水管道定距设置沉泥井:目前《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6年版),4.4.11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宜为0.3m~0.5m。

很多地方标准图集也明确了标准做法。

目前在市政雨水管道设计中基本都采用了定距检查井落底的型式,来达到初期雨水截留的目的。

要求养护管理单位定期养护清通,以保证沉泥池的效果。

4.2设置截污网篮:各个城市陆续提出了在雨水口设置截污网篮的要求。

设置拦截装置后,一是对养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及时清通,以保证雨水口的过水能力;同时对雨水口的过水断面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设计应结合产品参数,复核过水流量,以保证雨水口过水能力可满足道路路面最大汇水面积3倍水量的要求。

图5 雨水口拦截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4.3生态式前池:在屋面雨水纳入雨水管网前,先通过生态化前池,初期过滤后再纳入雨水管网内。

图6 生态化前池示意图
适用于相对独立的地块内部,生态前池和景观设计可一并考虑,将生态前池作为总体景观的一部分。

例如居住小区、厂区及地铁停车场等。

生态前池内的植物在选择上应满足干旱和水淹两种情况,对养护也有很高的要求,后期管理成本相对较高,但景观效果好,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达到初期雨水截流的效果。

4.4截流井:目前常用的截流井主要应用于雨污水合流系统,在旱季将河流管道的污水截流至污水总管内,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初期雨水截流也可以按照上述原则,小雨量或者初期雨水时,可将水量溢流至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至污水处理厂。

但在城市管网设计过程中,污水管道系统及污水处理厂,均需考虑该部分水量的接入。

图7 溢流井平剖图
采用溢流井作,为初期雨水截流措施时,需考虑两个问题。

其一,要防止污水倒灌,对直接排入水体的雨水体系产生新的污染,可通过设置鸭嘴阀或物理高差的型式解决;其二,要防止暴雨期间,大量的雨水涌入污水管,对污水系统及污水处理厂造成负担,可通过设置阀门,同时尽量缩小溢流管的管径。

5结束语
初期雨水治理截流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降低水流流速,雨水沉砂池和沉泥井就是该种方式;
2)利用植物及土体本身的吸附能力,例如植草边沟、生态化前池; 3)采用物理拦截,截污网篮和截流井。

参考文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