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篇一:初期雨水收集池计算】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

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

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

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

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

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

下述所有措施: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

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

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

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

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

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

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

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

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2)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

措施。

3)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

二、事故池

1、事故池常见问题

事故池是在现有事故收集系统设施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时,用来暂时收集储存事故排水的水池。常见问题如下:

1) 缺少事故处理池,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差;

2) 事故池挪作它用,如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初期

雨水进入事故池;将事故池挪作调节池用;

3) 事故收集系统设置不合理,事故处置过程中未受污染的排水进入

事故污水收集系统,进入事故应急池;

4) 事故池设置不合理,容积过小存在事故污水溢出现象。事故池设

置在地势较高处,发生事故时,事故废水不能重力流入;

5) 未考虑当事故池容积不能满足事故污水储存容量要求时,设置加

压设施外排到其它储存设施;事故应急池溢流管与雨水系统相连;

6) 无事故废水处理方案,直接将事故污水外排。

2、对策:

1)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净下水排放

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并根据下游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和

易发生极端天气情况,设置事故排水收集设施的容量;

2)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

集设施位置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

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且

3)设抽水设施,并与污水管线连接,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

处理设施处理。

4)事故存液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应设导液管(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罐组并自事故存液池距防火堤的距离不应小于7m;

事故存液池和导液沟距明火地点不应小于30m;

事故存液池应有排水设施。

6)事故排水处理

事故排水中的物料应回收;

事故排水宜送污水处理场处理,当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场时,应妥善

处置;能进行生物处理的事故排水,应限流进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事故排水的监测项目应根据物料种类确定;

处理事故排水时,应根据物料挥发性、毒性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含可燃液体的污水及被严重污染的雨水应排入生产污水管道,但可

燃气体的凝结液和下列水不得直接排入生产污水管道:

与排水点管道中的污水混合后,温度超过40℃的水;

混合时产生化学反应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污水。

1)《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

3.1.1 设计水量应包括生产污水量、生活污水量、污染雨水量和未预

见污水量。各种污水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生产污水量应按各装置(单元)连续小时排水量与间断小时排水

量综合确定; 2 生活污水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的有关规定执行;

3 污染雨水储存设施的容积宜按污染区面积与降雨深度的乘积计算,可按下式计算:v=fh/1000 式中:v——污染雨水储存容积(m3);h——降雨深度,宜取15mm~30mm(对全国十几个城市的暴雨强

度分析,经5min初期雨水的冲洗,受污染的区域基本都已冲洗干净。5min降雨深度大都在15mm~30mm之间);f——污染区面积

(m2)。

4 污染雨水量应按一次降雨污染雨水储存容积和污染雨水折算成连

续流量的时间计算确定,可按下式计算:qr=v/t 式中:qr——污染

雨水量(m3/h);t——污染雨水折算成连续流量的时间(h),可

按48h~96h选取。

5 未预见污水量应按各工艺装置(单元)连续小时排水量的

10%~20%选取(包括事故跑水、渗漏水)。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6.1.8/6.6.1 化工建设项目应设置应急事故水池。

6.6.2对排入应急事故水池的废水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并应采取下列

处置措施: 1 能够回用的应回用;

2 对不符合回用要求,但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可直接排放;

3 对不符合排放标准,但符合污水处理站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限流

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 对不符合污水处理站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采取处理措施或外送处理。

6.6.3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

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应急事故

水池容量=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装置或罐区围堤内净空容量-事

故废水管道容量。应急事故水池容量

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

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应急事故废水的最大量的计算为: 1 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或贮罐物料量;

2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的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

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

3当地的最大降雨量。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

取其中的最大值)。

【篇二: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

容义平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

摘要:结合深圳市进行的排水管网规划编制,介绍了城市排水管网

规划中对初期雨收集处理的常用方法和具体措施,对初期雨水池的

设置、选型、容积计算、竖向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面源污染初期雨水雨水池

1、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

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点源污染被逐步得到消除之后,河道的主要污染源就是面源污染。据国外一些环境科学家研究,河

流中的污染负荷约有50%来源于非点源污染。而我国的一项研究也

证明,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与浙江省的工业污染负荷相加起来,

也只占杭州湾污染负荷的10%,另90%的污染负荷来源于农业污染

和面源污染,其中畜禽饲养污染负荷就占到了35%,大大超过工业

污染负荷。随着近年来对城市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的加大,工业企

业污染达标率逐步提高,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防治的瓶颈,防治问

题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一般城市,环境水体的面源主要由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物、农

田污染组成。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初期雨水,其它的面源也大

部分都是通过雨水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河道水体的。随着城市大气

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

多的初期雨水。据调查,某些地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

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北京市曾经对道路地面径流雨水污

染情况进行过测试,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比,ss、bod5和cod指标的最

2、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雨水处置方法是“疏、导、泄”,视雨水为猛兽,

越早、越快、越彻底的排除就越好。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大量

的将原有河道、自然土沟(渠)裁弯取

直,改为硬化渠道或排水管道,加之大面积的不透水地表增加,使

城市地区的雨水径流系数增大,原有起调蓄作用的水塘、田地及低

洼地被填,城市附近河道的峰值流量增大,峰值到达的时间缩短。

现实证明,这些雨水旧有的排放方式影响到了区域水循环和平衡的

破坏,导致洪涝灾害的增加,造成河流“侵蚀——堆积”过程的变化、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枯季径流量减少以及水体生态环境的退化。

目前,对雨水的就地处置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处置雨水的方法。在国外,一些城市雨水滞流项目和计划已被广泛实施。雨水就地处置的

基本指导思想是就地渗蓄,减少地表径流。措施有增加城市透水地

表面积,设置初期雨水处理池、恢复植被及修建蓄水盆地、池塘、

洼地等人工湿地。对于新开发项目,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径流

的零净增长,保持地下水的回渗率,控制水土流失等。

国内外的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在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和建设中,在

一些主要的雨水排放口或支流口建造一定规模的初期雨水池,将已

被面源污染的初期雨水在雨水池内作处理后排放,或是通过截流管

或污水管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控制支流口上游所有的点源、面源污染源,是一项可行的治理措施。

深圳市于2007年底编制完成的全市各流域排水管网规划中,大量

采用了在排水管网中增加对初期雨水的截流和处理措施,包括近期

对合流管渠的截污、远期对分流制雨水管渠的截流以及初期雨水池

的设置等等。

3、考虑初期雨水处理的排水体制选择

深圳市是新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与建设采用完全分流制,城市建

设采用成片规划、成片开发,排水工程建设投资巨大和充裕,十分

有利于分流制管网系统的形成,可以认为是全国实施分流制较为超

前和完整的城市之一;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和处理率也属国内

较高水平之一;但实际排水、治污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

是城市排水管理的滞后,实际中雨、污混接现象仍是十分突出,要

实现雨、污排放的各行其道,任务十分艰巨,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二是部分污水干管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由于工程量大,实

施难度高,未能起到截污治污的有效作用;三是大量面源污染随雨

水径流排入水体造成污染。事实说明,完全依靠实施分流制排水系统,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城市排入水体污杂物的收集和处理问题,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仍得不到大的改善。城市排水体制的建设,关

键是提高排水系统对污染物收集率和去除率,使排水系统对环境的

影响降到最小。

从远期来看,合流制不利于水污染的控制,随着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河流受到污水溢流的污染会更加严重,因此深圳市排水系统建设的

最终目标仍然要是分流制排水,并且在分流制排水的的基础上还要

有更高的要求,要有利于实现排入水体污染物的最小化,要有利于

水的科学循环。《深圳排水管网规划》中提出深圳市排水系建设的

远期目标是实现处理初期雨水的完善分流制,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系统(一)

图2 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系统(二)

近期由于有大量的合流制管渠和已建的截污系统存在,加上雨污混

接现象难以短期内纠正,排水系统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对各排污口的

截污。已形成分流制排水的雨水管渠,由于要考虑初期雨水的处理,旱季时有污水的误接入或漏入,也需要对雨水管渠进行截流。近期

对分流制雨水管渠的截污可与合流污水截污干管、分流制污水干管

合用一个干管系统,即形成截污初期雨水的混流制排水系统,如图3

所示。有条什的地区,可单独建设收集初期雨水的雨水截流管和初

期雨水池,逐步建成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系统。

图3 截流初期雨水的混流制排水系统

4、初期雨水池设置

国外对于初期雨水的处理是视地面径流污染而定的,对于面源污染

控制较好的区域,面源污染以无机物和难以溶解的有机物为主,可

不处理,直接排放;对于面源污染严重或有误接污水的雨水系统,

多采用调蓄池、溢流池和澄清池进行处理,或收集进污水厂。

尽管合流污水通过截流井溢流出的混合污水存在对水体的污染,但

对截污系统的溢流合流污水再作收集处理的设施数量多而分散,且

远离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费用高,维护、管理均存在诸多不便。

对于合流污水对水体污染的控制,应从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实

行分流制排水方面着手,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创造条件。深圳市排

水管网中规划中,对合流污水截流的溢流排出口不考虑设置初期雨

水池。

初期雨水池有选择性地设置在分流制雨水系统的一些主要排放口。

初期雨水截流管和雨水池设置增加了雨水排出口附近管线综合的难

度(当有污水干管时更为复杂)。雨水池设置时还应尽量做到将雨

水池里的雨水重力自排,或是能将大部分雨水自流排出,剩下少量

的沉处理后的含污染物浓度较高污水和污泥提升至污水管网或运输

至集处再作处理。

随着城市改造和道路网建设,将原有合流支管、干管逐步改造为分

流制雨、污水管道,但截流井仍然可以保留一段时间,将改造后雨

水管渠内的初期雨水截流进入截污主干管(应配套设置限流设施,

防止初期雨水之后的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待这些雨水管渠排出口

设置了初期雨水池后,再将截流井与分流制雨水管渠分离,远期截

流主干管就成为纯污水主干管。

初期雨水池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与雨水排放口和水体的距离,便

于雨水的收集和排放;另一方面,从平面和竖向上综合考虑,尽量

减少占地,并与道路绿化带、公园、绿地、人工湿地系统综合建设,不仅可就地处理初期雨水,还可营造城市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

5、初期雨水池池型

从雨水池对初期雨水的处置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初

期雨水不作处理,另一种是对初期雨水处理后再排放。

第一种雨水池对收集来的初期雨水只作临时储存,待污水干管内流

量变小时,再将雨水池内的雨水全部转输至污水干管,比如雨水储

蓄池和调蓄池,可以起到降低下游排水管网水力负荷的作用。初期

雨水在雨水池内短暂沉淀作用后,污染物浓度就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有的雨水池的初期雨水是储存后再排入雨水管渠,或直接

排入水体。

第二种雨水池是要对收集来的初期雨水作处理,达到附近水体对污

水排入的水质标准后直接排入水体,雨水池内剩余的含污染物浓度

较高的污水和污泥通过污水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或是

运输到雨水池外再作集中处理或被利用。这种有污水处理作用的雨

水池常用的池型有雨水澄清池和用于对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水进行

处理的溢流池。

《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中建议采用雨水澄清池对收集的初期雨水

进行储存和处理。经雨水澄清池处理的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一般

可降除80%以上,处理后的雨水有助于雨水就近利用。

6、初期雨水池容积计算

既然要进行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于初期雨水量,目前很难作较为准确的估计,涉及雨量、雨型、面源状况、地形、地貌、城市特征等等。在我国对初期雨水量

还没有较为统一准确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综合设计经验,按下雨

10~15 min的时间来计算初期雨水量或根据汇水区域内某一降雨深

度的降水量来考虑。《深圳市排水管网规划》中雨水池容积暂按雨

水池汇水面积范围内的7mm的降水量,作为雨水池的设计容积:

式中:

w ——雨水调蓄池容积(m3),

f ——汇水面积(m2),

【篇三: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关于初期雨水问题的讨论

初期污染雨水是指可能受物料污染的污染区地面的初期雨水。根据《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3.0.2第3:初期污染雨水量宜按一次降雨初期污染总量和调蓄设施的排空时

间计算确定,宜采用下式计算:

qs?fs?hs ts?1000

式中:qs—初期污染雨水量(m3/h);

fs—污染区面积(m2);

hs—降雨深度,宜取10mm—30mm;

ts—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排空时间(h),宜小于120h。

根据上述公式,可理解为:

由于有初期污染雨水的企业的地面均采用了防腐防渗处理,因此不

考虑雨水的径流系数,即径流系数为1。

2、ts表示收集池内的初期污染雨水应在120小时内排至相关污水

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在平时是空的。因

为初期污染雨水调蓄池按储存一次降雨初期污染雨水计,考虑到在5日内再降雨时,地面应视为基本干净,不再收集,故初期污染雨水

量宜按调蓄池排空时间小于120小时。

3、初期雨水不计入项目污水总量中,因为这部分污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在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规模时应考虑初期雨水量

(m3/h)。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 摘要:将含有化工物质或者油污的未经处理的初期雨水排入水体,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体,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对含有化工物质或者油污的初期雨水的研究与处理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收集和处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含油(污)初期雨水;计算;收集;处理 污染物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在各类生产中的滴漏跑冒以及其它事故等形成了污染物的主要散落方式。污染物的主要存在场所为各类露天生产装置区、化工灌区、油库以及相关物资储运地等。这些散落于露天场所的化工产品和油品,在雨水的冲刷之下会被排出污染水体。针对一些粘度比较大的重油被雨水冲刷掉的时间可能会稍微长点儿,而那些容易挥发或者轻油等易溶于水的物质相对来说被雨水冲刷掉的时间就会比较短暂,通常维持在5秒至15秒这个范围之内,这么短暂的冲刷时间向我们敲响了环保警钟。 含油(污)初期雨水的计算 在暴雨强度公式中应该根据污染物的性质来确定当地降雨时间t和暴雨的重现期P的取值范围,比如针对一些易于溶于水或轻油类化工污染物,雨水冲刷污染物的时间就相对较短,那么公式中的t和P就应该取小值;针对粘度较大或者重油污染场地,如果降雨的强度较小,污染物被冲刷掉的时间过于长或者根本不容易被冲刷掉,那么公式中的t和P就应该取大值。降雨时间不仅需要考虑冲刷地面的时间,还需要对管道的径流时间和地面集雨时间加以综合考虑,在公式设计中通常采用重现期P=1a,总体降雨时间可以根据t=10min至20min的范围加以考虑。含油(污)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根据Q=iF公式来进行,这当中暴雨强度值q (i)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计算,第一种为近似计算法,第二种为积分计算法,下面分别进行详细地介绍: 近似计算法。这种计算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假设在需要确定的降雨时间内暴雨的强度按照近似直线的形势在降低,如图1所示: 图1.暴雨强度曲线图 在进行计算时如果假设降雨时间t为20分钟,那么根据T=10min来计算暴雨的强度,需要再乘以20min就是降雨时间段内的总的雨水量。 2、积分计算法。积分计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雨水深度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雨水深度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一、 设计依据 1、雨水回收利用相关法规: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 18920—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GB/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GB/T 19923—2005 2、雨水回用的水质标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 回用雨水的COD cr 和SS 指标应满足下表规定,其余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绿化: COD cr ≤30mg/L; SS ≤10mg/L; 道路浇洒: COD cr ≤30mg/L; SS ≤10mg/L 。 观赏性景观补水: COD cr ≤30mg/L; SS ≤10mg/L; 娱乐性景观补水: COD cr ≤20mg/L; SS ≤5mg/L; 车辆冲洗COD cr ≤30mg/L; SS ≤5mg/L; 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 COD cr ≤30mg/L; SS ≤5mg/L; 冲厕用水: COD cr ≤30mg/L; SS ≤10mg/L; 二、 雨水利用系统常规工艺 进入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水质以实测资料为准,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的水质, 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如下经验值: COD cr :70~100mg/L;SS:20~40mg/L;色度:10~40度; 根据实验研究表明,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较差,一般BOD5/COD 的值在0.1~0.15,见下表。 由此可见,屋面雨水不宜采用生化处理,宜采用物化处理。而大部分中水系统均采用生化处理工艺,这也是雨水利用宜采用独立水质处理系统的原因之一。 根据屋面雨水经初期弃流后的水质情况:COD :80~120mg/L ,SS :20~40mg/L, 色度为10~40,并通过实验表明采用以下处理流程,其出水水质即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如下: 屋面雨水可生化性分析 COD (mg/L ) BOD5(mg/L ) BOD5/COD 1723 230 0.13 410 28 0.1 104 12 0.12

污水处理厂规划应考虑初期雨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规划应考虑初期雨水处理 今夏,多地接连不断的暴雨造成多次城市内涝,暴露出了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方面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市政工程的设计、建设,近日采访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对如何更好地解决内涝、排水系统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排水管网河道系统的建设和公众素质都需要提高。 雨水排出问题,关系到雨水管网及排水河道的规划设计。北京市近年来屡次出现内涝的原因除了降雨本身因素外,还有城市硬化地面面积逐年加大,导致雨水径流量加快增大,原有的设计排水管网难以承受增加的雨水量。另外已有的雨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原本就不高,按照暴雨重现期计算,一般为1~3年一遇。排水河道排水不畅,未达到规划标准。再就是建设投资体制问题,多部门搞城市建设,相互缺乏协调和统一。 在城市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造成管网不完善。现在政府财政收入充足了,在规划投资方面应该更多地考虑排水系统建设,不能只建地上,不注重地下。尽管北京市每年都在进行雨水管网改造工程,在经常发生内涝的立交桥区升级泵站、建设调蓄池,但李艺认为,目前改造的速度仍然较慢,投资不到位。如今,内涝不仅是排水问题,已经酿成悲剧。而解决内涝,也不仅仅是管网规划设计建设问题,还涉及到管理维护问题。那么,如何让现有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好的设施还需要好的维护。”李艺说。我国城市大多存在这样的现象,不下雨的季节雨水口会有大量的垃圾、渣土等,下雨时,由于清理不及时雨水支管会被垃圾堵住,造成雨水口堵塞,排水不力。今年北京7.21大雨,从一段电视实况报道中可以看到,一段积水道路的三个雨水篦子都不能排水,抢险人员打开被堵的雨水篦子后,只有一个雨水口可以进水,其余的雨水管是被堵死的,无法排水。 同时,公众的素质高低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现有排水设施的使用。随手丢弃在便道树坑的垃圾、开车时扔出窗外的烟盒塑料袋都会增加雨季排水设施的污 欢迎访问news /h2o123// com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相关要求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初期雨水指污染区域降雨初期产生的雨水。宜取一次降雨初期15min~30min雨量,或降雨初期20mm~30mm厚度的雨量。 2.1《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标准》(GB 50483-2019)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6.1.10宜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和污染特征进行污染区域划分,设置初期污染雨水收集池。” 2.2《石化企业水体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要求》(Q/SH0729-2018) (1)适用范围:适用于石化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水体环境风险防控,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或其联合组成的工厂以及石油库、石油储备库、码头、汽车加油加气站的水体污染预防与控制。 (2)初期雨水收集要求: 5.1装置区 5.1.1应设置装置区小围堰或大围堰(或收集明沟),小围堰应满足GB50160的设计要求;围堰区内初期雨水收集后通过初期雨水管道收集到初期雨水储存池或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5.1.2排水系统宜划分且不限于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和清净雨水

三个排水系统,各排水系统宜独立设置。当装置生产污水量少且没有连续流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的排水系统可合并设置,可在围堰处设置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的切换阀。 5.1.3装置区或多个装置联合区域宜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和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分别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装置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装置区生产污水、初期雨水可通过生产污水管道系统收集重力输送到污水处理场,但应符合GB/T50934的防渗要求。 5.1.4清净雨水出装置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围堰外污染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换到初期雨水系统收集或生产污水系统收集。 5.2罐区 5.2.2罐区排水宜至少划分生产污水和清净雨水两个排水系统,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水系统。 5.2.3清净雨水出罐区时应设置切换设施,必要时可将罐区初期雨水或事故排水切换到生产污水系统或初期雨水系统进行收集、储存、转运。 5.2.4罐区或多个罐区区域应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原油等需要收集浮盘初期雨水的罐区还应设置初期雨水储存池,生产污水储存池和初期雨水储存池宜分别设置,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对于罐区受到条件限制时,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可合并设置生产污水储存池,生产污水与初期雨水一并提升后去污水处理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罐区

管道站场罐区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置 王天

管道站场罐区初期雨水的收集与处置王天 摘要:本文从罐区初期雨水的来源、计算方法、收集方式、处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阐述了罐区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并提出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管道站场;罐区;初期雨水;设计 近年来,随着环保、安全、消防等部门对石化类企业外排污水监管力度的加大,初期雨水作为企业中的常见污水在收集与处理方面也出现了新的设计思路和 管理模式,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管道输油站场排水的工程设计经验,谈谈在管道 输油站场罐区初期雨水池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和体会,以供同行业中的给排水 设计人员一起探讨和交流。 1 罐区初期雨水的来源 初期雨水是指降雨初期形成的雨水,管道输油站场作为石油企业物料储备和 转输作业场地的站场,沿线采用密闭输送,因其具有特殊的站场特点,目前石化 规范和环评单位中对于管道站场罐区初期雨水的收集主要是针对罐区外浮顶罐罐 顶中央排水管收集的罐顶雨水作为初期雨水来进行收集。 2 罐区初期雨水的计算方法 目前,初期雨水量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依据当地暴雨强度计算求得; 另一种是依据降雨深度计算求得。两种方法介绍具体如下。 2.1依据当地暴雨强度计算初期雨水量 该方法主要是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GB50014-2006)中的第3.2.1 条及第3.2.3条,以及《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2](GB50483-2009) 中的第2.0.11条,通过当地暴雨强度公式、污染面积、径流系数和降雨时间来计算。 初期雨水的容积可按下试计算: 2.2依据降雨深度计算初期雨水量 目前该计算方法主要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规范》(GB50747-2012)中的第3.1.1条,《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计规范》(GB50684-2011)中的第 3.0.2条,以及《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中的第5.3.4条, 均将罐顶浮盘污染雨水量按浮盘面积与其15mm~30mm降雨深度的乘积作为罐顶的初期雨 水量,通常取30mm的降雨深度作为计算深度。 初期雨水的容积可按下试计算: 此方法由于计算简单、计算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也开始越来越多的被设计、环评 单位所采用。 3 罐区初期雨水的收集 3.1罐区初期雨水的收集形式 罐区罐顶初期雨水经中央排水管收集后,通过阀门的自动切换,实现污水的分流控制排放。初期雨水接入初期雨水池,后期雨水接入堤内排水沟,与堤内清洁雨水统一外排。 3.2罐区初期雨水收集的控制形式 为了便于站场日常管理,减少人为误操作,一般通过阀门切换实现自动控制,结合笔者 多年设计过的项目,目前比较常见的初期雨水池自动控制形式有三种。 1)降雨历时+分流阀 此方法主要是依据地方暴雨强度公式法中的降雨历时,来实现对分流阀的控制。 罐本体的中央排水管设两路排水,并分别设置电动阀进行控制,下雨天前10~15min的 初期雨水接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后期雨水通过电动阀切换,将后期清洁雨水接入堤内排水沟,

浅议城市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浅议城市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摘要: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一直受到是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现代城市化过程中人们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注意加强对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的治理思路和处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确定初期雨水污染物治理从源头减量就地处理、收集调蓄处理、加强系统维护管理等方面入手的基本思路,然后提出初期雨水处理的措施,以期在城市初期雨水治理、规划、设计中能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初期雨水;治理思路;处理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后工业化时代在不断带给人们物质财富增长、日常生活日益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一些危及人们生活的问题——城市初期雨水污染问题。 所谓的初期雨水,简单来讲就是降雨初期时的雨水。一般来讲,初期降雨危害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是在空气中,降雨初期,由于空气中含着大量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遇到降雨,这些有害物质溶解在雨水中降落到地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酸雨的形成。其次是在地面上,由于现代城市地面有较多的沥青、水泥、建筑铁锈等物质,这些物质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油脂和悬浮固体,它们受到雨水的侵蚀、冲刷而排入城市废水当中,给城市污水处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成为现代城市水污染的一个棘手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美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城市初期雨水治理基本思路 国内关于初期雨水的处理尚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国外对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一套初期雨水治理措施。归纳国内外的经验,治理初期雨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一) 通过增加雨水汇流区域地面径流系数,促进雨水向地下的渗透,减少暴雨地面径流量; 通过分散式初期雨水处理设施降低城市雨水的污染物负荷,使得雨水在进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之前得到有效处理。 ( 二) 通过设置雨水调蓄设施和利用管道系统自身的调蓄容量,使得雨水在雨期内得到储存沉淀,待暴雨过后再集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 三)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具有间歇运行的特性,加强对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是上述设施发挥效果的重要保证。

初期雨水收集池计算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的分析和建议

雨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在地下水资源逐步匮乏的当今,应该将雨水资源进行科学地处理和全面应用,本文章根据“海绵雨水”雨水收集厂家的工程建设工作的经验,对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实际进行了描述,展开了我国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的分析,提供了新时期建设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的建议,希望能够从资源、技术和体系上加速城市雨水利用的工作。 一、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的现状 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是将降水通过蓄积、处理等方式提高其利用的价值,缓解当前水资源困扰城市发展的危局,是一种开源节流、突破型实用技术和体系。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可以通过将雨水的回补、回渗、回灌等方式达到对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恢复,减少城市发展中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实际威胁。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可以通过对雨水的拦蓄降低城市内涝和洪水的威胁,提高城市运行的安全,达到确保生产和生活的目的。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可以将自然水体、人工水体,沼泽湿地,城市径流,水环境,生态系统统一起来,改善城市发展的途径,形成对城市深层次的支撑。 二、我国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的实际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的来说既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用系统。同时,各地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也开始逐步完善,实现了对城市雨水处理与利用系统和技术法律上的支持。 三、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处理利用的发展 从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对于城市雨水,目前在指导思想上已由快速疏排为主转化为综合利用为先,即使是相对丰水的城市,虽然还不存在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利用的必要性,但根据雨水利用的理念,利用有效方法和措施降渍减污还是有必要的。如合理提高地面渗透性能,增加地下层蓄水能力,雨水管终端水处理技术等。城市雨水处理技术就其目的而言,分为两类。一是收集处理后利用,二是收集处理后减污排放。针对城市雨水存在初期雨水污染严重的情况,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初期雨水控制方法由多种,各有利弊,一般常用的是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积法弃流池,切换式小管弃流井,高效率弃流装置等,弃流后的污水进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剩余雨水则进行处理后进行回用。对雨水进行处理的,剩余雨水则进行处理后进行回用。对雨水进行处理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技术进行处理,其基本处理过程类似于城市的给水处理工艺,通过混凝设施、沉淀池、过滤设备及消毒设备等,对雨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日常杂用水。对雨水进行处理的生物方法则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和动植物进行处理,收集后的雨水通过建立生物塘、湿地等技术,利用自然净化技术进行净化,处理后的雨水一般经收集提升后排入水体或用于补充地下水。也可以将物化法与生物法相结合,建立雨水深度处理系统,则其处理效果会更好。 结语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城市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建议与方案 摘要综合国内外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阐明了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在设计参数、处理技术、负荷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初期雨水处理回用的一些建议和方案。 关键词初期雨水雨水径流弃流 Discussion on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Jiang Wei,Cheng Xiaoru. (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eting and usage of urban rainwater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relative re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cessity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the initial rainwater were explained, a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n parameter designing, disposal technique, factor evaluating of collecting and disposing of domestic urban initial rainwater were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nd schemes on disposing and recycling of initial rainwater were given. Keywords:Initial rainwater Rainwater runoff Discarding runoff 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1.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苏丹、也门、澳大利亚等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1]。 技术方面,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2]。 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技术手册、规范和标准,另外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德国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区法规均以法律条文或规定的形式,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水的可持续利用,如规定新建项目的业主必须对雨水进行处置和利用。同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雨水排放量,如向业主征收不透水地面面积的雨水费用等[3]。 设备方面,专门生产雨水利用设备的厂家和公司也逐渐增多。德国GEP公司的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产品畅销整个欧洲市场;德国UFT公司的流量控制和监控设备已经开始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荷兰W A VIN公司的孔隙雨水蓄水池填充料、整体式雨水检查井、雨水口等雨水利用设备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使用。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篇一: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 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 工程名称:公共实验楼(组团4)(沙河校区公共实验楼(组团4))工程 【篇二: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2】 gd220103□□ 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深圳福永碧绿花园5期 工程地点:深圳市福永镇华文大道118号 总承包施工单位:(法人章) 施工单位:(法人章) 编制单位:汕头市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审批人:(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渗漏概 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地下室渗漏水部 位: ............................................................................... 错误!未定 义书签。 1.2渗漏水部位特征 为: ............................................................................... 错误!未定 义书签。二、渗漏水的原因分 析: ................................................................................. 错误!未 定义书签。三、渗水处理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材料选 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主要施工方 法: ....................................................................................... 错误!

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

初期雨水处理措施在排水管网规划中的运用 容义平 (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结合深圳市进行的排水管网规划编制,介绍了城市排水管网规划中对初期雨收集处理的常用方法和具体措施,对初期雨水池的设置、选型、容积计算、竖向设计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面源污染初期雨水雨水池 1、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必要性 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点源污染被逐步得到消除之后,河道的主要污染源就是面源污染。据国外一些环境科学家研究,河流中的污染负荷约有50%来源于非点源污染。而我国的一项研究也证明,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市与浙江省的工业污染负荷相加起来,也只占杭州湾污染负荷的10%,另90%的污染负荷来源于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其中畜禽饲养污染负荷就占到了35%,大大超过工业污染负荷。随着近年来对城市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的加大,工业企业污染达标率逐步提高,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防治的瓶颈,防治问题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一般城市,环境水体的面源主要由生活垃圾、工业固废物、农田污染组成。面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初期雨水,其它的面源也大部分都是通过雨水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河道水体的。随着城市大气污染及地面污染的严重,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尤其是污染物较多的初期雨水。据调查,某些地区的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指标最高值已远远高于典型城市生活污水。北京市曾经对道路地面径流雨水污染情况进行过测试,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和COD指标的最(GB8978-96)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比,SS、BOD 5 高值均超出许多。可见,初期雨水携带的污染负荷相当高且难于控制,已经严重超出直接排放水体的标准。因此,对于城市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2、初期雨水的处理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雨水处置方法是“疏、导、泄”,视雨水为猛兽,越早、越快、越彻底的排除就越好。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将原有河道、自然土沟(渠)裁弯取

初期雨水计算方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1)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 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2) 1.5产业政策 (3)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概况 (4) 2.2建设项目原辅材料 (4) 2.3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 (4) 2.4公用工程 (5) 2.5生产工艺流程 (7) 2.6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1) 3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14) 3.1废水防治措施评述 (14) 3.3固废处置措施评述 (19) 3.4噪声治理措施评述 (20) 3.5绿化 (24) 3.6环保措施投资 (24)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项目名称:年处理废钢96000吨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 建设地点: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 法人代表:Vincent Bartin; 投资总额:1070万美元,环保投资1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0.93%; 投资计划:2005年10月投入生产。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职工人数:建设项目职工定员25人; (2)工作时间:单班白班制,年工作日250天,全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按2000小时计; (3)占地面积:全厂区占地22081m2,其中绿化面积6625m2,绿化覆盖率为30%。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产品方案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1-1。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 规范 1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篇一:给排水设计常见规范( 最新版)】 序号书名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 )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 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 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 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1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1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1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15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 16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gbj32/j26- 1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1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 1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gj32/tj113- 2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 2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 2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 2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 2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2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6 s1(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7 s1(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8 s2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9 s3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30 s4(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初期雨水计算方式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1)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 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2) 1.5产业政策 (3)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 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概况 (4) 2.2建设项目原辅材料 (4) 2.3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 (4) 2.4公用工程 (5) 2.5生产工艺流程 (7) 2.6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1) 3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14) 3.1废水防治措施评述 (14) 3.3固废处置措施评述 (19) 3.4噪声治理措施评述 (20) 3.5绿化 (24) 3.6环保措施投资 (24)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项目名称:年处理废钢96000吨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4310]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 建设地点: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 法人代表:Vincent Bartin; 投资总额:1070万美元,环保投资1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0.93%; 投资计划:2005年10月投入生产。 1.2职工人数、生产时间及占地面积 (1)职工人数:建设项目职工定员25人; (2)工作时间:单班白班制,年工作日250天,全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时间按2000小时计; (3)占地面积:全厂区占地22081m2,其中绿化面积6625m2,绿化覆盖率为30%。 1.3项目规模和建设内容 (1)产品方案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表 (2)工程构成 建设项目工程见表1-2。 表1-2 公用及辅助工程表 1.4周围环境概况及厂区总平面布置 建设项目位于无锡市新区硕放工业集中区E26号地块,项目所在地块为规划的工业用地,本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081m2,绿化面积6625 m2,符合新建项目绿化覆盖率30%的要求。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三。 表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表

雨水污水处理专项方案

雨水污水处理专项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成都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图纸 我公司在其它类似工程中总结的经验。 第二章编制说明 本方案按照成都市文明施工相关规定,用于指导施工现场临水设施布置,用水管径选择,污水处理设施布置,污水处理,雨水的循环利用,工地节水等工作。 第三章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成都市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苏州越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东莞市南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工业厂房,位于崇州市崇安路682号,建筑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共5层,建筑物总高度为,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承台基础;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第四章工程供水、排水设施及节水监督机构

第五章临水给水方案 现场临水情况 本工程现场临时水源由地下水的降水和自来水公司提供自来水,市政临水接驳口位于施工现场外宫保府道路处。 现场主要用水部位:施工现场大门喷淋设施、洗车池、生活用水,施工机械用水,施工用水,养护用水,临时消防。 给水设计 本方案拟采用树枝状管网布置临时施工用水管网,树枝状管网主给水管从建设单位指定接驳处引出后加设水表,在管线上按照施工需要或一定距离留设给水点。 施工、生活用水由水源主干管引出两路供水管线:一路供生活、消防用水,一路供施工、消防、养护用水。室外给水管道为环状,管材PVC管;地泵位置、洗车池、生活区、办公区均设置给水点。地泵用水、洗车池用水、现场施工用水均从室外管网上引出DN25给水支管以满足用水要求;生活区给水支管支管径大小为DN40。过路给水支管外套废旧架子管做套管保护,保证能承重。 第六章污水处理及雨水排放方案 污水处理及排放 现场污水主要分为生产污水及生活污水两种,生产污水主要来源是汽车冲车污水、施工泥浆、地下降水产生的泥沙;生活污水主要为厕所、浴室等生活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篇一:初期雨水收集池计算】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 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 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 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 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 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 下述所有措施: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 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 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 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 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 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 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 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 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二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一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 一、西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状况 (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背景 一、规划原则 各地的规划、选点基本应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准则,要点如下: (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规划选择在缺乏地表水或地下水或开采利用困难,多年平均降水量250~550mm的旱地农业区(如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或在季节性缺水严重且降雨充沛的旱山、石山、丘陵地区(如西南的部分地区)兴建。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应首先了解规划区现有的水利设施状况、自然经济条件,并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划,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工程的规模与分布的数量、类型应根据规划区的水资源循环、补给与排泄条件、当地种植作物的需水量、需水关键时期及需要灌溉的面积等资料来确定,着重解决好作物的保苗水、保命水。 (4)规划工程应集中连片,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 (5)蓄水工程的选址要具备集水容易、引蓄方便的条件,按照少占耕地、安全可靠、来水充足、水质符合要求、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理方便和便于发展池院经济的特点,优先选择在房前屋后的适宜位置。 (6)水源。一般采用自然坡面、屋面集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选择靠近泉水、引水渠、溪沟、道路边沟等便于引蓄天然径流的场所;如无引蓄天然径流条件的,需开辟新的集雨场,修建引洪沟引水。总之,选择水源总的原则应是:要具有能最大限度拦蓄地面、屋面、路面和场院径流、引蓄泉水及其他骨干水利工程可提供补充水量的条件。集雨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当地径流的特点及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的容积来确定。对于集流效率较低的下垫面可采取人工措施,减少地面入渗,保证在需水前的雨季时,各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能基本蓄满水。 (1)降水资料。包括工程地点的多年平均、保证率为50%、75%及95%的年降雨量。 工程地点附近有气象站或雨量站且资料年限不少于10年时,可收集实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当实测资料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可根据当地降雨量等值线图进行查算。 (2)地形资料。一般可不要求地形图。但应有集流面、蓄水设施及灌溉土地之间的相对高差资料。 (3)集水面资料。对房屋屋面、庭院、计划作为集水面的公路、乡村道路、场院及天然坡面等投影面积进行量测。同时,对工程范围内已建的雨水集流面性质、面积、蓄水设施的种类、数量及容积进行调查。 (4)需水对象资料。对工程范围内的人口、大小牲畜数进行调查,并对今后10年内的发展数字作出预测。同时,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的作物种类、树种及其面积进行调查。

初期雨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X X 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 初期雨水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一、收集池、沉淀池: 1、每次巡回检查记录PH值,查看进水情况。 2、查看各池水质变化和颜色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查看沉淀池排水情况。 4、及时清除池中杂物。 二、水泵: 1、开车前应仔细对下列各项进行检查(尤其是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水泵):电动机转向、联轴器的同心度和间隙、各部件螺栓是否紧固、用手转动联轴器是否灵活等。 2、使用前先关闭出水阀,启动电源,开机后打开出水阀,如无异常声音、无振动等现象,调节流量后就可正常运转。如声音异常或振动,应立即停车检查。使用结束应先关出水阀,再关电源以减少振动。 3、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是否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电流过大或过小都应立即停机检

查;流量是否正常;注意机组的温度、振动和噪声等;注意管道是否漏水以及水池的水位等。 4、做好泵房、机组表面的清洁工作,同时检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定期检查水箱、叶轮,清除泵内垃圾;轴承润滑油、润滑脂要定期更换,通常润滑油800小时换一次,润滑脂2000小时换一次;水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水泵的时使用说明书。 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水泵运转,并及时通知协助维修工维修,做好记录及说明。 三、清水池、排水口: 1、每次巡回检查清水池、排水口时,要认真查看排放水质、颜色有否有较大变化。 2、发现水质颜色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关闭排水口,并取样送检。 3、及时清理排污口、清水池杂物,保持清洁、畅通。 四、药品的存放及使用: 1、片碱(NaOH)、絮凝剂(PAC)、生石灰(CaO)要在干燥处密闭存放。

雨水利用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雨水利用系统方案说明 一、总述 1、项目概况 南京某工程建筑面积67300平方米,其中做雨水收集面积45380平方米,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和景观水池补水,其中绿化面积约3795平方米,景观水池3个,分别为189、450、51立方米。南京地区根据根据季节不同,月降雨量稍有差别,我们采用近似值。南京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约为1072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数145.9次,其中4毫米以上降雨次数占46.1%。有效收集天数约为68天,当地多年月降雨量见下图。 2、设计范围 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设置地下PP蓄水模块(或利用景观水体作为露天贮存水池),雨季收集利用雨水,旱季或雨水不足时,以处理后的建筑中水补充,提供区域内绿化浇灌用水、厕所冲厕用水、消防补水。 3、编制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3、《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N50400-2006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CJ69-84) 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6、《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TJ113-2011) 7、《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1999) 8、江苏地区降雨资料 二、雨水收集与贮存 由于降雨量随机性较大,因此,如何存储雨水以备长期使用成为雨水回收利用主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项目收集量及用水量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具体可收集雨水的总量有多少、最佳的收集范围、收集的雨水使用途径有哪些、需水总量及各时段使用量有多少、设多大容积的贮存调节池才能满足相对连续的使用要求等。因此,对该地区的详细气象资料(年降雨量、年蒸发雨量等)等进行分析,方可得出较为经济的数据。 1、雨水收集工艺设计 屋面雨水较为清洁,污染较小,经过滤、沉淀、处理后可直接用于绿化、冲厕等用途。 2、项目用水量分析 1)、绿化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