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关于人工湿地对初期雨水处理的探讨

关于人工湿地对初期雨水处理的探讨

应 当是使汇水 区达到 1 3 m m水位 的容积 ,有效去 除 的最 小 储 存 容 积 是 使 汇 水 区达 到 6 m m 水 位 的 容积 。储存容积可用式 ( 1 ) 计算 :
V = C  ̄ y  ̄ A ( 1 )
式 中: — — 湿 地 的储 存 容 积 ;

能、 沉淀 、 稳定 出水 的功能 。经初步处理过 的雨水
流人湿地处理 区 , 该 区域 为复 合 式 潜 流 人 工 湿 地 ,
2 . 3 . 4植 物 的选 择 在 人 工 湿 地 技 术 的应 用 中 ,水 生 植 物 的选 择
本次设计为两级湿地 串联 , 处理单元并联组成。单 个 湿 地 由 湿 地 防 渗膜 、 自上 而下 设 置 的砾 石 、 粗 砂 和种植 土 、湿地植 物 、集配水系统及导膜管等构 成, 能够大量削减或去除雨水径流污染物负荷 , 大 部分 污染物在此区得 到降解 ,最后水流进入 由景 观塘 或 氧 化 塘 等 构 成 的 滞 留区 ,水 体 中 的 营养 物 质得 到 进 一 步 去 除后 流 人 收纳 水 体 。
技术处理初期雨水 , 系统可分为 四个部分 : 预处理 区、 进水缓 冲区、 湿地处理区和雨水滞留区。 汛 期 雨 水 经 管 道 收 集 排 人 调 节 池 ,池 前 设 置 筛 网用 于拦 截 颗 粒 物 大 的 污染 物 质 ,并 通 过 调 节 池具有调节水量 、稳定 出水 的功能沉降水流 中夹 带 的悬 浮物 ,减轻对后 续工艺的冲击负荷和水力 影 响 。出水进 入 缓 冲区 , 本 次设 计 采 用 表 面水 平 流 人 工湿地 , 以天然泥土 为基质 , 具 有 自由水 面 , 人
2 0 1 4年 2 月第 2 期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人工湿地用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及初期雨水净化

人工湿地用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及初期雨水净化

人工湿地用于海绵城市雨水调蓄及初期雨水净化田景昊【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9(000)025【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人工湿地; 雨水调蓄; 雨水净化【作者】田景昊【作者单位】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建筑、市政领域的推广,国内海绵城市试点范围在不断扩大。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径流得到一定的削减和控制,部分区域的内涝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是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实施者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径流产生之前,即通过建筑小区、市政道路上实施相关措施,实现管道径流量的减少。

但是由于实施的范围有限,其对整个管网特别是主管网的径流削减十分有限,对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也没有明显的贡献。

虽然源头上的径流量控制必不可少,但是对于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城市改造,针对排水主干管的措施可以起到更加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具备实施条件的城市,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实现区域范围内雨水的调蓄、利用、净化,预期将有较好的效果。

1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海绵城市,国际上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ID),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经过国内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流程:“渗、滞、蓄、净、用、排”。

近年实施的海绵城市项目,通常以小区或者市政道路为主,通用做法为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生态滞留设施将原本直接排入管网的雨水断流并引入,实现雨水的下渗(渗);通过各类设施延缓雨水径流的产生(滞);通过上述生态滞留设施并设置蓄水池实现初期径流雨水的(蓄);通过生态滞留设施内植物的净化作用和蓄水池配套的过滤等净化措施实现雨水的净化(净),蓄水又可以通过回用系统用于绿化浇灌等(用),超过海绵设施处理能力的雨水可以通过常规的雨水排放系统排放(排)。

人工湿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作者:王晓东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0年第06期摘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其技术相对简单,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和管理维护方便,对于节省资金,保护水环境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治理水处理0 引言湿地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土壤沙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及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生命之水”、“地球之肾”。

人工湿地是指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于沼泽的地面,也同样具有自然湿地的生态和环境作用,只不过偏重于对某类污水的净化处理,通过人为控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来强化其对污水的生态治理效果,从而达到恢复和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还可以用于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和高级处理中的精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可能是首选,亦是唯一的方法。

用湿地来净化污水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而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净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传统的污水治理技术的有效替代方案,世界各国正在投入大量精力和物质来研究和实践,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净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再生潜力,防止污染物对环境的再污染从而获得污水处理和资源化的最佳效益,是一种良好的废水生态治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管理水平不高的城镇污水和较分散的污水的处理,一般来讲,人工湿地主要由以下五个组成部分:一是由土壤、砂、砾石等组成的各种透水性基质(包括相应的填料,具有吸附作用),其作用是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支持,为各种污染物质提供反应界面。

二是可以在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水葫芦、水花生、香蒲、美人蕉、席草、大米草等,这些植物具有成活率高、耐受力强、抗水性好、生长周期长、美观且具有经济价值等特点,一般习惯称之为“湿地植物”。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城市的水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各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活动也不断增加,给城市的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为了让城市的水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修复和改善,人工湿地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人工湿地技术是指利用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性和自净能力,通过人为修建和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湿地的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同时,人工湿地还可以通过吸附和分解有害气体,减少气体的排放和污染。

人工湿地技术的优点非常显著。

首先,人工湿地所需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非常低,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节省费用。

其次,人工湿地可以直接利用自然湿地作为治理对象,从而避免了对自然湿地的破坏和污染。

此外,人工湿地还可以有效地修复城市污水、处理河流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等。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可以直接利用城市污水和生活废水作为治理对象,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从而净化水质。

另外,在城市下水道的治理方面,人工湿地也可以通过密闭式湿地、沉淀池和雨水花园等措施,对城市下水道中的垃圾、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和净化。

在实际的城市水环境修复中,人工湿地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例如,在西安市的城市水环境修复中,人工湿地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治理手段。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减少城市排污口,西安市的水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改善。

在北京市的水环境修复中,人工湿地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

例如,在北京市的石景山区,人工湿地已经被用于处理商业街、公园和小区等区域的雨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手段,可以有效地修复城市污水、处理河流中的污染物、减少污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等。

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人口数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城市雨水排放量迅速增加,超出了现有的排水系统处理能力,加剧了城市水环境污染和城市内涝等问题,对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许多城市采取了雨水调蓄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应用,初期雨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显著。

雨水调蓄是指通过将城市内的雨水收集并储存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景观建设、场馆供水以及工业回用等多个领域,减少了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有效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优化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

在雨水调蓄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来滤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如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使雨水在进入储水池之前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成的一种新型湿地,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的方法净化雨水,起到了很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工艺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获取营养物质,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的建设一般包括水深适当的人工湿地池、适量的废弃物质和适量的植物等,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使黏菌、藻类及其它微观生物在人工湿地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内循环,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在初期雨水处理中,雨水调蓄和人工湿地工艺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有效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分散式雨水调蓄和雨水入渗技术能够将雨水回收并重新利用,从而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减少了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了排水系统的运行成本。

与传统的雨水排放处理方式相比,雨水调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城市雨水排放量,同时也能够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二、有效提高雨水水质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初期雨水的水质,将所处理的雨水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要求的排放标准,减少了雨水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城市水资源的安全。

第三、适合不同地区的需求雨水调蓄和人工湿地工艺在应用时非常灵活,不同地区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需求,选择不同的工艺方案。

人工湿地及在处理暴雨径流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及在处理暴雨径流中的应用

人工湿地及在处理暴雨径流中的应用四川蜀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张功泉•摘要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

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由于其低投资,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建造和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氨氮去除率高,同时可使污水处理与环境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处理污水同时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等特点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并广泛应用。

借助其显著地生态环境效益和观赏性,可以将水质净化、观赏、科教与一体。

本文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分类、构造等,并就湿地处理雨水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指导实际工程实践。

•关键词湿地人工湿地湿地概念、构造、功能暴雨径流注意事项1湿地与人工湿地的概念《国际湿地公约》中对湿地(Wetland)的定义是: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地表水多,水的来源、水深、水流方式、淹水的持续性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底层土有明显的潜育层,可以形成泥炭层,为湿土或水成土;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的地面,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2人工湿地的分类⑴按照水流分类按照污水在湿床中流动的方式,人工湿地分三类:地表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

地表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水在湿地的表面流动,水位较浅,多在0.1~0.6m,与自然湿地最接近。

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水在湿地床的内部流动,又可以设计成水平潜流或垂直潜流。

潮汐型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式床交替被充满水和排干。

⑵根据植物的存在状态人工湿地根据湿地中的主要植物形式可分三类:浮生植物系统;沉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

浅谈调蓄池在天津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浅谈调蓄池在天津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2017年第 4 期
环 境 先 后 对 排 水 系 统 进 行 改 造 ,把 建 设 调 蓄 池 作 为 重 要 措 施 。美 国 环 保 局 把 城 市 地 表 径 流 污 染 列 为 导 致 全 美 河 道 污 染 的 第 3 大 污 染 源 ,1989年颁 布 《国 家 合 流 污 水 控 制 策 略 》,其 中 最 重 要 措 施 就 是修建大量调蓄池以截流处理合流制管道的溢流 污 水 和 雨 水 [2]。德 国 2 0 世 纪 80、9 0 年代已基本实 现 对 城 市 雨 水 的 污 染 控 制 ,截 止 2 0 0 2 年 德 国 已 拥 有 约 3.8万 座 调 蓄 池 ,其 中 溢 流 截 流 池 2.4万 座 , 德 国 1 a 内 仅 有 5 % 的 暴 雨 水 量 排 放 至 水 体 [3]。英 国 从 1 8 5 8 年 开 始 ,为 拯 救 泰 晤 士 河 ,修 建 大 型 下 水 道 及 调 蓄 池 等 [4]。日本由于合 流 制 溢 流 污 染 扩 大 , 从 上 世 纪 8 0 年代开始研究设置雨水调蓄池处理和 利 用 雨 水 [5]。
第 4 期 (总第193期 ) 2017 年 8 月
中阖彳威文咨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OI:10.3969/j .issn.1004-4655.2017.04.018
No.4 (Serial No.193) Aug. 2017
浅谈调蓄池在天津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初期实现25 mm降雨径流的截流,总体截流7 8 % 的年均径流量,雨水溢流污染物削减率约为9 0 % ,在削减污染物
排河量及提髙城市防汛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调 蓄 池 ;合 流 制 ;初期雨水

2023年度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3年度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23年度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城市环境中的雨水管理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雨水在城市环境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导致了洪涝灾害和污染等问题。

因此,雨水调蓄和人工湿地工艺成为了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2023年度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雨水调蓄雨水调蓄是指通过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等手段,实现城市雨水的有序排放和合理利用的技术。

其主要作用是将雨水从污染源地和城市排水系统中分流出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流量压力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增加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益。

2023年度雨水调蓄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散式和集中式。

分散式调蓄是指利用城市里的种种空间,将各种雨水调蓄设施分散到城市中的各个角落,以达到将雨水分散排放的目的。

例如,将绿化带、屋顶、道路中央隆起找水槽等地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收集的雨水再存放至地下水储存池,待需要灌溉或补充城市用水时再提取出来。

集中式调蓄则是指将所有雨水调蓄设施集中在一起,设在地下大型储水池中,待需要时再将水提取和利用。

通过集中式调蓄,可以减少占用市政空间,也可以集中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人工湿地工艺人工湿地工艺是一种利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理念及原理,人工构造出的水体处理技术。

通过让城市雨水流经湿地,借助湿地植被、微生物等天然过滤机制,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湿地的滞水效应可以缓解城市雨水排放压力,增加雨水的利用率,有效收集和利用分散的城市雨水。

2023年度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单纯人工湿地和人工湿地+调蓄池。

采用单纯人工湿地模式可以大幅减小城市雨水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有效提高水质,但无法从源头解决雨水排放问题。

因此,此模式通常与分散式调蓄相结合,建设在排放雨水的出口处。

人工湿地+调蓄池模式则兼顾了解决雨水排放问题和净化水质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在初期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治理长期以来,不断受到污染白浪河,拟在河道两岸敷设截污管涵截流合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输送至下游处理站集中处理。

处理站采用雨水调蓄+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满足山东省最新出台的水体排放标准,处理后水最终排放至白浪河。

【关键词】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初期雨水处理
0 概况
山东省潍坊市是一个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城市,经过对潍坊市多年降雨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历时在2.5h的频率,降雨量在5mm 左右的概率为60%-70%,平时沉积在管道中的污染物在雨天形成初期雨水,对白浪河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在充分利用河道水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允许雨天时合流污水向白浪河溢流超过2.5h的径流,该情况下,既不对河道造成污染,又减少了截流量。

超过允许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的合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被截流至下游的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白浪河。

两岸截污管涵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截留住合流区域的污水及初期雨水,减少初期雨水对白浪河造成的污染,截留的初期雨水输送至下游的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白浪河。

1 工程分析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而在处理初期雨水污染的技术上,采用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工艺也越
发成熟。

本工程即采用该工艺处理白浪河两岸截污管涵输送的初期雨水。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符合山东省对污水厂出水排入地表流域要求。

1.1 雨水调蓄意义
雨水调蓄是调节高峰流量,控制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初期雨水污染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于该课题的探讨已经成为国内排水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
1)从单纯重视工程技术措施转向工程措施与管理(法规)、养护并重。

2)从偏重大型处理设施转向同时注重中小型就近收集、处理设施。

3)用源头控制代替管道末端集中处理,以降低雨水径流量与合流制管道的溢流;用控制污染的产生替代解决污染造成的损害。

4)关注就地处理、雨水回用。

5)尽可能采用接近自然状态的雨水排水系统,以保护生态、促进良性循环。

雨水调蓄就是这些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在工程措施上的具体体现。

1.2 雨水调蓄池设计
白浪河两岸的截污管涵收集两岸的合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后,至济青高速公路处,白浪河东、西两岸截流的流量分别达到15.29m3/s、
15.62 m3/s。

按照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2.5h的截流时间,计算截流总流量将达到约28万m3。

雨水调蓄池分为池体和闸门井、提升泵房三个部分,池体有效调蓄容积28万m3,有效调蓄水深3.5m,分两池,分别布置在白浪河两侧现状河床内,每池调蓄容积14万m3。

调蓄池底板以1%坡向沉砂坑。

调蓄池前部设计冲洗系统,长度40m,宽度35m,均分5槽,每槽宽7.0m,槽间设0.5m高隔墙。

每槽起端设置2m×1m闸门,通过引用白浪河河水对各槽分批进行冲刷,端部设置5m宽沉砂坑,并在沉砂坑两侧设置2m深,5m宽的沉砂斗,由抓斗车定期除砂。

闸门井为矩形,内径尺寸约15m×9.56m。

闸门井内布置有进出水管、格栅机,下人楼梯等。

闸门井通过预埋3×3m箱涵与外侧的白浪河联通,定期引用白浪河河水冲洗调蓄池,并在旱季为后续人工湿地提供养护需要的水量。

在调蓄池最北侧设置出水提升泵房,泵房规模按照2.8万m3/d
设计。

泵房内采用水泵提升后分别进入后续的人工湿地。

1.3 人工湿地的选择
1.3.1 人工湿地的特点
人工湿地投资少,能耗低,处理效果可靠,在污水处理领域已被广泛采用。

人工湿地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很大,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冬季效果较差。

人工湿地最大的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和冬季处理效果不佳。

白浪河两侧有充裕的可利用的土地,且处理对象为雨季污水,不存在冬天处理效果差的问题,综合各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投资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本工程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1.3.2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原理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包括: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丰富的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表层土和填料的过滤作用。

氮的去除包括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氨氮挥发和植物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人工湿地植物根毛的输氧,根区附近湿地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为自养型好氧微生物亚硝化菌、硝化菌和异氧型微生物反硝化菌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使要求好氧条件的硝化反应和要求厌氧的反硝化反应得以同时完成,因此人工湿地比一般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更强的氮处理效率。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是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及物理化学作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废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称为植物的atp、dna及rna等有机成分,通过植物的收割而去除。

1.3.3 设计进出水水质
综合考虑降雨频率、湿地运行、占地面积和投资,最终确定分5天处理,日处理水量则为q=56000 m3/d。

预处理站进出水水质如表2所示。

1.4 人工湿地设计
1.4.1 湿地尺寸
设计潜流人工湿地bod负荷为100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1.12d。

由于白浪河河道断面的限制,设计潜流型人工湿地共116座,占地22.4公顷,东西两侧各58座,总长为1950 m,单池尺寸见表3。

1.4.2 填料设计
填料为砾石和泥砂,分为三层,总厚度为800mm,见表4。

1.5 湿地运行与维护
1.5.1 预处理
进入湿地的污水需进行沉淀处理,保证直径大于125μm 的微粒去除率达到95 %,以防止湿地堵塞。

1.5.2 人工湿地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内容除了包括进出水水质、水位和生物状况指标,还应对进出水口流量进行监测。

通过调整进水量,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染负荷等使系统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状况。

1.5.3 水位、水量控制
水位控制和流量调整不仅影响处理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还会影响大气中氧向水中的扩散。

应保证:
当系统接纳最大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雍水现象,防止出现地表流。

当系统接纳最小设计流量时,进水端不能出现填料床面的淹没现象,防止出现地表流。

1.5.4 植物管理
为防止杂草的大量生长,每年春季植物发芽阶段对湿地进行淹水,防止一些旱生杂草的生长。

待植物生长良好后,恢复正常水位。

1.5.5 进出水装置的维护
对进出水装置要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并对流量进行校正。

定期去除容易堵塞出水管道的残渣。

定期用高压水枪对埋在填料中的进出水管道进行冲洗。

1.5.6 启动运行
初期,栽种芦苇后尽快充水。

水位控制在地面下25mm左右。

按设计流量运行3个月后,将水位降低至距床底0.2m处,以促进芦苇根系向深部发展。

待根系成熟,深入到床底后,将水位调节至地表下0.2m处开始正常运行。

人工湿地系统从启动到成熟一般需要1年左右时间。

1.5.7 日常运行与维护
植物生长季节每个月排空湿地1次,然后立即提高湿地水位,将氧气吸入湿地,有助于增加湿地的含氧量。

植物的收获不是必要的,然而去除死亡植被可以让春季新生长的植株更有活力。

2 结论
综上,白浪河两岸敷设截流管涵,并且通过下游雨水调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对河流污水和初期雨水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白浪河的水质情况,使白浪河的水体达到国家景观环境用水v类水体标准,
成为潍坊市一道亮丽的景观。

【参考文献】
[1]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s].p1-52.
[2]gb50014-2006 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s].p19-34. [责任编辑:杨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