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共生菌

合集下载

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

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

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楚畹幽兰冠从芳,双钧画法异寻常。

国香流落空留赏,太息金陵马四娘-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来自兰花吧00:00 13:45 兰是植物界进化最高极的物种,菌是生物界较低极原始的物种(这里说的菌,专指真菌,原属植物界,现已独立为菌物界,与植物、动物并列)他们都是陆地上最复杂最重要的主体生态系统—森林中的重要员。

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森林生态系统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兰与菌之间,以及兰和菌与其他生物种之间,建立起了多种复杂的生态关系(包括食物链关系),极积参与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从而也成就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物种的延续与进化。

由于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人们将其请出森林,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人工栽培,所谓来其自然生,还其自然养,引种驯化栽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特别是兰属植物大多数种,作为花卉栽培进入人们生活领域,生长发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兰与原生环境中许多野生动植物种的生态关系虽消失了,但与兰关系密切的一些种如昆虫、菌物、微生物等随之进入养兰环境。

其中兰与某些菌物种亘古以来所形成的微妙的生态关系被保持住了。

这也是人类引种栽培兰花取得成功的关健因素之一。

兰与菌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伴生、寄生、共生。

兰与一些腐生菌、蝇类幼虫、原虫、环节动物等伴生在兰盆基质中,营养方式各异,和平共处,有利无害或利大于害。

如腐生菌以分解基质中的有机物为生,也为兰根提供营养来源。

森林中的许多附生兰,主要靠腐生菌分解老死的木质纤维素为矿物质源,以完成自己的生长发育;兰菌寄生关系普遍存在于森林系统中,主要是一些致病性真菌如刺盘孢菌、棕疫霉菌、镰刀菌、狄巴利腐霉、立枯丝核菌、菌核菌、柱盘孢属菌等,也称为寄生菌。

它们是兰的敌人,分别引发炭病、疫病、基腐病、腐烂病、根腐病、菌核病,黑斑病等兰病。

它们的菌丝侵入兰花细胞内吸收营养,分泌毒素解析破坏植物组织,引起植株新陈代谢失调,甚至死亡。

兰花的基本知识

兰花的基本知识

兰花学名:Cymbidium spp.;英名:Cymbidium 别名:兰草;科名:兰科;兰花,是一种多年生地生与附生草本植物。

叶质为革质或肉质,叶片互生或对生,无叶柄。

除了宽叶类型和附生类型的少数种外,大部分有狭长的叶,在假鳞茎上簇生;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

在自然界里兰花约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是植物王国里的大家族。

兰花,是显花植物。

在显花植物中兰花也是最大的族群。

兰花的花朵十分特殊,花朵具有两性,花朵不整齐,花由三片萼片与三片花瓣及蕊柱组成。

中间一花瓣特别发达,呈多种形状,统称为舌瓣。

蕊柱,雌雄合体,顶端有黄色花粉块,下连子房与花梗。

兰花的花是聚散花序或总状花序,花梗扭转180度,果实为蒴果,三侧膜胎座,种子多而胚乳;花的构造相当一致,萼片与花瓣同形,唇瓣无柄,通常三裂。

现人们通常栽培、欣赏、利用的兰花,只占原生种兰科植物的十分之一。

这些栽培品种的原生地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是南、北纬30度间。

而我国栽培的中国兰花的原生地可北移到北纬35度。

这一区域内产兰山林年降雨量均在1500-2000毫米间。

兰花中80-90%的园艺栽培品种都原生于这一地区。

在人们栽培的兰花品种中,兰花按生态习性可三大类: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

1、地生兰:春兰、蕙兰、莲瓣兰、春剑、建兰、墨兰、寒兰、落叶兰、珍珠矮、邱北冬蕙兰、果香兰等13种2、附生兰:台兰、虎头兰、蝴蝶兰属、石斛兰属、短叶虎头兰、多花兰、硬叶兰、纹瓣兰,贡山红柱兰、冬风兰、独占春、兔耳兰、美花兰、兜兰属、莎草兰、长叶兰、黄蝉兰、石豆兰属、卡特兰属、贝母兰属等30多种。

3、腐生兰:我国仅有一种,大根兰;此类花无绿叶,不能自制营养,是靠与真菌共生而吸取养分的。

中国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

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等七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是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兰种。

有假鳞茎,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

文心兰组培苗与野生兰科植物内生真菌共培养的生长效应研究

文心兰组培苗与野生兰科植物内生真菌共培养的生长效应研究
热 带 作 物学 报 2 1 ,3 ( ) 4 3 1 8 0 1 2 8 :1 8 — 4 7
Chn s o r a fT o ia r ie eJ u n lo rpc lC o
文 组培 苗与野生兰科植 物 内生真菌 心兰 1- 4 培 养的生长效应研 究


金 有 亮 - 一 ,杨 福 孙 z ,宋 希 强 , 一 ,周 兆德
c l r s e l g i f s f r y it c l r t me s r g o h f c o b t e s e ln s at r mo t s u t e e d i s n l k o s mb o i u t e o u n a c u a u e r wt e e t f o t d e d i g fe 4 l nh s mb o i c l r a d h i r w h h t m wh n h y a e e n o sia e a d r n p a t d n os o 3 y it c u t e n t er o u g t r y h e t e h v b e d me t t d n ta s l n e i p t fr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o ts h s de so d ta,( )Eih n o h t u g ee td rm is e c l r e d ig i f s h v nh .T e t is h we h t 1 u g te d p yi fn is lce f c o t u ut e s e l s n l k a e s u n a
¥ 8 .l 6 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图分类号
S u i s 0n S mb o i l r o h Efe t o cd u t de y i tc Cu t e Gr wt f c f On i i m u

兰花与真菌

兰花与真菌
托生 ,目然界 中 两秤 生蜘 工 层 果件 I生 r .
胞 内菌塑 团的哥命 不长 .几
i会 投匿丰^ 艮
霜∈ 起 .盟利且 虐 . 互慨存 的现象 卜 相 九生豆 萄能 且他生物 整. 且 _ 1 珊强 陶真萄
亩肚
彤眦 的
壤L怕 鱼帐 勇 萄丝 与高等 埴 营弄 根系 u 菌

E们 删 源的 利用 很广 泛 .可
f 丽 用^
兽 性 经济价 值
糯, 葡萄 糖 、 糖 、麦芽 糈哥 此外 ,F t 能 分泌 咆 蔗  ̄r ] 由 于不 同刚兰科 幢物种 菌 播种蜘 明发败 索有 讣 酶 甜衅萝 的 有机 如淀 糊 、早幢 、腐殖 醛等 , 且 茬嚣 .且角 资 报道旺 某种 兰利博 物根承 离的 萄恨 以P生 鍪 氧 f酶悻解 木厨毒 {纤粗素 【 l 赢荫币 —定 能刺激真 种子萌发 。因此 投嚷 相 曲板
步的 嚣 由带 要9 提供 营 肥 呸和 壁 扁 拜挺
谐加植株 口片 内的叶绿 豪害垦
瞢根 萝僻 斑 种 胡 嚼 舒

增n 』 [

蟛 或了拱生 系坑 , 返 个 生泵 纸中 苗很 茵促 I了 斟
的利 用.井 任兰 科槽 糊开始 l
冲于 的糖异 碡贮最 养 历 . 进 日 雌 罄捕糊怖 。
咆 内生 长。 是对成 长新根 温垫 对于 以块茎越
冬朗兰科 植物 .越冬 盾提出剖 新根也 舍经历相 同的过

受 真苗屉挚 怡线 芭挂 苗板 婆苗1 ^兰列幅靴 帽 幅后 庄厦 层
细胞 内艏 螓 旋 朝 南丝圈 .蕊青 与 制恒 物的饺
胞弗成 不村l 曲蔗丝 l肴物 ,这种结 嗣称为 恒岛苗 丝 m u 埘 菌根 的概 念

兰科菌根共生效应研究进展

兰科菌根共生效应研究进展

w s c e su ilgc l v l t n a s c s ̄ 1 oo !a oui . au b i e o Ke r s Orh d c a ln ; y iss R s a c r ge s ywo d e i a e e a tS mbo i e e rh p o r s p ;
兰科植物的整个生活史都与共生真菌紧密联系着 , 真
菌 与植 物 之 间 的共 生互 作 关 系 、 生效 应 产 生 的各 种 机 制 共
长 的菌 根菌 并 进行 了效 果 良好 的侵 染试 验 l兰 科 植物 菌根 l l 。
研 究具 有 广 阔的应用 前 景 。
及 对植 物 生 长生 理 的影 响 引 起 了研 究 学 者 的广 泛 关 注 。 为
种 子萌 发 到分化 出营养 繁殖 茎整 个 阶段 的 营养 物质 。 随后 ,
子 萌 发所 必 需 的有机 养 分 ; 些 兰 科 植 物 的种 子 则 没 有 乙 有
郭 顺 星 等 【 范 黎 等 [ 现 , 菇 属 的 石 斛 小 菇 ( yen 5 】 、 6 1 发 小 M cn dn r i 、 ed b )开唇 兰 小菇 ( yeⅡ net hl) oi M cn aoc ci 也能 促 进 天 麻 o a 种 子 的发 芽率 , 者 使 发芽 率提 高 到 8. %。 外 , 19 前 41 另 8 在 91
HEW e l ( l g f rc l r n a d cp rhtcueS uh et nvri , h n qn 0 7 5 it e a Col eo t ut eadL n sa eA c i tr, otw s U ies y C o g ig4 0 1 ) e Ho i u e t

药用植物绶草(兰科)的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药用植物绶草(兰科)的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Abstract: Orchid mycorrhizal fungi (O M F )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n i m p o r t a n t factor underlying the distribution a n d a b u n d a n c e of orchid species. Understanding the mycorrhizal c o m m u n i t y c o m p o s i t i o n will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orchid plants. In this study, Spiranthes sinensis, o n e orchid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 h i n a , w a s u s e d as study
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暗示菌根区系组成更多受生境因素的影响。本研宂结果可为进一步采用菌根技术 实现该类兰科药用植物的种质保育及栽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绶 草 ,兰 科 菌 根 ,真 菌 区 系 ,菌根特异性
[引用本文]李佳瑶,赵泽宇,高越,邢晓科,2 0 2 1 .药用植物绶草(兰科)的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分析.菌物学报,40(6): 1317-1327 Li JY, Zhao ZY, Gao Y, Xing XK, 2021.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medicinal plant S p ira n th e s s in e n sis (Orchidaceae). Mycosystema, 40(6): 1317-1327

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

兰花与菌的共生关系

兰花与菌的共⽣关系兰花与菌的共⽣关系弘扬国兰⽂化,传播兰花知识楚畹幽兰冠从芳,双钧画法异寻常。

国⾹流落空留赏,太息⾦陵马四娘-每天学习⼀点点,每天进步⼀点点!兰花与菌的共⽣关系来⾃兰花吧00:00 13:45 兰是植物界进化最⾼极的物种,菌是⽣物界较低极原始的物种(这⾥说的菌,专指真菌,原属植物界,现已独⽴为菌物界,与植物、动物并列)他们都是陆地上最复杂最重要的主体⽣态系统—森林中的重要员。

在维系森林⽣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与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在森林⽣态系统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兰与菌之间,以及兰和菌与其他⽣物种之间,建⽴起了多种复杂的⽣态关系(包括⾷物链关系),极积参与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从⽽也成就了⾃⼰的⽣存与发展,物种的延续与进化。

由于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们将其请出森林,模拟⾃然⽣态环境条件,进⾏⼈⼯栽培,所谓来其⾃然⽣,还其⾃然养,引种驯化栽培取得了巨⼤的成功。

特别是兰属植物⼤多数种,作为花卉栽培进⼊⼈们⽣活领域,⽣长发育环境发⽣了很⼤的变化,兰与原⽣环境中许多野⽣动植物种的⽣态关系虽消失了,但与兰关系密切的⼀些种如昆⾍、菌物、微⽣物等随之进⼊养兰环境。

其中兰与某些菌物种亘古以来所形成的微妙的⽣态关系被保持住了。

这也是⼈类引种栽培兰花取得成功的关健因素之⼀。

兰与菌的关系主要有以下⼏种:伴⽣、寄⽣、共⽣。

兰与⼀些腐⽣菌、蝇类幼⾍、原⾍、环节动物等伴⽣在兰盆基质中,营养⽅式各异,和平共处,有利⽆害或利⼤于害。

如腐⽣菌以分解基质中的有机物为⽣,也为兰根提供营养来源。

森林中的许多附⽣兰,主要靠腐⽣菌分解⽼死的⽊质纤维素为矿物质源,以完成⾃⼰的⽣长发育;兰菌寄⽣关系普遍存在于森林系统中,主要是⼀些致病性真菌如刺盘孢菌、棕疫霉菌、镰⼑菌、狄巴利腐霉、⽴枯丝核菌、菌核菌、柱盘孢属菌等,也称为寄⽣菌。

它们是兰的敌⼈,分别引发炭病、疫病、基腐病、腐烂病、根腐病、菌核病,⿊斑病等兰病。

兰科菌根真菌特点

兰科菌根真菌特点

兰科菌根真菌特点
兰科菌根真菌是指一类以兰科植物为宿主的菌根真菌,主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特别是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植物的共生关系紧密
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关系非常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菌根真菌通过形成菌丝,与植物根系发生联系,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并帮助植物抵抗病虫害的侵害。

而植物则为菌根真菌提供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2. 形态多样性
兰科菌根真菌的形态非常多样,包括单孢菌和多孢菌两个属,其中多孢菌又包括大型
和小型两种。

菌丝颜色也各异,有白色、黑色、棕色等多种颜色,常常在地下形成菌丝网,也有一些菌根真菌生长在陆地以外,例如在水中和水中沉积物上生长。

3. 喜爱高温高湿环境
兰科菌根真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温度往往在20℃以上,湿度要求较高。

因此,它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较常见。

一些具有兰科菌根真菌的植物也往往生长在这些环境下,例如兰花、石斛等。

4.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兰科菌根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水分条件下生长。

也能够适应不同的植物品种,包括野生和栽培的植物。

在相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它
们能够帮助植物更好地存活和生长。

总的来说,兰科菌根真菌是一类与兰科植物紧密关联的菌根真菌,在多样的环境下都
能生长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了解兰科菌根真菌的特点,对于兰花和其他兰科植物的栽培和
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科共生菌
内生细菌影响兰科植物菌根形成和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在兰科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内生细菌通过分泌植物
激素、采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或促进矿质营养的循环以及产生铁载体、合成其他活性物质等途径来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

菌根是植物与真菌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形成的一种特定的
共生结构
目前研究表明兰科菌根真菌形成优势菌群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促进植株的生长
兰科植物与微生物存在着复杂的微生态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内生真菌是兰科植物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而内生真菌又强烈依赖于系统中的细菌。

细菌---传统分离培养方法,辅以分子手段----鉴定:假单胞菌属最常见,其次是芽孢杆菌属、库特氏菌属和节杆菌属,其中假单胞菌属是兰科植物Pterostylis vittata根系中的优势属,芽孢杆菌属为Diuris的优势属
内生细菌对兰科植物的促生作用: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具有促生作用、增强兰花植株的抗逆性,防治病虫害,降低甚至不适用有毒化肥和农药
促生机理:
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