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高考地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洪水等原因导致的河水泛滥、淹没陆地的现象。
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包括:1、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
水库可以在雨季储存多余的雨水,在旱季放水灌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堤坝能够阻挡洪水,保护沿岸地区。
2、加强河道整治,定期清理河道淤泥,拓宽河道,保证水流畅通。
3、建设排水系统,城市中完善的排水管网能够迅速排除雨水,减少内涝的发生。
减灾措施主要有:1、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居民做好防范准备,如转移财产、撤离危险区域等。
2、组织救援力量,营救被困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
3、洪水过后,进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二)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的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灾害。
预防干旱的措施有: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修建蓄水工程,储存雨水和地下水,以备干旱时期使用。
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
减灾措施包括:1、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增加降雨量。
2、调配水资源,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向干旱地区调水。
3、对受灾地区提供抗旱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预防台风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让居民提前做好防范。
2、加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如房屋、桥梁、电线杆等,提高其抗风能力。
3、在沿海地区建设海防林,减弱台风的风力和海浪的冲击。
减灾措施包括:1、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2、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
夏季应急培训知识内容

夏季应急培训知识内容
夏季是灾害多发季节,掌握应急培训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安全至关重要。
夏季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热带风暴、台风、洪水、高温等灾害随时可能发生。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掌握夏季应急培训知识至关重要。
一、防灾减灾知识
1.了解灾害类型:夏季主要灾害有热带风暴、台风、洪水、高温等。
了解各类灾害的特点和预警信号,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灾害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包括逃生路线、紧急联系人、应急物资等,预案制定后要让家人都知晓并做好演练。
3.了解避险地点:了解家附近的避险地点,如应急避难所、高地等。
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以保障自身安全。
二、自救互救知识
1.学会基本救护知识:学会基本的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急救方法,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救助自己和他人。
2.组织互助小组:与邻居、亲友组织成互助小组,相互照应,共同面对灾害。
在灾害发生时,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增加生存机会。
3.灾后心理疏导:灾后心理疏导对于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
学会一些心理疏导方法,帮助自己和他人尽快走出灾难阴影,重建信心。
三、应急物资储备
1.食物和水:储备足够的非易腐食物和饮用水,以满足几天的生活需求。
2.紧急救援用品:包括急救箱、手电筒、备用电池、手机充电器、应急工具等。
3.个人用品:包括毛巾、牙刷牙膏、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
夏季应急培训知识内容的掌握可以提高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灾害性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

对于灾害性天气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避免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不同的灾害性天气条件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1. 热浪天气热浪天气往往会造成人体过热,引发中暑等危害。
在高温天气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补充水分:增加饮水量,每天至少喝2-3升水,并避免喝酒、咖啡因饮料等容易脱水的饮品。
•避免外出:尽量在炎热时段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在中午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
•随身携带防晒用品:帽子、太阳镜和防晒霜等防晒用品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辐射。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通风,如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
2. 暴风雨天气暴风雨天气可能伴随着强风、冰雹和雷电,并带来洪水、山体滑坡等风险。
在此类天气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室内避险: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门和易受风险影响的地区。
•防水措施:确保屋顶、窗户和门等密封良好,以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避免涉水行走:遇到洪水时,不要涉水行走,选择安全的高地等待救援。
•避免高空作业:避免在暴风雨天气下进行高空作业,以减少高空坠落的风险。
3. 暴雪和寒冷天气暴雪和寒冷天气往往会导致低温疾病和冻伤。
在寒冷天气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穿着保暖:选择合适的服装,包括帽子、手套、毛衣等,以保持身体温暖。
•室内加暖:在室内使用取暖设备时,要确保安全,避免火灾或一氧化碳中毒。
•防滑措施:清理结冰的路面,使用融雪剂或撒盐等措施预防滑倒。
•注意疲劳:在清扫积雪或进行其他劳动时,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
4. 沙尘暴和霾天气沙尘暴和霾天气可能对呼吸系统和视觉产生影响。
在此类天气下,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戴口罩: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止沙尘和颗粒物进入呼吸道。
•避免外出: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在沙尘暴或重度霾天气下,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保护眼睛:佩戴适合的护目镜或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颗粒物的刺激。
综上所述,无论是热浪、暴风雨、暴雪还是沙尘暴和霾天气,我们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夏季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
我们应该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今天店铺搜集了一些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一、雷电雷电的危害(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体,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产生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产生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自救对策1.防止雷击措施(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等。
(4)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5)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6)雷雨天在室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入被其伤害。
(7)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切忌继续登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8)雷雨天气时,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他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因自身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大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世界各地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地震应对知识,如躲避、撤离等;2. 建立坚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用抗震设计标准;3.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 避免在地震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活动的建设。
二、台风预防措施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海啸和洪水。
为了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伤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台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做好台风防护工作,如修剪树枝、安装防风网等;4.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预防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超过警戒值,导致水涌入旁边的地面或建筑物。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设有效的防洪系统,包括拦河坝、排水设施等;2. 加强水文监测,提前发现洪水可能的迹象;3. 建立完善的河流管理和洪水预警机制;4. 避免在洪水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居住点的建设。
四、干旱预防措施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导致区域长时间缺乏水源。
为了应对干旱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措施;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3. 推广抗旱作物,改善耐旱性;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干旱可能导致的问题。
五、飓风预防措施飓风是一种狂暴的大风和强降雨的天气系统,通常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减少飓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飓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4. 加强飓风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
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措施

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措施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紧急措施来减轻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措施,并提供相关实用建议。
1. 水灾水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应对水灾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前防范:在水灾季节来临之前,加强水库、堤坝和河道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并加强河道清淤、排水设施的改善,做好山塘和低洼地的排涝措施。
(2)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和转移准备。
(3)组织疏散:在水灾来临时,及时组织受灾地区居民疏散,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同时,提前安排好疏散点、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房屋、道路甚至整个城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应对地震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呼吁媒体和社区开展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民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建筑安全防护:通过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固公共设施和重要建筑物,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3)应急救援: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组织救援队伍,进行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工作。
3. 台风台风是我国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沿海地区和岛屿带来巨大的灾害。
应对台风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气象监测和预警: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台风警报,提醒人们做好防风和转移准备。
(2)组织疏散:在台风来临之前,及时组织居民和游客疏散到安全地带,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3)加强海堤和建筑物防护:加强海堤和沿海建筑物的防护工程,减少台风对沿海地区的破坏。
4. 干旱干旱是一种长期持续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应对干旱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节约用水:通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节约用水,减缓干旱对水资源的压力。
(2)农业灌溉:优化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自然灾害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震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1. 在室内时,要选择结构坚固的避难场所,如桌子下或墙角,并远离玻璃、外墙和高大家具等易倒物品。
2. 在户外时,要尽量远离高楼大厦、电线杆和其它可能会倒塌的建筑物。
3. 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修复破损的墙壁、屋顶和地基。
4. 安装地震报警器,并遵循地震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逃生措施。
洪水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1. 居住在洪水易发地区的人们应及早疏散到安全区域,尽量避免进入洪水区域。
2. 在洪水预警下,要尽快将贵重物品转移到高处或干燥地带。
3. 避免近水边居住,尽量选择高处建造房屋,并加固房屋结构。
4. 定期清理堵塞下水道和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
龙卷风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1. 龙卷风来临时,要立即找寻一个尽可能低矮和坚固的地方躲避,如壁橱、台阶下或地下室等。
2. 避免在龙卷风来袭时逗留在室外或车辆中。
最好找一个阳台、走廊或其它固定结构较好的地方等待风暴过去。
3. 在建房时,应遵循龙卷风抵御的相关建筑规范,采用坚固的建筑结构和材料。
以上是一些常见自然灾害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希望这些措施能帮助您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您和您家人的安全意识。
但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建议,并不能完全消除自然灾害的风险。
如遇紧急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参考资料:。
应对自然灾害的五十九个预防措施

应对自然灾害的五十九个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那些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灾害。
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列举五十九个实用的预防措施,以助于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一、地震预防:1.充分了解地震知识,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知道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2.遵循建筑规范和设计准则,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如采用合适的结构材料。
3.修建地震监测站点,实时了解地震的情况,为地震预警提供支持。
4.开展地震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5.加强地震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应对能力。
二、台风预防:6.加强气象监测,及时掌握台风的发展动态。
7.建立健全的台风预警系统,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台风信息。
8.妥善安置易受台风影响的建筑物,加固房屋及其他建筑物。
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台风避风设施,如护栏、避风墙等。
10.开展台风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洪水预防:11.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12.加强河道和水库的治理和管理,提高水库的调度能力。
13.加强自然河道的护岸和排涝设施建设,提高抗洪能力。
14.加强街道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排水效率。
15.加强居民的防洪意识,避免居住在容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
四、干旱预防:16.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高效率并减少浪费。
17.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
18.加强乡村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
19.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增加土壤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
20.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五、火灾预防:21.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
22.完善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
23.加强火灾宣传教育,普及火灾防范知识和逃生技能。
24.加强对高温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2)不要去海滩游泳,正在游泳的,应立即上岸。
(3)海上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温馨提示
(1)尽量不要出门,并且保持镇静。
(2)一定要出行的话则建议乘坐火车。
(3)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路过高大建筑物下注意躲避高空坠物。
分类和预警
1.台风级别
国际上以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从强到弱分别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
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
2.台风预警
台风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级。
防御对策
1.室防御对策
(1)台风来临前应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固定或收回屋外、阳台上的一切可移动物品。
可导致金届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 人员伤亡。
(4)W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灾。
(5)W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 热而导致火灾。
夏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和应对
课堂提示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 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灾 害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水旱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目前正值夏季,是人们休假、避暑、休 闲旅行的高峰季节,有许多灾害常发生在夏季,我们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 发展, 掌握自然灾害应急自救常识,尽可能地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鉴丁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知识本报 过去多有介绍,本期安全课堂特对夏季常见的对人的生命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中的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中的台风、雷电和水旱灾害中的暴雨、山洪等灾害的防和应对知识作些简单介绍,希望广 大读者从中受益,一旦遇到这些灾害,能冷静、恰当地处置,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5)对被击者被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温馨提示
(1)在路上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 树下躲雨。
(8)雷雨天气时,若是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他金届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 被$电击中。
(9)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0)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应立即关掉室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 免产生导电。打$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但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方。
(4)保持消息畅通,注意广播或电视里的天气情况播报。
(5)准备蜡烛和手电筒;储备食物、饮用水、电池和急救用品。
(6)如果风力过强,请远离窗户等可能碎裂的物品。
(7)如遇洪水,关闭家中一切电源、水源、燃气。
(8)台风过去后,仍要注意破碎的玻璃、倾倒的树或断落的电线等可能造成危险的状况。
(9)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惕。
台风
台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及以上,风速大丁或等丁每秒32.6米的热带气旋,是热 带气旋4个强度等级中的最高等级。在北太平洋西部、中国南海地区称其为“台风”,在大西洋、 加勒比海及北太平洋东部则称其为“飓风”。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破坏力极大,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所经之 处往往遍地狼藉,满目疮痍,导致大批房屋、建筑被毁,城镇、农田受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在航空、铁路、公路3种交通方式中,公路交通一般受台风影响最大。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议 不要自己开车,可以选择坐火车。
(4)不要打赤脚,最好穿雨靴,既能防雨同时也起到绝缘作用,预防触电。走路时观察仔细再走,
以免踩到电线。通过小巷时,也要留心,因为围墙、电线杆倒塌的事故很容易发生。
(5)尽可能远离建筑工地。
(2)应把门窗捆紧拴牢,确保安全。
(3)检查门窗是否密封,防止雨水从窗户进入屋。
(4)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 子等坚固物体下。
(5)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2.室外防御对策
(1)尽量不要出门,并且保持镇静。
(2)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
2.雷击救助措施
(1)当发生雷击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2)如果被击者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积极进 行现场抢救。即便是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还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要注意给被击者保暖。
(4)被击者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症状时,还要为其做头部冷敷。
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乂有点令人生畏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雷电的危害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
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
(3)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届工具,如铁锹等。
(4)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5)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富装置的接地导线。
(6)雷雨天在室应离开照明线、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入被其伤害。
(7)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切忌继续登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 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 洞穴躲避。
(6)W电波的侵入和防密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短路而 燃烧导致火灾。
自救对策
1.防止雷击措施
(1)建筑物上装设避富装置,即利用避$装置将$电流引入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 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