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06

合集下载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当代中国,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 D )A.中国传统文化B.社会主义法治精神C.共产主义道德要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A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3.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D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D )A.理想否定现实B.现实否定理想C.理想与现实无关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是( C )A.人生观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6.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 A )A.贡献B.索取C.存在D.享用7.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8.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指的是道德的( B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沟通功能D.教育功能9.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

2022年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2022年全国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但愿选择一种抱负旳职业,找到一种抱负旳工作;但愿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抱负旳境界,获得抱负旳成绩。

这是(B)1-16A.生活领域中旳抱负信念B.职业领域中旳抱负信念C.道德领域中旳抱负信念D.社会领域中旳抱负信念2.把国内建设成为一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旳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旳共同愿望。

这从总体上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强国富民旳必由之路,规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D)2-44 A.爱国主义旳将来目旳B.爱国主义旳永恒规定C.爱国主义旳优良老式D.新时期爱国主义旳主题3.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旳,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旳总和。

在五千近年旳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旳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旳核心是(A)2-50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旳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旳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老式中(B)2-40 A.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旳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旳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旳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发明中华文明旳精神5.“人旳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旳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旳总和。

”这句话阐明(B)3-60A.自然属性是人旳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旳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旳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旳本质属性6.人生观旳作用重要通过人生目旳、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2024年下半年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4年下半年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4年下半年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试题一、单项题1、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中,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境界2、网络生活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空间,如果有人恶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将会造成许多单位或个人的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

这说明,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具有的特点是【】(A)活动结果的相关性(B)活动方式的单一性(C)交往对象的简单性(D)活动范围的封闭性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对于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来说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5、法律的公布是指将已经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

在我国,有权公布法律的机关是()(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是()(A)人独立于自然(B)人消极地依赖自然(C)人有意识地掠夺自然(D)人有目的地利用和保护自然7、一般来说,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多种成分的相应发展。

其中,人们在抉择道德行为时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称为()(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规范(D)道德行为8、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互相关联的共同活动。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称为( B )1-13 A.理想B.信念C.世界观D.价值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关系,它们是( A )1-27 A.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B.少数人的理想与多数人的理想的关系C.生活领域的理想与职业领域的理想的关系D.社会领域的理想与道德领域的理想的关系3.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说什么“告别理想”、“躲避崇高”。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属于( B )1-34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C.以主观来否定客观D.以过去来否定现在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2-44A.维护世界和平B.救亡图存,抵御外侮C.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2-50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D.国际主义6.从马克思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建立在( C )3-63A.个人史观基础之上的B.英雄史观基础之上的C.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D.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7.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C )3-65 A.人生观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价值8.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称为(A )3-71A.自我价值B.社会价值C.经济价值D.文化价值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2023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2023年10月自考真题03706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试题及参考答案1.(单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河题的》看法总观点。

其中,人生目的回答的问题是()。

(本题2分)A.人为什么活着B.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答案:A解析:①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③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单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分)A.先开发后保护B.先污染后治理C.人与自然相互隔离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D解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要把利用自然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索取自然与回馈自然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3.(单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本题2分)A.信念深藏于人的内心,从不向外表露B.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C.信念形成于人生实践中,可以轻易改变D.信念是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具有完美性答案:B解析: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4.(单选)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本题2分)A.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B.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答案:B解析:只要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就是个人在职业方面有理想有信念的表现。

答案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答案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章节-页更多自考资料请百度搜自考一点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

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1-19A.人的理想信念B.人的主观想象C.人的经济实力D.人的思想感情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

这属于(B)1-16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2-44A.实现共产主义B.脱贫致富奔小康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统一性表现在(D)1-34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第 1 页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D.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5.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B)2-40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2-50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文主义7.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C)A.谋求民族解放B.争取国家独立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B)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D)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C)A.道德观B.世界观C.人生观D.价值观6.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面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C )A.玩世不恭B.听天由命C.勇于开拓D.得过且过7.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4年10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自考真题

2024年10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人类思想发展至今,唯有马克思主义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之谜,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科学解答。

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是自然的产物B.人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人的本性是先天而来的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也就是A.改善人生的现实境遇B.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C.改变人生的存在状态D.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3.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这说明,理想信念是A.人生的精神支柱B.人生的现实境遇C.人们的丰富想象D.人们的主观意志4.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人们希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在工作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业绩,这样的向往和追求属于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生活理想与道德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类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这说明A.现实是完美的,理想是有缺陷的B.美好的理想是遥不可及的主观想象C.艰苦奋斗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重要条件D.确立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过程7.“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06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 勤俭自强
B. 团结友善
C. 爱国守法
D. 明礼诚信
2.在公共生活中,()能够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

A. 法律
B. 道德
C. 准则
D. 法规
3.人们称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

A. 公共生活
B. 公共秩序
C. 公共场所
D. 公共领域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

A.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B. 社会职业生活领域
C. 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D. 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5.()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A. 职业道德
B. 社会公德
C. 生活习惯
D. 行为准则
6.()是一种蕴涵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工作。

A. 职业
B. 劳动
C. 事业
D. 从业
7.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

A. 爱护公物
B. 尊老爱幼
C. 诚实守信
D. 文明礼貌
8.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不怠工是()
A.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C.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9.()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相对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A. 职业品质
B. 职业意识
C. 职业要求
D. 职业美德
10.单相思、一厢情愿不是爱情,这是因为爱情具有()。

A. 专一排她性
B. 平等互爱性
C. 纯洁严肃性
D. 强烈持久性
11.“性解放”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它违背了爱情的()。

A. 平等互爱性
B. 转移排她性
C. 强烈持久性
D. 纯洁严肃性
12.恋爱应是以()为目的。

A. 寻找乐趣
B. 寻找爱情、培养爱情
C. 追求自由
D. 婚姻
13.()是家庭美德中最基本的要求。

A. 男女平等
B. 尊老爱幼
C. 夫妻和睦
D. 邻里团结
14.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A. 家庭义务
B. 伦理道德
C. 家庭美德
D. 家庭道德
15.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人的()。

A. 品性
B. 能力
C. 性格
D. 社会实践
16.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验是()。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意识
D. 道德认识
17.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 道德修养
B. 道德品质
C. 道德信念
D. 道德认知
18.()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

A. 勤于实践
B. 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C.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D.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二、多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