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分级诊疗示意图流程图
人民医院患者就诊、入院、出院流程图

患者入院、住院、出院(死亡)连续流程图患者门诊就诊挂号收费处白天有10个窗口,夜间有1个窗口,并代办就诊住院手续向就诊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门诊咨询服务台及分诊台门诊挂号各科门诊医师诊治白天门诊药房开放3个窗口配药,夜间住院部药房21点以后按门铃取药交 费急诊科分诊室根据病情分诊 120接回的病人对疑似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由护士分诊普通患者分流到内、外、妇、儿、五官、口腔、康复、皮肤等科室就诊(专家门诊)病情较重者分诊至急诊科老、弱、病、残、孕由护士护送至就诊科室和辅检科室检查、治疗、取药将病人排队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急诊内科急诊外科 急诊儿科 急诊观察室留观 急诊抢救室抢救 绿色生命通道 内镜室夜间急诊随叫随到感染性疾病科(发热、腹泻门诊) 检验(血库)影像(B 超、CT 、放射)24小时值班应诊需要住的病人,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准备床单元快速检测,HIV 初筛、细菌培养、快速血型鉴定等住院收费室办理相关住院手续 如需住院手术或抢救,电话通知二线会诊,并通知病区(手术室)做相关准备病区住院 ICU 重症监护 手术室手术如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就地隔离,报疾病控制中心处理护送病员至相关科室护士站与当班护士进行病情交接,并双签字患 者 入 院病区护士根据病情准备好床单元及用物、通知医生医生询问病史、检查病员迎接病人、作自我介绍、病情允许称体重 初步诊断 佩戴腕带、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情告知、签署协议完成入院告知、入院评估及清洁护理 开医嘱 检查治疗与医生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与护理 病情控制(好转) 病员病情严重符合转院指针/病员或家属(监护人)要求转院病员或家属(监护人)提出申请出院 医生告知自动出院的不良后果 上报医务科(节假日报行政值班)病人或家属(监护人)坚持自动出院与转入医院联系医生告知转院相关事项,家属签字申请人签字注明:自动出院,后果自负 医生出具病情说明正常出院 医生根据病情开出院医嘱患者死亡办理转院手续开出院带药、出院证明护工(秦师)对遗体进行穿戴住院处完清住院住院费用(特殊情况下可先转院再完清)医师、护士出院指导 移送至太平间对无名氏或家属不清楚遗体处理的,由病房护士通知殡仪馆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完清住院费用 病员自行前往转入医院 监护人陪同前往转入医院 医院医护人员专程护送病员前往转入医院 病 员 离 院 转入医院接收 门诊(电话)随访(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流程图

附件1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高血压、糖尿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附件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疾病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结合上级医院诊疗情况,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和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稳定患者病情,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提供诊疗服务或转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流程图

急诊科常见预检分诊流程图急诊科的预检分诊和接诊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三种情况下的具体流程。
一、院前院衔接流程在急诊科,院前院衔接流程非常重要。
当120调度室接到电话后,他们会派出车辆前往现场。
在现场,他们会传递信息并将病人送入急诊科。
在这里,预检分诊护士会立即接诊I级和II级患者,并将他们送入抢救室。
III级和IV级病人则需要在抢救室复苏。
整个过程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包括开通静脉、氧气、心电监护通道等步骤。
医生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处置。
如果需要,急诊科会启动绿色通道流程,确保各诊室在30分钟内接诊。
二、急诊科病人预检分诊、接诊流程当患者进入急诊科时,护士会进行预检分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他们会被分成四个等级。
II级、III级和IV级病人需要立即分诊并送入抢救室。
护士会启动绿色通道,并通知首诊医生。
医生会在5分钟内开通静脉、氧气、心电监护通道等步骤。
各诊室需要在30分钟内接诊。
三、酗酒患者预检分诊、接诊流程对于酗酒患者,医生会向总值班或医务科汇报。
如果患者没有家属,医生会填写“三无有家属病人审批单”并完善相关签字。
护士会进行预检分诊,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四个等级。
II 级、III级和IV级病人需要立即分诊并送入抢救室。
医生需要在5分钟内开通静脉、氧气、心电监护通道等步骤。
各诊室需要在30分钟内接诊。
如果需要,急诊科会启动绿色通道流程。
意后,可先在急诊留观治疗,待床位有空后再转入住院部。
如果有床:1、急诊医生根据病情处理并开具医嘱;2、护士执行医嘱并完成相关检查;3、若需要住院治疗,护士或勤务员安排转运至住院部;4、住院部医生接诊并继续治疗。
在整个流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需要注意消毒处理和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会诊流程:急诊首诊医生应向会诊医生介绍患者病情,并邀请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出诊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急诊首诊医生发出会诊申请后,符合住院指征的患者应由专科医生开具住院证,并书写会诊意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附件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慢阻肺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慢阻肺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慢阻肺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初步诊断;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明确慢阻肺分级诊疗服务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图一、建立慢阻肺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根据慢阻肺患病率、发病率、就诊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含慢阻肺专病信息)。
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初步诊断;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向转诊。
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含相关专业中医类医师,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含中医类医师,下同)和社区护士等。
签约服务以患者医疗需求为导向,将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与全科、健康管理与疾病诊疗服务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以在签约团队中增加心理咨询师等人员。
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
全科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患者签约,将公共卫生服务与日常医疗服务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按照签约服务内容,与专科医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明确慢阻肺分级诊疗服务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
医院看病流程图

门诊患者就诊与费用流程如下图所示:普通门诊就诊流程患者就诊流程医院科室费用信息挂号窗口挂号挂号费候诊、分诊医生诊治是否需要检查开具检查单划价/缴费相关科室检查提出治疗意见检查报告是否需要住院办理住院手续开具处方划价/缴费取药病人离院治疗门诊分诊处门诊临床科室门诊划价/收费窗口门诊医技科室门诊医技科室门诊临床科室住院部门诊临床科室门诊划价/收费窗口门诊药房门诊收费室门诊临床科室化验费检查费药品费是否否是是否门诊治疗否是划价收费门诊治疗室门诊治疗室治疗费注:在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医院的划价与收费工作是分离的(上图红色标注部分)。
医技、药品和其他收费项目的划价需要病人直接到相关科室去进行,病人在往返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划价。
在实施信息化之后,由于医院各种药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统一存放在系统中,可以在任意一台经过相应授权的工作站上被检索到。
患者可以直接在任一收费窗口同时完成划价与收费事务。
极大的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
1.1.1 急诊急诊患者就诊与费用流程,如下图所示:急诊就诊流程医院科室费用信息患者就诊流程急诊挂号窗口挂号挂号费医生诊治是否危重病人开具检查单划价/缴费相关科室检查提出治疗意见检查报告是否需要住院办理住院手续开具处方划价/缴费取药急诊接诊室门诊划价/收费窗口门诊医技科室门诊医技科室门诊临床科室住院部门诊临床科室门诊划价/收费窗口门诊药房门诊临床科室化验费检查费药品费急诊抢救是否需要检查是是否否是否抢救室救护费血费留观费门诊治疗室门诊收费室否病人离院是是否门诊治疗划价治疗门诊治疗室收费治疗费注:信息化之后的流程变化与普通门诊相似。
1.1.2 住院住院患者就诊与费用流程,如下图所示:住院就诊流程医院科室费用信息患者就诊流程挂号窗口挂号挂号费医生诊治门诊治疗开具住院单制定诊疗计划办理出院手续病人出院调整诊疗方案门诊临床科室门诊临床科室住院部住院结算处护士站护士站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护士站临床科室是否需要住院是否住院登记收住院费押金安排床位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开捡诊单医疗操作开具医嘱是否治愈执行医嘱否是门诊临床科室住院结算处预交费用核对费用,在预交费用中多退少补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手术费麻醉费输血费(记账)住院费护理费。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流程图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定义
濒危
危重
急症
亚急诊
非急诊
处置要求
立即(急诊抢救)
<15min(急诊抢救)
<3omin(优先急诊)
<1h(候诊)
<2h(候诊)
年龄
≤7d新生儿
7~28d新生儿
体温
耳温≥41℃
耳温≥39.5℃
耳温≥39℃
耳温≥38℃
循环
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
心衰;心率失常伴循环稳定;高血压危象;重度脱水
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血压正常);高血压;中度脱水
血压正常;循环稳定;轻度脱水
循环稳定;无脱水征象
呼吸
呼吸停止或将停止;急性呼吸窘迫;上气道梗阻伴明显喘鸣;SPO2≤90%
中度呼吸困难;气促明显;明显喘息;SPO2≤92%
轻度呼吸困难;中度喘鸣;SPO292%~94%
无呼吸困难;稍气促;轻度喘息;SPO2>94%
呼吸平稳SPO2>94%
神经
昏迷;惊厥持续状态;急性肢体瘫痪(<3h);GCS3~9分
昏睡;谵妄;剧烈头痛;GCS10~13分
嗜睡,易激惹;头痛明显GCS14~15分
意识清楚GCS14~15分
意识清楚GCS14~15分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流ຫໍສະໝຸດ 图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科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
1.红区:抢救监护区,适用于Ⅰ级和Ⅱ级病人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2.黄区: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Ⅲ级病人,原则上按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病人应被立即送人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