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程序

合集下载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ppt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ppt

腰位(乙):由中年资历护士负责(操作人员 )
职责:主要负责循环系统即动力与通路如行 胸外心脏按压,上多功能监护仪与协助除颤.
快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抽血,静 脉用药.配合医生做各种穿刺检查 。
脚位(丙):由低年资护士负责(联络人 物)
职责:主要负责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止血 固定,导尿,负责生命体征记录用药记录,抢 救记录,输液滴速记录
二,抢救定位法 三人.二人定位法,头位—核心指挥
者 三人抢救定位法
头位(甲):由高年资护士负责,属核 心人物,一般由护士长担任
职责:主要负责呼吸系统即气道管理如 吸痰,吸氧,面罩加压吸氧,配合气管 插管或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协 助医生将抢救进展告知家属,负责抢救 现场的全程指挥
应急预案
一、接诊 接听电话或群发病人来诊,无了解案件的
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 二、分诊及报告
对所有病人进行认真仔细预检分诊,按病情轻 度分为不同优先等级,并以明显标志标示, (红色代表病情危重,黄色代表病情较重,绿 色代表病情稳定,黑色代表死亡患者),及时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负责抢救室环境管理如抢救关门,让家属回 避;撤走抢救无关的物品,使抢救现场有
足够的空间;把抢救过程中 的污物污衣尽快清理开,做 好钱物保管与登记,保持抢 救环境的清洁 协助头位与 腰位护士的工作
二人抢救定位法 头位(甲):
职责:主要负责呼吸系统即气道管理如吸痰,吸 氧,面罩加压吸氧,配合气管插管或切开接呼吸 机辅助通气
突发灾难事件急救技术
腰位(乙):
职责:主要负责循环系统即动力与 通路如行胸外心脏按压上多功能监护仪 与协助除颤.
快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路抽 血,静脉用药.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急诊急救流程大全

急诊科急救/抢救流程目录1、急救通则 12、休克抢救流程 23、休克抢救流程图 34、过敏反应抢救流程图 45、昏迷抢救流程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大咯血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3130、呕血的抢救流程 323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 333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流程图 343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流程图 3534、急性脑血管病急救流程图 3635、脑疝的抢救流程图 3736、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837、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流程图 3938、肝性脑病的处理 4039、肝性脑病急救流程图 424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 434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流程图 4442、糖尿病高渗昏迷的抢救流程图 454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644、酸碱平衡失调急救流程图 4745、抽搐抢救流程 4846、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的紧急抢救流程图 4947、抽搐急性发作期的抢救流程图 5048、中暑抢救流程 5149、中暑的急救流程图 5250、溺水抢救流程 5351、淹溺抢救流程图 54 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 8176、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图 8377、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841、急救通则(First Aid)心源性休克的急救最困难,应用多巴胺后,若血压改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不同在处理上有显着的不同,如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复律治疗,风湿性心肌炎主要是抗风湿治疗,急性心脏填塞主要是心包穿刺抽液减压。

多发性创伤引起的休克不宜用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转送注意事项1.保持气道通畅。

2.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予以相应处理4.途中注意保暖。

3、休克抢救流程图5、昏迷抢救流程昏迷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存在,但对体内外的一切刺激均无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等功能障碍。

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法

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法

急诊抢救制度和急诊抢救程序以及急诊会诊实施办法一、急诊抢救制度急诊抢救制度是医疗机构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障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基本目标,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抢救服务。

急诊抢救制度包括抢救设施和物资准备、医护工作流程、抢救队伍建设、抢救指挥等多个方面。

其中,建立合理的医院急诊抢救队伍,配备必要的急诊抢救物资和技术设备是急诊抢救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急诊抢救程序急诊抢救程序是急诊抢救工作的核心,在急救医生的带领下,通过合理的流程,迅速展开针对性的抢救措施,抢救工作相对独立,不会打扰到医院内其他科室的工作。

抢救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步:1. 初步评估当急诊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询问病史、明确病情等。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疾病状况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并向医院急诊抢救中心发出警报。

2. 急诊抢救诊治协调中心经过初步评估后,需要迅速通知急诊抢救诊治协调中心。

协调中心是急诊抢救工作的核心,由专业急诊医生组成。

在接到警报后,诊治协调中心负责指挥急救人员、选定抢救方案、分配资源、随时调整抢救策略等。

3. 应急程序在医疗队伍抵达现场后,应按照急诊抢救程序进行抢救。

具体包括解除患者的呼吸道阻塞、气道管理、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应急程序的具体步骤应根据具体患者情况进行调整,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急诊会诊实施办法急诊会诊是指在急症处理中,由不同科室、领域等的专业人员进行的会诊,以达到专业性的决策和治疗目的。

实施急诊会诊,能使医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病情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医生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下为急诊会诊的实施办法:1. 会诊组成和安排急诊会诊应由医院内各个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实验室检验科等。

在组成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综合考虑科室的专业性和治疗经验,建立一支具备协作、沟通和解决急诊疑难、病因不明病人的能力的高水平急诊会诊团队。

院内急救流程

院内急救流程

院内急救流程标题:院内急救流程引言概述:在医院内,急救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救助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内急救流程的各个环节,匡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一、急救通知1.1 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急救情况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如120或者院内急救电话。

1.2 提供准确信息:告知急救电话患者的症状、意识状态、伤情等详细信息。

1.3 保持电话畅通:在急救电话中,保持电话畅通,听从指挥,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二、急救现场处理2.1 到达现场: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保持镇静。

2.2 评估患者状况: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3 采取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气管插管等。

三、急救转运3.1 安全转运:在急救现场处理后,医护人员将患者安全转移到救护车上。

3.2 紧急护送:救护车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抵达医院急诊室。

3.3 与急诊室协调:医护人员在抵达医院后,与急诊室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四、急诊室处理4.1 接诊登记:急诊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接诊登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

4.2 快速处理:急诊室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迅速进行相应的治疗。

4.3 通知相关科室:如有需要,急诊室医护人员将患者转交到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院内急救后续处理5.1 医学观察:患者在急救后会进行医学观察,确保病情稳定。

5.2 通知家属:医护人员会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5.3 专业指导:医护人员会对患者家属进行专业指导,匡助他们更好地照应患者。

结论:院内急救流程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一环,惟独做好急救流程的各个环节,才干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翼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急救流程操作,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急诊处置原则与急救程序

快速评估
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患 者的病情,确定优先救治的对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02
03
清理呼吸道异物
对于有呼吸道异物阻塞的 患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 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
调整姿势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 以采取适当的姿势,如侧 卧位,以利于呼吸。
提供氧气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应 及时提供氧气,保证患者 呼吸正常。
急性心肌梗死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心脏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以降低心肌损 伤和死亡风险。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急救人员应迅 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 复心肌供血。
严重创伤
总结词
严重创伤是指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导致失血、休克甚至死亡。需要立即止血、稳定伤情并转运至医疗机构。
联系医疗机构
提前联系医疗机构,告知患者病 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疗机
构做好进一步治疗的准备。
途中监护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
施。
03
常见急症的急救处理
心搏骤停
总结词
心搏骤停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以恢复心脏的正常 功能。
详细描述
心搏骤停发生时,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无法得到足够 的血液供应。急救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 使用除颤器进行电除颤,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急救药物与设备
常用急救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 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血管活性药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

急诊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流程1.发现突发事件: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该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进行观察。

如果患者不能在5秒钟内正常呼吸、不能醒来或者不能言语时,应该立即认定为突发事件,并启动急救程序。

3.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异常,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心脏按压: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掌心重叠,放在胸骨下方,使手掌与中指根部成一条直线,用身体的重量向下施加压力,每分钟进行100到120次的心脏按压。

b.人工呼吸:将头部稍微仰起,使口腔处于开放状态。

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巴,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腔,吹气进去,每次吹气需要持续1秒钟,重复30次。

c.持续循环:按照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操作,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4.心脏除颤: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将AED连接到患者的胸口上,并按照AED的指引进行操作。

如果没有AED,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可以进行手动除颤。

5.控制出血和处理伤口:在出血严重的创伤状况下,应该立即对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使用压迫的方法,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放在伤口上进行压迫。

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6.病史询问和药物使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信息,如既往疾病史、过敏史、正在使用的药物等。

这些信息对于急救的过程和后续的治疗都非常重要。

7.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急救等待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需要,可以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帮助患者取下紧身衣物、保持温暖等。

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应急处理流程

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应急处理流程

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应急处理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医生们在这里面临着各种急症患者,需要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应急处理。

本文将以急诊科医生的视角,介绍医生在急诊科中的应急处理流程。

1. 患者接诊医生在急诊科中首先要进行的是患者的接诊工作。

当患者抵达急诊科时,医生需要迅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过去的治疗情况等。

在接诊过程中,医生要细致地询问患者的主诉,并做好相关记录。

2. 快速评估在接诊后,医生需要进行快速评估,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医生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医生还需要进行初步的体格检查,以发现显著的异常症状。

3. 初步处理在评估患者病情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初步处理。

例如,对于病情较为紧急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氧气吸入等。

对于其他患者,在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前,医生可能会先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如止痛、止血等。

4. 详细询问和检查对于病情相对较轻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

医生会进一步深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与患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等。

同时,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等,以帮助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5. 确诊和治疗在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后,医生会尽量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者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6. 监测和观察治疗开始后,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反应和治疗效果。

医生会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患者的症状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

7. 家属沟通和教育急诊科医生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和教育工作。

医生需要向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以帮助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理解和支持。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

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一、引言急诊急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负责处理各类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紧急情况。

为了提高急诊急救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制定和遵守急诊急救流程与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急救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流程、规范和相关数据。

二、急诊急救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室- 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接待人员应立即进行登记和初步评估。

- 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进行分诊,将重症患者优先处理。

2. 快速初步评估- 医护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关键指标的监测。

-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决定后续处理措施。

3. 紧急治疗- 对于危急患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治疗,如心肺复苏、止血、氧气吸入等。

- 同时,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 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在紧急治疗后,医护人员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X光等。

- 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尽快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5. 综合治疗和观察-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 同时,对于病情不明确或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患者,应安排好监护和观察工作。

6. 患者出院或转院-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出院或转院,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和转院安排。

三、急诊急救规范1. 人员配备和培训- 急诊急救团队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急诊医生、护士、技师等。

- 急诊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设备和药品准备- 急诊急救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急救药品等。

- 设备和药品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充足供应。

3. 感染控制- 急诊急救室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