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透视

合集下载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HL
VP1
M1
CV
M2
VP2
GL
S
随堂作业:用量点法做一个办公桌的两点透视图
画成角透视注意要点 1、成角透视的两个灭线一定要左右两个灭点消失 2、灭点一定要在视平线上 3、两个灭点的距离一定要比画幅宽 4、灭点可以离画幅近,或在画幅内,但是另一个灭 点一定要画幅很远 5、灭点离心点近,物体的可见面就狭小 6、一幅画面未必只有一种透视,有时成角透视和平 行透视合用
VP1和VP2的关系
具体步骤
1.求得EPl—CV即人眼距 离画面的1.73R视距。 2.经过EP1做平行画面的水 平线。 3.经过EP1向左做夹角(这 里是30度)。交于HL于VPl 点。 4.以VP1一EP1线段为准做 90度,找到VP2。 5.直角三角形VP1、EP1、 VP2即是图中所反映的位置 转移关系。
外成 部角 形透 态视 立 方 体 的 形 态
部成 形角 态透 视 立 方 体 的 内
成角透视又称余角透视和两点透视。
立体空间感比较强 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强烈的不稳定感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 娱乐、欢快的场面 更适合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主要特点(立方体)
• 1.边棱呈两种状态,有一种原线——垂直边,有一 种变线——成角边,分左右两组。
//EP—VP1
EP—V Pl交地平线于VP1点
立方体向左的棱边都平行B A,所以向左的棱边延长线 都消失于VP1。
人眼视觉原理
右图为 平视 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
两条平行线向远处纵深延长,共同消失到一个点。
视线EP—VP1交视平线VP1点 BA
//EP—VP1
EP—V Pl交地平线于VP1点
同样道理,向右的棱边及棱 边延长线都消失于VP2。

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地平线
Hale Waihona Puke (四)成角透视——也就是物体没有一个面正对着画者,如:平行的六面体 斜放在桌面上,它的面与我们的画面成形一定的角度,我们叫这种透为成角 透视,如果我们叫平行透视为一点透视,那么成角透视就是两点透视,那么 成角透视就是两点透视,如:成角透视的六面的每条边分别向好的“消失点” 消失,如成角的透视的特点是:① 垂直永远是垂直的,② 没有与画面的相 同的平行线,③ 和平行透视一样,视平线下,我们看物体顶部,视平上的 我们看到物体底部,透视是一门很高的学科,还有多的名词,我还就不讲了, 对于我们医学美术来讲了解这些就足够。
(二)心点 视平线——消失在远方的点叫“心点”,通过 心点与画者的眼睛保持平行的线称“视平线”,视平线是 随作画者的眼睛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眼睛的高度等于视 平线的高度,另外我们站在宽广的草原,我们向远方望去, 天地相交的线我们称之为地平线,人眼平视时,视平线就 是地平线,人仰视时视平线在地平线的上方,人俯视时, 视平线在地平线下方。
画面 透视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一、关于透视 我们在自然中看到物体都会呈现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
空间关系,甚至消失到一个小点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 “透视”,也叫透视变形。 如:长长的走廊,打开的门和窗 等,我们看到的铁轨。
二、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取景——就是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把我们所看到的景物, 按照一定比例有取舍的画在画面上。那么我们在表现这些景物 时,我们要按透视变化的规律作画,因此我们要一些透视的基 本概念和有所了解。
正 确 构 图
不 合 理 构 图
另外还有倾斜透视和散点透视:
一个物体的平面与水平成 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就 叫倾斜透视,如:屋顶, 楼梯,斜坡等。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也称为两点透视或余角透视,是一种描绘物体空间关系的绘画技法。

在成角透视中,物体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使得画面中的水平直线呈现出两个消失点。

这种透视原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具体来说,成角透视有以下特点:
1. 两个消失点: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这两个点分别位于主点(视点)两侧,称为余点。

2. 平行线消失于同一余点:画面中平行的直线,如楼房的每层分界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

3. 物体的立面和横截面:在成角透视中,物体的立面和横截面会随着距离视点的远近而产生大小和长度的变化。

离视点最近的物体立面较大,远离视点的物体立面较小。

4. 测点求深:在绘制成角透视物体时,可以通过测点法求得物体的深度。

例如,以视点为中心,画出与物体立面垂直的直线,再从物体的顶点或棱角处作直线与画面成角,交于视平线上的测点。

连接视点
与测点,即可得到物体的深度。

总之,成角透视原理通过描绘物体的两个消失点和物体的立面、横截面变化,使艺术家能够更真实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

在绘画、设计等领域,掌握成角透视原理有助于提升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近大远小的两点透视

近大远小的两点透视

近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一种常见的绘画和设计技巧,用于创造具有深度和三维感的画面。

它通过在画面中设置两个消失点来展现物体的三维形态,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以下是两点透视的原理和运用方法的详细解析。

一、两点透视的原理1. 消失点:两点透视中的消失点是指物体在远处与画面相交的点,这些点在画面中看不到,但它们决定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在两点透视中,有两个消失点,分别位于画面的两侧。

2. 视平线:视平线是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它决定了画面的垂直方向。

在两点透视中,视平线通常位于画面的中间位置,使得画面保持平衡。

3. 斜线:在两点透视中,物体的边缘线通常是斜线,它们连接消失点与物体本身的顶点。

斜线的角度决定了物体在画面中的倾斜程度。

4. 近大远小:这是两点透视中最基本的规律,意味着物体在画面中越靠近观众,它们看起来越大;而物体在画面中越靠近消失点,它们看起来越小。

这种效果creates a sense of depth and three-dimensionality in the composition.二、两点透视的运用方法1. 构图:首先,确定画面的视平线和两个消失点的位置。

通常,消失点位于画面的两侧,视平线位于画面的中间。

然后,根据画面的需求和主题,安排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角度。

2. 绘制线条:根据物体的形状和角度,绘制出物体的边缘线。

这些线条通常是斜线,连接消失点与物体本身的顶点。

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物体的近大远小关系,以及线条的透视变化。

3. 添加细节:在基本线条的基础上,添加物体的细节,如轮廓、阴影和高光等。

这些细节使得物体更加立体和真实,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4. 调整和优化:最后,根据画面的整体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可能需要调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注意保持画面的平衡和和谐。

三、两点透视的注意事项1. 两个消失点的位置不宜过于接近,以免画面出现变形。

成角透视及其应用

成角透视及其应用

成角透视及其应用
长沙树华美术培训中心
一、成角透视的定义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三、成角透视的画法四、成角透视的应用
一、成角透视的定义与平行透视相对照,当平放在水平基面GP上的
正方体,与垂直基面的画面PP构成一定交角关系时(不包括0度、90度、180度,这样的立方体与画面构成平行透视),称之为成角透视(余角透视)余角透视
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1)、成角透视通常消失于灭点VP1和VP2
下图是运用的理论是“两条平行线向远处延长,共同消失到一个点。

AB棱边延长消失于共同灭点VP1
(二)VP1与VP2的关系
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图不是等腰三角形
当我们面对画面时,看不到画者自己,要如何确定VP1、VP2、EP点,人眼距离画面的视距应该是多远。

根据上图确定一个画面PP,一个视平线高度,一个视心点CV。

其次,
确定画者到画面的视距。

具体步骤如图:
具体步骤:1、求得EP1-CV即人眼距离画面的1.73R视距2、经过
EP1做平行画面的水平线。

3、经过EP1向左做交角(这里是30度)。

交于
HL于VP1点。

4、以VP1-EP1线段为准做90度,找到VP25、直角三角形VP1、EP1、VP2即是下图所反应的位置转移关系。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4.立方体做深度排列时,体积由大变小,而顶,底面两组成角边 间的前后夹角由小变大,越远越平缓,彼此出现形体差异。
余角透视的三状态透视特征
(1)微动状态:两竖立面与画面所成A,B角相差甚大,可谓:“两角相 殊”。两个余点经常一个在画框内,另一个在相反方向较远处。余点较远 的的竖立面很正,看上去较宽;余点很近的竖立面很侧,较窄;
二,成角透视的线段
1.边线为平行于画面的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不变,仍然 垂直,没有灭点,但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
2.边线为平行于基面的成角变线,左右各一组,水平消失 方向不一,形成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
三,成角透视的规律
1.在同一视域中,由于立方体与画面所成的角度不同,决定了成 角透视的灭点在视平线上的的位置是可移动的。
二,正方体的画法
量点法作图步骤: 1.根据画面,已知两个余点V1,V2,以及分别以V1V2为圆 心,V1EV2E为半径与视平线相交得到两个测点M1,M2,主点CV, 视点E ,正方体的一条垂直线段AB。
2.经过B点画一根与AB 线段相垂直的水平线D’B=BC’=AB, 从B点分别向余点V1V2消失,自D’C’分别向M1M2相连,与 失点位置要适当,太远或太近均会出现反常现象;
2.同一物体的两个消失点应在一条视平线上。
作业:
掌握成角透视的三状态透视特征,用量点法作出正立 方体的成角透视;(5CM*5CM)
要求:
1.透视画法准确; 2.每种透视状态九个正立方体; 3.每种透视状态一张A3纸。
第二节 成角透视的画法
与平行透视一样,成角透视作图的关键也是如何表现线段在 纵深关系中的距离和长度的变化。所不同是,成角透视的纵深 线段与画面形成倾斜关系,且有两组消失各不相同的线段。按 照成角透视的规律:观察物体时,视点越远,两个余点的距离 越远;而余点距离主点的远近,决定物体透视纵深线段的长短。 成角透视图中物体纵深线段的寻求,一般采用量点法来表现。

成角透视的名词解释

成角透视的名词解释

成角透视的名词解释一、性质不同1、成角透视: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2、平行透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

二、特点不同1、成角透视:物体有一组与图片平行的垂直线,另外两组线与图片成一定的角度,每组有一个消失点,有两个消失点(也叫余数,分布在地平线中心点两侧,分格分为左余角和右余角),称为两点透视,也称为角透视。

两点透视图的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更真实地反映空间,能反映建筑的两面,能很容易地表现出体积感。

此外,它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变化丰富。

它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2、平行透视:对象物体的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其透视没有灭点,而另一组轮廓线垂直于画面,其透视灭点必定是主点。

参考内容:成角透视规律:1、角度透视图绘制空间和对象,它们都是与图片具有一定偏转角度的立方体。

它们是水平方向的,在左右方向都有消失点。

2、边缘靠近图片。

3、正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随物体的位置和人的透视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从一个立方体的旋转和图片的角度大小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立方体的透视变化特征和一对消失点沿地平线(地平线)移动的规律。

4、三组平行线有三个方向。

垂直平行线是原始线,彼此平行,没有消失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行透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角透视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平行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凡物体的面与地面或视平线都不平行时,叫倾斜透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

它利用两个消失点来描绘物体在远近处的大小变化,使画面更加立体逼真。

在画家的作品中,大远小是常见的现象,通过两点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来。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点透视的原理。

在成角透视中,画家需要确定两个消失点,它们分别代表了水平线上的两个方向,每个点都是一个远离观察者的距离。

通过连接这两个消失点和作为基准的平行线,画家可以描绘出物体在远近处的大小变化。

在两点透视中,当物体远离观察者时,它们会变得较小。

这是因为在视觉上,远处的物体会受到透视效果的影响,呈现出缩小的比例。

相反,当物体靠近观察者时,它们会显得更大。

这种大远小的效果可以通过画家灵活运用两点透视原理来表现出来。

在绘画中,运用两点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变化。

画家可以通过透视线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大小的变化来体现远近距离的感觉。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感和逼真,让观者感受到真实世界中物体的远近之感。

除了在绘画中,两点透视也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设计、影视特效等领域。

通过两点透视的原理,可以更好地描绘出建筑物在不同距离下的外观,使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

在影视特效中,通过透视的运用可以制造出更加逼真的特效,使画面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

第二篇示例: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是一种透视法,也称为成角透视。

它是在绘画中常用到的一种技巧,通过利用两个透视点创建出具有视觉深度和透视感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法中,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小,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较大,给人以距离感和立体感。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大远小的两点透视的原理。

了解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画面中有两个透视点,分别是视线上的两个无穷远点,它们确定了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通过这两个透视点,我们可以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准确地表现出远近和大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风景 (二)
什么是透视?
•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 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 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 用笔准确地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二度 空间的平面上,这个过程就是透视过程。 • 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 立体特征的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 。
如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1、有几个消失点(1个/2个) 2、是否有一个面与我们的视角(视平线) 平行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怎么画成角透视
练习:
• 用成角透视画出一幅风景画,画面中 最少有一件主体物,可以是房子/车/椅 子…… • (附:可以多加一些树、路灯、道路 等背景)
平行透视
描绘方形物体时,垂直于画 面而且互相平行的边线都消 失于画面中心的灭点,这种 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平 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此 点就是灭点。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物体的若干平行边线不与画面 垂直时,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 原理,这些平行的边线都消失 于画面中心主点以外平线上的 任何一点,这种消失点称为余 点。成角透视中的物体至少有 两个以上的消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