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0.2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

合集下载

蓄电池电解液配方

蓄电池电解液配方

蓄电池电解液配方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用水加浓硫酸制作而成。

电解液的质量好坏对蓄电池的运用寿数、容量等等影响很大,因而有必要把握准确的制作办法。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有必要用蓄电池的专用硫酸,要弄清通明、无色、无嗅;铁、砷、锰、氯、氮化物等含量不能超支(部标HGB1008-59)。

制作电解液的水选用纯水、蒸溜水或饮用纯洁水(不能用矿泉水、井水)。

制作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时,留心其浓度和黏度。

各类纷歧样类型的蓄电池,对电解液浓度的恳求也各纷歧样,要从电池供电特性、电池构造、作业环境等各方面思考,有必要思考下面几种状况:1.移动作业的蓄电池要习气野外作业,避免冻住,体积与质量都有一些束缚,不容许有许多的电解液。

要确保满意的容量,需求用浓度较高的电解液,固定作业的蓄电池体积与质量没有太大束缚,通常多在室内运用。

2.在必定计划内,电解液浓度越大,极板活性物质内硫酸浓度越大。

活性物质运用率高,容量也会添加。

可是电解液浓度过高,溶液电阻添加,黏度也添加,浸透速度低,一同自放电加速,电池容量反而降低。

电解液浓度过高,隔板腐蚀也相应加速,会缩短蓄电池的运用寿数。

3.挑选电解液浓度时,还要思考蓄电池的作业环境温度。

作业在冰冷温度下,电解液浓度应高一;点,在酷热的气温下,电解液浓度可低一点。

通常状况下,在25℃(电解液温度)时密度为1.28,在别的温度下可按下式核算:Da=Dt+0.0007(t-25)式中的Da为25℃时的密度;Dt为实习温度时的密度;t为测守时电解液的温度。

电解液是用密度1.84的浓硫酸和纯洁水制作而成。

硫酸是强氧化剂,它与水有亲和效果,溶于水时放出许多的热量,因而操作人员要戴上护目镜、耐酸手套,穿胶鞋或靴子,围好橡皮围裙。

盛装电解液的容器,有必要用耐酸、耐温的塑料、玻璃、陶瓷、铅质等器皿。

制作前,要将容器清洁洁净,为防酸液溅到肌肤上,先预备好5%氢氧化铵或碳酸钠溶液,以及一些清水,以防假定溅上酸液时,可活络用所述的溶液擦拭,再用清水冲刷。

配制电解液的操作规程

配制电解液的操作规程

配制电解液的操作规程
1、必须使用合格的硫酸和蒸馏水,其杂质含量应合符《畜电池用硫酸》部颁标准。

2、配制电解液要用耐酸温的容器,配制前应洗刷干净。

3、配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应由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操作或指导。

4、搬运硫酸时应必须谨慎小心,应由二人抬运,以防发生危险。

5、配液时应先将蒸馏水放入容器中,然后将浓硫酸慢慢细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便之均匀,如因温度升高过快。

可暂停加酸,严禁将蒸馏水注入浓疏酸中,以免发生剧热,使硫酸喷出伤人。

6、刚配制的电解液不可立即注入电池内,须冷却到30℃以下时才能使用。

7、应备有5%的疏酸钠水溶液,当电解液溅入皮肤或眼内时,立即用此溶液擦洗。

电解液制作方法资料

电解液制作方法资料

横断面形状满足面积填充率不小于0.8这样的条件的碳纤维被用作非水电解液蓄电池用的负极材料。

另一方面,由于随机径向型碳纤维的横断面高有序度结构的分维值可以用作评价横断面结构的材料参数,还将这样的碳纤维用作非水电解液蓄电池用的负极材料:其中,使前述分维值在1.1到1.8的范围内,并将结晶度控制于一合理的范围。

进一步,具有下述横断面高有序度结构的碳纤维也被用作非水电解液蓄电池用的负极材料:中央部分为径向型结构,表层部分为随机径向型结构。

更进一步,如果用横断面上具有刻槽结构的碳纤维也很有效果。

另外,制备在纤维长度方向按特定周期分布有晶体结构不同的横断部分的石墨化碳纤维,通过碾压这种石墨化碳纤维,可以容易地制备具有较少的不均一性并具有特定纵横比的碳纤维粉末。

锂蓄电池电解液注入孔的密封装置一个由阳极板、阴极板和隔板构成的极板组(22)插入并安置在电池外壳(20 )内,一个带有电解液注入孔(24d)的盖子组件(24)安装在外壳的开口部分上以将外壳内部密封。

此外,一个铆钉形密封件(26)通过插入电解液注入孔(24d)并在电解液注入孔(24d)周围区域与盖子组件接触而被固定。

一种蓄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蓄电池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新型电解液。

该电解液不含有硫酸,具有使用寿命长(一般3年左右),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携带使用安全,在一20 C内不冻结、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

铅蓄电池的电解液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铅蓄电池的电解液组合物,通过提高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在低温下其可以保持蓄电池的性能。

由于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其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其处于完全充电状态。

由于本发明能有效地去除白蚀硫酸铅而不腐蚀电极板,因此其也能够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并且其还可以使由于白蚀硫酸铅而损坏的废畜电池重新利用。

非水系电解液蓄电池在至少由负极、正极、锂盐溶解于非水溶剂形成的电解液构成的非水系电解液蓄电池中,上述非水溶剂以0.01 —20%重量的比例含有式⑴表示的碳酸乙烯基亚乙酯化合物的非水系电解液蓄电池能够将电解液的分解抑制到最小程度,在得到高容量的同时,在高温下也具有优良的保存特性、循环特性。

2.3.4 蓄电池电解液配制方法_快修巧修汽车电源系统_[共4页]

2.3.4 蓄电池电解液配制方法_快修巧修汽车电源系统_[共4页]

2.3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29 造成的,则应加注配好的电解液)。

因为造成液面过低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蓄电池在使用过程(充放电)中已蒸发掉部分水分,若再加注电解液,势必要使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增加,即硫酸成分增多,易使极板损坏。

图2-5 用玻璃管测量电解液液面高度示意图
若查得液面过高,可用密度计吸出,否则电解液容易外溢,腐蚀极柱和连接件,易造成短路等。

2.3.4 蓄电池电解液配制方法
在修理蓄电池或启用新蓄电池时,往往需要自己动手配制电解液。

1.电解液密度的选择
配制电解液实际上就是为了得到合适密度的电解液成分。

蓄电池在冬季使用,电解液密度可适当提高,以防电解液结冰而将蓄电池外壳冻裂;在夏季使用时,电解液密度可适当降低,这将有利于保护蓄电池,防止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解液密度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来确定,其参考值见表2-5。

2.配制电解液用硫酸标准
配制电解液所用的硫酸应符合表2-6中的标准。

表3.0.2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

表3.0.2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编号:表号:DL/T5161.9-表3.0.2
工序
检验项目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结果
评定单项
配制Leabharlann 电解液KOH及检验
主要
化学纯
电解液密度
主要
按制造厂规定
无厂家要求时电解液的密度(T=25℃)时
主要
(1.215±0.005)g/m3
配置电解液
加盖存放沉淀大于6h
充电设备运行
按制造厂规定
放电设备安装
完毕
室内暖通排水设施
正常
室内照明
完好


待注电解液温度
通常
主要
≤30℃
室温>30℃
主要
不高于室温
电解液面高度
在高低液面线范围内
注液完毕呼吸器注酸孔盖检查
拧紧,敞口式盖板齐全
以下空白
验收结论
质检机构
质量检验评定意见
签名
班组
年月日
工地
年月日
质检部
年月日
监理
年月日

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电解液的配制方法电解液是指能够在电解质介质中导电的溶液或熔体。

电解液在电力、电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池、电解过程、电镀等。

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根据不同的电介质类型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首先是酸性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酸性电解液主要应用于电解过程、电池等领域,最常见的是硫酸电解液。

配制硫酸电解液的方法如下:1. 准备所需原料,主要包括硫酸、去离子水。

2.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硫酸倒入容器中。

3. 缓慢且均匀地加入去离子水,同时搅拌。

4. 持续搅拌直至硫酸完全溶解,得到所需酸性电解液。

其次是碱性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碱性电解液常用于电解过程、电池等,最典型的是氢氧化钠电解液。

配制氢氧化钠电解液的方法如下:1. 准备所需原料,主要包括氢氧化钠、去离子水。

2. 将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

3. 搅拌溶液,直到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4. 检查溶液的浓度和pH值,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得到所需的碱性电解液。

另外是有机溶剂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有机溶剂电解液常用于电池、电镀等领域,如丙酮、乙腈等。

有机溶剂电解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如下:1. 准备所需原料,主要包括有机溶剂、电解质等。

2. 将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倒入容器中。

3. 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使其达到所需的浓度。

4. 搅拌混合溶液,直到电解质完全溶解。

5. 检查溶液的浓度和性质,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得到所需的有机溶剂电解液。

最后是固体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固体电解液广泛应用于高能量电池中,如锂离子电池等。

配制固体电解液的方法如下:1. 准备所需原料,主要包括聚合物基材料、电解质。

2. 将聚合物基材料和电解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3.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或其他容器中,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溶解或固化。

4. 检查固体电解液的性质和性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得到所需的固体电解液。

总之,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电介质类型、所需浓度和性质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操作条件进行配制。

7 电解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7 电解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电解液配制作业指导书版号:A1页数:9编制:审核:批准:起始生效日期:2018-09-10修订履历表修订符号修订日期变更页码版号修订内容简述修订原因修订者批准者2018.09.10 A1 整份修改,添加新型电解液配置内容增加XXX L H1.目的将电解液所需的化工材料按一定配比和工艺,配制成电解液。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只适用于配制电解液。

3.设备仪表及器具3.1配制电解液用的搅拌罐3.2电导率仪(DDS-11A型)3.3PH计(PHS-3C型)3.4量筒 1000ml3.5温度计 (0-200℃)3.6烧杯 50ml 200ml 500ml 1000ml3.7电子秤 15kg3.8电子秤 300kg3.9稳压稳流直流电源 DH94083.10电炉 (220V)3.11阳极箔片 FV:640vf以上3.12玻璃棒3.13聚乙烯容器(装电解液)3.14带线夹具(正、负极)4.化工材料和配方4.1化工材料EG(乙二醇) S1 N2 S4 ADP NMA AC CB LCA N14 DMF N12 N11 PVA-105 S7 APB BA M1 GBL K1 PTZ SKS XP-03A AB N9 N8 K116 SC N2(酸) A5(或)A5酸 A6 HPW YKS A3 XP-23 S3 HS-04 HS-02 HA-01 HR-01 PEG-400 LBM4.2配方4.2.1 L6#EG:84.5 S1:1.0 N2:10.0 ADP:4.0 PDA:0.3 A5:0.2 烧煮温度:95±5℃4.2.2 L1#EG:78.4 N2:2.0 ADP:8.5 A5:10.0 SC:0.5 N3:0.6 烧煮温度:100±54.2.3 183B#EG:85.0 N9:1.0 SC:10.0 AB:3.8 AC:0.2 烧煮温度: 110±5℃4.2.4 E086#EG:81.6 N2:8.0 N8:0.2 N9:5.0 A5:5.0 N3:0.2 烧煮温度: 90±5℃4.2.5 E087#EG:72.0 N2:18 AC:5.0 N11:5.0 AB:0.1 烧煮温度:90±5℃4.2.6 S371B#EG:80.0 AC:2.0 K1:15.0 HPW:3.0 CB:0.1 AB:0.1 烧煮温度:130±5℃4.2.7 D2#EG:75.0 N2:15 A6:0.5 ADP:0.5 S1:8.0 A5:1.0 烧煮温度:90±5℃XP-03A:0.154.2.8 AK161#EG:75.0 HS-04:19.0 S7:3.0 N9:0.9 CB:2.0 AB:0 烧煮温度:130±5℃4.2.9 M39A#EG:80 N2:2.0 A6:15.0 AB:2.0 S1:1.0 烧煮温度:105±5℃4.2.10 DLE-02#EG:50 N2:20 A6:15 A5:15 S1:0.3 AB:1.0 烧煮温度:90±5℃4.2.11 SL-15#EG:41 N2:32 S3:7 S1:15 AB:5 烧煮温度:100±5℃4.2.12 183A#EG:60 N3:20 S7:10 N9:5.0 AB:2.0 YKS:3.0 烧煮温度:115±5℃4.2.13 M2025#EG:80 N2:2.0 SC:12.0 S1:4.2 A5:0.5 烧煮温度:105±5℃4.2.14 H211#EG:50 PEG400:25 S7:5 N9:2.0 HR-01:1.0 AB:4.0 烧煮温度:110±5℃4.2.15 HB-19#EG:60 HPW:2 S7:6.0 N9:10.0 K1:0.2 AB:5.0 烧煮温度:130±5℃4.2.16 K-16C#EG:82 AC:7 N2:0.2 A6:6.0 AB:4.6 S1 :0.2 烧煮温度:90±5℃4.2.17 S11#EG:65 S7:5.2 K116:14.8 YKS:10 AB:5.0 烧煮温度: 100±5℃4.2.18 AK-26#EG:70 N9:15 YKS:5.0 S7:5.8 HPW:4.0 AB:0.2 烧煮温度: 130±5℃4.2.19 CP-01#EG:81.3 N2:10 A6:0.3 AB:4.0 CB:4.0 M1 :0.4 烧煮温度:90±5℃4.2.20 H315#EG:65 S4:18 S7:5.0 HPW:9.2 AB:0.3 SKS:2.5 烧煮温度:130±5℃4.2.21 HB602#EG:60 N3:15 S7:4.0 HPW:5.6 AB:0.4 D1:3.0 烧煮温度:130±5℃4.2.22 SL-2C#EG:60 N2:20 S1:15 A6:2.0 A5: 3.0 烧煮温度: 90±5℃4.2.23 H1#EG:75 AC:15 K1:5.0 HPW:2.0 AB:2.0 CB:1.0 烧煮温度: 125±5℃4.2.24 S66#EG:60 K1:20 HPW:10 AC:5.0 AB:5.0 烧煮温度: 130±5℃4.2.25H401#EG:74 S7:3.5 BA:2.5 HS-02:19.5 AB:0.3 CB:0.2 烧煮温度: 130±5℃4.2.26 H213#EG:75 S7:10 BA:10 AB:0.2 CB:0.3 HA-01:4.5 烧煮温度: 130±5℃4.2.27 E090#EG:80 N2:10 AC:5.0 N11:5.0 烧煮温度: 90±5℃5.配制过程5.1 L6、L1、M2025、E087、E086、E090、M39A、 RL-15的配制5.1.1 称取所需的量EG,装入搅拌罐(或锅中)。

(9)电解液配制

(9)电解液配制

1、目的为了保证配酸工序的质量,使操作员工掌握配酸工序的正确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及工艺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规定了配酸工序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工器具、工艺操作流程、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警告标识说明及相关工艺参数。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配酸工序。

3、职责本操作规程由配酸工序的操作员工严格遵守,并做好本工序的工艺记录。

车间主任和生产科负责监督执行,并归口管理,负有管理职责。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检验由生产科和工艺科监督执行,负责监督和管理职责,质检员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判定。

本工序的首件和过程中的检验,首先由操作工自检,再由专职检验员判定,质检科负有管理职责。

4、原材料、半成品、工具及设备4.1原材料4.2工具、设备:6、工艺操作流程简图7操作工艺7.1准备工作7.1.1个人工前安全防护:操作者进入操作现场前应换好工作服,穿好围裙、雨鞋,戴好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劳保防护用具。

7.1.2开机前设备及工器具检查:⑴新设备使用前须用纯水将所有贮酸罐,配酸混合罐及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⑵经常检查贮酸罐,配酸混合罐,管道及其连接处有无渗漏。

7.1.3原材料检验:⑴检查硫酸钠、硫酸亚锡是否由质检科出具的合格标示,合格后方可使用。

⑵检查浓硫酸外观应无色、透明,有无悬浮和不溶物,若有及时上报车间主管。

⑶检查纯水出水口的水质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工艺7.2操作过程7.2.1计算:一次配酸量约4.5t,配好的稀硫酸密度为1.265g/ml(25℃时),硫酸亚锡质量百分含量0.1±0.01%,硫酸钠质量百分含量1.2±0.01% 。

7.2.2开始配酸时,首先打开纯水阀,向配酸混合罐内加入适量纯水,把纯水放至规定的刻度线。

7.2.3打开循环泵将计算并计量好的硫酸钠和硫酸亚锡缓慢均匀撒入配酸灌中。

7.2.4打开热交换器冷却水阀,进水压力控制在0.2~0.4Mpa,打开配酸系统阀门,同时启动配酸循环泵,观察流量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性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编号:表号:DL/T5161.9-表3.0.2
工序
检验项目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结果
评定单项





KOH及检验
主要
化学纯
电解液密度
主要
按制造厂规定
无厂家要求时电解液的密度(T=25℃)时
主要
(1.215±0.005)g/m3
配置电解液
加盖存放沉淀大于6h
充电设备运行
按制造厂规定
放电设备安装
完毕
室内暖通排水设施
正常
室内照明
完好


待注电解液温度
通常
主要
≤30℃
室温>30℃
主要
不高于室温
电解液面高度
在高低液面线范围内
注液完毕呼吸器注酸孔盖检查
拧紧,敞口式盖板齐全
以下空白
验收结论
质检机构
质量检验评定意见
签名
班组
年月日
工地
年月日
质检部
年月日
监理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