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血流变各种参数全血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切男:7.5~10.0 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切男:5.6~6.7 女:4.7~6.01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值]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0.05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单核细胞M 0.03 ~0.08 (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

血常规报告单各项解读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贫血、感染、炎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血常规包括了多个指标,比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等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以下将对血常规报告单的各项指标进行解读。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细胞,红细胞计数指的是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值范围在4.3-5.8 x 10^12/L。
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情况。
2. 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携带氧气到全身。
正常值范围在130-175 g/L。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可能表示贫血,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其他情况。
3.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红细胞平均大小的一个指标,单位通常为fL。
正常值范围在80-100 fL。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可能表示巨细胞性贫血,偏低可能表示小细胞贫血。
4.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DW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范围的一个指标,用于评估贫血类型。
正常值在11.5-14.5%。
RDW偏高可能表示贫血的类型较多,需要进一步检查。
5.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片段,参与凝血过程。
正常值范围在100-300 x 10^9/L。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出血风险增加,偏高可能表示炎症或感染等问题。
6.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成分,用于对抗感染和炎症。
正常值范围在4-10 x 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受损。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上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血常规报告单中各项指标的解读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能脱离临床实际进行分析。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解读,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讨论。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血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血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血常规检查是指测定末梢血液中血细胞的总称,它包括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等项目。
你知道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吗?下面,店铺来为你介绍血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1、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男 4.0-5.50×10^12/L,女 3.5-5.0×10^12/L,新生儿 6.0-7.0×10^12/L。
2、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男: 40-50%,女:36-45%,新生儿:36-50%。
3、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男:80-100FL,女:80-100 FL,新生儿:97-109 FL。
4、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男:10-16%,女:10-16% 新生儿:10-18%。
5、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儿 170-200 g/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男:26-38 pg,女26-38 pg,新生儿26-38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男:300-360 g/L,女300-360 g/L,新生儿300-360 g/L。
8、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儿 1.5-2.0×10^9/L。
9、单核细胞计数(MONO) (单位:10^9/L)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儿0.3-0.8×10^9/L。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位:%)男:3-10%,女:3-10%,新生儿3-10%。
11、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单位:10^9/L)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儿 2.0-7.5×10^9/L。
血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及意义

C.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大叶性肺炎、伤寒和猩红热等疾病严重时。
f)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g)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
红细胞计数值减少可见于以下情况:
a)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中毒等所致的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血常规正常值非常重要,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会导致不同的血液病。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应该怎么看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的回答,供大家阅读!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的技巧熟记血常规的正常值并了解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一、红细胞系统检查:(一)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为12-16 g/L,女性为11-15g/L。
血红蛋白低于此值即为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
贫血的种类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血红蛋白过高也并非好征兆,当多次检查Hb在男性高于18 g/L,女性高于17g/L,在排除慢性缺氧、肿瘤等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后,须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E)的诊断。
该病可合并脑血栓、高血压,常将病人误诊为脑梗塞而收入神经内科病房。
但患者结膜充血、口唇和颜面、手掌绛红等特征表现有利于与脑血管病鉴别诊断。
(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80-100fL。
贫血患者若MCV低于或高于此值须考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血液科最常见的良性贫血,经规律治疗贫血可在2-3周纠正。
诊断时须注意其特殊发病人群,如缺铁性贫血常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痔疮、子宫肌瘤或慢性失血病人,也见于生长旺盛期儿童或孕妇;巨幼细胞性贫血见于偏食者(进食蔬菜或肉蛋过少)或儿童、孕妇。
这两类贫血若发生于老年患者,须收入院详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病因。
查出病因后,须对这两类贫血进行病因治疗。
否则,贫血易复发。
(三)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正常值:0.5-1.5%。
若患者RET增高合并贫血、黄疸,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增高须警惕溶血性贫血的存在,需行进一步的骨穿、酸溶血试验、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是否有溶血性贫血的存在,其种类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白细胞数目(WBC)成人4.0-10.0x109/L儿童5.0-12.0 x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新生儿15.0-20.0x109/L中性粒细胞数(NEUT#) 2.00-7.00 x109/L淋巴细胞数目(LYMPH#) 0.80-4.00 x109/L单核细胞数目(MONO#) 0.12-1.20 x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 0.02-0.50 x109/L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O#) 0.00-0.10 x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50.0-70.0%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 20.0-40.0%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3.0-12.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 0.5-5.0%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0.0-1.0%红细胞数目 (RBC)男性4.0-5.5x1012/L女性3.5-5.0x1012/L新生儿6.0-7.0x1012/L血红蛋白浓度 (HGB)男性 120-160g/L女性 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0-10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0-34.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11.0-16.0%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35.0-56.0 fL血小板数目(PLT)100-300 x109/L平均血小析体积(MPV)6.5-12.0 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9.0-17.0%血小板压积(PCT)0.108-0.282%。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指的是在进行入职体检时,通过检测人体的血液情况来评估健康状态的一种标准。
血常规是检测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项目,可以反映出人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
以下就是一份关于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红细胞相关指标1. 红细胞计数:这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指标,正常范围为4.0-5.5 × 10^12/L。
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计数都可能意味着患有贫血或其他血液疾病。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细胞中。
正常范围为120-160 g/L。
血红蛋白过低可能会导致贫血。
3. 红细胞压积:也称红细胞比容,是表示血液中红细胞所占比例的指标。
正常范围为37-47%。
红细胞比容过低可能意味着贫血。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亚群,主要负责对抗细菌感染。
正常范围为50-7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过高可能表示存在细菌感染。
三、其他指标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一种血液细胞,主要负责血液凝固。
正常范围为100-300 × 10^9/L。
血小板过低可能导致出血问题。
2. 血沉:血沉是一种炎症指标,正常范围为0-20 mm/h。
血沉过高可能表示存在炎症或感染。
血常规入职体检标准是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查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进行入职体检时,建议务必包含血常规检查项目,以确保身体健康状态良好,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血常规是入职体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它能够反映人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帮助医生初步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常规在入职体检中的标准和意义。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血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 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电解质检查正常值
K 血清钾 3.5~5.5 mMol/L Na 血清钠 135~145 mMol/L
Cl 血清氯 96~108 mMol/L Ca 血清钙 2.1~2.8 mMol/L
P 血清磷 0.96~1.80 mMol/L Mg 血清镁 0.65~1.15 mMol/L
Fe 血清铁 7.34~23.6 uMol/L Glu 血糖 3.9~6.0(空腹) mMol/L BNU 血清尿素氮 3.0~7.0 mMol/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率 20~30 mMol/L Cr 血清肌酐 44~132 uMol/L Ua 血清尿酸 120~415 mMol/L
NH3+ 血氨 5.9~59 uMol/L
蛋白质检查正常值
CH 总胆固醇3.0~6.0 mMol/L TG 甘油三酯0.47~1.71 mMol/L HDL 高密度脂蛋白0.83~1.96 mMol/L LDL 低密度脂蛋白1.9~3.8 mMol/L Apo-Al 载脂蛋白Al 1~1.6 g/L Apo-B 载脂蛋白B 0.6~1.1 g/L
TP 总蛋白60~80 g/L A 白蛋白35~55 g/L
G 球蛋白20~30 g/L A/G 白球比值1.0~2.1 比值
Fib* 血浆纤维蛋白原2.0~4.0 g/L
血气分析检查正常值
TCO2 总二氧化碳 19~24 mMol/L PCO2 二氧化碳分压 35~45 mMol/L
PO2 氧分压 80~105 mMol/L HCO3 碳酸氢根 18~23 mMol/L
BE 碱贮 SO2 氧饱和度 95~98 %
酶类检查正常值
ALT 谷丙转氨酶 <40 IU/L AST 谷草转氨酶 <40 IU/L
TBA 总胆汁酸 0~20 uMol/L CHE 胆碱酯酶 5100~13600 IU/L
LDH 乳酸脱氢酶 114~240 IU/L HBD α-羟丁酸脱氢酶 95~250 IU/L
CK 肌酸磷酸激酶 25~200 IU/L CK-MB ......同功酶 0~25 IU/L
GT γ-谷氨酰转肽酶 0~50 IU/L ALP 碱性磷酸酶 15~112 IU/L
ACP 酸性磷酸酶 0~25 IU/L AMS 淀粉酶 40~180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