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义行为?A. 损人利己B. 助人为乐C. 损公肥私D. 偷税漏税【答案】B2. 以下哪种制度能够保障公平?A. 按需分配B. 平均分配C. 按劳分配D. 按资分配【答案】C3.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闯红灯B. 偷窃C. 赌博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4. 以下哪种权利属于人身权利?A. 财产权B. 名誉权C. 生命权D. 所有上述权利【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A. 助人为乐B. 损人利己C. 损公肥私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二、判断题1. 正义行为总是对他人有利的。

(×)2.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 公平总是能够实现的。

(×)4.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 违法行为不一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填空题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3. 正义行为是指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4.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四、简答题1. 什么是正义行为?请举例说明。

【答案】正义行为是指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例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保护环境等。

2. 法律有哪些特征?【答案】法律的特征包括: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 如何维护公平?【答案】维护公平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国家方面,要制定并完善公正的社会制度;个人方面,要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政治(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政治(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政治(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4.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5.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6.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7.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8.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9.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外交制度?10.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1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宗教制度?12.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13.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科技制度?14.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制度?15.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基本体育制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3. 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是______。

4. 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是______。

5. 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是______。

6. 我国的基本外交制度是______。

7. 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是______。

8. 我国的基本宗教制度是______。

9. 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是______。

10. 我国的基本科技制度是______。

11. 我国的基本卫生制度是______。

12. 我国的基本体育制度是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 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

()4. 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5. 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是人民军队领导下的军事制度。

()6. 我国的基本外交制度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 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街道推行“书记下午茶”党建项目,拓宽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通过和居民边喝茶边“聊需求”的方式,精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推行该党建项目()A.有利于科学决策以满足居民一切需求B.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C.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D.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健康码”“同乘查询”等数字化应用快速上线并被公众认可。

政务事项的“秒批”、智能问答机器人,让政府的办事程序、政民互动模式显著改变。

材料说明()①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②科技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③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④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经实现了高度现代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是因为教育(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④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对此我国要()①持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技创新素养③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他人赐予的④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9页。

考试时间60分钟,共60分2.答第I卷时,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3.答第∏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列能体现改革内涵的是()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③开天辟地,天翻地覆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A. (D®B.C.②③D.③④2.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这是因为教育扶贫()A.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B.能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C.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D.能保证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3.创新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面对今日世界,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时代发展呼唤创新B.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C.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D.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4.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公平的新期待,公安部经充分调研,起草了《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安部此举()①有利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立法权②旨在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强化社会治理③便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能够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A.①®③B.①®④C.①@④D.②③④5.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渐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民主决策。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册期末测试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中学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B. 中学生活只有压力,没有乐趣C. 中学生活没有变化,依然如故D. 中学生活只是学习书本知识答案:A解析: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如新的课程、新的老师和同学等,这些都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只有压力,没有乐趣”和C选项“没有变化,依然如故”均不符合中学生活的实际情况。

D选项“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过于片面,中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

2.下列对中学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A. 中学时代只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普通时光B.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C. 中学时代与小学时代没有多大区别D. 中学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答案:B解析: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B选项正确。

A选项“只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普通时光”没有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C选项“没有多大区别”忽略了中学时代与小学时代的不同。

D选项“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表述错误,中学时代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3.步入中学,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应该()A. 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交往B.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C. 怀念过去,抱怨现在D. 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答案:B解析:面对新的环境,我们要尽快适应并融入其中,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B选项正确。

A选项“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交往”不利于我们适应新环境。

C选项“怀念过去,抱怨现在”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D选项“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4.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分)党的奋斗目标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共同富裕D.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2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A.文化自信B.道路自信C.理论自信D.科技创新3.(2分)如图方框内容所指的是()A.共同富裕B.保护环境C.计划生育D.四项基本原则4.(2分)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

下列不符合厉行法治要求的是()A.科学立法B.酌情执法C.全民守法D.公正司法5.(2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加强法治教育B.加强行政立法C.加强行政执法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6.(2分)如今,我们缅怀革命先烈,长征精神在弘扬;我们欢呼自豪,女排精神代代传;工匠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这些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④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状况新特点的是()A.总人口增速趋缓B.大量的人口流动C.人口素质偏低D.老龄化加剧9.(2分)回归梦、入世梦、深海探测梦、探月梦……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

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弘扬的精神是()A.爱国精神B.勇于创新,不怕牺牲的精神C.中国精神D.勤俭节约精神10.(2分)下列说法与如图漫画的寓意不相符的是()A.一切收入都受我国法律的保护B.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C.在我们社会,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D.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11.(2分)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要把握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加速等新特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在科技创新中推动发展。

四川省初三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四川省初三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四川省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的哪一项?A、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2、在法治社会中,以下哪种行为被视为违法行为?A、公民甲利用合法手段向政府部门举报某官员的贪污行为B、商家乙未经顾客同意,将其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公司C、企业丙在市政府的监管下进行环保生产D、教师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国家主席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人民D. 国务院4、下列哪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A. 教师对在校学生进行教育引导B. 家长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C. 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D. 图书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5、在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B. 平等权C. 政治权利和自由D. 姓名权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内容的是()。

A. 九年制义务教育B. 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C. 初中前学前教育D. 初中后学前教育7、下列哪项行为不符合我国的道德规范和法治精神?A、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B、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C、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D、爱护公共财产,不破坏公共设施8、在以下情境中,哪个选项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精神?A、学校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夜班劳动B、家庭中的成人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义务C、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完全开放,无需特别管理D、未成年学生可以自由决策所有个人事务,无需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公民的什么基本原则?A、民主平等B、法律至上C、权利平等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0、小明非法获取了他人的个人信息并出售牟利,他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A、名誉权B、隐私权C、财产权D、人身自由权11、在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还确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依法参加选举C. 依法纳税D.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否则就要受到追究,人人担负着维护法律尊严和保证法律实施的责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 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C.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D.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3、以下哪项行为体现了诚信品质?A. 小明考试抄袭他人答案B. 小红答应朋友帮忙,却忘记了承诺的事情C. 小刚不言不语,但是对他人真诚相待D. 小李为了逃避责任,故意让自己的朋友背黑锅4、关于宪法,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具有唯一法律效力B. 宪法的内容非常复杂,普通公民不需要了解C.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D. 我国宪法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宪法5、下列哪项行为最不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的要求?A、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洁。

C、在社交媒体上恶意攻击他人,散播谣言。

D、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反对浪费。

6、以下哪项是义务教育法对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规定?A、规定公民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

B、明确规定了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法律责任。

C、规定了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设施。

D、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学习成果才能毕业。

7、()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过程中,公民应当履行义务,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命题人:杨传民
一、判断(共20分,每小题2分)
1、9月15日是我国国防教育日,这是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第一次以立法形式为一项教育事业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宣传教育日。

( )
2、恐怖分子劫持波音767、757客机和军用直升机,接连撞击美国高411米的标志性建筑物世贸大厦及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美国国会山。

( )
3、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 )
4、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 )
5、当第一件石器被打制出来,并投入使用时,古猿就变成了人,猿群就变成了人类社会。

( )
6、剩余产品的出现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因此,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 )
7、只有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适度的人口规模及其增长,才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

( )
8、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
9、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共存和斗争。

( )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
二、单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1、爱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
①血液②性行为③空气④母体遗传(母婴)
A、①
B、①②③c、③D、①②④
12、“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并在推动六国间经贸合作等问题上达成一系列协议。

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六国之间的合作已经取代竞争
B、六国之间已经结成军事同盟
C、六国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分歧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3、在原始社会的后期,私有制的出现是( )。

A、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人类社会的一种倒退
C、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
D、私有观念的产物
14、——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
①私有制②阶级③国家
A、①③
B、③c、②D、①②③
15、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社会有(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6、《红楼梦》里的贾元春入宫后回娘家省亲,其父向女儿跪拜行礼,希望女儿好好侍奉皇帝。

这种现象说明了封建社会存在着( )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封建世袭制度
C、君子专制制度
D、封建土地所有制
17、美国是世界枪支泛滥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天有十多个孩子死于枪支走火或被枪杀。

华盛顿举行了“百万母亲大游行”活动。

她们高举着标语,痛斥枪支泛滥的危害,呼吁国会尽快通过加强枪支管制的法律,但至今却未能通过。

其主要原因是( )
①资本主义的法律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
②财大气粗的枪支制造商反对这样的法案
③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操纵美国的政治
A、①③
B、②③
C、②
D、①②③
1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B、环境问题几极易破坏,也易于恢复
C、先污染,后治理
D、我国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9、生产关系会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时,就——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生产力发展.( )。

A、促进、阻碍
B、阻碍、促进
c、促进、促进D、阻碍、阻碍
20、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社会是最初的发展阶段,也是最低级的发展阶段;是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又是一个生存条件极其艰难的社会。

( )
A、原始
B、奴隶c、封建D、资本主义
三、简答(共40分)
2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传说他一生一共收过3000弟子,其中成绩突出的有72人,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其他弟子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当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意义的认识。

(10分)
22、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思想和制度根深蒂固,其影响也不能低估。

我们在迈向现代化的今天,仍然面临着清除封建残余的任务。

请你结合你所在地区的一两件典型事例,简要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危害性及产生原因的认识,并向有关部分提出建议。

(10分)
23、当今世界经济巨子——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被公认为世界首富,他的产品,无论是“DOS系统”还是“视窗xx”或“OFFICExx”光盘,用聚碳酸酯做成,其成本大约是人民币3元,可其售价却高达8000元。

看了上述的材料,你有何感想? (10分)
2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阅读以上《走向新时代》歌词,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间。

(2分)
(2)我国人民“富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富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3)“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一句中的“旗帜”主要是指什么?(2分)
四、分析说明(20分)
25、经国际奥委会投票,北京获得xx年夏季奥委会主办权。

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问:(1)听到此消息时,你的心情如何?请描述一下。

(2)假设你班要为北京申奥成功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为此设计一个主题,并拟写一份发言提纲。

初三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解答人:杨传民
一、判断(20分,每小题2分)
第4、6小题错误,其余都正确。

二、单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1、D 12、D 13、C 14、D
15、C 16、A 17、D 18、A
三、简答(40分)
21、(1)脑体分工为古代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4分)
(2)脑力劳动者在科学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脱离体力劳动者的活动。

(3分)
(3)在阶级社会里,脑体分工演变成脑体对立,并体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
阶级的阶级对立。

(3分)
22、答题要求:
(1)依题意的要求,列举事例。

(2分)
(2)分析这种封建残余思想的负面影响或社会危害。

(3分)
(3)找到这种现象存在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2分)
(4)提出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积极措施。

(3分)
23、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分)
(2)科学技术是创造新财富的决定性的因素。

或: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

(3分)
根本原因:改革开放。

(3分)
(3)邓小平理论。

(2分)
四、分析说明(20分)
答题要求:
(1) “心情”描述必须是积极的、健康的,如激动、为之骄傲和自豪等。

(5分)
(2) “主题”必须是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等。

(5分)
(3) “提纲”必须是具备以下的问题:
一是北京中奥成功说明了什么?如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明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了;说明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等等。

(5分)
二是我们要如何为xx年的北京奥运出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