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质量评价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测绘成果的质量进行检验,以评估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程度。
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测绘数据、测绘图件、测绘仪器设备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检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 检验目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证测绘成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改进的依据,并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以满足客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检验方法3.1 数据比对将测绘成果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比对的方法可以包括现场实地测量、设备校准、文档审查等。
3.2 图件质量检验对测绘图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图件的规范性、绘图符号的准确性、图件的清晰度和精度等方面的检查。
3.3 设备性能检验对测绘仪器设备进行性能检验,包括设备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4. 检验结果和结论4.1 数据比对结果经过数据比对,测绘数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确认。
4.2 图件质量检验结果测绘图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绘图符号准确清晰,图件的精度和清晰度满足要求。
4.3 设备性能检验结果测绘仪器设备的性能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保证了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论基于对测绘成果的质量检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测绘数据准确完整,数据比对结果一致;测绘图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绘图符号准确清晰;测绘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6.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测量记录表附件2:绘图样例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测绘成果:通过测量、计算等手段得出的反映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物理特征等的成果。
2)质量检验: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XXX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检查报告

4301
4302
线面拓扑关系
4401
4402
数据拼接
4501
碎片多边形
4601
碎线检查
4701
表格数据检查
表格完整性
5101
表格数据结构一致性
5201
表格数据代码一致性
5301
表格数值范围符合性
5401
表格字段必填性
5501
表内逻辑一致性检查
5601
5602
5603
表间逻辑一致性检查
5701
XXX级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检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检查对象:XXXX级土地利用规划成果数据
检查日期:***年**月*日
比例尺:1:
二、数据质量概况
成果质量统计表
级错误
II级错误
III级错误
数据完整性检查
目录及文件规范性
1101
数据格式正确性
1201
数据有效性
1301
5702
规划内容检查
上下级规划指标一致性
6101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上下级规划空间要素一致性
6201
6202
6203
规划成果间一致性
6301
6302
6303
规划内容检查
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致性
6401
6402
6403
6404
6405
规划内容检查
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致性
6406
6407
6408
6409
规划布局
6501
6502
6503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一、引言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是对测绘数据和成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旨在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绘项目的成果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检验,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二、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主要目的是:1. 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验证测绘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3. 评估测绘成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检验范围本次检验主要针对某测绘项目所涉及的测绘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测量基准点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检验;2. 测量仪器设备的校准和使用情况;3.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4. 地理控制点及其定位精度;5. 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和拓扑关系;6. 专题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指标:1. 实地检查: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实地核查,验证其位置和精度;2. 数据对比:将测绘数据与已有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其准确性;3. 抽样检测:从测绘成果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检测,以代表整体成果的质量状况;4. 借助专业软件:利用专业测绘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5. 交叉验证:通过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同一区域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比对和验证。
五、检验结果根据对测绘成果的全面检验和评估,得出如下结果:1. 测量基准点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良好,基准点的位置误差在规定范围内;2. 测量仪器设备经过校准和使用调试后,符合测量要求;3.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规范,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4. 地理控制点及其定位精度满足项目要求,形成了可靠的地理参考框架;5. 空间数据具备一致性和拓扑关系,能够满足测绘项目的要求;6. 专题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符合项目要求,可以满足相关应用需求。
六、问题与建议在本次检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部分测量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2. 在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避免数据错误以及信息遗漏;3. 在后期项目管理和成果交付过程中,应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4. 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错误和缺陷,应及时进行整改,以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在我将向大家做一
份总结汇报。
首先,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团队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
技术,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我们还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
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服务质量方面,我们团队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了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
我
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满意。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
学习,使员工更加关注质量,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改进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看,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员工质量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谢谢大家!。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项目的成果评估情况。
在过去的
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且
在项目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我们在项目目标的实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
过团队的协作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项目的所有阶段,并且按时交
付了所有的成果物。
同时,我们也在项目进度和质量方面取得了较
高的评价,得到了客户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其次,我们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项
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及时沟通,有效解决了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最后,我们在项目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我们成功地将项目成本控制
在预算范围内,确保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也积极应对各
种风险,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项目成果评估方面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也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
成果评价报告模板范文

成果评价报告模板范文项目概况本次项目旨在评价某公司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工作成果,通过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
评价指标为了全面评价工作成果,本次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公司在给定的任务和目标中的完成情况,包括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成果的满意度以及关键指标的达成情况等。
2. 工作质量:从质量和效率两个方面评估工作成果。
质量方面主要评估工作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等;效率方面主要评估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执行力等。
3. 绩效目标:评估公司在工作成果中对其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包括对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销售额等方面的影响。
4. 团队合作:评估公司团队内部的合作情况,包括信息共享、协作能力、沟通效果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结果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评估,得出以下评价结果:1. 任务完成情况:公司在本期任务中表现出色,完成了所有的任务目标,且在时间和成果上均达到了预期。
得分:95/100 分。
2. 工作质量:工作成果的质量较高,具有创新性和专业性,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但在效率方面仍有待改进,部分过程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
得分:85/100 分。
3. 绩效目标:公司通过本期工作成果,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增加了市场份额,销售额也有较大的提升。
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拓展,以实现更高的绩效目标。
得分:90/100 分。
4. 团队合作:公司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较强,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但在沟通方面还需加强,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理解。
得分:80/100 分。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评价结果,对于改进工作成果,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工作效率管理: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流程和推行规范化管理等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任务完成周期,增加工作成果的产出。
2. 深化市场拓展:继续稳定并拓展原有客户群体,同时积极开展新客户的拓展工作,提高公司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实现更高的绩效目标。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次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项目为项目名称,位于项目地点,测绘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该项目的测绘目的是为具体用途,如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提供准确可靠的测绘数据。
二、检验依据本次检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4、项目合同及技术设计书三、检验内容本次检验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1、控制测量成果平面控制点的精度高程控制点的精度2、地形测量成果地物点的平面位置精度等高线的高程精度地形要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地籍测量成果界址点的精度地籍图的精度和规范性4、房产测量成果房屋边长的测量精度房屋面积的计算准确性四、检验方法1、外业检测采用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仪器对控制点进行重复测量,比较测量结果与原成果的差异。
对地形地物进行实地抽检,测量其位置和高程,并与测绘成果进行对比。
2、内业检查对测绘成果的图面进行检查,包括符号使用、注记完整性、图廓整饰等。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测绘成果进行精度分析和统计。
五、检验结果1、控制测量成果平面控制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具体数值,满足规范要求的允许误差值。
高程控制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具体数值,符合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值。
2、地形测量成果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具体数值,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为具体数值,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标准。
地形要素的完整性较好,没有遗漏重要的地形地物,地物的表示准确清晰。
3、地籍测量成果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具体数值,满足地籍测量规范中规定的精度要求。
地籍图的绘制规范,要素齐全,注记清晰准确。
4、房产测量成果房屋边长测量中误差为具体数值,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精度标准。
房屋面积计算准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六、质量评定综合以上检验结果,本次测绘成果的质量评定为评定等级,如“优良”“合格”“不合格”。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四、检验情况
依据《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的规定,对乐都区惠沣新城Ⅱ期基坑变形监测内业成果进行了检验。
五、检验内容及方法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 作者:
———————————————————————————————— 日期:
ﻩ
乐都区惠沣新城Ⅱ期基坑变形监测
青海智诚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测绘成果质量
检验报告
编制:赵启兴
二、受检成果概况
1.我公司于2015年9月13日完成了乐都区惠沣新城Ⅱ期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外业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
2.平面坐标系:任意坐标。
3.高程系统:任意高程;
4.基本等高距:无;
5.成图方法:
6.测图比例尺:
三、检验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审核:朱勇
审批:孙智国
青海智诚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成 果
名 称
乐都区惠沣新城Ⅱ期基坑变形监测
开 工
时 间
2015.5.31
生 产
单 位
青海智诚工程勘测设计
有限公司
完 成
时 间
2015.9.13
批 量
基坑变形监测
面 积
范 围(平方公里)
一、工作概况
我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至9月24日对“乐都区惠沣新城Ⅱ期基坑变形监测”成果进行了质量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报告XXXXXXXXXXXXXXXXX2017年6月6日目录1前言 (1)2项目概况 (1)2.1工作区概况 (1)2.2作业范围 (4)3评价依据、方法 (9)3.1评价依据 (9)3.2评价方法 (10)4成果质量评价内容及范围 (11)4.1评价内容 (11)4.2权属调查成果评价 (12)4.3地籍控制测量成果评价 (13)4.4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成果评价 (13)4.5宗地图成果评价 (14)4.6数据库成果评价 (15)4.7村庄(镇)调查范围界线与面积对比分析评价 (15)5、备查资料准备 (16)6、成果质量评价 (18)6.1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评价 (18)6.2权属调查成果评价 (19)6.3地籍控制测量成果评价 (20)6.4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成果评价 (22)6.5宗地图成果评价 (22)6.6数据库成果评价 (22)6.7村庄(镇)调查范围界线与面积对比分析评价 (23)7、综合质量评定 (23)1前言农村集体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法律确定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确全登记发证的目的是为了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界线、范围、用途和面积,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可以依法保护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有效规范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对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法落实征地搬迁补偿安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13年开展此项工作至今,已历时近四年,截止目前,本项目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了保证成果质量符合要求,我公司组织专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抽查,按照省厅下达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质量检查,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质量评价。
2项目概况2.1工作区概况⑴.地理位置:沁水县位于东经111°55′-112°47′,北纬35°23′-36°04′。
总面积为2658.21平方公里。
沁水县城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08′—112°13′,北纬35°40′—35°42′。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部,北倚太岳,东临太行,南屏中条,西接晋南,当潞(长治)泽(晋城)之门户;扼平(临汾)蒲(运城)之咽喉。
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
东与高平、泽州以老马岭、岳神山为界,西与翼城以东坞岭为界,南邻阳城,以仙翁山为界,西南与垣曲、翼城以历山毗连,北接长子、浮山、安泽以宇峻山、关爷岭、香山岭为界。
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公里,南北宽约五十五公里,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县总面积2658.21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太原350公里,距晋城市90公里。
⑵.地貌特征:沁水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呈西高东低的趋势。
东南尉迟沁河口海拔高度仅520米,而西南历山舜王坪海拔高度则达2322米,相对高差1802米。
在多山的条件下,地貌成因的不一致,形成了全县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不同的地貌类型。
全县的地貌基本特征为“七山二水一分田”。
⑶.行政区划:沁水县辖7镇7乡(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土沃乡、张村乡、樊村河乡、苏庄乡、十里乡、固县乡、胡底乡),下设242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1651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5万。
境内涉及7个国有林场(中村林场、北坛林场、大尖山林场、端氏林场、固县林场、晋矿林场、潞矿林场)、森林覆盖面积约96万亩,1个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
⑷.交通状况:沁水县境内候月铁路由西北向东南经龙港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穿境而过。
晋韩、沁辉、端润公路干线沟通了与周围县市的连接,与县内11条县乡公路配合形成了沁水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⑸.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据现有资料统计,全县共有十八种矿产,即煤矿、铁矿、钛矿、锆矿、铜矿、铅矿、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砂岩、硫铁矿、重晶石、硅石、水晶、紫砂陶土、天然气、矿泉水等。
现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煤矿、铁矿、石灰岩、砂岩、砖瓦粘土矿。
目前全县共有矿山企业122家,其中:煤矿47家,铁矿23家、建筑石料企业12家、砖瓦企业40家,矿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县财政的57.9%,占据主导地位。
沁水县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其含煤面积2421.9km2,占全县面积的91.2%,占晋城市含煤面积的52%,预测煤炭总地质资源量265.25亿吨。
县境内主要煤层埋深小于600m的地段大部分已完成普查。
沁水、樊庄、阳城(沁水段)、隆化(沁水段)4个普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39亿吨;阳城长河(沁水段)详查区查明资源储量4.25亿吨;寺河、潘庄一号、潘庄二号、胡底、士敏、野鹿、坪上、西闫庄(沁水段)8处精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7亿吨。
合计完成煤田勘查地13处。
⑹.社会经济状况:沁水县2016年全县总人口2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0255万人。
人口密度为79.人/KM2,人均占有土地资源1.26公顷。
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7.1亿元,财政收入22.2276亿元,粮食总产131394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605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5.6元。
沁水县农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城市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
全县以煤炭、冶金为主,电力、建材、轻工、食品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使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
沁水县的煤炭质量优良、储量丰厚,在世界上有“沁水煤田”之称。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经济迅速发展,侯月铁路的开通、晋矿西移,促进各项建设的发展,已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现在随着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沁水煤层气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压缩的煤层气源源不断运往各地,各大企业云集而至,煤层气开发势头旺盛。
沁水县属于山区地质地貌,平地稀少,村庄及集镇沿河沟走向分布,村庄分散,自然村较多,相距较远。
村庄建筑老房子居多,尤其是嘉峰镇的窦庄村,郭南,郭北村,是典型的古建筑民居遗址,巷道狭窄,四合院居多。
2.2作业范围沁水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地籍调查项目,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
调查对象涉及沁水县辖区范围内所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其中: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镇区所在地村庄除外),沁水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沁水县政府采购中心于2013年7月10日以招投标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择优选拔测绘队伍,确定由河南省金图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一标段),和山西省地质测绘院(二标段)分别承担完成沁水县的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项目。
一标段负责完成土沃乡、张村乡、樊村河乡、苏庄乡、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二标段负责完成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十里乡、胡底乡、固县乡。
河南金图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一标段)承担七个乡镇共121个行政村。
其中龙港镇37个村,郑庄镇27个村,中村镇20个村,土沃乡16个,张村乡8个,樊村河乡6个,苏庄乡6个村。
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一标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区域统计表龙港镇(100)中村镇(101)郑庄镇(102)樊村河乡(200)土沃乡(201)张村乡(202)苏庄乡(203)3评价依据、方法3.1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2.《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8.《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TD/1014—2007);1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发布);12.《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1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5.《山西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原山西省土地管理局1992年发布);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7.《山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补充技术规定》(山西省二调办2008年2月发布);18.《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21.本技术设计书。
当以上标准对同一内容的规定发生矛盾时,应请示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农村宅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指导组,根据答复执行。
3.2评价方法本次评价工作主要采取内业查看、审阅成果资料、外业实地抽样检查、检测的方法。
重点检查成果的完整性、正确性、规范性和一致性。
4成果质量评价内容及范围4.1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包括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情况、权属调查成果、地籍测量成果、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检查资料。
具体为:1、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评价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各种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与工作方案)是否齐全,并得到贯彻执行。
2、村庄(镇)调查界线范围内的所有土地是否全部打开设宗调查,没留空白与死角,包括其中的国有建设用地和乡镇集体建设用地,调查范围界线面积是否等其内所有宗地面积之和。
3、除城镇地籍调查已完成的和列为近期城中村改造、因房屋坍塌或扶贫搬迁等原因不调查的外,其他应调查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否全部调查并完成。
4、应提交的文档资料、权调成果。
测量成果。
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面积统计汇总成果、质量控制检查记录等是否齐全。
正确、规范、有无缺失。
5、“三检”记录是否齐全、规范,填写的检查记录和检查结论是否真实,检查发现的错误、问题及不规范之处是否得到整改,确实无法解决的是否予以说明,并汇报国土部门。
6、检查比例、项目、内容是否符合规范和省印发的有关文件要求7、应调查的204图斑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否进行调查。
8、项目经费是否落实到位,并按照合同约定于工作进度成果质量分期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