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初二语文第一二单元重要知识梳理(可下载打印版)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
1.消息二则❶生难字南渡(dù)芜湖(wú)摧枯拉朽(cuī)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❷多音字、形近字当塞❸词语积累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④歼灭:消灭。
⑤击溃:打垮,打散。
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⑦业已:已经。
❹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❺写作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
此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晓。
❻难点探究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主席。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第1 页共15 页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可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可归纳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可归纳《初二语文上册》是初中二年级上半学期的语文教材,包括了课文、作文、古诗、散文、阅读理解和语法知识等内容。
下面我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总结初二语文上册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季之歌1. 描述自然景物的表达方法:细节描写、对比描写、拟人描写等。
2. 描写情感的方式:比喻、夸张、拟声、抒情等。
3. 诗歌的特点:抒情性强、语言优美、形式多样。
4. 学会欣赏和朗诵诗歌,发现诗歌的美。
第二单元秋之回忆1. 讲述人的特点:真实性、感性、个体性。
2. 叙事的基本方法:描写人物、环境、心情的插叙和倒叙等。
3. “无中生有”和“A的B”句型的运用。
4. 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单元陌上桑1. 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的描写:外貌、性格、言谈举止等。
2. 自然景物的描写:运用形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营造氛围。
3. 描写对比和比较,突出主题。
4. 尝试写人写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四单元《呐喊》的故事1. 掌握小说的基本组成部分:情节、人物、环境的描写;事件的发展、转折和高潮。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变化的原因。
3. 分析小说的主旨、寓意及其对社会的启示。
4. 学会阅读小说,理解作者的用意。
第五单元《呐喊》的世界1. 艺术的边缘:创作的危险、艺术的抗议和追求、逃离艺术的困境等。
2. 文学批评的角度和方法:传统文学批评和现代文学批评的观点和价值。
3. 学习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六单元古诗词与韵文赏析1. 人物的神态和情感的描写方法。
2. 运用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烘托诗歌情感。
3. 学会欣赏和鉴赏古诗词,体味其中的美。
第七单元高远的目标1. 人物形象的描写及其特点:外貌、性格、命运的变化等。
2. 描写环境和情感,突出主题。
3. 运用拟人、夸张、形象等修辞手法,丰富表达方式。
4. 学会挖掘人物内在世界的复杂性,培养细腻的观察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重点字音字形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髭.(zī) 髯.(rán) 绺.(liǔ) 鬈.(quán)鞘.(qiào) 颊.(jiá) 猝.(cù) 镭.(léi)钋.(pō) 踱.(duó) 要塞.(sài) 船艉.(wěi)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sì) 悄.(qiǎo)然镌.(juān)刻国殇.(shāng) 篡.(cuàn)改不逊.(xùn)诘.(jié)责裹挟.(xié) 绯.(fēi)红畸.(jī)形匿.(nì)名佃.(diàn)农妯.(zhóu)娌不辍.(chuò)溺.(nì)水劳碌.(lù) 滞.(zhì)留禁锢.(gù)酒肆.(sì) 侏.(zhū)儒锃.(zèng)亮涟.(lián)涟盎.(àng)然黝.(yǒu)黑粗糙.(cāo) 崎.(qí)岖平庸.(yōng) 蒙昧.(mèi) 缰.(jiāng)绳胆怯.(qiè)炽.(chì)热窒.(zhì)息吹嘘.(xū) 摧枯拉朽.(xiǔ)锐不可当.(dāng) 屏.(bǐng)息敛声眼花缭.(liáo)乱殚.(dān)精竭虑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 杳.(yǎo)无消息深恶.(wù)痛疾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cuò) 藏污纳垢.(gòu)2.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ì(溃)退xiè(泄)气dū(督)战业yǐ(已)bān(颁)发遗zhǔ(嘱) 仲cái(裁) 巨é(额)xiāo(潇)洒轻yíng(盈) 由zhōng(衷) 新xiù(秀)初zhōng(衷) 杀lù(戮) 抵lài(赖) wàng(妄)图rǔ(辱)没yì(呓)语dùn(遁)形míng(铭)记zhāng(彰)显yīng(樱)花wǎn(宛)如zhǎng(掌)故落dì(第) wū(呜)呼qī(凄)然教huì(诲)愚dùn(钝) 器yǔ(宇) 私shú(塾) 周jì(济)宽hòu(厚) 仁cí(慈) 慰miǎn(勉) 微miào(妙)zào(燥)热lì(沥)青zhòu(骤)雨yíng(荧)光(二)重点词语释义强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1.消息二则;生难字南渡(dù)芜湖(wú)摧枯拉朽(cuī)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 督战(dū) 歼灭(jiān);多音字、形近字当 塞;词语积累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④歼灭:消灭。
⑤击溃:打垮,打散。
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⑦业已:已经。
;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写作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
此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晓。
7;难点探究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消息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八年级上册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

1-2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yàn 高屋建瓴瑰宝气势磅礴荻港溃退锐不可当歼灭要塞绥靖阻遏豫吊唁jìn zèmòyāo he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吆喝打牙跌嘴泅水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匍匐腋窝烧灼名副其实赃物fà láng piē jiàn精疲力竭永垂不朽箱箧制裁荡然无存珐琅绸缎给予惊骇晨曦瞥见jié肃穆荒谬健忘掳掠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交卸sù sùdàng zhuó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凹凼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焦灼kū lóu zhìzuòkèhan yǔ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滞笨愧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伛zhōu伎俩颠沛文绉绉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wén bùzài yào nüècuān bāo zhùyìzuàn 阌乡练习簿装载疟子疟疾往上蹿剥莲蓬缭绕举箸投掷马褂翳攥xián zhuōjué搀扶涎水晌午晦气粗拙蹒跚琐屑倔强眼花缭乱不可名状悼念蜿蜒lùkāi屹立恍惚憧憬杀戮缭绕裤兜盟誓云霄纳粹踌躇黏性砌缝揩一把二、文学常识1、孙犁:《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是荷花淀派。
2、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思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
1912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八年级校内1,2单元知识清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一、字音字形1.重点字词芜.湖(wú)溃.退(kuì)荻.港(dí)歼.灭(jiān)要塞.(sài)阻遏.(è)管辖.(xiá)逃窜.(cuàn)摧枯拉朽.(xiǔ)锐不可当.(dānɡ)督.战(dū)瑞.典(ruì)挪.威(nuó)诺.贝尔(nuò)颁.发(bān)渗.透(shèn)遗嘱.(zhǔ)巨额.(é)仲裁..(zhònɡcái)凌.空(línɡ)优雅.(yǎ)掠.过(lüè)翘.首(qiáo)酷.似(kù)敦煌.(huánɡ)潇.洒(xiāo)慷慨.(kǎi)绷.直(bēnɡ)轻盈.(yínɡ)悄.然(qiǎo)由衷.(zhōnɡ)一刹.那(chà)眼花缭.乱(liáo)屏.息敛声(bǐnɡ)震.耳欲聋(zhèn)澎湃(pénɡpài)呼啸(xiào)镌刻(juān)一丝不苟(ɡǒu)桅杆(wéi)默契(qì)惊心动魄(pò)浩瀚(hàn)娴熟(xián)凛冽(lǐn liè)咆哮(páo xiào)殚精竭虑(dān jié)宝鼎.(dǐnɡ)国殇.(shānɡ)初衷.(zhōnɡ)杀戮.(lù)篡.改(cuàn)呓.语(yì)遁.形(dùn)矢.志(shǐ)铭.记(mínɡ)缅.怀(miǎn)彰.显(zhānɡ)磅礴..(pánɡbó)惨绝人寰.(huán)振聋发聩.(kuì)2.多音字塞①(sài)要塞②(sāi)瓶塞③(sè)阻塞殷①(yān)殷红②(yīn)殷切遗①(yí)遗嘱②(wèi)遗之千金当①(dānɡ)当然/锐不可当②(dànɡ)当铺翘①(qiáo)翘首②(qiào)翘尾巴屏①(bǐng)屏息②(píng)屏障迫①(pò)从容不迫②(pǎi)迫击炮绷①(bēng)绷带②(běng)绷脸③(bèng)绷脆刹①(shā)刹车②(chà)一刹那悄①(qiǎo)悄然②(qiāo)悄悄着①(zhuó)穿着②(zháo)着急③(zhāo)失着④(zhe)顺着载①(zǎi)千载难逢②(zài)满载而归没①(méi)没有②(mò)辱没磅①磅(bànɡ)秤②磅(pánɡ)礴3.形近字荻港(dí)/获(huò)得颁(bān)发/频(pín)率翘(qiáo)首/翅(chì)膀由衷(zhōnɡ)/哀(āi)伤堪(kān)称/勘(kān)探殚(dān)精竭虑/肆无忌惮(dàn)篡(cuàn)改/编纂(zuǎn)二、词语(成语)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消息二则1、生难字南渡.(dù)芜.湖(wú)摧.枯拉朽(cuī)溃.退(kuì) 荻.港(dí)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 督.战(dū)歼.灭(jiān)2、多音字、形近字当塞3、词语积累①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②摧枯拉朽:枯,枯草;朽,烂了的木头。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③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④歼灭:消灭。
⑤击溃:打垮,打散。
⑥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及有巩固防御设备的据点。
⑦业已:已经。
4、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5、写作背景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基本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194 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
此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40多万,解放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在渡江战役进行中,毛泽东主席喜闻从前线传来的战事,及时地先后写了本课中的两则消息,以告知全党和人民群众知晓。
6、难点探究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有什么特点?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193字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