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加拿大建国初期文化民族主义

合集下载

从加拿大主流社会观念的变迁剖析多元文化政策的现实意义

从加拿大主流社会观念的变迁剖析多元文化政策的现实意义

响 , 17 年 直接采纳 了多元文化 政策 , 此走上 了符 在 91 从 合本 国国情 的多元文化 主义道路 。今 天 , 加拿 大的成功
加拿大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部移 民史 。 民中 移
不 同 的种 族 、 化 和 宗 教 汇 聚 在 这 个 国度 , 而 形 成 了 文 从
经验正被世界上许 多国家所分享 。 本文拟 以加拿大 国情
了归属感和认 同感 。因此 , 文化认 同始终 是维系社会秩
征和行为模式 , 人们正是在这种共 同的文化 背景 中获得
序的“ 粘合剂 ” 是培育社会成员 国家统一 意识 的深层基 , 础。国家安全统一固然取决 于强大 的政治 、 经济 、 军事实 力 , 文化认 同却是物质 力量无 法替代 的“ 但 软实力 ” 是 ,
加拿 大政府一直致力于寻求合适的民族政策和 民族理论 以推 动国 内政 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和谐发展 。
但是 , 这条探询 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 加拿 大主流社会先后 经历 了盎格 鲁 同化论、 炉思想和 多元 文化 熔 主义的激烈争论 , 最终采纳 了多元文化政 策 , 至此走上 了符合 国情的蓬勃发展 的道路 。本文拟从加拿 大 主流社会观念 变迁的角度 阐述 多元文化政 策的 出台, 及其 对加 拿大乃至世界其他 国家协调 多民族 关 系

所实行 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 政府采取法律 、 行政 的强制手段 和其 他非 强制途径 , 迫使 被统治 民族或
少 数 民族 丧 失 原 有 民族 的 文 化 特 征 , 而 在 文 化 上 成 为 从
统治 民族和主体 民族的附属族体 。其具体做法就是以英 国文化作为加拿大文化的基质和主流 ,强迫所有非英裔 种族和英 国文化的外 侨转变 民族意识 ,按 照盎格鲁标准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As a multi-ethnic,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country,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Multiculturalism has 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which from budding to forma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ts time span is semicentury that it is about from the 1940s to 1990s。

Pluralism culture embodie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language, education, employment,which makes many immigrants obtain real rights,in turn helping the wave of immigrants。

The result is that improves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nadian politic and economy,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making Canadian society culture more inclusive and open which gives priority to the British and French culture,and it's a virtuous cir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hole society.Before an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ssimilationism and Anglo consistent theory is very popular in most Canadian authorities, and it regulates that immigrants must give up the original cultural customs if they want to be in Canada,and live with Anglo Canadian life way。

论加拿大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的民族主义情结

论加拿大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的民族主义情结

义, 率先在诗 歌领 域掀起 了一场爱 国运 动高潮 。尽 管 自然抒 情诗是罗伯茨 的强项 , 他却成功地借助《 加拿 大联 邦颂》 这 首 政治诗抒发 民族 主义 情结 , 进 一步提 升 了 自己在 文学领域 乃 至 国家 生活 中的影响力, 同时也为促进 加拿大 民族 主义 的普
及 做 出 了积 极 贡 献 。
令 人遗 憾 的是 , 许 多 加 拿 大人 视 联 邦 的诞 生 为 稀 松 平 常之 事 , 内心里 并 没有产 生 多大 激情 , 民众们 一 如 既往地 忙 于 同严酷 的 自然 环 境 作 斗 争 , 对 国家 的精 神 生活 漠不 关心 。在 他们 看来 , 联邦 “ 很像 一个 经过
加拿大著名文学家基斯认为以罗伯茨为首的联邦诗人的作品洋溢着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的真切情感并不能只把他们看作四位在加拿大写作的普通诗人因为他们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加拿大民族主义的过程中出色地代表了一代加拿大诗人16三枟加拿大联邦颂枠中宣泄的民族主义情结枟加拿大联邦颂枠首次发表时正值19世纪80自治领的经济从建国初期欣欣向荣的劲头步入低迷衰退的态势民众逐渐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丧失信心甚至发出了同美国合并的呼声
关键 词 : 加 拿大 ; 联邦诗人 ; 查尔斯 ・ 罗伯茨 ; 民族 主义
中图分类号 : I 7 1 1 . 0 7 2 文 献标 志 码 : A
个 难 以治愈 的顽 症 。换 句 话 说 , 其 他 国家 视 为 常 态 1 8 6 7年 7月 1日, 大不列颠政府 和加拿大联邦 的 民族 主义 在这 里似 乎成 了一 种 奢侈 品 , 究其 原 因 , 之父联合发布《 英属北美法案》 ( B r i t i s h N o r t h A m e r i — 主要在 于英 裔 和法裔 对 民族 主义 内涵 的不 同诠释 。 c a A c t ) , 从 而 正 式 宣告 了加 拿 大 自治 领 的诞 生 。根 自从 1 9 世纪 民族主义被法国大革命催生以后 ,

看加拿大如何坚持多元文化

看加拿大如何坚持多元文化


益于全球化,国界的概念被弱化。过去
数 十年 间 ,不 同 民族 、不 同地 区 的人 们
史 、国情 的产物 。美 国的独立 系以武力争取 , 此 后2 0 0 多 年 不 断 扩 张 ,唯 有 推 行 “ 熔 炉 政 策” ,才能迅 速消化各 民族 ,并形 成新 的美 国 人群体 ; 美 国全球第一 的政治 、经济 、科技和 军事地位 ,也让各族裔较容易接受这种强行美 国人化 的政策 。加拿大 的独立系英 、法两大族 群联合完成 ,此后 的发展 、扩张也 以和平形 态 进 行 ,同时 自身人 口少 、国力弱 ,缺少 类 似
到2 0 4 2 年 ,自人将成为美 国的少数民族 。而在
美 国的做法 俗称 “ 大熔 炉 ” ,强 调将不 同 种族 、不 同来源 的移 民同化 ,以美 国习惯替代 原有 民族 习惯 ,以 “ 美 国梦 ”替代原有 民族认
同。 由于美 国一 方 面是个 机 会多 多 的淘 金 之
加拿大 ,这个 问题可谓更加突 出,2 0 0 6 年人 口 普查 统计结果 显示 , 自称 少数 民族者 已达5 3 0 万 , 占全 国人 口1 / 6 ,且 移 民和少 数族裔 往往 聚居在 中心城市 ,预NN2 o 3 1 年 ,在 多伦多 、 蒙特利尔和大温哥华地区这三大都 市圈里 ,少
府 曾推行 所谓 的 “ 原住 民寄宿学 校 ” ,借 口原 住民 “ 不 开化 ” ,强制将部 落 中的未成年 人集 中 到寄宿 学 校进 行 教 育 ,试 图 消灭 其 “ 落后
文化” ,不 仅造 成许 多原 住 民部 落传统 文化灭
绝 ,更 因寄宿学校条件恶劣 ,令大量原住 民儿
率惊人 ,且其他加拿大人很难 和他们 相互 理解

课题研究论文:简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课题研究论文:简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100308 公共政策论文简论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人口的多样化是加拿大社会显著特征之一。

追溯加拿大的历史,人们知道这个国家的人口随着世界移民的不断涌入而迅速增长。

这些移民都是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他们有不同文化背景。

很显然,文化上的差异性将这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区别开来。

197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使得加拿大成为第一个推行多元文化主义的西方国家。

1988年加拿大通过了《加拿大多元文化法》,以保护不同种族群体的文化,并且鼓励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加拿大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不管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均为他们提供各种项目和服务。

然而,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之初,就有来自不同层面的反应。

有的认为这项政策的推行是一次有组织的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的攻击,是一种极端相对主义和社会混乱的表现形式,因为它被认为是与超验的或者普世的公民身份观念是不相协调的。

还有的认为这是西方包容性、文化多样性、谦逊等价值观发展的结果,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的共同享有本国权利及声望。

尽管在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怀疑和批评的意见,但是,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缓和了民族关系,同化压力,而且提高了民族群裔的平等意识和自尊心。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1、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根据詹姆斯?H?马什编写的《加拿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解释,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意义:①指一个具有种族或文化异质特征的社会;②指族裔或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的观念;③指1971年以来加拿大联邦及各省推行的政府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接受并且宣扬多种民族文化,鼓励文化差别,肯定社会个体所具有的族裔归属感的合理价值。

多无文化主义者宣扬不同种族及宗教群体的平等身份,不以任何特定民族、宗教或文化群体价值观为主体。

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包括四个方面,承认其他种族群体及他们文化的存在,认可这些群体对社会的贡献,反对种族主义,宣扬所有种族群体的平等性。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成功的启示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成功的启示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以及「祖裔語言教育」計劃,助長了當地華文教育,走向欣榮!加拿大位於美國之北,面積是世界第二,人口卻只有二千五百萬。

物產豐實,真是一個地曠人稀的天府之國。

加拿大人民主要是英國後裔,其次是法國後裔;但少數民族卻有四五十種之多。

加拿大人口分布有些特別:大部份集中在各大城市及美加邊境的一個帶狀區域內。

大城市裡的人口之中,少數民族卻佔了很高的比例。

如最大城市多倫多(Toronto),人口有兩百萬,其中有一半是少數民族,並不講英法官方語言。

第三大城市溫哥華(Vancouver),有超過四十巴仙是少數民族,並不講英語。

加拿大學校裡的少教民族學生,近年來急速增加,於是,引起了少數民族是否能納入加拿大英語社會的爭論。

少數民族對本身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英化」教育效果又相對差劣,由而導致了雙語教育政策的擬議。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以及雙語教育計劃是在少數民族納入加拿大社會產生困難時,為求補救而制訂的。

這個過程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鏡。

在去年尾舉行的「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中,有兩位學者談到加拿大的華文教育情況及其多元文化政策。

一、加拿大中文教育委員會委員耿慶武談:「加拿大華文教實現況及展望。

」二、安大咯省北約克市維德中文學校家長會教育組負責人譚王筱惠談:「海外中文教學課程探討。

」根據上述兩位學者的報導,我了解到,加拿大是個移民社會,除英法後裔之外,還有其他歐洲民族及亞洲少數民族,另有少數當地土著愛斯基摩人。

其文化政策的制訂乃採取兼容並包的開明做法。

1971年加拿大政府正式頒布「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作為其基本文化政策。

當時其總理尚宣布:「加拿大的國民幾乎來自世界每一個國家,他們帶予加拿大世界上各種主要宗教及語文。

這種廣泛的文化分散(Cultural Diversity),使得加拿大自然地具有多彩的人文經驗。

政府認為這是一種祖傳的資質。

政府亦確信,若迫使人民遺棄他們自己的文化,加拿大將貧而不毛。

浅析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政策

浅析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政策

浅析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政策——因纽特人自治的努纳武特地区的建立的启示一、努纳武特地区概述(一)努纳武特地区简介努纳武特(Nunavut),在当地原住民因纽特语中意指“我们的土地”,是加拿大13个一级行政区中三个地区中的一个,也是加拿大所有的一级行政区之中最晚成立的一个、面积最大的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时由原本西北地区的东部分割而出(如图一)。

1999年4月1日,加拿大东部北极地带的努纳武特行政区正式宣告成立。

努纳武特面积约为避免200万平方公里,包括有陆地,河流和冰川。

人口稀少,只有27000人左右,分布于是26个小社区,这里85%的居民是因纽特人。

生活在努纳武特地区的因纽特人在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后,终于在这一天实现了自己的和平梦想,因此是个在原住民权利争取运动中产生的行政区。

图一:努纳武特地区图(二)努纳武特地区因纽特人加拿大原有10个省、2个地区。

20世纪末,西北地区被一分为二,努纳武特(Nunavut)是其中的一个地区。

这个地区的面积相当于两个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面积,但人口只有26665人,其中土著民族22720人,包括印第安人95人、梅蒂斯人55人、因纽特人22560人①。

也就是说,有一半因纽特人居住在这里,成为努纳武特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

因纽特人(意为“真正的人”),旧时称他们为爱斯基摩人(意为“吃生肉的人”)。

20①2001 Census Aboriginal Population Profile,载http://www.12.statcan.ca.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尊重其意愿,正式改称为因纽特人。

全世界有十几万因纽特人,加拿大就有45000多人。

除加拿大外,俄罗斯、丹麦和美国的阿拉斯加也分布有因纽特人。

在过去,狩猎是因纽特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社会是以狩猎为基础的,没有大的政治单位,只有由几个家庭组成的小型狩猎组织。

因纽特人既没有氏族,也没有部落,所以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经过氏族部落发展阶段的民族。

加拿大论文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论文:论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的历史演进

加拿大论文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论文:论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的历史演进

加拿大论文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论文:论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的历史演进摘要: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和多民族社会,加拿大一直保持着国家形态的完整和国内各族裔对于自己民族——国家较高程度的认同。

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的主要历程,无论在最初的民族国家构建时期,还是在后来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双重构建,以及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践过程中,都有着自已独特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其他移民国家和多民族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民族政治发展是民族政治由低级到高级的正向变迁过程,它主要表现为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其目标是实现民族政治生活的现代化。

作为由法国和英国统治的北美殖民地演变而来的移民国家和多民族社会,加拿大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在其三千多万的国家人口中,包含了百余个民族成份,被誉为“多民族的马赛克社会”。

纵观加拿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其一,作为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遗留问题,加拿大的英、法裔民族矛盾问题一直如影随形,但加拿大却并没有因此而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分崩离析,相反,它始终保持着国家形态的完整和统一;其二,自1971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来,国内民族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成为加拿大国家与民族智慧的象征,为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政策取向,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焦点;其三,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在发达国家属于高范围,中等财产的人约占80%,1992年联合国评加拿大为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蒙特利尔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那么,加拿大获得成功的经验与启示有哪些?对于其他移民国家或者多民族社会而言,能够提供哪些借鉴?本文以民族政治学的视角,试图通过对加拿大民族政治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寻求可能的答案。

一、民族国家的构建从1608年法国人塞缪尔·德·尚普兰建立魁北克殖民地,到1867年正式摆脱殖民地地位,加拿大民族国家的形成用了两个半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加拿大建国之初,国内百废待兴,此时英裔、法裔两大创始民族的矛盾又日益加剧,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雪上加霜。

一些英裔联邦诗人,在“加拿大第一”运动的影响下,欲以诗歌唤醒国民的民族价值观,进而呼吁他们为加拿大的团结富强而奋斗。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之父”的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就是其中歌颂加拿大民族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

本文旨在以文化民族主义为理论框架,结合加拿大特殊的历史背景,分析罗伯茨的自然抒情诗《豌豆地》,从而挖掘诗中表达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关键词:文化民族主义;加拿大;查尔斯?罗伯茨;自然抒情诗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Canada,everything was waiting to be taken up,however,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founding nations of English and French has been becoming sharper and sharper,which made the precarious state worse and worse.Some Anglo Confederation Poets wanted to wake up the values of the n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Canada First”movement,furthermore,they called for all the nation to struggle for the unity and prosperity of Canada.Charles Roberts,the“Father of Canadian Literature”,i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spirit of Canadian nationalism.Taken Cultural nationalism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Canadian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natural lyric Pea Field by Roberts,thus,we can extract the cultural nationalistic complex in the poem.Key words:cultural nationalism;Canada;Charles Roberts;natural poem一、加拿大建国初期文化民族主义内涵尽管民族主义是目前中外学者正在广泛讨论的问题,但迄今尚无能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因为没有一种解释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民族主义的所有特征和内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民族主义定义为“可以表明个人对民族国家怀有高度忠诚的心理状态”。

[1](P6)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融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民族运动于一体的社会思潮和行动准则……由于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因而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消极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

[2]就学者们通常青睐的研究视角而言,民族主义按照内容主要可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等三种类型。

本文拟以文化民族主义为探析对象。

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派生。

它是一种以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是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的创造、维持及强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并谋求民族文化保留、复兴与壮大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取向。

[3]换句话说,文化民族主义是用本国文化的特殊性来凸显这个国家的独特性,唤醒国民的认同并把本国文化发扬光大,使这个国家子民众志成城,从而使这个国家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诚然,民族主义的动态发展特征决定它是个性十足不断与实践互动的意识、概念体系。

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历史时段的民族主义只能被实事求是地认为是民族主义的一个片段。

”[4](P19)因此,我们在界定民族主义的具体内涵时要注意不同的历史分期和使用的语言环境。

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加拿大建国初期联邦诗人查尔斯?罗伯茨在其自然抒情诗中所表达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The Act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的颁布标志着加拿大自治领的诞生。

但是这个新生的国家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军事和外交权力,仍然属于半殖民地国家,因此民众的心中鲜有国家的概念,民族主义更是一种奢侈品。

19世纪70年代初期,一些有思想的英裔知识分子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忱,纷纷撰文著书,呼吁加拿大人以国家利益为重,摒弃由于种族、语言、宗教、地域等差异而造成的各种纷争和矛盾,在加拿大自治领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

及至19世纪80年代,那些出生于自治领初建时期的联邦诗人逐渐在诗坛崭露头角,在诗歌领域将这场运动更为深入地传承下去,影响了一代加拿大人的民族主义观念,而这些人当中,尤以罗伯茨的贡献最为突出。

二、罗伯茨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升华加拿大文学史上一致认为罗伯茨、阿奇博尔德?兰普曼、布利斯?卡曼和邓肯?坎贝尔?斯科特等四人是该国联邦诗人的杰出代表,虽然他们的诗作各有千秋,却基本都以抒写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为主,具有明显的加拿大本土特色。

上述四人当中,罗伯茨的创作生涯起步最早,不仅作品数量最多,而且在宣传文化民族主义方面最具有影响力,可谓“19世纪80年代后期公认的文学民族主义运动的领导者”。

[5](P71)罗伯茨之所以能够在加拿大建国初期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成为领军人物,与他的成长背景是分不开的。

1861年,罗伯茨生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道格拉斯镇,父母都是文学爱好者,母亲还是美国超验主义始祖爱默生的孙女。

罗伯茨14岁开始阅读古典文学,对浪漫主义诗歌研究尤深。

读研期间,就因为发表处女作《俄里翁及其他诗》(Orion and Other Poems)而一鸣惊人。

《俄里翁》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猎户俄里翁为题材,重点写他失明、复明,又与厄俄斯相爱的故事。

罗伯茨通过这部诗集,展示了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全面传承,将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阿诺德这些浪漫派大师的风格精华融会贯通。

[6](P30)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言之确凿地说,《俄里翁》具有明显的加拿大特色。

不过,也有很多加拿大人批评该诗集的地区色彩太浓厚,对加拿大的民族主义着墨过少。

[7](P156)1893年出版的《平日之歌》(Songs of the Common Day),是罗伯茨自然诗歌的佳作。

诗集中收录的精美的短诗和十四行诗,集中地描写了加拿大的自然美景,一些加拿大的自然诗的代表篇章都在这部诗集里,它标志着罗伯茨诗歌创作的顶峰。

[6](P31)三、罗伯茨在自然诗歌里表现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就加拿大文学领域的发展进程而言,联邦诗人所创作的自然诗是这一领域最为辉煌和值得称颂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那些描写加拿大广阔的原野,火红的枫叶,壮观的北极光的自然诗充其量只能属于富有特色的地方主义文学范畴,但是由于加拿大国家的构建是一种和平演进的过程,几乎没有经历过流血和牺牲,因而鲜有气势恢宏、壮怀激烈的政治诗问世,所以赞颂加拿大特殊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的自然诗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文化民族主义的重任。

有人认为,作为炽热的民族主义者,罗伯茨等联邦诗人,对宣传加拿大民族主义所作的最大贡献在于,“第一次将自己的国家及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化进诗行之中,抒发加拿大人的情怀,寄托加拿大人的个性与精神,任何时候都足以在文学中占一席之地。

”[8](P29)作为联邦诗人中的领军人物,罗伯茨的自然抒情诗可称为建国初期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他描写的田园诗直白中透着祥和,这种上帝赐予的宁静的生活是加拿大这块土地所特有的。

例如《豌豆地》里所描绘的,“阳光明媚的田野,/微风沙沙,/黄黄蝴蝶飞,/蜂儿采蜜忙,/淡摆的豆花如风似蝶乱飞扬,/淡青的豆蔓像海姑娘的长发。

/碧空淡淡的蓝,/无比纯净,/远处的海水也闪着淡淡的光,/像阳光下有起伏的豌豆坡一样,/天地山川一片淡淡的无垠。

”[9](P99)这首透着清新真切的自然诗,采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加拿大至纯至美的田园风光描写得令人如痴如醉。

诗中所选意像不落俗套,蝴蝶、蜜蜂、豆花和豆蔓的色彩艳丽,动静结合,展示出加拿大田间地头的平静祥和景象。

诗人把豆蔓比作海姑娘,不仅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又在无形中把陆地与大洋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加拿大东海岸的地域特色。

诗人用寥寥数语就将加拿大独具特色的田园美和自己的文化民族主义意识合而为一,清新洒脱,别具风格,深切地表达出他对祖国的自然的个性的赞赏与热爱,塑造出一个崭新的民族文学形象。

接着,《豌豆地》又这样描写着,“一块块豆地散发出芳香,/飘遍了豆花灿灿的陇亩,/夏日的家乡,/田野多么可爱。

/牛儿嫌牧场上草不丰足,/从灌木林地爬上坡来,/隔着长满青苔的围栏朝豆地张望。

”[9](P99)诗中引入牛儿这一意象,将其拟人化,憨态可掬,情趣横生,又点明描写的家乡的夏日、田野,说明罗伯茨写的是加拿大田园的一种独特的生机与情趣,这种情趣是加拿大式的,宁静,美丽,自然和谐。

[6](P34)《豌豆地》不仅结构巧妙,文笔朴实流畅,语言清新淡雅,而且作为优秀的自然诗,成为了加拿大民族意识构建的一部分,使读者时刻感受到加拿大这个新生民族充满活力的脉波和强劲的民族主义春风。

罗伯茨在谈自己的创作感受时说:“我们不必去询问一部作品是否来自新斯科舍或者不列颠哥伦比亚,也不要去想它属于安大略还是新不伦瑞克――除非有这个必要――只求它能够广义地、真实地代表加拿大。

”+从上述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祖国那种浓郁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

正如他在给另一位联邦诗人兰普曼的回信中所说的,“我们必须让年轻的加拿大变得独立而且睿智,就用我们不知疲倦的双手去传播这个(民族主义的)理想吧!”[7](P29)结语应该说,自从19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第一”运动蓬勃兴起后,各行各业的英裔知识精英们就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民族主义。

以查尔斯?罗伯茨为首的联邦诗人更是首当其冲,通过诗歌描写加拿大美丽的自然风光,歌颂勤劳的国人,表达心中的民族主义理想,通过文学,为加拿大的独立和团结摇旗呐喊。

加拿大著名文学家威廉?基斯曾经中肯地评价了上述诗人在宣传文化民族主义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说,联邦诗人的诗歌洋溢着诗人们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的真切情感,不应该只把他们看作是四位在加拿大写作的诗人,因为,“他们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民族主义的过程中,出色地代表了一代加拿大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