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历史与文化选修课作业
《加拿大》教案

《加拿大》教案加拿大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加拿大的基本信息和文化特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人口构成以及主要文化特色。
目标- 了解加拿大的地理位置、邻国和自然环境- 掌握加拿大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历史事件- 了解加拿大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 了解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产业- 熟悉加拿大的人口构成和多元文化- 了解加拿大的主要文化特色和俗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和邻国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部,北濒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
让学生了解加拿大与邻国的关系和地理特点。
2. 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历史发展,包括欧洲殖民时期、加拿大建国和主要历史事件如皇家山谷事件等。
3. 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学生将了解加拿大的政治制度,包括英联邦制度、议会制度、联邦制和省级政府等政府组织形式。
4. 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简要介绍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主要产业如采矿业、林业、能源等,并带来的经济效益。
5. 人口构成和多元文化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人口构成,包括英裔、法裔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同时介绍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和文化交流。
6. 主要文化特色和俗介绍加拿大的主要文化特色,如冰球运动、枫叶、伍德布什节等,以及加拿大人的一些俗和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1. 地理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与邻国的关系。
2. 历史事件演讲:让学生选择一个加拿大历史事件,进行演讲并与同学分享。
3. 政治制度模拟:分组模拟加拿大的政治制度,通过角色扮演了解政府组织和决策过程。
4. 经济产业研究:学生选择一个加拿大的主要产业进行研究,制作海报或PPT展示。
5. 多元文化展览:学生分组展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包括风俗惯、传统服饰、美食等。
6. 文化特色分享: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加拿大的主要文化特色,并准备一道与之相关的传统食物。
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加拿大》教案:了解多元文化的国家

《加拿大》教案:了解多元文化的国家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对加拿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激发学生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加拿大地图,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
2. 介绍加拿大的基本情况,如人口、面积、气候等。
3. 讲解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加拿大的国旗、国歌等信息。
第二章:加拿大原住民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加拿大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
2. 培养学生对原住民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加拿大原住民的起源和发展。
2. 原住民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学活动:1. 介绍原住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原住民文化的特点,如图腾、编织、舞蹈等。
3. 让学生观看原住民文化的表演视频,增进了解。
作业:1. 选择一种原住民文化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并分享给同学。
第三章:加拿大官方语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及其地位。
2.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语言文化的态度。
教学内容:1. 加拿大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的来源和地位。
2. 加拿大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1. 讲解英语和法语在加拿大的历史和地位。
2. 分析加拿大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如华人、印度人等。
3. 让学生尝试用英语和法语进行简单交流。
作业:1. 学习一段英语或法语的日常对话,并与同学进行练习。
第四章: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体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具体体现。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
1. 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体现,如美食、节日、艺术等。
2. 加拿大包容多元文化的政策。
教学活动:1. 介绍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具体体现,如不同民族的美食、节日等。
2. 分析加拿大包容多元文化的政策及其影响。
3.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案例。
作业:1. 尝试制作一道加拿大特色美食,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对加拿大多元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加拿大高中课程设置

加拿大高中的课程设置
加拿大高中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包括文科、理科、商科、艺术和其他特殊课程。
文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常见的文科课程包括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理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种科学课程。
商科课程是培养未来商业领域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学习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
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学生可以选择学习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类课程。
其他课程包括体育、技术、地理等特殊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兴趣。
在加拿大高中,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毕业要求。
必修课通常包括英语语言艺术课(Language arts)、社会科学课(Social studies)、自然科学课(Science)和数学课(Mathematics)等。
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总体来说,加拿大高中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也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初步掌握南亚、东亚及美洲文化的概况,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自主学习:学生需通过预习材料、相关网络资源或图书资料等,搜集关于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知识。
要求关注各地的文化特点、主要风俗习惯、艺术表现形式及历史文化演变等。
2. 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笔记,包括至少三个地区(如印度、中国和墨西哥)的文化特征概述,重点记录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特色元素,如语言、宗教、艺术、建筑等。
3. 思考分析:学生需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三个地区在文化上的共通点和差异,分析这些差异是如何由各自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和见解,讨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形成小组讨论记录。
5.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包括对三个地区文化特征的描述、分析以及个人见解。
三、作业要求1. 笔记整理需清晰、有条理,重点突出,能反映出学生对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
2. 思考分析应具备深度和广度,不仅对各地区的文化进行表面描述,还需进行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探索和分析。
3. 小组讨论应积极互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记录应真实反映讨论过程和结果。
4. 作业报告应简洁明了,表达清晰,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
报告需包括个人的反思和对文化的独特见解。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笔记整理、思考分析、小组讨论记录和作业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深度进行评价。
同时,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促进学习和交流。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问答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理解。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2.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并分析南亚、东亚和美洲的历史文献,找出各自的文化特点,并总结其形成原因。
要求写出至少300字的总结报告。
2. 选取一个文化现象(如宗教、建筑、艺术等),对比南亚、东亚和美洲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要求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3.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如古代美洲、中世纪东亚等),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该时期文化交流的思维导图。
要求思维导图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和PPT内容需真实、客观,符合历史事实;2. 作业报告和PPT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3. 完成作业后,需提交电子版作业,并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4. 思维导图应使用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制作,确保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报告和PPT的内容质量、逻辑性和分析深度;2. 评价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历史成绩的参考之一。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并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2. 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将反馈结果反馈给学生;3. 学生应根据老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深入了解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 培养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 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4. 锻炼了汇报和合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本次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南亚、东亚与美洲的主要文化特征;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和评价能力;3. 提高学生对比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选取南亚、东亚与美洲三个地区各一则代表性文化材料(如印度教、儒家思想、玛雅文明等),并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阅读笔记,阐述该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异同点,并制作一份PPT进行汇报。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a. 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b. 三个地区文化的异同点;c. 对异同点的解释和分析。
3. 撰写论文:选取一个地区(如东亚),对该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论文,分析该文化对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4. 课堂展示:挑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用PPT或视频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简短的讲解和回答同学提问。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2. 认真对待:作业过程中应充分阅读相关材料,深入思考,确保作业质量;3. 按时提交: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提交将不予评价;4. 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内容的质量、创新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2. 分层评价: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3. 反馈指导: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在提交作业后,可参考教师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2. 小组互评: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其他小组可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3. 教师点评:教师将对所有作业进行总体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南亚、东亚和美洲的基本文化背景;2. 掌握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特色;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书籍:学生需阅读有关南亚、东亚和美洲的历史、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书籍,如《印度史》、《中国文化史》以及《美洲文明史》等。
2. 制作表格:学生需制作一张表格,列出国别、文化特点以及相关的代表性人物或事件。
表格应包括南亚、东亚和美洲三个地区的内容。
3. 课堂讨论:学生需准备关于南亚、东亚和美洲文化的讨论话题,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4. 小组研究:学生需组成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南亚、东亚或美洲的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PPT进行展示。
5. 作业反馈:学生需对作业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写出书面反馈。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应涵盖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特点,并尽可能地收集相关资料;2. 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阅读书籍、制作表格、课堂讨论、小组研究和书面反馈等;3. 小组研究需分工明确,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和贡献;4. 作业提交时间应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内,提交方式可以是纸质版或电子版;5. 书面反馈应包括对作业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做出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以及小组合作的程度进行评价;2.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南亚、东亚和美洲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对文化特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程度;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历史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提交作业后的一周内,将书面反馈交给教师;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书面反馈,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3. 教师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以增进学生对南亚、东亚和美洲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高中历史课程《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南亚、东亚和美洲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2. 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并分析南亚、东亚和美洲的代表性文化文献(例如,南亚的《摩诃婆罗多》、东亚的《论语》和美洲的印第安神话);2. 根据文献描述,概括每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3.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南亚、东亚和美洲文化的异同点,并总结出影响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4. 针对某一文化,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2. 每个小组需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小组讨论和论文汇报;3.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方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写作水平;2. 评价内容包括对文化文献的理解程度、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以及论文的创新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3.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将给予单独指导。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1. 阅读并分析文化文献:学生需要阅读并理解南亚、东亚和美洲的代表性文化文献,例如《摩诃婆罗多》、《论语》和印第安神话等,以便对每种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要求学生对文献中的核心思想、价值观和社会制度进行归纳和总结。
2. 比较文化异同点: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南亚、东亚和美洲文化的异同点,并总结出影响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和文化。
要求小组代表能够清晰地表达小组的观点,并能够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3. 撰写论文:学生需要针对某一文化,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加拿大的历史溯源加拿大的历史是从印第安和爱斯基摩等原住民的历史开始的,10世纪以后,西欧的足迹才开始踏上这片土地。
最初先是海盗来到加拿大东部,此后从欧洲人进行探险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北美大陆的历史在此阶段迅速展开。
16世纪。
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
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
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
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认加拿大自治权,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联邦,7月1日也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
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
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并签署《加拿大宪法草案》即现行的加拿大宪法。
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
1931年,加拿大的内政外交正式脱离了英国的从属关系,得到了完全的自治权,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后也获得与英国议会平等的立法权。
但仍无修宪权。
1945年加入国际联盟,并于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稳固了其在国际政治方面的地位。
1965年,加拿大制定了自己的国歌,国旗。
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1999-2000年3月NUNAVUT成为10个省,2个特区之后的第13个区域加入联邦。
二、加拿大国名的由来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
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
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
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
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Québec),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cona"。
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
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K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
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
三、加拿大著名历史人物白求恩(Bethune,Henry Norman )(1890~1939)加拿大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人。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8 年3月,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
8 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降低伤员的死亡率和残废率,把军区后方医院建设为模范医院,组织制作各种医疗器材,给医务人员传授知识,编写医疗图解手册。
倡议成立了特种外科医院,举办医务干部实习周,加速训练卫生干部。
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
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死亡,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
11月至1939 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7 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
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完县黄石口村逝世。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1940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军城南关建立了白求恩墓。
晋察冀军区决定将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52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烈士陵园。
金·坎贝尔加拿大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总理(1993年6月13日至11月4日)。
坎贝尔生于1947年,1989年,她加入内阁;1991年又被任命为加拿大第一位女司法部长;1993年,成为北约成员国第一位女国防部长。
1989年,蒙特利尔大学理工学院14名女生被枪杀,举国震惊。
坎贝尔坚定地引入了《枪械法修正案》,对枪支使用的规限更为严格。
1999年至2003年,她担任世界妇女领导人理事会主席;2003年至2005年,她担任国际妇女论坛主席。
米歇尔·让加拿大的第27任总督。
1957年生于海地太子港,担任总督前于加拿大魁北克任新闻从业员。
在获得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推荐,并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后,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05年8月4日正式宣布其任命。
她于同年9月27日就职,接替前任总督伍冰枝。
四、加拿大魁北克法语区的争论魁北克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法语。
在20世纪后半期许多魁北克人帮魁北克争取更大自主统治权。
1964年的国旗大辩论造成带有英国国旗的旧国旗被废弃,改用现有的枫叶图案。
在1969年7月7日,加拿大政府将法语提升为官方语言,让英语和法语在联邦政府上享有同等地位。
加拿大在1970年代开始变为一个双语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但是1977年,魁北克通过法语法案,只承认法语是该地区的官方语言。
魁北克到现在为止,一共为是否独立举行了两次公民投票:1980年的魁北克公投和1995年的魁北克公投。
这两次的投票先后被60%和50.5%的选民否决。
五、加拿大历任总理列表1867.07.01-1891.06.06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爵士自由党-保守党联合执政1873.11.07-1878.10.08亚历山大·麦肯齐加拿大自由党1878.10.17-1891.06.06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爵士加拿大保守党1891.06.16-1892.11.24约翰·阿伯特爵士加拿大保守党1892.12.05-1894.12.12约翰·汤普森爵士加拿大保守党1894.12.21-1896.04.27麦肯齐·鲍威尔爵士加拿大保守党1896.05.01-1896.07.08查尔斯·塔珀爵士加拿大保守党1896.07.11-1911.10.07威尔弗里德·劳雷尔爵士加拿大自由党1911.10.10-1920.07.10罗伯特·莱尔德·博登爵士加拿大保守党/加拿大联合党(从1917.起)1920.07.10-1921.12.29阿瑟·米恩加拿大联合党/国家自由党和保守党1921.12.29-1926.06.28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加拿大自由党1926.06.29-1926.09.25阿瑟·米恩加拿大保守党1926.09.25-1930.08.07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加拿大自由党1930.08.07-1935.10.23理查德·贝德福德·贝内特加拿大保守党1935.10.23-1948.11.15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加拿大自由党1948.11.15-1957.06.21路易斯·圣劳伦特加拿大自由党1957.06.21-1963.04.22约翰·迪芬贝克加拿大进步保守党1963.04.22-1968.04.20莱斯特·皮尔逊加拿大自由党1968.04.20-1979.06.03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加拿大自由党1979.06.04-1980.03.02乔·克拉克加拿大进步保守党1980.03.03-1984.06.30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加拿大自由党1984.06.30-1984.09.17约翰·内皮尔·特纳加拿大自由党1984.09.17-1993.06.25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加拿大进步保守党1993.06.25-1993.11.04金·坎贝尔加拿大进步保守党1993.11.04-2003.12.12让·克雷蒂安加拿大自由党2003.12.12-保罗·马丁加拿大自由党六、加拿大政体加拿大是一个议会负责制国家,议会制政府包括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等级。
联邦政府包括总督、枢密院、总理和内阁。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加拿大总督是名义领袖的代表,他由英国女王任命。
现在,加拿大总督全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总督的职责包括:召集或解散议会,主持总理、最高大法官、内阁和枢密院的就职仪式,统帅三军。
实际上加拿大总督的权力受到宪法很大的限制,根据加拿大宪法,加拿大总督召集或解散议会必须在总理的提议下进行,其职责的履行必须遵循各有关部长的建议。
加拿大采用联邦制、国会制及君主立宪制。
国家的首领是加拿大君主,由英国君主兼任,目前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女王在加拿大本土的代表为加拿大总督,总督没有任何政治归属,其责任是以君主名义同意法案、宣读君主讲话、在国家文件上签字、宣布国会召开或解散、以及其它国家职务。
君主(通过总督)是名称上的首脑而已。
总督由总理提名,并由君主任命的。
现任总督为庄美楷。
总理由众议院最大政党,即执政党的领袖担任。
现执政党为保守党,该党领袖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为总理。
主要政党:加拿大自由党(英语:Liberal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libéral du Canada是个中─右翼的政党)加拿大保守党(英语: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 是个资本主义的政党)加拿大新民主党(英语:New Democratic Party,法语:Nouveau Parti démocratique是个社会主义的政党)魁人政团(法语:Bloc Québécois是个主张魁北克省脱离加拿大独立的政党)加拿大绿党(英语:Green Party of Canada,法语:Parti vert du Canada是个环保主义党)七、加拿大概况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总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