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葡萄酒文化和鉴赏

葡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 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
萄 酒
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 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 16.2°之间;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
的
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
基
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 酒精饮品。
础 8 GB/T15037-94规定:葡萄酒是指
第五章、葡萄酒的存储 第六章、葡萄酒的等级 第七章、葡萄酒的年份 第八章、酒杯介绍 第九章、葡萄酒世界 第十章、葡萄酒礼仪
第一章、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
2
第一章、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在人类历史中扮演者非 常重要的角色,它能舒缓疲劳、减轻病痛、消毒杀 菌、美容养颜等等,直到19世纪晚期,葡萄酒都是 西方医学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 认为葡萄酒是一种温和的酒,适量饮用对人的身体 会有益处。“饮少些,但要好”(Drink less but better) 是葡萄酒一直沿用的不朽谚语。
要量较大的种类。干酒由于糖分极少,所以葡萄品种
葡
风味体现最为充分,通过对干酒的品评是鉴定葡萄酿 造品种优劣的主要依据。另外干酒由于糖分低,从而
萄
不会引起酵母的再发酵,也不易引起细菌生长。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克/升之间,欧洲与美
酒
洲消费较多。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0克/升之间,味略甜,
目 录
1
第一章、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章、葡萄酒的基础知识
1 、葡萄酒的定义 2 、葡萄酒的分类 3 、葡萄酒的品种 4 、葡萄酒的地理分布
第三章、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1 、白葡萄酒的酿造 2 、红葡萄酒的酿造
第四章、品味葡萄酒的艺术
葡萄酒d的教案.

葡萄酒d的教案.葡萄酒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葡萄酒的历史、种类、酿造过程以及品鉴方法。
2、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和品尝葡萄酒。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葡萄酒的分类和特点。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葡萄酒的品鉴技巧。
2、难点理解葡萄酒的风味和口感特征。
掌握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原则。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葡萄酒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通过展示葡萄酒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葡萄酒的品鉴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葡萄酒庄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精美的葡萄酒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对葡萄酒有多少了解?”(二)葡萄酒的历史(15 分钟)1、介绍葡萄酒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古代的格鲁吉亚。
2、讲述葡萄酒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葡萄酒是宗教仪式和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提及葡萄酒在中世纪欧洲的发展,以及葡萄酒贸易的兴起。
(三)葡萄酒的种类(20 分钟)1、按颜色分类: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如红葡萄酒通常具有较高的单宁含量,口感浓郁;白葡萄酒口感清爽,果香浓郁;桃红葡萄酒则颜色迷人,口感清新。
2、按甜度分类: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
解释不同甜度的葡萄酒在糖分含量上的差异,以及它们适合的消费场景。
3、按酿造方法分类:静态葡萄酒、起泡葡萄酒和加强葡萄酒。
重点介绍起泡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如香槟法;加强葡萄酒如波特酒和雪莉酒的特点。
(四)葡萄酒的酿造过程(20 分钟)1、采摘葡萄:强调采摘时间和葡萄的成熟度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2、压榨葡萄:讲解不同的压榨方式和设备。
3、发酵:介绍发酵的原理和过程,包括酵母的作用、温度控制等。
4、陈酿:解释陈酿的目的和方法,如在橡木桶中陈酿可以赋予葡萄酒特殊的风味。
5、装瓶:说明装瓶的注意事项和葡萄酒的保质期。
白葡萄酒品鉴课程设计

白葡萄酒品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白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品鉴技巧以及与食物搭配的原则。
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风格的白葡萄酒,掌握品鉴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白葡萄酒进行简单的评价。
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葡萄酒文化的尊重和兴趣,提高其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葡萄品种和产区知识,介绍常见的白葡萄品种及其产地特点;第二部分是酿造工艺,深入解析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品鉴技巧,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品鉴白葡萄酒的六个基本步骤;第四部分是白葡萄酒与食物搭配,教授搭配原则及常见搭配案例;第五部分是品酒会,教授如何举办一场成功的品酒会。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白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白葡萄酒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再次,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品鉴技巧;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权威、实用的专业书籍和教材;参考书方面,收集各类专业论文和报道,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多媒体资料方面,搜集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丰富教学手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专业的品酒工具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作业分为短篇论文和品酒笔记,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包括葡萄品种、酿造工艺、品鉴技巧等。
评估标准将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内容制定,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2次课,每次课2小时,地点在学校的专业教室。
课程进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白葡萄酒品鉴课程设计

白葡萄酒品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白葡萄酒的基本知识,包括酿造工艺、主要葡萄品种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品鉴白葡萄酒的基本步骤,包括观色、闻香、品味,并能够描述白葡萄酒的色泽、香气和口感特征。
3. 学生能够了解白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基本原则,并能够提出合适的搭配建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准确描述白葡萄酒的感官特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白葡萄酒品鉴的兴趣,提高生活品质,丰富生活体验。
2. 学生尊重并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习俗,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3. 学生通过了解葡萄酒产业,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白葡萄酒基础知识- 酿造工艺:介绍白葡萄酒的发酵、陈化过程。
- 葡萄品种:讲解常见白葡萄品种及其特点,如霞多丽、雷司令、长相思等。
2. 品鉴白葡萄酒- 观色:学习观察白葡萄酒的色泽,了解酒龄与色泽的关系。
- 闻香:训练嗅觉,识别白葡萄酒的香气类型,如水果、花香、矿物质等。
- 品味:体验白葡萄酒的口感,学习评价酸度、酒体、余味等方面的特点。
3. 白葡萄酒与食物搭配- 基本原则:介绍白葡萄酒与食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风味互补、酒体平衡等。
- 搭配建议:列举不同类型的白葡萄酒与食物的搭配示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葡萄酒基础知识与品鉴

《葡萄酒基础知识与品鉴》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学习目标描述
《葡萄酒基础知识与品鉴》课程通过对葡萄酒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葡萄酒的起源、产地、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实训课程让高职学生从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鉴技巧、与菜肴的搭配习惯以及侍酒流程等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让学生真正做到会“识酒”会“品酒”。
三、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1、能掌握葡萄酒的相关知识与品鉴技巧。
2、熟练运用所学葡萄酒品鉴知识,实际分析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和特点。
3、熟练使用葡萄酒器具,进行现场讲解。
4、能通过酒标识别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葡萄酒。
5、能熟练地为不同需求的客人介绍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品。
四、课程主要内容
(一)、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
(二)教学任务描述
五、学习者能力测试方法
1、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
2、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本课程为选修课程。
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两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中作业,实作占30%;出勤、学习主动性等占10%。
六、教学资源配置
1、主教材:《葡萄酒的基础知识与品鉴》编者:杨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参考资料:《葡萄酒101问》编者:钟正道,嶺南美术出版社;《爱上葡萄酒》编者:吴书仙,人民出版社。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设施、实训场地设施设备。
4、主讲教师:刘静(专任)(助教),所属单位:旅游系。
幼儿园红酒品鉴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园红酒品鉴教育案例分享主题:幼儿园红酒品鉴教育要求:提供具体的案例,案例字数在1500字左右,采用简明扼要的风格,不要在回答中包含任何网址链接和图片,用优美的排版格式输出。
近年来,幼儿园红酒品鉴教育成为越来越多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能够通过品鉴红酒,让幼儿们学会欣赏美好生活,培养出对美好事物的品味和欣赏能力,进而开阔幼儿们的视野,提高幼儿们的综合素质。
下面,本文将结合我所在的幼儿园的实际案例,向大家介绍幼儿园红酒品鉴教育。
一、背景介绍我所在的幼儿园坐落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生活气息浓厚,方便购买各类物品。
与此同时,因为周围生活因素的影响,许多幼儿对于垃圾、环境污染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家长和老师也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低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决定通过红酒品鉴教育来引导幼儿认识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增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和文化素质。
二、实施方案1.红酒品鉴教育为了保证品尝的安全和健康,教师从市场选购了几款成熟、甜度较高的葡萄酒,在品鉴前,对于选取的酒、品酒的放置条件要具体、合理的安排。
选取后,教师开展了红酒品鉴课程,带领幼儿依次闻香、品味、辨色和品鉴,通过观察、感受、猜测、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欣赏红酒的过程中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环保意识教育教师在品鉴课程中还配合引导幼儿了解葡萄酒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红酒所需的果实是要从树上采摘而来的,而树又可能用于造纸、制作木家具等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们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加强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培养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
三、实施效果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操作,品鉴课程的成效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一方面,幼儿的管理素质和个人品味提高了。
孩子们了解了生态系统中所有部分的关系,知道酿制红酒需要很长时间,通过品尝葡萄酒,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感官表现和鉴别能力。
孩子们不仅仅能够很清晰的辨别出不同红酒品牌、款式的不同之处,也能够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与大自然的关系等,提高了社会意识与文化素质水平。
葡萄酒的品鉴与礼仪教材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一、葡萄酒知识(一)发展历程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
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
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
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
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
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二)种类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一般按酒的颜色深浅、含糖量多少、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用的酿造方法来分类,国外也有采用以产地、原料名称来分类的。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1.按酒的颜色(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分离发酵制成。
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
教案 葡萄酒品尝及鉴赏(1)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教学难点葡萄酒的种类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2个学时)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1个学时)一、开设本课程的意义二、酒的分类三、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第二节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1个学时)课外作业:①酒神传说有哪些?②简述中国葡萄酒的发展状况?阅读参考书目:1. 李华. 中国葡萄酒博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2. 李华. 走近葡萄酒.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3. 应一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4. 郭征. 葡萄酒鉴赏宝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课后体会:.课题名称(教材章节)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保健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定义和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教学难点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保健作用(2个学时)一、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1. 葡萄酒的定义2. 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3. 酒瓶与酒标的识别二、葡萄酒的保健作用1.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2. 葡萄酒的保健作用课外作业:1、什么是葡萄酒?2、葡萄酒的标签表示的意义?3、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有哪些?阅读参考书目:1. 李华. 中国葡萄酒博览.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2. 李华. 走近葡萄酒. 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3. 应一民. 葡萄美酒夜光杯.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4. 王恭堂,孙雪梅,张葆春. 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20005. 郭征. 葡萄酒鉴赏宝典.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课后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学院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
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葡萄酒的起源,共4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开设本课程的意义,酒的分类,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掌握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
难点:葡萄酒的种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使学生讨论酒的传说有哪些,简述自己与葡萄酒的故事。
第二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葡萄酒的作用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
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共4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酒瓶与酒标的识别;掌握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难点: 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葡萄酒的作用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讨论葡萄酒与当今人们的关系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三章酿酒葡萄品种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
第二节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
第三节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
第四节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
第五节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了解品种的选择及葡萄管理的重要性。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酿酒葡萄品种,共4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理解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掌握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和葡萄园管理的重要性。
难点:酿酒葡萄收获指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
第二节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
第三节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
第四节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
第五节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讨论主要酿酒葡萄品种有哪些,我们当地的葡萄品种有哪些。
第四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四章葡萄酒酿造工艺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
第二节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了解不同类型葡萄酒的工艺,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葡萄酒酿造工艺,共4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发酵前的准备;理解红葡萄酒的酿造;白葡萄酒的酿造;香槟酒的酿造;掌握葡萄酒的贮存、后处理和包装;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难点: 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
第二节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关于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的单项思考练习。
第五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五章葡萄酒的品尝与欣赏
学时分配:共8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品尝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葡萄酒的侍酒法
第三节葡萄酒的选购和餐饮搭配
第四节葡萄酒品评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品饮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如葡萄酒的开启,酒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
掌握葡萄酒的侍酒法:温酒、开瓶、换瓶、酒杯、礼仪、封瓶、配套用具;掌握葡萄酒的选购、葡萄酒的存放葡萄酒与美食的搭配。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葡萄酒的品尝与欣赏,共8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葡萄酒品尝的基本知识,讲述品尝的定义、品酒的分类、品酒的要点、品酒的顺序、葡萄酒品尝的感官描述词汇;葡萄酒的侍酒法:温酒、开瓶、换瓶、酒杯、礼仪、封瓶、配套用具等。
掌握葡萄酒的选购和餐饮搭配。
掌握葡萄酒品评鉴赏,品饮前的准备,外观分析,香气分析,口感分析,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品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葡萄酒品评鉴赏。
难点: 葡萄酒品尝的感官描述。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葡萄酒品尝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葡萄酒的侍酒法
第三节葡萄酒的选购和餐饮搭配
第四节葡萄酒品评鉴赏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关于葡萄酒品鉴与感官描述的专项练习。
第六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六章中外葡萄酒的产区
学时分配:共8课时
第一节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
第二节国外主要葡萄酒产区及名庄、名品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产区的概念和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掌握国外葡萄酒庄园文化,国外葡萄酒的产区、名庄、名品。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中外葡萄酒的产区共8课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和掌握产区的概念,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
理解和掌握国外葡萄酒庄园文化,国外葡萄酒的产区、名庄、名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外葡萄酒的产区。
难点: 中外葡萄酒名庄、名品。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
第二节国外主要葡萄酒产区及名庄、名品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进行葡萄酒新、旧世界主要国家和产区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