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鉴赏

合集下载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

葡萄酒〔红酒〕的品鉴与礼仪一、葡萄酒知识〔一〕开展历程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

由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尽了。

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

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

由于欧洲人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因此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开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

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二〕种类葡萄酒的品种许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产品风格各不相同。

以成品颜色来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那么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讲,能够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一般按酒的颜色深浅、含糖量多少、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纳的酿造方法来分类,国外也有采纳以产地、原料名称来分类的。

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葡萄酒只能是破裂或未破裂的新奇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局部酒精发酵°°之间;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局部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1.按酒的颜色〔1〕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不离发酵制成。

酒的颜色微黄带绿,近似无色或浅黄、禾秆黄、金黄。

凡深黄、土黄、棕黄或褐黄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泽要求。

鉴赏葡萄酒的六大要素

鉴赏葡萄酒的六大要素

鉴赏葡萄酒的六大要素葡萄酒的品鉴非常重要,期能有效的判断一款葡萄酒的品质,熟练地鉴赏葡萄酒对任何爱好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鉴赏葡萄酒的要素很多,但最核心的是六个:外观、气味、口味、余韵、酸度、酿制工艺。

外观:外观可以判断葡萄酒的颜色、深浅,以及酒体的清澈度,可以根据深浅、清澈度初步判断葡萄酒是否有着太多的添加剂,也是鉴别真伪葡萄酒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最一步可判断的指标。

气味:气味是葡萄酒鉴别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有酸甜的气味,是酿的的酒质的指标,也可以判断是否有添加过添加剂;甜的气味表示葡萄酒比较年份幼嫩,酸的气味表示葡萄酒比较年份的壮熟;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气味发现酒的美妙之处,看到原料的气味,花香、橙香、苹果香等等,也能发现是否有杂调,杏仁香,茴香等等。

口味:可分为攻击感和芳香感,攻击感是葡萄酒最先感受到的,它去判断葡萄酒是否有杂调、有没有添加过香醋等,口感是有没有硬度,有没有苦涩感,有没有干燥感,还可以判断甜度;芳香感则是口感里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感受,由葡萄本身给出,即可判断出葡萄汁原料;也可以记录熟悉口感里的黑暗幽暗面,表示葡萄酒型的特质。

余韵:是葡萄酒口腔里最后留下的感受,它可以说明葡萄酒是否足够酒体,也可以说明该葡萄酒能不能坚持到最后,也可以通过它来判断葡萄酒的口感的丰富性。

酸度:是指葡萄酒中测定含有的不同的果酸的程度,它是影响葡萄酒口感、风味以及余韵的主要要素,若酸度太强,会使口中感知不到葡萄汁的其他的味道,而只让果酸的味道太过表现;若酸度太低,则会失去葡萄酒的正常口感,让人觉得口感太柔和。

酿制工艺:是一款葡萄酒能够变化出不同风味来一个重要的评测因素,比如,虽然原料是同样的发酵过程中,细小的变化都会对葡萄酒最终酒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酒温、氧化处理、入口量等等。

通过这些因素,可以了解原料的甜度、口感、酸度、香味等,从而判断葡萄酒的原料的品质。

从以上可以了解到,鉴赏一款葡萄酒,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六大要素,并灵活发挥,有利于更准确、更深入地评测一款葡萄酒,从而获得更准确客观的评测结果。

葡萄酒品评与鉴赏实训报告

葡萄酒品评与鉴赏实训报告

葡萄酒品评与鉴赏实训报告1、葡萄酒基本知识介绍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陈酿、过滤、澄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所制成的酒精饮料。

葡萄酒酒度常在9度至12度。

欧美各国习惯在就餐时饮用葡萄酒,因为蒸馏酒和配制酒酒度较高,入口会使口舌麻痹,影响味觉,从而影响对菜肴的品味,所以葡萄酒是餐厅中的主要酒品。

2、按酒内糖分含量分干酒:原料(葡萄汁)中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在4克/升以下,品评时已感觉不到甜味,只有酸味和清怡爽口的感觉,干酒是世界市场主要消费的葡萄酒品种。

干酒由于糖分极少,所以葡萄品种风味体现最为充分,通过对干酒的品评是鉴定葡萄酿造品种优劣的主要依据。

另外干酒由于糖分低,从而不会引起酵母的再发酵,也不易引起细菌生长。

半干酒:含糖量在4-12克/升之间,欧洲与美洲消费较多。

半甜酒:含糖量在12-40克/升之间,味略甜,是日本和美国消费较多的品种。

甜酒:葡萄酒含糖量超过40克/升,口评能感到甜味的称为甜葡萄酒。

质量高的甜酒是用含糖量高的葡萄为原料,在发酵尚未完成时即停止发酵,使糖分保留得较为充分。

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甜酒消费较多。

香槟酒的特殊分法天然香槟酒(法语为Brut):含糖<= 12克/升酒;绝干香槟酒(Extra-Sec or Extra-Dry):12.1克/升酒<含糖<= 20克/升酒;干香槟酒(Sec or Dry):20.1克/升酒<含糖<= 35克/升酒;半干香槟酒(Semi-Sec or Semi-Dry):35.1克/升酒<含糖<= 50克/升酒;甜香槟酒(Doux or Sweet),含糖> 50.1克/升酒。

3、葡萄酒饮用温度酒的类型适合饮用温度干型/半干葡萄酒8℃-10℃桃红、轻型葡萄酒10℃-14℃酸含量低的红葡萄酒15℃-16℃一般不区分酸含量高的红葡萄酒16℃-18℃4、葡萄酒杯具选择红葡萄酒郁金香型高脚杯,——波尔多型与勃艮第型郁金香型的理由:杯身容量大则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则酒液晃动时不会溅出来且香味可以集中在杯口。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一、开设本课程的意义随着全球化潮流,葡萄酒已被人们称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种国际交际语言〞,这种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精英人士的认同。

葡萄酒代表了一种文化和时尚的生活态度。

二、酒的分类一、按照酿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分有三类蒸馏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蒸馏技术而获得的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兰姆酒与中国白酒。

酿造酒〔发酵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压榨或者过滤的方法获得的酒,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果酒。

配制酒:即以蒸馏酒或酿造酒为根底,人工配入一定比例的甜味辅料、芳香原料或者中药材、果皮、果实等,混合、贮藏后经过滤而制得的酒,如##五味子酒、X裕葡萄酒公司的味美思。

二、按照使用的原料不同划分为三类粮食酒: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如糯米酒、高粱酒。

果酒:以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杨梅酒。

代粮酒:以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如野生淀粉原料或者糖原料生产的酒,如红薯酒、甘蔗酒。

三、按照酒精含量上下划分为三类高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40%〔V/V〕以上的酒。

中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40%〔V/V〕之间的酒。

低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V/V〕以下的酒。

四、按我国商业上传统分类习惯划分为七类: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药酒、其它酒。

注:其它酒,是指除前六类酒外的其它酒种,如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等。

三、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葡萄酒何时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

但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饮用葡萄酒了。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与其南岸地区。

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新华社1996年6月6日报导: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挖掘出的一个罐子证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比以前的考古发现提前了两千年。

葡萄酒的鉴赏

葡萄酒的鉴赏

葡萄酒的鉴赏据考古记载,6000年前葡萄酒已成为人类的饮料。

1872年英国博物馆的约翰·史密斯成功地解释了巴黎罗浮美术馆所藏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

该篇楔形文字被命名为伊尔加美许叙事诗",其中第九、十两章记叙了大洪水来临之前,人们制造方舟以便乘坐的故事。

在记叙中,提到了雇主让造船工人饮用葡萄制成的红、白果汁酒。

葡萄酒欣赏1、看酒(最好在白色背景下)·从酒杯正上方看,看酒是否清澈。

如果浑浊,就不好了。

·从酒杯正侧方的水平方向看,摇动酒杯,看酒从杯壁均匀流下时的速度。

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质越好。

·把酒杯侧斜45度角来观察,此时,酒与杯壁结合部有一层水状体,它越宽则表明酒的酒精度越高。

在这个水状体与酒体结合部,能出现不同的颜色,从而显示出酒的酒龄。

蓝色和淡紫色=3-5年酒龄。

红砖色=5-6年。

琥珀色=8-10年。

橘红色说明已经过期了。

2、闻酒·闻酒前最好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鲜空气。

·把杯子倾斜45度角,鼻尖探入杯内闻酒的原始气味。

偏嫩的酒闻起来尚有果味。

藏酿有复合的香味。

·摇动酒杯后,迅速闻酒中释放出的气味,看它和原始气味比是否稳定。

3、品酒·喝一小口,在口中打转,如果酒中的单宁含量高,口中会有干涩的感觉,因为单宁有收敛作用,这说明葡萄酒还没有完全成熟。

最好是口感酸-甜-苦-咸达到平衡。

·吐出或咽下酒液后,看口中的留香如何。

酒标法国葡萄酒的四个分级中,等级最高的是AOC葡萄酒。

葡萄酒的等级不同,酒标的记载方式也相异。

以下说明如何辨认AOC葡萄酒酒标,若能了解这种酒标,大致也就可以看懂其他等级葡萄酒的酒标了。

AOC标示生产地名的范围越小,等级越高法国的葡萄酒,除了阿尔萨斯地方之外,都是以产地名作为葡萄酒名。

例如在波尔多地方产的葡萄酒名。

就以Bordeaux作为酒名。

接着是从生产者着手,做进一步的区分。

标示生产地名的范围越小规定越严格,品质也越高。

葡萄酒感官鉴评 zuihou

葡萄酒感官鉴评 zuihou

食品感官鉴评食品感官鉴评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具体而言就是凭借眼、耳、鼻、口和手,对食品品质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

即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评价。

其主要方法有视觉鉴别法、嗅觉鉴别法、味觉鉴别法和触觉鉴别法等等。

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

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

下面我们就用综合运用食品感官鉴评方法对葡萄酒进行鉴评。

一葡萄酒的外观及外观分析葡萄酒感观分析的第一步是观察葡萄酒的外观。

葡萄酒的外观会影响品尝员下一步对酒的品尝。

视觉可以引导和帮助品尝员正确评价葡萄酒的感官特性,使其得出正确的结论;视觉也会使品尝员根据外观印象得出错误的判断。

一些个性不突出、质量一般的葡萄,其外观吸引力是消费者判断该酒质量的主要因素。

葡萄酒的外观特性主要指酒的澄清度、颜色、气泡及流动性等。

衡量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澄清度和颜色。

1 澄清度葡萄酒的澄清程度是葡萄酒外观特性的重要方面。

酒的澄清程度与其口感有密切联系。

澄清程度差的葡萄酒其口感质量一般也较差。

衡量葡萄酒澄清程度的指标有透明度、浑浊度等,与之相关的指标还有是否光亮、有无沉淀等。

优良的葡萄酒必须澄清、透明(色深的红葡萄酒例外)、光亮。

(1).澄清:是衡量葡萄酒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澄清表示的是葡萄酒明净清澈、不含悬浮物。

通常情况下,澄清的葡萄酒也具有光泽。

(2).透明度:表示的是葡萄酒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3).浑浊度:表示的是葡萄酒的浑浊程度,浑浊的葡萄酒含有悬浮物。

葡萄酒的浑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

浑浊的葡萄酒其口感质量也差。

(4).沉淀:指的是从葡萄酒中析出的固体物质。

沉淀是由于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构成成份的溶解度变小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2 颜色决定于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酒龄的葡萄酒颜色,在外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红酒鉴赏知识大全

红酒鉴赏知识大全

一、开瓶前确定该瓶葡萄酒。

点酒后, 侍应生便会取出该支葡萄酒让你过目——侍应生不可在顾客未察看该瓶葡萄酒便开瓶。

因为顾客可以:〈一〉、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点的酒。

规矩是, 如果你点了头意示侍应生可以开瓶, 即使最后你发觉侍应生给错了酒你, 你也不能反悔。

〈二〉、观察葡萄酒的储藏状态, 如酒塞有没有严重的凸上——这表示木塞得不到湿润, 不能在涨大的情况下防止空气氧化葡萄酒,如有这情况顾客可叫侍应生换另一瓶状态更好的。

二、亲眼看着酒开瓶。

当顾客示意接受该瓶葡萄酒后, 侍应生应在顾客面前开酒, 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厅方面混入较低档次的酒入瓶内。

如果该瓶为白酒或香槟, 侍应生应于开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内。

如果顾客不知要冰多久, 可请教侍应生——假如你对他有信心。

开瓶后, 红酒应先「呼吸」空气一会, 以让进行氧化作用, 到达饮用阶段。

经过「呼吸」的酒, 侍应生会倒入约等于一小口份量的酒进顾客的酒杯。

此时你要做的是「试酒」, 试酒的过程应为(一)、拿起盛着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倾斜,首先看看酒是否有如木屑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会影响酒的品质。

再来看看酒的颜色。

已成熟的酒(低下档的轻清型葡萄酒例外),外围酒边带褐黄色,而里面I 的酒色泽较深。

未成熟(可储藏更久才饮用) 的酒内外皆多呈紫红色(二)、拿起酒杯,向内摇晃(右手者即逆时针,左手者即顺时针)。

(三)、然后把酒向内倾斜,低头用鼻去嗅,味道香浓当是好征兆。

(四)、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转动舌头去体会,在餐厅用酒时,这时候是决定你是否接受此瓶酒的时候。

处理不当的酒,可能带有霉腐味,这时你可以要求侍应生「退货」。

试酒结果满意, 顾客便示意侍应生可以继续倒酒了。

如不满意,可对侍应生表示不接受。

这时, 侍应生可能会自己也喝一点证实, 如果酒真是有问题, 高级西餐厅一般会收回该瓶酒。

没那么高级的餐厅就可能……试完酒后, 如果接受, 便可让侍应生倒酒, 每次倒入的分量应为1/3 杯——国内很多侍应生都会倒得过多。

《葡萄酒品尝鉴赏》课件

《葡萄酒品尝鉴赏》课件
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口感丰富多变,深受全球葡萄酒爱好者的 喜爱。
意大利葡萄酒产区
意大利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 国之一,其葡萄酒产区遍布全国 ,如托斯卡纳、皮埃蒙特、威尼
托等。
意大利葡萄酒产区的地形和气候 条件各异,这使得意大利葡萄酒
的口感和风格各具特色。
意大利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传统 独特,许多酒庄都沿袭了家族传 统,使得意大利葡萄酒具有很高

01
葡萄酒配餐原则
红葡萄酒配餐原则
1 2
浓郁的红葡萄酒
适合搭配口味较重的食物,如烤肉、牛排、羊排 等。
轻盈的红葡萄酒
适合搭配口味较轻的食物,如鸡肉、鱼类等。
3
酒体适中的红葡萄酒
适合搭配各种口味的菜肴,如意大利面、炖肉等 。
白葡萄酒配餐原则
清爽的白葡萄酒
01
适合搭配口味清淡的食物,如海鲜、鱼类、家禽等。
的品质和独特性。
西班牙葡萄酒产区
西班牙是全球重要的葡萄酒生 产国之一,拥有许多著名的葡 萄酒产区,如里奥哈、普里奥 拉托、卡塔赫纳等。
西班牙葡萄酒产区的气候和土 壤条件优越,这使得西班牙葡 萄酒的口感丰富、果香浓郁。
西班牙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传 统也有其独特之处,许多酒庄 都保持着传统的酿酒方法和手 工酿造工艺。
《葡萄酒品尝鉴赏》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葡萄酒基础知识 • 葡萄酒品尝技巧 • 世界葡萄酒产区 • 葡萄酒配餐原则 • 葡萄酒收藏与投资 • 葡萄酒文化与礼仪
01
葡萄酒基础知识
葡萄酒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了解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是品鉴葡萄酒的基础,不同类型的 葡萄酒在口感、色泽、香气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公司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lenovo
2014/10/11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葡萄酒之鉴赏
学生:张权增(现代科技学院1306 班,学号:2013614680604 )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导入语)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

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

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

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

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

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

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

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

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

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

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

气泡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2.检验
如在餐厅用酒,侍者开瓶后会向主人的杯中倒入一点点酒,在得到主人认可后才会换瓶或向其他人倒酒。

试其酒的质量。

其酒应由买单者试。

3、举杯
握杯时正确的姿势是手指捏着杯身下的杯杆,或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着杯底。

这样可以避免人体的温度传导给葡萄酒以及手指印留在杯身,影响对酒的观赏。

4、打转
葡萄酒入杯后不要立刻饮下,入口前还要有个晃杯的动作。

目的是释放酒的香气,同时也是给酒留有更充足的氧化时间,使酒有柔和的过程。

这也是就不能到太多的原因之一。

晃杯使酒液自下而上,并顺着杯转动的方向打转。

好的晃杯动作会使杯中之酒形成较大的凹面,从而加速香气的释放和氧化,同时又有优美的螺旋状运动轨迹。

三、葡萄酒的品尝
(一)葡萄酒的风味物质
1、乙醇
乙醇具有芳香和带刺激性的甜味,当乙醇在葡萄酒中长期贮存时,可以与水通过氢键缔合成分子团,这种分子团刺激味减小,并显甜味。

因此,当葡萄酒中乙醇的缔合程度大时,分子团增大,能产生刺激的作用没有缔合的乙醇含量减少。

当人品尝这种酒时能有一种柔和感。

葡萄酒中乙醇含量过高,会产生辛辣感;而含量太低时,这些物质的溶解度也将下降,从而影响酒的风味。

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乙醇含量(即酒精度),并且能与酒中的酸度相协调,达到醇和的目的。

2、不挥发酸类
不挥发酸类包括葡萄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的柠檬酸,以及酿造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乳酸等。

不挥发酸能明显作用于葡萄酒的滋味,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酒石酸带有收敛性的涩酸味,当含量过高时,使葡萄酒显得粗糙并带涩味。

苹果酸的酸味稍带刺激性,含量过高时出现尖刻的酸味且酒体坚硬。

葡萄酒中的柠檬酸主要是人为添加的(为了防止色素的沉淀以及铁破败病的出现),它的酸味
圆润且良好。

乳酸的酸味柔和且带有乳香,并且具有独特的收敛性涩味。

琥珀酸酸味较猛,含量过高时,葡萄酒的酸过猛。

这些酸的比例合适而总量适度时对酒味和酒的香味都有增强作用,并产生清凉爽口的感觉。

当酸含量过高时,酒粗糙且无甜味;含量过低时,酒寡淡。

此外,不挥发酸还有保持酒的颜色、防止酒的腐败等作用。

3、糖类
葡萄酒中糖类成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它们是产生葡萄酒甜味的主要物质。

葡萄酒中含糖量过高,会出现甜腻的味觉。

一般糖的含量要与乙醇和酸的含量成—定比例,比例合适时,葡萄酒才会出现协调的滋味。

4、酯类
酯类是葡萄酒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它与乙醇、酸、糖类共同构成了葡萄酒风味的基本骨架。

酯的含量也要适度,才会呈现出怡人的香味。

含量过高时,香味超过极限后便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香味。

5、色素和单宁
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等酚类物质,它们的颜色构成了葡萄酒的色泽,并且给葡萄酒带来了它们自身的香气和细腻口感。

陈年老酒中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单宁;单宁除了给酒的色泽作出贡献外,还能作用于口腔产生一种苦涩感,从而促进人们的食欲。

单宁含量过高,苦涩味重且酒质粗糙;含量过低则酒体软弱而淡薄。

此外,单宁还能掩盖酸味,因而红葡萄酒由于含有丰富的单宁,其酸味明显小于白葡萄酒。

6、矿物质
葡萄酒中的矿物质能起到缓冲作用,并影响着酿造时各种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生长。

其含量适当高时,酒体会完整。

此外,葡萄酒中的高级醇、多元醇、挥发酸以及含氮物质从不同角度给葡萄酒增加了细腻感。

正因为葡萄酒中有如此多的物质,且它们的含量比例、相互作用方式均不同,使得葡萄酒具有多种不同的风味,这也给我们区分品尝各种葡萄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品尝步骤
1、开瓶
葡萄酒的瓶塞一般是软木塞,塑料瓶盖一般透气性强,往往造成酒的氧化,铁盖会增加葡萄酒发生铁破败病的危险,具有这两种瓶盖的酒不要购买。

2、倒酒
如果酒倒入杯中流动性差,无声音、无气泡,呈油状,表明酒不正常。

3、看颜色和液面
如果用玻璃杯盛酒,酒液应呈圆盘状,清洁光亮,如灰暗无光,则酒不正常。

4、闻香气
香气分三类:果香、发酵香、醇香。

品种香气:花香、果香、松腊、蘑菇。

发酵香气:发酵过程的副产物,如挥发性的高级醇、酯、醛和酸。

陈酿香气:一二类香气向三类香气转化,分氧化醇香和还原醇香为主。

方法:转动酒杯,使酒作圆周运动,使酒中香气充分溢露出来,鼻子伸到杯内闻香,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5、入口品尝
(1)甜味:葡萄酒入口可产生柔和、丰满、圆润、舒适等感觉。

(2)酸味:葡萄酒有一种清爽的感觉。

如含酸量过低,则味平淡,如过高则酒体尖酸,瘦弱,粗糙。

(3)苦味与涩味:红葡萄酒颜色较深,口味也较重,陈年红葡萄酒颜色呈现砖红,口味也较柔和。

(4)余味:咽下后,保留多长时间,是否很舒适。

方法:入口6-10ml,用舌头及面部肌肉搅动葡萄酒,从而感受甜、酸、轻微的苦涩味等。

四、葡萄酒的存放
装在瓶里的葡萄酒像人一样会成熟和衰老,所以被形容为"活酒"。

和白兰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就越好。

在不同的条件下,葡萄酒的成长过程有快慢之分。

因此,怎样贮存便成了重要课题。

1、温度
温度很重要。

如果超过20℃,上等葡萄酒会在10年内达到顶峰开始衰老。

如果维持在18℃以下,上等酒会在10年后进入佳境。

成熟的酒喝来另有一种顺滑。

如果将一瓶葡萄酒放在30──35℃的室温下,不出三、四个月,酒便会衰老,色泽明显变陈,味道混浊,酒精度增加,令酒味变得平平无奇。

2、湿度
湿度会影响水松瓶塞的状态,对是否有空气渗入破坏酒质操生
杀大权。

酒瓶一定要打横平放,就是让酒接触水松让它不会收缩。

但那只是内部一端有效,外面的一端还是受环境湿度影响。

最佳湿度是70──75%,低于40%,水松的干缩情况会加剧,酒会很快变坏。

总的来说,低湿度和高温度都是谋杀美酒的元凶。

3、亮度
光线会令酒产生变化,游动的光线为害尤甚。

酒最好存放在黑暗的地方。

4、稳定
收藏葡萄酒时还要注意避免震动。

因为震动会加速分子运动,使酒趋于早熟。

因此,不要时不时去翻动葡萄酒。

原则是让酒“躺下睡觉”,不要惊动他们。

5、气味
气味要清新。

在带怪味的地方贮存,其异味会渗过水松瓶塞走进酒里去。

这么苛刻的条件只有在地窖里才具备。

所以一般人不在家里存放葡萄酒,冰箱里顶多能存放半年。

五、结束语
源远流长的葡萄酒文化印证了人类文明史的辉煌。

葡萄酒在中国的历史不
长,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有了葡萄酒的记载,但那也是一时高兴的舶来品。

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我国进行大规模葡萄酒的生产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

葡萄酒这一饮料必将蓬勃发展,同时其文化也必会得以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作者:闵仁吉等. 书名:《走进葡萄酒:献给关心葡萄酒文化的人们》出版年:1998 [2] 作者:郭征. 书名:《葡萄酒鉴赏宝典》出版年:2005 [3] 作者:沈宇辉等. 书名:《葡萄酒鉴赏手册》出版年: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