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高二鲁周公世家知识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二鲁周公世家知识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知识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梳理课文讲读课文第1 段问:周公少年时代具有怎样的品性?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什么?明确:周公少年时代具有笃仁纯孝,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辅佐武王,翦灭殷商。

讲读课文第2 段问: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以身为质,祈武王康安。

讲读课文第3 段问: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周公忍辱负重,代成王处理政事。

问:文中“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一句,曹操在《短歌行》中是如何说的?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课本第24页)“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表达了曹操急于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心情。

讲读课文第4-6 段问4-6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周公平定叛乱,营建洛邑。

讲读课文第7-10 段小结:7-10节主要写周公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讲读课文第11 段这节写周公临终遗言,归葬成周之地。

讲读课文第12-15 段小结:12-15节,叙述周公逝后之事。

①成王感动,褒周公之懿德。

②后世无道,衬周公之美德。

总结课文思考以下问题:A 、周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B 、文中正面写了周公的哪些事?C、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周公的内容。

周公身份和地位高贵显赫1、幼年时代笃仁纯孝2、辅佐君王忠心耿耿3、牺牲私利义无反顾4、代理国政忍辱负重5、平定叛乱坚定果断6、辅佐成王鞠躬尽瘁7、治理国家仁爱尽职正面描写1、风雷示警,金滕书感动周成王。

2、原始察终,后世主愧对鲁周公侧面描写。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一、字音笃(dǔ)仁大钺(yuè)召(Shào)公奭(Shì)缪(穆mù)卜归(馈kuì)屏(bǐnɡ)开龠(yuè)金縢(ténɡ)匮(柜ɡuì)有瘳(chōu)强葆(襁褓qiǎnɡ bǎo)践阼(zuò)弗辟(避bì)蚤(早zǎo)终吐哺(bǔ)大诰(ɡào)祉(zhǐ)福贻(yí)王鸱鸮(Chī Xiāo)相(xiànɡ)土倍(bèi)依(扆yǐ)匔匔(qiónɡ)揃(jiǎn)其蚤(爪zhǎo)奸(ɡān)神命谮(zèn)奔(bèn)楚飨(享xiǎnɡ)国鳏(ɡuān)寡昃(zè)百姓说(悦yuè)尽偃(yǎn)天乃雨(yù)肸(Bì)誓伤牿(ɡù)逋(bū)逃寇攘(rǎnɡ)逾(yú)墙垣(yuán)歭(zhì)刍茭(chú jiāo)糗(qiǔ)粮桢(zhēn)干考公酋(Qiú)魏公氵费(Fèi)厉公擢(Zhuó)真公濞(Bì)二、重点字词旦为子孝,笃.仁笃:忠诚,厚道旦常辅翼..武王辅翼:佐助辅弼用事..居多用事:主持朝廷政事以夹.武王夹:站在……的左右,夹辅使管叔、蔡叔傅.之傅:作……的师傅,辅佐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虚:区域周公不就.封就:到(封底),接受(封赏)天下未集.集:安定武王有疾,不豫.豫:安适,快乐;“不豫”是身体不适的委婉语戴.璧秉.圭戴:顶着;秉:秉持惟尔元孙..王发元孙:长孙勤劳阻...疾勤劳:辛勤劳苦,与今义差别不大;阻:遭到困厄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负子:辜负子民,生病的委婉语敷佑四方....敷:普遍;佑:保佑;敷佑:普济;四方:天下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用:因而四方之民罔.不敬畏罔:无,没有无坠.天之降葆命坠:丧失我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给发书..视之,信.吉发书:翻开占兆书;信:确实,果真开龠.龠:锁钥兹道....兹:这;道:方法;念:考虑,保佑;予一..能念予一人人:古代天子自称,后“予小子”、“朕小子”等同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縢:缠绕,缠束戒守者勿敢.言敢:可以武王有瘳.瘳:痊愈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践阼:登上帝位于是卒相..成王卒:最终,终于,课本译为“始终”不确切;相:辅佐,与“做相”不同异母同颖.颖:禾穗嘉.天子命嘉:称颂,赞美乃为诗贻.王贻:赠送王亦未敢训.周公训:责备王朝.步自周朝:朝拜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相:省视,察看周公往营.成周洛邑营:营建,营造卜居..焉卜居:以占卜选择建都之处成王长,能听.政听:治理,处理匔匔..如畏然匔匔:恭敬谨慎的样子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揃:剪断人或谮.周公谮:说坏话诬陷别人成王发府.府:收藏财务或文书的地方自度..治民自度:以法度自律震惧不敢荒宁..荒宁:荒废事业,自图逸乐作.其即位作:等到,及,多见于上古汉语乃有亮暗..亮暗:帝王居丧的委婉语无不率祀明德....率:遵循,沿着,多见于上古文献;祀:祭祀;明德:昭明德政诞淫厥佚....诞:放荡;淫:过分;厥:其;佚:逸乐其民皆可诛.诛:讨伐文王日中昃.不暇食昃:太阳偏西官别.其宜.别:划分,宜:合理的(职责范围)禾尽偃.偃:放倒,倒伏尽起而筑.之筑:拾起(稻穗)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得:能够,多见于上古文献三年而后报政..周公报政:汇报施政情况淮夷、徐戎亦并兴反..兴反:兴兵造反陈.尔甲胄陈:陈列,陈设,准备无敢伤牿.牿:关牛马的圈栏,此处指拴着的牛马马牛其风.风:走失;臣妾逋.逃逋:逃亡勿敢越逐..越逐;擅离岗位去追赶敬复.之复:返回,归还无敢寇攘..寇攘:劫掠偷盗歭.尔刍茭歭:储备无敢不逮.逮:及,达到(一定的数量)我甲戌筑.而征徐戎筑:修筑工事【重要虚词】尔之.许我之:放在主谓语之间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王其.无害其:表将来时,可译为“将要”维长终是.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惟朕小子其.迎其:放在动词前表示强调动作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第一个之:主谓取独;第二个之:到,动词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其:表将来时,可译为“将要”三、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虔诚).2.无坠天之降葆命(同“宝”,宝贵的).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奉送).4.金縢匮(同“柜”,柜子).5.武王蚤终(同“早”).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同“襁褓”)..7.反周公(同“返”,召回).8.治有所淫佚(同“逸”,安乐).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同“爪”,指甲).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同“享”,享有).11.岁则大孰(同“熟”,丰收).12.异母同颖(同“亩”).13.东土以集(同“已”,已经).四、古今异义1.用事具多(古义:当权,处理政务;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课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课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音:dǔ;义:忠诚厚道】仁,异于群子【句式:状语后置】。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义:主持朝廷政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义:向】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义:战胜】殷二年,天下未集【义:安定】,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通假:通“穆”,虔诚】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义:此处为感,动之意】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义:辛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义:事奉】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乃命于帝庭,敷【义:普遍】佑四方,用【义:因而】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义:无,没有】不敬畏。

无坠【义:丧失】天之降葆【通假:同“宝”】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通假:同“馈”奉送】,以俟【义:等候】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义:确实,果真】吉。

周公喜,开籥【音:yuè】,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

旦新【义:刚才】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句式:宾语前置】。

兹【义:此,这】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縢【音:téng】匮【通假:同“柜”】中,诫守者勿敢言。

明日【义:第二天】,武王有瘳【音:chōu】。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通假:同“襁褓”】之中。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学生版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一、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笃()仁钺()召()公名奭()缪( )卜我以其璧与圭归( ) 开籥( ) 金縢( )匮( ) 有瘳( ) 箕( )子践阼( ) 弗辟( ) 蚤( )终祉( )福鸱( )鸮( ) 倍依( ) 竆\竆\( ) 揃( )其蚤( ) 谮( ) 奸( )神命飨( )国鳏( )寡诞淫厥佚( ) 昃( )不暇食百姓说( ) 将没( ) 肸( ) 牯( ) 寇攘( ) 歭( )尔刍茭()糗( )粮濞( )立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2)无坠天之降葆命(3)我以其璧与圭归(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8)武王蚤终,成王少(9)异母同颖(10)奸神命者乃旦也(11)反周公(12)揃其蚤(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15)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16)诞淫厥佚(17)岁则大孰三、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笃仁用事居多周公把大钺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周公不就封武王克殷二年武王有疾,不豫未可以戚我先王戴璧秉圭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今我其即命於元龟发书视之,信吉王其无害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国曰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将以成周我於天下亦不贱矣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王亦未敢训周公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奸神命者乃旦也反周公自度治民为与小人作其即位密靖殷国不义惟王诞淫厥佚其民皆可诛以便百姓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禾尽偃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我国家礼亦宜之臣妾逋逃峙尔刍茭、糗粮、桢榦,四、解释下列虚词“以”“其”的用法:以继殷祀以夹武王,衅社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成王执书以泣自今后其无缪卜乎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五、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鲁周公世家第三课时

鲁周公世家第三课时


• 1、第三段表现了周公忍辱负重, 临危受命,代理国政,为稳固周朝 的大业而捉发吐哺,鞠躬尽瘁。 • 2、四到六段写周公东征,平定叛 乱,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的统治, 表现了他坚决果断的性格特点。
重点字词
• • • • • • • 强葆:同襁褓 畔:同叛 践祚:登上帝位 当国:主持 流言:名—动 散布流言 弗辟:不 同避 蚤:同早 子之鲁:到 放蔡叔:流放 奉:奉行 宁:平定 宗: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宗主 异母同颖 :同亩 禾穗 相土:考察 遂国之:名---动 建都
• 1、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做到可以逐字句 的翻译三到六段文字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请大家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 1、同学们自主研读文章第三到六段,并试 着归纳其段意。 • 2、请同学们完成一些重点文言知识的填写 (可以参照注释,课本,资料) • 3、总结周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 质?
《史记》选读之
鲁周公世家
本节课任务
1、梳理掌握三到六段重点 文言知识。 2、分析周公伟岸的君子形 象,体会周公思想对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文章, 了解了周公的事迹,体会到了周公 的笃仁纯孝、义无反顾的精神,那 么从周公身上我们还能学习到哪些 精神呢?
• 1、同学们自主研读文章第三到六段,并试 着归纳其段意。 • 2、请同学们完成一些重点文言知识的填写 (可以参照注释,课本,资料) • 3、总结周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 质?

• 请同学们翻译下面句子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 学生版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 学生版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一、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笃()仁钺()召()公名奭()缪( )卜我以其璧与圭归( ) 开籥( ) 金縢( )匮( ) 有瘳( ) 箕( )子践阼( ) 弗辟( ) 蚤( )终祉( )福鸱( )鸮( ) 倍依( ) 竆\竆\( ) 揃( )其蚤( ) 谮( ) 奸( )神命飨( )国鳏( )寡诞淫厥佚( ) 昃( )不暇食百姓说( ) 将没( ) 肸( ) 牯( ) 寇攘( ) 歭( )尔刍茭()糗( )粮濞( )立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2)无坠天之降葆命(3)我以其璧与圭归(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8)武王蚤终,成王少(9)异母同颖(10)奸神命者乃旦也(11)反周公(12)揃其蚤(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15)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16)诞淫厥佚(17)岁则大孰峙尔刍茭、糗粮、桢榦,四、解释下列虚词“以”“其”的用法:以继殷祀以夹武王,衅社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成王执书以泣自今后其无缪卜乎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五、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六、翻译并说出其句式特点:(1)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德也。

(2)告纣之罪于天。

(3)禾尽偃,大树尽拔。

(4)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5)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七、翻译下列句子: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2)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3)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4)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立德
立功
立言
在本篇中,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作者用
四分之一的篇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
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 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 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
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当堂检测 翻译
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
屏璧与圭。 (你们如果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将圭璧献上,恭候您的吩咐。 你们若不答应,我就把圭璧收藏起来。) 2、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你没有灾祸,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你只需考虑周室
鲁周公世家
最早的圣人 鲁 周 公 世 家
一、解题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
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其人:周公,姓姬,名旦。周 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 弟。因封地在鲁,称为鲁周公。周公是
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人物。他帮助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 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 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
歭(zhì)尔刍茭
糗(xiǔ)粮
濞(bì)立
四、自主学习
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四、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国公的主要事迹。分六层。 辅助武王,伐纣灭殷。 牺牲个人,质代王死。 临危受命,代理国政。 平定叛乱,营建洛邑 还政代王,制礼作乐。
周公作为,感动成王。
飨国:(飨国,拥有国家。飨,同“享”,享有。)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4)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
现象。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卑”是指地位低下,“鄙 ” 是指知识浅陋,并没 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
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名词作状语,向东 (1)东伐至盟津:_________________
幼年时代癿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癿坚定果断牺牲丧人时癿丿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癿忍辱负重??司马迁用不主人公怅格相一致癿深沉有力癿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仧树立了一丧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癿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逋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癿崇敬景仨乀情
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公,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功勋卓著、身居高
位的天子重臣,唐朝时有国公、郡公、县公三级。 3.诰书 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 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 除授、大赏罚用制诰。
同“享”,享有 (9)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_______________ 同“悦”,高兴 (10)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_______________ 同“熟”,丰收 (11)岁则大孰:_______________ 同“亩”,代指土地 (12)唐叔得禾,异母同颖:___________________ 同“返”,这里是“召回”的意思 (13)(成王)乃泣,反周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归纳
一、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仁钺()召()公名奭()缪()卜我以其璧与圭归()开籥(金縢()匮()有瘳()箕()子践阼()弗辟()蚤()终祉()福鸱()鸮()倍依()竆竆\()揃()其蚤()谮()奸()神命飨()国鳏()寡
诞淫厥佚()昃()不暇食百姓说()将没() 肸()牯()
寇攘(峙()尔刍茭()糗()粮濞

)立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
(2 )无坠天之降葆命(3 )我以其璧与圭归
(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5 )成王
少,在强葆之中
(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8 )武王蚤终,成王少(9)异母冋颖
(10 )奸神命者乃旦也(11)反周公
(12)揃其蚤(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15)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16 )诞淫厥佚(17)岁则大孰
三、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笃仁用事居多
周公把大钺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周公不就封武王克殷二年
武王有疾,不豫未可以戚我先王
戴璧秉圭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丕敬畏
无坠天之降葆命今我其即命於兀龟
发书视之,信吉王其无害
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国曰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
将以成周我於天下亦不贱矣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王亦未敢训周公
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奸神命者乃旦也
反周公自度治民
为与小人作其即位
密靖殷国不义惟王
诞淫厥佚其民皆可诛
以便百姓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禾尽偃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滕书
学习-----好资料
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昔周公勤劳王家
我国家礼亦宜之
峙尔刍茭、糗粮、桢榦,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臣妾逋逃
四、解释下列虚词“以”“其”的用法:
以继殷祀
以夹武王,衅社
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
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成王执书以泣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五、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六、翻译并说出其句式特点:
(1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德也。

(2 )告纣之罪于天。

(3)禾尽偃,大树尽拔。

(4)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5)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2 )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3)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4)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