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仔猪的精氨酸研究与应用进展

仔猪的精氨酸研究与应用进展

仔猪体 内会合成 大 内氮储 留 , 发挥 调节 作 用 ; 制 蛋 白质更 新 , 控 促进 肌 挥 。为 了弥补乳 中低精氨 酸水平 ,
这对 于维持仔猪 精氨 酸的 肉的蛋 白质 合成 ; 改善 机体 氮平衡 ; 提升 机体 的 免疫 量 的精氨 酸来 满足 其需要 , 状 态 。近年来 研究 还发 现 ,精氨 酸 是合 成一 氧化 氮 平衡 、仔 猪健 康 以及 生长 潜力 的发挥起 着 重要 的作 ( 0) N 的唯一 底 物 。哺乳 动物 体 内许 多 细胞 , 如肠 细 用 。哺乳 仔猪 自身精 氨酸 的 内源 合成 对 于支持 其 快 胞、 动静 脉 内皮细 胞 、 巨噬 细胞 、 中性 细胞等 , 可 速 生长 和维持 体 内 的精氨 酸平 衡起 仔猪精 氨 王睁拌 , 江西农 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 学院, 江西省兽 药饲 转化 为精 氨酸 ,
料监察所 , 博士,30 9 南 昌市南京 东路 1 1 1 302 , 8 — 号。
酸体 内平衡 有重要 作用 。 7日龄 哺乳仔猪 内源合成 的 步下降 。其原 因可能是 细胞 N 乙酰 谷氨 酸合成 酶 一
以满 足机 体需要 , 别是 在饥 饿 、 特 创伤 及快 速生 长 状 不到 4 %。这些 结果表 明 , 0 仔猪 在 7 2 龄 时 , ~ 11 3 由母
态下 。因此 , 氨 酸又被认 为 是条 件性 必需 氨基 酸 。 乳 供应 的精 氨 酸及 仔猪 内源 合成 的精 氨酸难 以充 分 精 精氨酸在 自然界 中有两 种异构体存 在 : 一 D 精氨 酸 ( — 满 足仔猪 的最佳 生长需 要 , 氨酸不 足可能是 限制哺 D 精 A g 和 L 精 氨 酸 ( — r) 动物 体 内主要 以 L 精 氨 乳 仔猪获 得最佳 生长 的一个 主要 因素 。 r) 一 L Ag , 一

L-精氨酸合成及高产菌选育与发酵研究进展

L-精氨酸合成及高产菌选育与发酵研究进展

库 利 棒 杆 菌
A C 1 8 8 及 黄 色 短 杆 菌 T C3 6
A C 10 7中 , 建 精 氨 酸 工 程 菌 。最 近 ,kd T C 46 构 Iea 等¨ 以 3株 谷 氨 酸棒 杆 菌 突变 株 为 出发 菌 株进 行基 因 重 组 , 得 高 产 精 氨 酸 菌 株 。 表 明 将 获 A rR和 ag 2 ag rB 6组 合 并 导 人 野 生 型 c ltm — .gua i cm 中 , u 可得 到 精 氨 酸 高产 菌 株 。来 源 于亮 氨酸
( 江 师 范大 学 化 学 与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江 金 华 浙 浙 3 10 ) 2 04


精 氨 酸是 合 成蛋 白质 的重 要 原 料 , 一 些代 谢 途 径 的 中间 代谢 物 。 它在 人 和 动 物 体 内具 有 重 要 的 生 是
理 生 化 功 能 , 食 品 与 医药 工 业 应 用 十 分 广 泛 。对 精 氨 酸 高产 菌 株 选 育 、 酵 工 艺优 化 、 核 生 物 中的 合 成 途 在 发 真 径 、 谢 调 控 机 制 等 方 面 最 新 研 究进 展 做 了 综述 。 代 关 键词 精氨 酸; 成途径 ; 控机制 ; 合 调 菌种 选育 ; 酵 生产 发 Q 1 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7 2 ( 0 2 0 —07 0 0 5— 0 1 2 1 ) 1 0 0— 5
鸟氨 酸 , 甲酰磷 酸的合 成 , 氨 鸟氨 酸与 氨 甲酰磷 酸
合 成精 氨酸 。精氨 酸合成途 径见 图 1 。
2 1 精 氨酸 的合成 .
2 1 1 鸟氨 酸的合 成 . .
在 2种 模式 生物 中 , 氨 鸟
生 产菌株 的基 因 l C 5 , e 4 6 能够 提高 氨基酸包 括精 u

最新关于药品“精氨酸”的认识

最新关于药品“精氨酸”的认识

感谢观看!
3. 电泳法则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样品中的精氨酸分子在凝胶 中移动,根据其迁移距离和时间来测定精氨酸的含量。
2. 精氨酸的分析技术
01
1. 精氨酸的分析技术 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 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02
2. 色谱法是精氨酸分 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 气相色谱法等。
03
3. 质谱法则可以对精 氨酸进行精确的定量和 定性分析,具有高灵敏 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2. 精氨酸的化学结构是由 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 胍基组成的,这使得它在生 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
03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精氨酸的研究越来越 深入,发现它在人体健康和 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2. 精氨酸的化学结构
01
1. 精氨酸是一种含有碱性官 能团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 化学名称为2-氨基-5-胍基戊 酸。
3. 精氨酸对于成年人的身体 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它 可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率 ,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 。
2. 精氨酸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1. 精氨酸能够增强免疫系 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 力。
2. 精氨酸可以促进免疫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 免疫应答。
3. 精氨酸对免疫系统的调 节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 种疾病。
1 病等。
2. 精氨酸可以作为
3. 精氨酸还可以用
药物的原料,用于生
于制备营养补充剂,
产一些重要的药物,
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
如胰岛素、抗生素等
和改善身体健康。
2。
3
3. 精氨酸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3. 精氨酸在饲料添加剂中的使用量需要严格控制,过量或过
3

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精氨酸 ( A r g ) 最初是由S c h l u s 于1 8 8 6 年从植物 羽扇豆苗 中分离提取的 ,1 8 9 5 年H e d i n 发现精氨酸 存 在 于哺 乳 动 物 的 蛋 白质 中 。其 分 子结 构 于 2 0 世 纪初已经清楚 ,并能进行人工合成…。精氨酸是幼 龄 哺乳 动 物 的 必需 氨 基 酸 ,是组 织 蛋 白 中最 丰 富
重要 的生理生化 功能 ,其不仅是 细胞 质和核酸蛋 白的主要成分 ,还是将 天门冬氨 酸 、谷 氨酸 、脯 氨酸 、羟脯 氨酸 、聚胺 ( 腐胺 、精脒 、精胺 ) 等转
文就精氨 酸的生理功 能 、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等方
面 的最新 研究 进 展作 以综 述 。
1 精 氨酸 的理 化特 性和 结构
的氮 载 体 。精 氨 酸是 碱 性 氨 基 酸 ,在 动物 体 内有
氨酰一 t R N A合成酶等f 圳。另外 ,精氨酸不仅作为 蛋 白质合成 的重要原料 ,同时也是机体 内肌酸 、
多 胺 和 一 氧化 氮 ( N O) 等 物 质 的合 成 前 体 ,在 动物 体 营 养 代 谢 与 调 控 过 程 中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是 新 生 哺 乳 动 物 的必 需 氨 基 酸 ,也 是 成 年 哺乳 动 物 的 条 件 性 必 需 氨 基 酸 。近 年 来 ,研 究 者 对 精 氨 酸 营 养 和 生 理 功 能 的研 究 日益 增 多 ,且 不 断 突破 。本
p l i c a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 a r g i n i n e ; b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 e f f e c t me c h a n i s m; a p p l i c a t i o n

畜禽饲用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畜禽饲用精氨酸的研究进展

2018年第13期中国饲料5[■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V V V VV V V D O I:10.15906/11-2975/s.20181301畜禽饲用請氨酸的研究进展代张超,李吕木*袁卫爱莲,李姗,鲁陈,闫一博(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精氨酸作为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会对畜禽生产、繁殖、免疫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本文就精氨酸的理化 性质、吸收和分解代谢、生理功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精氨酸;代谢;生理功能[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18)13-0005-051886年,德国科学家Schulze等人首次从羽 扇豆幼苗中分离出晶体形式的精氨酸,并对其进 行了命名。

1895年,H ed in发现精氨酸存在于哺乳 动物的蛋白质中。

20世纪初,精氨酸的分子结构 已经清楚,并能进行人工合成。

精氨酸学名为2- 氨基-5-胍基-戊酸,分子式为C6H M N402,一种脂 肪族的碱性的含有胍基的极性琢氨基酸,有D型 和L型两种。

健康的成年哺乳动物能够自主合成 精氨酸,且合成的量能够满足机体需要;但幼年动 物及成年动物受损伤或代谢旺盛时,自身合成的 精氨酸量并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因此,精氨酸是哺 乳动物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家禽体内缺乏合 成精氨酸前体物质所必需的甲酰磷酸酶等酶,不 能合成精氨酸,只能由日粮提供,所以精氨酸对于 家禽来说是必需氨基酸(孙丰等,2010)。

1精氨酸的来源和吸收动物机体精氨酸主要来源有日粮渊大约占 40%)、机体蛋白质的分解和机体内其他氨基酸(谷 氨酸和瓜氨酸等)的转化(王喜波等,2007)。

精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精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精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苗苗;郭瑜洁
【期刊名称】《科学咨询》
【年(卷),期】2022()1
【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氨酸具有抗氧化、促进细胞增殖、抗炎、抗细胞凋亡及调节脂质代谢等作用。

精氨酸(Arginine,Arg),为碱性氨基酸,一般机体血浆中的精氨酸浓度为100μmol/L。

精氨酸因具有旋光性,在体内起生理作用的主要是左旋精氨酸(L-Arg),其分子式为C6H14N4O2。

精氨酸是维持新生哺乳动物生长和机体氮平衡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在机体创伤、烧伤等应激状态下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上,精氨酸营养支持作用已被人们所熟悉,但近年的研究表明精氨酸尚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促进细胞增殖、抗凋亡、调控脂质代谢等作用。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这里对精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张苗苗;郭瑜洁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与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精氨酸在肉鸡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3.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系统在吸入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4.精氨酸剥夺疗法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抗肿瘤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氨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精氨酸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精氨酸(Arginine),分子式为C6 H14 N4 O2。

分子质量为174.2,为白色晶体或晶体状粉末。

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异构体存在:D-精氨酸(D-Arg)和L-精氨酸(L-Arg),动物体内主要以L-精氨酸的形式存在。

Arg 在人医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家禽的研究较少,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1994年以前。

当前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人们对L-Ar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Arg提高免疫力,在感染、烧伤、手术、动脉粥样硬化及胎儿发育障碍等的治疗方面开展系列研究。

1 精氨酸来源与代谢动物机体精氨酸主要有三个来源:①来源于日粮;②机体蛋白质的分解;③机体内其他氨基酸(谷氨酸和瓜氨酸等)的转化[1]。

日粮中氨基酸是动物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内源性合成的精氨酸主要来源于小肠和肾脏。

虽然精氨酸只是健康成年哺乳动物的条件性氨基酸,但对禽类而言,精氨酸却是必需氨基酸。

主要原因在于家禽机体缺乏如氨甲酰磷酸酶等关键酶,因而不能通过生化途径(如鸟氨酸循环途径)来合成精氨酸,因此只能由日粮来满足。

精氨酸是体蛋白的组成部分,可以由动物内源合成。

血浆瓜氨酸和线粒体内的鸟氨酸是其合成的前体,瓜氨酸在细胞液中合成精氨酸。

在提供瓜氨酸的情况下,家禽可在肾和巨噬细胞内合成精氨酸,但效率很低。

精氨酸体内代谢途径有:①通过精氨酸酶分解为尿素和鸟甘酸。

鸟甘酸是合成多胺类物质的前体,它们是调节细胞生长的重要物质,是细胞增殖的促进剂;②通过氧化途径,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一氧化氮(NO)。

NO是一种内皮舒张因子,有利于维持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肠道的缺血缺氧功能。

③精氨酸可以由甘氨酸转脒基酶分解为鸟氨酸和肌酐酸,由精氨酸分解酶降解为鸟氨酸和尿素。

精氨酸在相关酶作用下最终分别转化成腐胺、脯氨酸和谷氨酰胺,腐胺可以生成亚精胺和精胺,三者统称为多胺,谷氨酰胺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产生CO2 。

④精氨酸在家禽体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分解成氨后,合成嘌呤,然后降解为尿酸排出[2]。

精氨酸的保健作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精氨酸的保健作用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2 Is tto B o gcl eo re,i g i cd myo S ine, nh n 30 9C ia .ntue f il i sucsJ n x a e f cecsNac ag3 0 2 , hn ) i o aR a A
Ab t a t s r c :Ar i i e h s ma y p y ia ,mea o i n u r i n l f n to s t a n l d d lt n o mmu e f n t n g n n a n h sc l tb l a d n ti o a u ci n h t ic u e mo u a i f i c t o n u ci , o
第2 4卷 第 1 期
2 1 年 3月 01
湖南理T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u a o H n nIs tt o S i c dT c n l y ̄aua S in e) o r l f u a tue f ce e n eh oo n ni n a g t l c cs r e
Vh .4 NO 1 1 . 2 M a 0 1 L 2 1
精 氨 酸 的保 健 作 用及 其调 控 研 究进 展
彭 瑛 ,蔡力创2
(.湖南 广播 电视 大学 理工部,长沙 4 0 ; .江西省科学院 生物 资源研究所,南 昌 3 0 2 ) 1 04 2 1 0 3 0 9
a e u t u p e n a i n u d rt e ep t o o i a i ai n . ti b o p i n a e t t sia b o p i n o y t p a , y i e d q a es p l me tt n e s ah lg c l t t s Bu sa s r t f c si e t l s r to f r p o h n l sn , o h su o t o n n a t o it i e M ea oi ci a i n o n o e o s ag nn y t e i y p o i e a n w,e e t e s ae y t u me ta g n n r h si n . d t b l a t t fe d g n u r i i e s n h ss ma r v d e c v o f ci t tg o a g n r i i e v r p o ii n He l a ef n t no g n n t sr g lt n wa v e d i i p p r r v so . a t c r u c i f r i ie wi i e u a i s e iwe t s a e . h o a ht o r n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氨酸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3-10-24T15:09:3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耿晓华[导读] 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尿素、鸟氨酸及肌丁胺的直接前体,是合成肌肉素的重要原素,且被用作聚胺、瓜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合成。

耿晓华(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药剂科 030053)【摘要】精氨酸在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作用。

在动物细胞内,精氨酸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多的一种氨基酸,其不仅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机体内一氧化氮(NO)、多胺和肌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前体,近年来,有关精氨酸营养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它不仅可以作为氮源提供者,改善氮平衡、也包括刺激内分泌腺分泌、拮抗分解代谢。

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合成细胞因子所必需,在维护肠黏膜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精氨酸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的生长,明显地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活性。

研究表明精氨酸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理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营养治疗。

【关键词】精氨酸功能营养增补剂抗肿瘤免疫调节【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094-02 概述精氨酸,学名:2-氨基-5-胍基-戊酸。

一种脂肪族的碱性的含有胍基的极性α氨基酸,在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

L-精氨酸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编码氨基酸,哺乳动物必需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D-精氨酸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

符号:R。

1.1 合成精氨酸,是由瓜氨酸透个胞质酵素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ASS)及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ASL)合成。

这个过程所要求较大的能量,这是因要将每一个分子合成精氨基需要将三磷酸腺苷(ATP)水解成一磷酸腺苷(AMP),即两个三磷酸腺苷当量。

瓜氨酸能从以下各种来源生成:从精氨酸经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成;从鸟氨酸经由脯氨酸或谷氨酰胺/谷氨酸的分解代借催成;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经由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催成。

经由精氨酸或谷氨酰胺及谷氨酸所生成的途径是双向性的,因此氨基酸的生成会容易受到细胞的种类及生长阶段所影响。

在整个身体内看,精氨酸的合成基本是发生在小肠的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会从谷氨酰胺及谷氨酸产生瓜氨酸,再经由肾脏的肾小管细胞协助下抽取出来并转化为精氨酸。

所以,若小肠或肾脏受到损害,精氨酸的内生合成会因而减少,这些人的膳食质素因而要相应提高。

另外,精氨酸的合成亦会在其他细胞中发生,所合成的份量较少。

若在合成的环境中加入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可以明显的提高合成的份量。

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瓜氨酸,可以透过“瓜氨酸/一氧化氮过程”或“精氨酸/瓜氨酸过程”再转化为精氨酸。

这个过程可以从多种细胞内,瓜氨酸会某程度上取代精氨酸协助一氧化氮显明出来。

这个转化过程在多种不同的细胞内,瓜氨酸取代精氨酸协助一氧化氮的生成显明出来。

但是,过程很难被量化,原因是瓜氨酸会与较稳定的一氧化氮化合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积聚起来。

1.2 功能1.2.1 作为前体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尿素、鸟氨酸及肌丁胺的直接前体,是合成肌肉素的重要原素,且被用作聚胺、瓜氨酸及谷氨酰胺的合成。

精氨酸作为合成一氧化氮(NO)的唯一前体,其能够参与免疫和血管张力调节[1]。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会压抑一氧化氮的化学作用,所以ADMA被认为是血管疾病的标记,就像精氨酸是健康内皮细胞层的象征一样。

1.2.2 营养增补剂精氨酸是鸟氨酸循环中的一个组成成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多吃精氨酸,可以增加肝脏中精氨酸(arginase)的活性,有助于将血液中的氨转变为尿素而排泄出去。

精氨酸也是精子蛋白的主要成分,有促进精子的质量,提高精子运动能量的作用。

机体对精氨酸的需要:精氨酸是一种双基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虽然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有些情况如机体发育不成熟或在严重应激条件下,如果缺乏精氨酸,机体便不能维持正氮平衡与正常的生理功能。

病人若缺乏精氨酸,会导致血氨过高,甚至昏迷。

婴儿基先天性缺乏尿素循环的某些酶,精氨酸对其也是比需的,否则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

但一般认为对婴儿不说组氨酸与精氨酸也属必需氨基本。

也就是说,婴儿有10种必需氨基酸。

缺少精氨酸会导致婴儿生长发育迟缓,而补充适量的精氨酸可以满足动物机体尿素循环对精氨酸的需要,使病情得到缓解[2],补充精氨酸可增加血浆合成蛋白质的底物浓度,有效减少癌症患者体重的下降[3]。

临床上,已将血浆中精氨酸浓度的降低作为机体癌变的一个重要症状。

外源性精氨酸可以增加NO的合成速度,有利于保护急性胃黏膜损伤,提高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高血压患者体内的NO浓度,降低患者的血压[4-5]。

在小鼠心脏离体试验中发现,灌喂适量精氨酸可促进NO生成与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 -)的合成,从而缓解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害[6]。

1.2.3精氨酸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精氨酸具有与免疫有关的抗肿瘤特性,其可在不同动物模型中防止由乙酸胺、7,12-二甲基苯并蒽和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的化学转化,且不阻止异烟肼(抗结核病药)和肼。

在没有其他影响因素时,小鼠接种致瘤病毒后,精氨酸能提高潜伏时间、减少肿瘤的尺寸和缩短肿瘤倒退的时间;在几种可转移肿瘤模型中,精氨酸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潜伏的时间并增长宿主的生存时间。

依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相溶性、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和肿瘤继代转移的次数,相反,化学转移和几种不同的诱导转移有高度的免疫原性。

相关研究表明了精氨酸的抗肿瘤作用和肿瘤免疫原性之间的关系,精氨酸降低肿瘤生长速度并提高了小鼠感染中性和弱性激发免疫应答的神经母细胞瘤的存活时间;在小鼠适度产生免疫的肿瘤中,精氨酸提高了淋巴细胞-肿瘤混合培养基中宿主的反应性,相反,小鼠宿主抗肿瘤反应性在弱免疫应答的肿瘤是不可预测的[7]。

相似的研究表明,在宿主肿瘤的相互影响中,供给精氨酸的积极作用是提高了脾细胞对抗原ConA和IL-2的有丝分裂。

一些研究表明,小鼠在蛋白质衰竭的情况下,精氨酸的抗肿瘤作用和肿瘤免疫遗传性之间存在联系。

在中性免疫激发的肿瘤中,精氨酸降低肿瘤的生长率并提高小鼠的营养状况,但是对少量免疫激发肿瘤的小鼠则无作用。

这说明,精氨酸对小鼠产生免疫激发免疫应答的肿瘤非特异性免疫有积极作用,但是,精氨酸不能克服蛋白质营养不良造成的免疫缺陷和少量的免疫应答。

精氨酸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积极作用与提高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关,这些研究表明,精氨酸通过自然细胞毒性和依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无性繁殖的细胞中间免疫影响肿瘤的生长。

研究表明,精氨酸能够通过影响肿瘤的生长,明显地增强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细胞毒T 淋巴细胞的活性[8-10]。

1.2.4精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精氨酸可以促进机体内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显著提高动物体液免疫功能以及对抗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对前B细胞的成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氨酸还能够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催乳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的生成。

动物下丘脑产生的促生长激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发挥作用,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大部分都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靶细胞。

有试验证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以刺激淋巴细胞DNA的合成以及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

近年来,已对精氨酸和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精氨酸的添加量、动物健康状况、动物种类以及实验模型等的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精氨酸对免疫功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精氨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上调免疫抑制和下调过高的炎症反应来维持免疫平衡的[11]。

2 展望精氨酸是一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其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分解代谢,保护胃肠黏膜免受损伤,在临床营养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

作为多胺、NO和其他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生物功能分子的前体,精氨酸在改善繁殖能力、心血管功能、胃肠道发育以及调控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功能性氨基酸。

但是在精氨酸缺乏时需要补充的剂量、方法及具体的使用对象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精氨酸的合理应用,必将对人类的健康、医疗以及动物养殖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Efrom D, Barbul A. Role of arginine in immuno nutrition [J].J Gastroenterol, 2000, 35(12): 20-23.[2]Scaglia F, Brunetti -Pierri N, Kleppe S,etal. Clinical conse -quences of urea cycle enzyme deficiencies and potential links to arginine and nitric oxide metabolism[J].J Nutr, 2004, l34(10): 2775-2782.[3]Vissers L Y, Dejong C H, Luiking Y C, et al. Plasma argini- neconce ntrations are reduced in cancer patients: evidence for arginine deficiency [J]. Am J Clin Nutr, 2005, 81(5): 1142-1146.[4]West S D, Helmer K S, Chang L K, et al.Cholecystokinin secretagogue-induced gastroprotection: role of nitric oxide and blood flow[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3, 284: 399-410.[5]West S G, Brown P, Mariotti F, etal.Oral L-arginine improves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stress and reduces plasma homocy-steine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men [J].J Nutr, 2005, 135(2):212-217.[6]姜桢,郭克芳,董苏斐.左旋精氨酸与自由基的相互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10):503-505[7]谭溪清.精氨酸的营养生理作用[J].湖南饲料,2009(6):15-17.[8]李玉庆,张小平,程爱国.精氨酸的免疫调理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2):121-122.[9]秦锴,荆强,曾勇.精氨酸对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WestChinaMedicalJournal,2008,23(2):442-444.[10]陈亚军,齐玉梅.精氨酸免疫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7,15(5):310-314.[11]李霞,郑振群.N0-种新发现的免疫调节分子[J].免疫学杂志,1996,12(3):201-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