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自我价值的实现
2004感动中国徐本禹事迹有感

重温了一遍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视频,不禁湿了眼眶。
徐本禹,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等,他获得了很多殊荣,但在我心里所有的这些称号都无法表达他带给我们的温暖与震撼,更无法完全展现我们对他的敬意。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大概都从未去过山区,无法真切感受到那里环境的破败与艰苦,还有生活心酸与孤单,但我知道并且坚信即使那里是全世界最苦的地方,徐本禹的支教故事也都会照样发生,像命中注定的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所有的不便与苦难,通通比不过他心中对孩子们的爱与责任感。
古人云:“人以德为先,德以善为先,善以爱为先。
”,这些他都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我们身边也不是没有人去做支教这件事,只是没有人像他这样坚持,近乎偏执,大多数人即使心中有爱,抱着一腔热血豪情,带着感动自己的准备,被山区清苦的生活打压一番,终究再无法抵过重回城市美好生活的诱惑,只有他,一心只为了孩子们的笑脸,只为自己的良心。
他的富足不在于奢靡的物质,而是内心,就像为他而写的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志愿服务于徐本禹而言早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也本是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个人啊,但他却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展示了不平凡的伟大。
大山里的风冷,水凉,但人心暖,山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另他没办法割舍。
所以他坚守在这里,为山区孩子带去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他是爱,是暖,是藏在深山里的祖国花朵们的人间四月天。
2002-202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教育工作者)

2002-2021感动中国人物(教育工作者)2004年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2006年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008年李桂林、陆建芬:烛照深山【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009年李灵:心灵放歌【颁奖词】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
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
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她是八零后。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刘姝威这样评价她: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2013年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
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
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2015年朱敏才、孙丽娜: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2016年莫振高:化作光明烛【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徐本禹给人的启迪感悟

徐本禹给人的启迪感悟徐本禹,是我非常佩服和敬仰的一位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于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在他的著作和演讲中,我从中汲取了许多智慧和启发,让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徐本禹告诉我,人生是一场持续的学习和成长之旅。
他认为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他鼓励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我们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徐本禹的这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更加注重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徐本禹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徐本禹强调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他鼓励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的这个观点让我深受感动,我开始主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同时也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满足和幸福。
徐本禹告诉我,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他认为现代社会过于繁忙和喧嚣,人们常常追逐物质和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徐本禹鼓励每个人都要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学会放下执念和纷扰,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他的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平和,通过冥想和放松来平衡自己的身心健康。
徐本禹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应该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境界。
徐本禹强调了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他鼓励每个人都要勇于质疑和探索,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的这个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更加注重思维的开拓和批判性思考,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
徐本禹给人的启迪感悟是多方面的,他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徐本禹的事迹》感想

《徐本禹的事迹》感想其实在很早之前就看到徐本禹的事迹,但是一直没机会亲身通过视频来了解徐本禹。
下午,在团支部总团支书的组织下,我们系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一起观看了徐本禹的感动中国的视频,我们大家都从中感悟很深。
徐本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尤其感动了广大青年学生和在校大学生。
第一次听说徐本禹是在老师给我们发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上面看到的,看完以后,我真的为他具有这种献身精神感到钦佩,更为他的行动所起到的巨大影响感到不可思议。
当时,我觉得像这种去偏远贫穷地区支教的情况很普遍,可是徐本禹做到了却不一样,他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支教,他的行动不仅仅感动了我们全国人民,更感动了全世界的人。
在我看来,支教原本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支教需要放弃的太多,虽然它得到的也很多:灵魂的丰满,精神的满足。
但不是人人都会以追求灵魂和精神的充实为奋斗的目标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人是稀少的,这样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像徐本禹这样有毅力的却少之又少,不是我在怀疑大家的毅力和爱心,而是在我看来,能做到为了西部支教而放弃那么多是很难做到的,起码对普通人而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不是吗?也许这那么几张图片和几段视频并不能让我真正了解支教的艰辛,但是从那些里面我已经感觉自己在退缩,我不知道几年以后的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选择支教,但是我已经看到了那么多的艰辛。
虽然那些艰辛对于每个去支教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那些已经让我望而却步。
毕竟我从未体验过那样的生活,我承认自己肯定没有勇气去面对。
我深切同情那些正穷苦中挣扎着生活学习的同学们,也深深地敬佩那些在穷苦乡村支教的人民教师,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榜样,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行动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的爱心也将会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们心中,徐本禹是好样的,在穷苦乡村支教的人民教师也是好样的。
虽然我们可能会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我们毕竟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富强。
徐本禹事迹简介

1993年,杨斌出生在安阳县马投涧乡一个普通家庭,2007年,杨斌考入我校,。
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1978年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了,王云斌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了最美好的青年时代。
八十年代,居住在落后的小县城,没有很好的出路,父亲建议王云斌出国到欧洲创业,等有出息了再回国报效祖国和家乡。
王云斌记得出国的那天,亲朋好友为他送行,他抱着母亲嚎啕大哭。
王云斌离开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和父亲坐上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杭州。
那天他终于有了很多的第一次,他去了小时候向往的仙境--西湖,还坐上了在梦里出现无数次的飞机。
在机场上,父亲拉着他的手严肃地说:“儿子,不管你到哪里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国争光、为家乡人民争气。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才是我的儿子。
”在国外的辛苦打拼下,王云斌挖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生活改变了,手里头的钱宽裕了,但他想到的是如何报效祖国。
他22岁就参加了侨团工作,记得那时候这是西班牙唯一的华人组织。
九十年代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他第一个捐款10万西班牙币(大约1000美金)。
在今后的二十几年里,王云斌总是第一个参与侨团组织、爱国活动,积极捐款、捐物,慷慨解囊。
让王云斌倍感欣慰的是,家乡随着改革的步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街道变宽变直了,楼房变高变多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喜事一桩桩,如泉而涌,似瀑而泻。
徐本禹事迹简介:一、基本情况徐本禹,男,1982年生,山东聊城人,中共党员,系我校经济贸易管理学院19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2003年本科毕业,高分考取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现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义务支教。
徐本禹家境贫寒,考入我校后,学习和生活遇到很多困难,被列入特困生,并得到学校的资助、老师同学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
这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特困生自强奖学金”,并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
结合实例论人生价值

结合实例论人生价值毋庸置疑,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价值。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一个人,他的一生,可能可以活百年,也可能只有短短数十载。
若探究一个人存在与否,即要看他的人生价值何在,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我们的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要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首先要从人生观说起。
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是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构成的思想体系。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一、人生目的人生目的简单直接的说就是“人为什么活着”,1.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
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今天,他仍然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2.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
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
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
”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
徐本禹的先进事迹.doc

徐本禹的先进事迹奉献是需要坚持的。
在国家体育馆安检口前,有一名个子不高,黑黑瘦瘦的志愿者,尽管在外表上并不出众,做的工作和其他志愿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总有人小心翼翼地盯着他看了半天,然后惊喜地问:你就是那个感动中国的志愿者吧?他就是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他在来北京做奥运志愿者以前曾经在贵州做过两年的志愿者老师,他又远赴非洲的津巴布韦做了一年的援外志愿者。
目前,他正在国家体育馆做交通管理助理。
徐本禹说:应该说三年的志愿服务精神让我对志愿服务工作有了特殊的感情和更加深刻的认识,正是因为这样我又报了名,成为了奥运会的志愿者。
观众对我挥挥手,我就会觉得很快乐今年,徐本禹已经硕士毕业,留在了华东农业大学工作。
徐本禹和湖北代表团的74名志愿者8月2日到达北大体育馆,当天下午就上岗了。
他所在的组是交通组,工作非常辛苦,前几天的地面温度曾一度达到67℃,徐本禹每天就这样在蒸笼里挥汗如雨。
对于工作的苦累,徐本禹淡然地一笑:像我这种肤色就比较适合做交通,因为我本身就比较黑。
徐本禹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车辆和行人进行引导。
许多观众看比赛找入场口,就先跑到安检口来打听,徐本禹都要对行人进行耐心的引导,特别是比赛即将开始的一两个小时,一句话可能要说好几百遍。
开幕前几天,他主动请缨要求整天值班,理由很简单,我希望能在场馆多待一会儿,多做点事。
那几天,他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入睡时已经是凌晨1点。
因为是在场馆外站岗,徐本禹经常会碰到一些行人向他咨询他职责所属范围之外的问题,但他毕竟是从外地来的,对北京的情况不是特别熟悉,他经常会因为不能帮助到别人而深深自责。
为了更好地给行人提供帮助,他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希望下次别人再问时能派上用场,观众对我挥挥手,我会觉得很快乐。
我不仅要做火炬手,还要做奥运志愿者本禹,6月23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计划启动,你可以报名争做火炬手,你能行的,真的!6月21日,正在津巴布韦担任志愿者的徐本禹收到了一条初中体育老师从国内发来的短信。
徐本禹事迹故事

徐本禹事迹故事《徐本禹事迹故事篇一》我第一次听说徐本禹这个名字,还是在大学的一次志愿者活动交流会上。
那时候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知道的那些感人的志愿者事迹,有个同学就提到了他。
当时我就好奇啊,这徐本禹到底做了啥了不起的事儿呢?那同学就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来。
徐本禹啊,他本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就像咱们一样,每天在校园里上课、参加社团活动啥的。
可是呢,他有一颗特别不普通的心。
有一次,他偶然间了解到山区里那些贫困孩子的教育状况。
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难啊。
我听那同学说,在那些山区里,学校就是几间破破烂烂的房子,桌椅板凳都缺胳膊少腿的。
孩子们的书本都是翻得破破烂烂的,有的孩子甚至好几个人共用一本书。
徐本禹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
他就决定啊,自己要去那里做点什么。
他的这个决定可让周围的人都炸开了锅。
他的舍友就说:“本禹啊,你是不是疯了?你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己的学业咋办?以后的前途咋办?”徐本禹就嘿嘿一笑,说:“我要是不去,那些孩子可能就永远没机会改变命运了。
我就想去试试,能帮一点是一点呗。
”他就这么背着个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山区的路。
到了那山区学校,那些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他,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期待。
有个小娃子就怯生生地问他:“老师,你真的是来教我们的吗?”徐本禹蹲下身子,摸着那孩子的头说:“是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啦。
”可是,在那里的生活可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住的地方啊,那就是个简陋的小屋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老鼠就在房梁上跑来跑去,吱吱吱地叫个不停。
吃的呢,也都是些简单的饭菜,有时候连菜都没有,就着咸菜就能对付一顿。
但是徐本禹可没抱怨过一句。
他每天都早早地起来,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上课的时候,他特别认真,那些孩子们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一遍又一遍地讲。
有个调皮的小男孩,刚开始总是在课堂上捣乱,徐本禹就耐心地跟他谈心,说:“娃子啊,你知道为啥要读书不?读书了以后就能走出这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有一个平凡的名字——徐本禹,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徐本禹家境贫寒,考入大学后,被列为特困生,并得到学校的资助、老师同学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
他到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时,甚至没有一件御寒的冬衣。
是同寝室一个学生的母亲给了他一件夹衣。
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温暖。
他说,是这件夹衣改变了他的价值观。
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自强不息,立志成才,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秀,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特困生自强奖学金”,并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
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同时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
能考上研究生对于徐本禹和他的家庭来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是当年支教的岩洞小学的孩子们那渴望知识渴望外面世界的目光使他不能忘怀。
经过复杂而激烈的思想斗争和与家人、学校的商量后,他暂时放弃了深造机会,回到贵州实践自己“阳光下的诺言”。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为他保留研究生学籍两年,支持他的行动。
2003年7月,徐本禹重返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
为了保证他的基本生活,学校团委和他所在的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
后来,贵州团省委将他补入贵州扶贫接力计划。
徐本禹深受感动和激励,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
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使当地教育条件迅速得到改善。
2003年7月,他从办学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的狗吊岩村转点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大石村继续义务支教。
获悉这一情况后,华中农业大学捐资8万元为大石小学修建新校舍,对徐本禹的支教行动给予了更大支持和鼓励。
徐本禹任大石小学名誉校长,并先后被授予贵州省毕节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杰出青年志愿者标兵”称号。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价值,只有树立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并有监督自己的人生信念,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做最大的贡献。
徐本禹的这种奉献精神,这种实现自我的价值观,正是社会所需要的。
他用自己的激情和坚持点燃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心灵。
他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在山谷中回响:“你们不比别人差!”他在志愿者小屋中抒写他对贫困孩子们博大的爱。
我认为人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伸展出生命的张力。
有许多曾经经受过困难的人通过别人的帮助重获阳光,但鲜少有人用实际行动传递这样的爱心,当“回报社会”几乎要成为一句空话的时候,徐本禹来了,他用自己的责任感和坚持唤醒了人们心中的感动和良知,我认为他的伟大就在于他在艰苦的条件中坚持了下来,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和责任,他是真正的,播撒爱心的伟大实践者。
良好的价值观有两个方面,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精神建设,注重用价值观来实现凝聚和引领,但价值观的形成贵在自觉,难在养成,重在持之以恒,价值观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有效凝聚我们这个国家,尤其是凝聚年轻人的意识形态,我们需要更好的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服务,实现自我,用自己的力量去造福更多的人。
明天的我们将会怎样,也许现在还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答案必定是是丰富多彩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