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知识点梳理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全纲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全纲解析
一、政治思想与政治学说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方法
三、国家与国家制度
1. 国家的概念和本质
2. 国家的组成和职能
3. 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四、法律基本知识
1.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2. 法律的作用和地位
3. 法律的原则和体系
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公民的基本权利
2. 公民的基本义务
3. 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和义务
六、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1. 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2. 国家公民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
3. 国家公民关系的基本原则
七、政治制度与政府组织
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
3. 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八、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
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2. 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途径
3. 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的全纲解析,涵盖了政治思想与政治学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与国家制度、法律基本知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政治制度与政府组织以及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高中政治必修:重点知识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重点知识梳理1. 政治的定义和特点-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决策来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 政治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2. 国家与政权- 国家是一个具有一定领土、人口和主权的政治组织。
- 政权是指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或个人。
3.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治生活运行的基本规范和程序。
-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
4. 中国的性质和作用-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导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
- 中国的作用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5. 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 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的领导地位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
8. 中国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要求- 中国的组织原则包括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 中国的纪律要求包括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和执行党的决定等。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
10. 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党的建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 党的建设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课的重点知识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重点知识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重点知识梳理政治的定义和特点-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活动。
- 政治具有社会性、目的性、斗争性、权力性和制度性等特点。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组成。
- 国家具有人民性、领土性、主权性和政权性等特征。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的形成是由原始社会逐渐演变而来的,经历了家长制、氏族制、部落制等阶段。
- 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职能- 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 国家的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经济调控等方面。
国家的分权与制衡- 国家的分权是指将国家权力分散到不同的机关和部门,实现相互制约和平衡。
- 国家的制衡是指通过权力分立和相互制约,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等方面。
- 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纳税、参加国防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
政党和政治参与- 政党是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政治组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选举、参政议政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国际关系与世界政治- 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 世界政治是指各国之间的政治活动和国际组织的运作。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
- 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
政治思想与政治教育-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理论体系。
- 政治教育是培养公民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的教育活动。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课的重点知识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归纳(一)经济学部分(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9)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又要具有经营的专业知识、才干和能力。
详解高一政治必修一的核心知识点

详解高一政治必修一的核心知识点引言高一政治必修一是高中阶段政治学习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本文档将详细解析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1 哲学概述- 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哲学的基本问题1.2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发展观、矛盾观、实践观1.3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政治经济学2.1 政治经济学概述-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2.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剩余价值和利润-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2.3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三、科学社会主义3.1 科学社会主义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3.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论高一政治必修一的核心知识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建立起系统化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篇:知识点精讲

高中政治必修篇:知识点精讲
1. 政治与经济
-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对经济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经济对
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的
特点和优缺点。
2. 国家与政权
- 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政权的概念:政权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政权的来源和性质。
3. 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政治制度的
分类和特点。
-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
4. 的领导
- 中国的性质和地位:中国的性质和宗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 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的领导核心的历史演变。
5. 政治参与与政治生活
- 政治参与的途径:政治选举、政治议题讨论和政治行动的途径和方式。
- 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个人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6. 政治文明
- 政治文明的内涵: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和核心价值观。
- 培育和践行政治文明:如何培育和践行政治文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政治文明。
7.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公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 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政治义务,个人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篇的知识点精讲,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政治高中知识点总结

政治高中知识点总结1.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人们为了统治和管理社会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理论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2.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包括权力斗争、组织性、规范性、动态性、普遍性和相对独立性等。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
4.政治学的基本内容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
5.政治的基本原理政治的基本原理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人权和社会正义、公平、公正等。
6.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其形式包括民主制、专制制、君主制、议会制和总统制等。
7.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国家对人民实施的支配。
它包括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等。
8.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活动中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力。
它包括选举权、言论权、结社权和示威权等。
9.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发达和完善。
10.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公民对政治体制、政府权力和政治制度具有坚定而稳定的信念。
1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是指政府机关、政府官员以及公民在政治活动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12.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活动可能导致的损失和风险。
其形式包括政治冲突、政治斗争和政治危机等。
总的来说,政治是一门以国家、政府、政治权力以及政治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了解政治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国家和政府,还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参与政治活动,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知识,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懂法律、懂政治的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一、政治学基本概念- 政治:指人们通过制定规则和管理社会事务来实现共同利益的活动。
-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的学科。
- 国家:具有一定人口、领土和主权的独立政治组织。
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 国家形成的条件- 人口条件:具有一定人口规模。
- 领土条件:具有一定的领土面积。
- 主权条件:具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 国家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阶段:以部落为单位。
- 奴隶社会阶段:以奴隶制度为基础的社会。
- 封建社会阶段: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
- 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
- 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
三、政治权力的性质和作用1. 政治权力的性质- 广泛性:政治权力影响范围广泛。
- 专断性:政治权力具有决策和指挥的权力。
- 强制性: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
2. 政治权力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 保障公共利益:通过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福利。
- 实现社会变革: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政治体制和政权1. 政治体制的分类- 专制制度:由一个人或少数人统治的政治体制。
- 民主制度:由人民共同参与决策的政治体制。
2. 政权的交替和合法性- 政权交替:指政权的转变和更替。
- 政权合法性:政权合法的来源和基础。
五、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1. 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人们对于政治权力的信任和认同。
- 政治价值观:人们对于政治目标和权力分配的认同。
- 政治意识形态:人们对于政治制度和理论的认同。
2.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家庭对个体政治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 学校教育:学校对个体政治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 大众媒体:对个体政治知识和态度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有经典例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和主观题
★★★★★
【2009山东文综 18题】 【2011山东文综 28题】
3
4
5
6
【2012山东文综 17题】
【2013山东文综 30题】
第三节课 选择题
【2013山东文综 17题】
第一节课 个人收 1、分配制度
入的分配
2、效率与公平
第三单元 收
★★★
选择题 【2010山东文综 17题】 【2010山东文综 18题】 【2011山东文综 17题】
第三节课 我国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
我国的外交政策
★★★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10山东文综 36题】 【2012山东文综 38题】 【2013山东文综 30题】 【2014山东文综 29题】
3
4
4
5
★
★★
选择题 【2009山东文综 36题】 【2010山东文综 36题】
合计(本册重点知识辅导所需课时)
【2014山东文综 41题】
第三课 我国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及宗教政策
民族关系和宗教政策
★
选择题
【2009山东文综 21题】
第一节课 国际社
会的成员、处理国
际关系的决定性因 1、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素
2、国际关系
第四单元 当
代国际社会 第二节课 世界政
(4分)
治经济发展的基本
趋势
1、和平和发展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
学科: 高中政治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 1 册(必修一)
章节模块(中高考占分)
重要知识点
重要程度 本章节中高考考查形式
(标星) 及近5年考试分布
优秀
辅导所需课时(Ks) 良好 中等
偏弱
第一节课 货币的 货币的职能、纸币发行量和外
★
选择题
本质及种类形式 汇
【2014山东文综 25题】
第一单元 生
选择题
公民政治参与的途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2009山东文综 28题】
径和方式
、民主监督
【2013山东文综 30题】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9山东文综 17题】
【2009山东文综 28题】
第一节课 我国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
【2009山东文综 29题】 【2011山东文综 22题】
1、政府的职能
合计(本册重点知识辅导所需课时)
12
16
18
22
学科: 高中政治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 2 册(必修二)
章节模块(中高考占分)
重要知识点
重要程度 本章节中高考考查形式
(标星) 及近5年考试分布
优秀
辅导所需课时(Ks) 良好 中等
偏弱
第一节课 我国
的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和民主的特点
第一单元 公 民的政治生活
【2012山东文综 30题】
第二单元 为 人民服务的政
府
2、政府的责任
【2013山东文综 19题】 【2014山东文综 22题】
3
4
4
5
(8~12分) 第二节课 政府
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1、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
★★★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10山东文综 17题】 【2012山东文综 30题】
2、监督体系
活与消费 (4~8分)
第二节课 价格的 影响因素及对经济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
★★★
【2008山东文综 15题】 【2009山东文综 17题】 【2010山东文综 19题】 【2011山东文综 18题】
3
4
4
5
生活的影响
济的影响
【2012山东文综 18题】
第三节课 消费与
消费观
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观念
3
4
5
6
(8~10分)
第三单元 发
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8山东文综 18题】
3
4
5
6
(8~10分)
第二节课 的政党制度
我国 党的性质、地位、执政方式和执
★★★★★
【2009山东文综 29题】 【2011山东文综 28题】
【2012山东文综 21题】
【2013山东文综 20题】
政理念等
12
16
18
22
学科: 高中政治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 3 册(必修三)
章节模块(中高考占分)
重要知识点
重要程度 本章节中高考考查形式
(标星) 及近5年考试分布
优秀
辅导所需课时(Ks) 良好 中等
偏弱
第一节课 文化
的内涵和特征
文化的含义和载体
第一单元 文
化与生活
(4~6分)
★
选择题
【2010山东文综 21题】
3
4
5
6
第一单元 公 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课 我国
★★ 选择题
【2011山东文综 23题】
3
4
5
6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基本原则
【2012山东文综 20题】
(4~6分)
第三节课 我国
选择题和主观题
★★★ 【2009山东文综 19题】
3
4
4
5
【2009山东文综 28题】
★★★★★ 【2011山东文综 28题】
【2012山东文综 19题】
【2013山东文综 30题】
【2014山东文综 24题】
★ ★★★
选择题 【2012山东文综 17题】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9山东文综 17题】 【2014山东文综 26题】 【2014山东文综 40题】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8山东文综 28题】
★★★★ 【2008山东文综 29题】 3
4
5
6
【2009山东文综 28题】
【2011山东文综 28题】
【2014山东文综 40题】
第三节课 经济全 1、经济全球化 球化与对外开放 2、对外贸易
★★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8山东文综 16题】 【2012山东文综 30题】
★
选择题 【2013山东文综 18题】
1、消费的反作用 第一节课 生产与 2、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
第二单元 生 产、经营与经
营 (8~10分)
第二节课 生产主 1、企业成功的因素 体:企业和劳动者 2、就业和维权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8山东文综 29题】
★★★★★ 【2011山东文综 28题】
【2012山东文综 19题】 【2014山东文综 40题】
第三单元 收 入与分配
(8~10分)
第二节课 国家收 财政的作用 入的分配
第三节课 征税与 税收的种类
纳税
第一节课 社会主 1、市场调节
义市场经济
2、宏观调控
第四单元 发
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 (8~10分)
第二节课 科学发 展观和小康社会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建设
2、科学发展观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8山东文综 28题】
【2013山东文综 30题】
第三节课 的权威
政府 新增考点
第一节课 我国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第三单元 发 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
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
选择题和主观题 【2009山东文综 29题】 【2010山东文综 21题】 【2010山东文综 28题】 【2011山东文综 23题】 【2014山东文综 4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