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1 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txt>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h2in ? hin2- ? in3- (pka2=6.3pka3=11.55)紫红兰橙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
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 al3+、fe3+、cu2+、co2+、ni2+有干扰。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kcn掩蔽cu2+、co2+、ni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fe3+。
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考题参考答案:1. 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 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完整版)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连续变化法测定配合物组成时,为什么说只有当金属离子与配位体浓度之比恰好与配合物组成相同时,配合物的浓度最大?在加入的配体浓度小于金属离子的时候连续加入生成的配合物越多所以浓度是一直上升的,当配位体浓度与金属离子浓度之比恰好达到计量点时配合物浓度达到最大值再加入过量也没有多余的金属离子与之络合!!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 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
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C6H5NH2+ HCL C6H5NH2.HCL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 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本实验在将Grignard试剂加成物水解前的各步中,为什么使用的药品仪器均需绝对干燥?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Grignard试剂的制备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和试剂均需干燥,因为微量水分的存在抑制反应的引发,而且会分解形成的Grignard试剂而影响产率。
基础化学实验1__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1__思考题《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溶性污物先⽤⾃来⽔冲洗,再⽤⽑刷沾取去污粉刷洗,⽤⾃来⽔冲洗⼲净后,再⽤蒸馏⽔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冲洗后,加⼊洗液浸泡⼀段时间,倒净洗液,再⽤⾃来⽔冲洗和蒸馏⽔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膜,不挂⽔珠。
2.试⽤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净后还需要⽤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待装溶液洗涤。
3.⽤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25mL量筒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作?充分进⾏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和全⾯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试剂规格、⽤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加⼊⾄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基础化学实验1 __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水溶性污物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沾取去污粉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用水冲洗后,加入洗液浸泡一段时间,倒净洗液,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水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
2.试用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斗、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干净后还需要用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干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
3.用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用25mL量筒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用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充分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用试剂规格、用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用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二、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一加入至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又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入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敏捷度?普通分析试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敏捷度以多少为宜?敏捷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敏捷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强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敏捷度普通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敏捷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强,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整?假如偏离太大,又应当怎样调整?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状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状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息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整:用金属拉杆调整,假如不可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肯定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囫囵分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假如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敏捷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状况下采纳?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强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举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试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试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由于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试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2.1:硫酸铜的提纯(1) 粗硫酸铜中亚铁离子为什么要氧化为铁离子后再除去?而除去铁离子时为什么要调节溶液的pH值为4左右,pH值太大或太小有什么影响?二价铁离子只有在pH值为7.6-9.6的时候才会沉淀二价铜离子只有在pH值为4.4-6.4的时候才会沉淀三价铁离子只有在pH值为2.7-3.7的时候才会沉淀因为氢氧化亚铁比氢氧化铜先沉淀,氢氧化铜比氢氧化铁先沉淀,如果不先把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直接加入碱,则会造成二价铁离子与二价铜离子一起沉淀,这样就达不到除杂的目的了。
pH值太大有氢氧化铜沉淀出现;pH值太小氢氧化亚铁沉淀不完全。
它们会影响三价铁离子的除杂。
(2) KMnO4, K2Cr2O7, Br2, H2O2都可以使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你认为选用哪种氧化剂较为合适,为什么?选用H2O2作为氧化剂。
1.使用KMnO4, K2Cr2O7, Br2作为氧化剂会生成杂质离子,影响硫酸铜的提纯,污染环境;2.使用KMnO4, K2Cr2O7, Br2作为氧化剂,其本身具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观察;3.H2O2还原产物是水,不引入杂质离子,不污染环境。
(3) 调节溶液的pH值为什么常选用稀酸,稀碱而不用浓酸浓碱,除酸碱外还可以选用那些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稀酸稀碱对溶液的pH影响较小,不会瞬间大改变溶液的pH,使溶液容易调节到一个需要的pH值;可以用酸式盐或碱式盐调节溶液pH。
(4) 精制后的硫酸铜溶液为什么要加几滴稀硫酸调节pH至1-2,然后再加热蒸发?因为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加热的时候,会出现水解现象,有氢氧化铜胶体出现,CuSO4 + 2H2O = Cu(OH)2 + H2SO4,此反应是可逆的。
加入硫酸后,反应向左移动,抑制硫酸铜的水解。
实验2.2 硫酸亚铁铵的合成(1) 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溶液有较高的酸性?因为硫酸亚铁铵中的铵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在水中很容易水解,保持较强的酸性,增大氢离子的浓度,由于水解平衡的原因,抑制了两种阳离子的水解,因此,原溶液还能保持原来的成分,不会变质。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
重点
该文档旨在提供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的答案和重
点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思考题的答案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问题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正
确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结果的客观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问题2:请简要描述一下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答案: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实验室服装、戴安全眼镜、佩戴手套、使用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接
触化学物质等。
问题3:请解释以下实验室术语:“计量玻璃器皿”和“过滤纸”。
答案:计量玻璃器皿是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如量筒、容量瓶等。
过滤纸是用于过滤溶液中固体颗粒的纸膜,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
问题4:请解释以下实验操作:“蒸馏”和“萃取”。
答案: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加热将液体组分转化为气体,然后再冷凝回液体进行分离。
萃取是一种将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常用于提取有机物。
问题5:请解释以下实验室现象:“沉淀”和“溶解”。
答案: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出现的固体颗粒,通常是由于溶解度不足而形成。
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迅速分散并与液体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使固体完全消失。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请随时提问。
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

《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水溶性污物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沾取去污粉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用水冲洗后,加入洗液浸泡一段时间,倒净洗液,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水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
2.试用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斗、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干净后还需要用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干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
3.用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用25mL量筒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用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充分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用试剂规格、用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用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二、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一加入至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又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入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实验1》思考题参考解答一、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仪器洗涤1.本实验中洗涤了什么玻璃仪器?简述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及被洗净的标准?本实验中洗涤了烧杯和锥形瓶。
玻璃仪器粘附的水溶性污物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毛刷沾取去污粉刷洗,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润洗2~3次即可。
玻璃仪器上若粘附油性污物,在用水冲洗后,加入洗液浸泡一段时间,倒净洗液,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
已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外壁可以被水完全湿润,形成均匀的水膜,不挂水珠。
2.试用下列玻璃仪器时:锥形瓶、容量瓶、烧杯、量筒、碱式滴定管、试剂瓶、漏斗、吸量管、称量瓶和圆底烧瓶,哪些玻璃仪器在清洗干净后还需要用待装溶液洗涤的?上述玻璃仪器中,清洗干净后的碱式滴定管和吸量管还需用待装溶液洗涤。
3.用25mL量筒、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读数应如何记录?用25mL量筒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mL,用25mL滴定管和25mL移液管移取最大刻度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25.00mL。
4.实验预习是确保实验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前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充分进行实验前的预习准备是做好实验、避免实验事故和提高实验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实验前应尽可能深入和全面地预习,除了应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所用试剂规格、用量、计算所需的常数和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实验操作步骤外,还应清楚实验中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避免发生实验事故的注意事项、影响实验结果的操作关键、所用仪器的准备要求和基本操作方法等内容,才能使整个实验过程能有条不紊的依次完成。
二、物质的称量1. 什么是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称量?直接称量法是先称出空容器的质量,再按规范操作将试样逐一加入至所需质量。
差减称量法又称减量法,先准确称量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然后按规范操作将所需样品“轻敲”入锥形瓶(或烧杯)中,再次准确称量该样品和称量瓶总质量,两次称得的质量之差即为该锥形瓶(或烧杯)中试样的质量。
当待称量物是易吸水、易氧化、易吸收CO2等物质,并需称出多份该试样时,宜选用差减称量法。
2.在取放称量瓶时,为什么只能用纸带带动?在分析天平上采用差减法称取试样质量时,需两次称取称量瓶+试样的质量,在称量瓶内的试样没有撒出的情况下,称量瓶的质量是否准确、稳定就直接影响到被称出试样的质量的准确性。
在称量时,若用手直接拿取称量瓶,手上带有的水分及其分泌物就会沾附到称量瓶上,就有可能改变称量瓶的质量,为此需用洁净的纸带带动称量瓶,因此所用的纸带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万不能当做数据记录纸使用,也不宜随手乱放。
3.用减量法称取试样,若称量瓶内的试样吸湿,将对称量结果造成什么误差?若试样倾倒入烧杯内以后再吸湿,对称量是否有影响?装在称量瓶内的吸湿试样再称量过程中由于吸湿,实际称出的试样质量低于标示质量,这个称量结果既不是系统误差,又不是偶然误差,属于称量失误。
如已称出的试样在烧杯内吸湿,尽管试样质量在增大,但实际试样质量没有改变。
《实验化学》中的思考题1.本次实验用的天平可读到小数点后几位(以g为单位)?万分之一天平,可读到小数点后第4位。
2. 当试样(硼砂)从称量瓶转移到烧杯中时,切勿让试样撒出,否则如用来标定HCl 浓度,将造成分析结果偏高还是偏低?如试样撒出,则读数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所以用来标定HCl浓度,将造成分析结果偏高。
三、容量仪器校准1.校准容量仪器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校准方法?由于玻璃加工工艺的原因和热胀冷缩的特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量器,其实际容积往往会与其所标示的体积不完全相符,为此需将量器的容积都校准到规定温度(国际上规定的这一标准温度为20℃)时的实际体积,以满足准确分析测定的要求。
容量仪器常采用相对校准和称量(绝对)校准两种方法。
相对校准法是用一个已校正的容器,间接地校正另一个容器,在实际校正工作中,常用校准过的移液管校准容量瓶的容积。
称量法校准是指用分析天平称量出容量仪器所量入或量出的纯水的质量,然后根据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算出容量仪器在20℃时的容积。
2.分段校准滴定管时,每次放出的纯水是否一定要整数?分段校准滴定管时,放出水的次数及其体积没有特别规定,若分三次校准,前二次放水体积为10±0.1mL,第三次为5±0.1mL,也可是其它体积,可见,所放出的水的体积不需恰好是整数。
当然分段次数多,校准得较细,但也没有必要作过细校准。
3.称量水法校准容量仪器时,为什么称量只要称准到0.01克?以滴定管分段校准为例,因为滴定管是分段进行校准的,从0.00刻度起,每段为10.00±0.1mL。
在20℃时,水的密度为0.9982041g·mL-1,10mL水的质量约10g左右,欲满足称量误差<|±0.1%|的要求,则10g水的称量的绝对误差为10×0.1%=0.01g。
4.称量水法校准滴定管时,对所用的容量瓶有什么要求?将水从滴定管放入容量瓶内时,应注意什么?称量水法校准滴定管时,需称出分段放出的一定体积重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质量,此时所用的容器应洁净、干燥,也不能让容器内的水挥发掉,故常将滴定管中一定体积的重蒸馏水放入容量瓶,该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密闭,并在使用前已准确称出其质量,根据两次称量结果之差准确得到容量瓶内水的质量,才能通过计算对滴定管进行校准。
从滴定管将重蒸馏水放入已称量的容量瓶时,应注意:(1)放水的速度为10mL·min-1;(2)每次放水结束时悬挂于滴定管管尖上的一滴或半滴水都应全部滴入容量瓶;放出的水不能接触容量瓶的磨口部位;(3)容量瓶放入水后,应立即盖紧盖子;(4)滴定管的体积读数应读准,精确至0.01mL。
5.利用称量水法进行容量仪器校准时,为何要求水和室温一致?若两者稍微有差异时,以哪一温度为准?因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小,体积随温度变化有滞后现象,所以当两者温度不一致时,水的实际体积与器皿所示体积不能一一对应,导致器皿校正产生较大误差。
但因玻璃膨胀系数较小,当两者温度相差不大时,器皿体积改变可以忽略不计,故应以水温为准。
利用称量水法校准容量仪器时,为何要求水温和室温一致?在两者稍微有差异时,以哪一温度为准?因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小,体积随温度变化有滞后现象,所以当两者温度不一致时,水的实际体积与器皿所示体积不能一一对应,导致器皿校正产生较大误差。
但因玻璃膨胀系数较小,当两者温度相差不大时,器皿体积改变可以忽略不计,故应以水温为准。
6.容量瓶校准时为什么需要晾干?无论是称量水法校准容量瓶还是用容量瓶作相对校准时,应使容量瓶洁净、干燥无水,避免容量瓶中有水时带来误差。
由于只需要准确称量到0.01克,故将容量瓶晾干即可满足校准的准确度。
四、粗食盐的提纯1. 5g食盐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水,所配溶液是否饱和?为什么不将粗食盐配成饱和溶液?5g食盐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水,所配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影响不大,在20℃时5g纯NaCl溶解在100536.0=13.9g 水中成为饱和溶液,若食盐的纯度按90%计,溶解食盐所需的水还可减少。
采用重结晶法提纯食盐时,溶剂太多,溶液浓度偏小,将使除杂后的浓缩蒸发操作带来麻烦,但溶剂太少,食盐溶液的浓度大,除杂时生成的沉淀对体系物质的吸附作用增大,提纯率降低。
2.在除去Ca2+、Mg2+、SO42-离子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然后再加Na2CO3 溶液,先加Na2CO3 溶液可以吗?若加入BaCl2溶液将SO42-沉淀后不经过滤继续加Na2CO3 溶液,只进行一次性过滤可以吗?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
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
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
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子要比阳离子的除去困难,故应先除去阴离子,除去SO42-离子时过量加入的Ba2+离子可与Ca2+、Mg2+离子一起,使生成钙、钡的碳酸盐和氢氧化镁沉淀而除去,过量加入的CO32-离子则可用盐酸使中和;若先加入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了Ca2+、Mg2+离子后,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使食盐溶液中增添的Ba2+离子还需重新除杂操作,而盐酸是用于除去过量的碳酸盐的,也只能在加入Na2CO3的NaOH溶液后再加入。
查表可知:K a( BaSO4)=1.08×10-10 ;K a( BaCO3)=8.1×10-9 ;K a( CaCO3)=8.7×10-9,加入BaCl2溶液将SO42-离子沉淀后,若立即加热Na2CO饱和溶液,可将BaSO4沉淀转化为溶解度稍大的BaCO3,从而又释放出SO42-离子,使混合溶液游离出来的Ba2+离子和SO42-离子的浓度增大,所以,只进行一次性过滤是不可以的。
3.除杂时,溶液中加入沉淀剂(BaCl2或Na2CO3 溶液)后要加热,为什么?除杂的沉淀反应应该在热溶液中进行。
在热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相对饱和度降低,容易获得大晶粒的沉淀物,又能减少对体系中其它物质的吸附;若不加热,所生成的沉淀颗粒细小,在过滤时易透过滤纸,降低分离效果。
4. 为什么中和过量的Na2CO3,须用HCl溶液,不能用其它无机酸?除杂的目的是为了能通过使用各种试剂较好地分离除去杂质,而不应由于加入沉淀剂后反而增加了溶液中杂质的种类或数量。
用HCl溶液中和过量的Na2CO3时,即能中和食盐溶液中的OH- 和CO3-,稍过量的HCl溶液还能与溶液中的Na2-离子结合生成NaCl,若加入HNO3或H2so4等其它无机强酸,会使NO3-或so4- 离子混入NaCl溶液中,其中NO3-离子难以去除,so4-离子又要BaCl2溶液重新处理,其次过量的HNO3或H2so4等无机酸,不能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去除,而存在于食盐晶体中,影响食盐纯度。
5.提纯后的食盐溶于浓缩时,为什么不能蒸干?蒸发浓缩已除杂质的食盐溶液,减少溶液中的溶剂使之形成接近饱和溶液,在冷却时析出结晶;但在本实验中,溶液中还有在除杂过程无法除去的KCl,若将溶剂蒸干,KCl将共存于食盐结晶中。
6. 在除杂过程中,倘若加热温度高或时间长,液面上会有小晶体出现,则是什么物质?此时能否过滤除去,若不能,怎么处理?除杂过程中若能较好地除去杂质,需将加入HCl溶液酸化的溶液加热浓缩,在此阶段长时间加热或加热温度较高,液面上会有NaCl晶体和KCl晶体出现,此时用过滤方法不能除去KCl晶体。